第234章 傳國璽

二孝恪帥帳業內,到齊的衆將在知鯊宇立化及勾結突欲代,四,一個個都是氣得大罵起來,郭孝格看着衆將,直到他們聲音輕下去之後,方纔開口道,“突厥人敢把狗爪子伸到我北府軍頭上來,便朵了他的狗爪

這時的突厥雖然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恢復了些元氣,但是在郭孝恪看來,突厥人能湊出十萬真正可以作戰的騎兵就不錯了。至於再多出來的,與其說是騎兵,倒不如說是炮灰。

”將軍,如今唯一可慮的就是,突厥人如果分兵攻打幽件各地。我軍恐怕無力分兵以對。”帳中,長孫無忌皺了皺眉說道,涿郡留了北府軍一萬人,郭孝恪這次只帶了兩萬人出征,雖說百濟和高句麗被佔領的地方,還有三萬原九軍的老兵。但是這三萬人分別駐防於各地,就是要調集他們,時間上也來不及,從兵力上來說,他們佔了劣勢。

“傳令各地,堅壁清野。不要給突厥人可乘之機對於遊牧民族這種騷擾式的進攻,郭孝恪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實際上對於突厥人,如果他們集中兵力和自己的主力決戰,郭孝恪絲毫不懼,他就怕突厥人用主力的騎兵部隊來牽制他,派那些集結起來的牧民組成的小股小股的騎兵部隊進行焦土戰。

“還有,以本帥的名義對各個村落髮布殺胡令,一個突厥人的人頭,可以換米一料,布一匹。三個人頭,可入我北府軍。”郭孝恪看向書記的魏徵,沉聲說道,幽州民風剩悍,地方上能弓善射的遊俠兒不少,突厥人絕難討得了好。

“是,將軍。”對於郭孝恪的人頭懸賞。魏徵只是皺了皺眉,這殺胡令,雖然這可以讓幽州地方上的民力爲其所用,但是這懸賞,恐怕會讓幽州和遼東各地的遊牧胡人遭池魚之殃。

“嗯,對了,派快馬去那些仍不肯改我漢人衣冠的部落,告訴他們。殺胡令一下,只認胡服。不認其他。

。郭孝恪自從控制幽州以後,對於幽遼之地的各遊牧民族採取了招撫的態度,鞋鞠人是最先投誠的,尤其是度地稽所在的部落,遷到了幽州內地,從原先的遊牧變成了現在半牧半耕,度地稽全族上下都改了漢姓,度地稽自己更是隨了郭孝恪的姓氏,取名爲郭度,其他還有幾支契丹。室韋,女直的部落也是照樣學樣。

“將軍此舉,恐怕會讓幽州不穩。”魏徵直截了當地反對道。移風易俗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當年秦霸西戎,商鞍變法,也是用了二十年才讓被征服的成人化爲秦人。如今他們立足幽遼不到兩年時間,就要讓治下的各族各部習漢禮,實在是有些急躁了。

“皇上爲叛軍所挾,突厥人又南下在即。到時候消息一傳出。那些胡種必然人心思亂,本帥沒功夫跟他們玩那套恩威並施的王道把戲。”對於魏徵的異議。郭孝恪不以爲然,胡種向來漢強則順,漢弱則逆。如今在幽遼之地。漢強於胡,他又大軍在手,正好藉助這機會,去除後患,那些不願漢化的胡種。即便懷之以柔,也終是養不熟的白眼狼,遲早必反。

看着強勢的郭孝恪,魏徵雖想再諫,可是當他看到邊上一衆軍中武將都是滿臉贊成之色,就連李靖也是一樣,最後沒有開口,對於幽遼的胡種,魏徵倒不是心懷慈悲,只是對他而言,若要殺便殺個徹底。怕就怕到時殺胡令下了,又會迫於天下衆議,半途而廢,只會徒自添亂,不過看眼下這情景,北府軍從上到下,武將們都是一邊倒地贊同,這亂世裡只要軍中不亂。那所謂的天下衆議就是一個笑話。

衆將散去後,長孫無忌待魏徵離去後,獨自一個人折回了帥帳,看到他進來,正坐下的郭孝恪不由刀眉一挑”“輔機,你有何事?。

“將軍,可否將楊廣的密詔借我一觀。”長孫無忌朝郭孝恪說道,此時帳中只有他和郭孝恪兩人,自不必對楊廣用尊諱。

“唔將那龍袍上撕下來所寫的密詔遞給長孫無忌,郭孝恪看着長孫無忌臉上露出大喜之色,卻是不由有些疑惑,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事情值得長孫無忌歡喜的。

“將軍,這詔書之上所用的乃是鎮國神寶,傳國墜。”長孫無忌拿着那詔書,指着上面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一臉的興奮。

“傳國塹郭孝恪看向了詔書,然後忽然一下子明白了長孫無忌爲何這般了,楊廣被宇文化及挾持之後,天子六壘全部被宇文化及所得,不過沒想到這最重要的傳國望竟然還在楊廣手裡,傳國壘可以說是代表着所謂的天命。

“將軍,我敢肯定,傳國主必是被那汪公公藏了起來。”長孫無忌心思縝密,想到這道詔書是汪公公給的那個叫陳離的驍果軍校尉,長孫無忌一下子就想開了。

“將軍。我軍必須速下懷遠,否則恐會生變。”長孫無忌看向了郭孝恪,當日將懷遠留給宇文化及,帶着蕭皇后和小公主出逃,而讓楊廣被挾持是他做的選擇,只是他沒想到宇文化及窮途末路之下,竟會孤注一擲和突厥人合作,要是突厥人得了懷遠囤積的鎧甲武器,這仗便極其難打。

不用長孫無忌提醒,郭孝恪也知道如今局勢對他不利,尤其是懷遠成了最重要的一環,他絕不能讓懷遠的武庫落在突厥人手裡,那足以讓始畢靠這些鎧甲兵器重新獲得對突厥各部的絕對控制權,而一個被統合起來的突厥帝國,不是他願意見到的。

,正

長孫無忌離開了,有些事情,還是不要讓魏徵知道的好,雖然魏徵和他是同一類人,但到底再人還是不一樣的。

隨着宇文化及勾結突厥人的消息在軍中傳開之後,郭孝恪麾下的北府軍士氣一下子高漲了起來,幾乎每個士兵這軍官們的鼓動下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準備好好教刮一下突厥人,讓他們知道他們只是草原上的一羣喪家之犬罷了。

夜晚,陳離在自己的新軍帳裡,口,品消自屍到底能不能在北府軍中它足,大將軍的軍神毛一沒有懷疑過,當年第一次徵遼時那次夜宴,大將軍一人橫掃十五番將,他當時便在場,而之後大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更是叫他心裡嚮往,但是對於北府軍的無敵之名,他卻始終沒有相信過。

雖然這些年驍果軍在皇上手裡屢次擴軍。不復文皇帝時的精銳,但陳離自己卻是名老驍果,褪下衣甲,陳離看着左臂上的血鷹刺青,又想到了白天見到的那些北府軍將士。原本心中的那點驕傲一下子化作粉碎。

即便是文皇帝時候的驍果軍。恐怕也要差上一線,陳離暗暗想到,這讓他收起了原先對北府軍的輕視,同時也激起了他的好勝心。

“陳校尉可在?”就在陳離重新穿上衣服的時候,帳外忽然傳來了陌生的聲音,讓陳離有些意外,“來者何人?”

陳離剛開口,來人便已走了進來,接着陳離便愣住了,他如今在徐世績手下,白天北府軍上下也都見了一遍,自然知道眼前這位一臉溫和的男子是軍中的長史,如今代掌軍法,是絕不能得罪的人,當下連忙道”末將參見長史大人

“陳校尉不必多禮長孫無忌看着必恭畢恭的陳離,點了點頭。這個驍果軍的校尉會做人。有前途,倒是可以吸納爲自己人。

心中思量間,長孫無忌已是坐了下來,然後讓跟着的隨侍士兵退出了帳外,看着坐下後有些疑惑的陳離道,“我此番來找陳校尉,是有一樁大功要送給陳校尉,只是不知道陳校尉敢不敢接

聽着長孫無忌的話,陳離一下子警覺了起來,他可不覺得自己這個網投北府軍的外人,能有什麼地方會被這個位高權重的長史大人給看中,更何況那最後一句激將之語也足以說明這個長史大人要他做的事情絕不會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陳校尉,你應該知道,懷遠鎮上囤積着徵遼大軍的後勤輻重。你說如果這些武器糧草落在突厥人手上會怎麼樣?”長孫無忌看着陳離,只是輕聲說道,他來之前。已經通過提騎從這個驍果軍校尉的那些下屬那裡打聽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這個陳離,其實幾年前還是個勇猛善戰。悍不畏死的人。只是這幾年爲世道所逼,才變得貪生怕死,膽怕事起來,但是觀其此次率軍相投,可以知道他心中仍是想當個敢作敢當的大丈夫的。

聽完長孫無忌的話,陳離一下子臉色變了,他當然知道突厥人要是得了大隋府兵的制式武備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那將是真正被武裝起來的鐵騎。

“我軍要是想贏下這一仗,狠狠地教一下突厥人,就絕不能讓突厥人得到懷遠鎮內武庫裡的鎧甲兵器還有糧草輻重。”長孫無忌看着動容的陳離,聲音慷慨激昂了起來。“我聽說陳校尉過去曾是個殺胡狗的好漢,徵突厥,平吐谷渾,不知在鬼門關趟了幾回,不知道這一次陳校尉敢不敢回懷遠,做大將軍的內應。”

雖然明知道長孫無忌在激自己,可是陳離還是一口應了下來,“有何不敢,長史大人儘管吩咐,我陳離不是怕死的人。”隨着說出口的話,陳離過去的膽氣似乎又回來了,不再是這幾年裡謹小慎微。只是想保住自己那官職和俸祿的小校尉。而走過去那個敢和突厥人拼命的驍果軍老兵。

“陳校尉,放心,此去陳校尉只要小心行事,絕不會有太大危險。”長孫無忌看着陳離。緩緩說道,眼下懷遠鎮內士氣不高。宇文化及只是靠着賞賜籠絡軍心,向突厥人借兵之舉是柄雙刃劍,尤其對於以關中子弟爲主的驍果軍,只要讓他們知道宇文化及竟然勾結突厥人,恐怕那僅存的一點士氣也會蕩然無存,到時候北府軍殺到城下,很有可能會遇到驍果軍不戰自潰的局面,但是光是這樣絕不夠,長孫無忌知道郭孝恪要的是能夠收編這些戰力其實只比北府軍差上一些的驍果軍,這就需要到時候有人帶頭,控制局勢。

聽着長孫無忌娓娓道來,所分析的局勢。陳離不住地點頭,“不錯,如今鎮內士氣確實不高,宇文化及將家中家將安排到各營中,不滿的人也不少。”

“到時候,陳校尉只要登高一呼,必能打開城門,放我軍入城長孫無忌說完整個計刑後。朝陳離笑了起來,“到時候陳校尉便是最大的功臣

“一切都拜長史大人所賜。”陳離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長孫無忌讓自己做的事情,確實危險不大。只要他帶人回去後不被懷疑就行。

“此事緊要之處,便在於隨陳校尉你回去的人要絕對可靠,陳校尉可要慎重。”長孫無忌站了起來。他要陳離回去做內應,絕不可能一個人回去,陳離帶來的那些人裡只要有一個行事不密,就會壞了事情。

“長史大人放心,末將的手下,末將最瞭解不過,絕不會挑那等壞事的人的陳離起身相送道,他自己心裡也是下定了主意,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只要這事情做成了,他在北府軍中就有晉升之本。也不必擔心給旁人比下去。

“好,那一切就交給陳校尉了,記住此事不要讓其他人知道長孫無忌離開前,又吩咐了一聲,陳離此次回去,他會安排幾個堤騎裡身手高強,善於隱匿蹤跡的死士,隨陳離一起回去,到時鏤不管如何,都要保住汪公公的性命。

“末將省得陳離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長孫無忌方纔轉身而去,和幾個隨從消失在了夜色中。

夜幕下,陳離回帳取了自弓今天領到的校尉腰牌,帶上了守帳的兩個心腹親兵,出了自己的營地,往被安置在另一處的驍果軍部下的營地走去,他這一次帶回去的人不能太多,太多人雜容易壞事,這人選他要好好想想。()

比。,一燦萬

第212章 魏徵的分析第261章 大勝第82章 時局複雜第127章 楊廣的權術第110章 拉偏架第153章 諸般心思(0)第252章 長孫無忌的殺機第84章 雙基第269章 藥王妙手第97章 撤走第322章 天下一統(一)第127章 楊廣的權術第140章 大戰將起第96章 收買人心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104章 鏖戰(下)第243章 兵部尚書第173章 陷害第101章 激將(上)第204章 郭孝恪的倒下第237章 何爲猛將第17章 我不怕你們第275章 北府軍南下第28章 兵棋第12章 賀廷玉第14章 木蘭第277章 李密的陰謀第77章 木蘭和無垢第191章 夜襲第104章 鏖戰(下)第310章 破關第12章 賀廷玉第4章 孟金叉第253章 宛如十萬鐵騎第320章 戰滎陽(九)第4章 孟金叉第290章 道家第34章 訓練第276章 楊侗的計算第16章 死士營第289章 來屠第175章 房謀杜斷第124章 不打不相識第78章 郭孝恪的決定第286章 洛陽密報第238章 疑兵之計第61章 少年世民第101章 激將(上)第295章 人販子僕從軍第283章 郭孝恪的算計第62章 賦詩比酒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5章 戰場之拳第234章 傳國璽第136章 宇文成都的挑戰第201章 敗楊玄感第4章 孟金叉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253章 宛如十萬鐵騎第42章 喝酒第264章 大義第244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104章 鏖戰(下)第311章 擒王伯當第42章 喝酒第169章 快刀斬亂麻第50章 擊潰左翼第109章 遼東道行軍總管第292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61章 紅拂女第264章 大義第172章 隱情第122章 父子第123章 冠軍侯第179章 范陽盧氏第115章 得利寺山城第33章 我們的誓約第233章 人心向背第186章 楊玄感起兵第208章 謀反第31章 段文振的心願第285章 抄軍規第198章 敗楊玄感(一)第58章 建成來訪第263章 王遠知第79章 出發之前第178章 半島局勢第86章 出發第18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81章 是友非敵第198章 敗楊玄感(一)第151章 平壤內鬥第312章 戰滎陽(一)第108章 插翅難飛第281章 於仲文之死第232章 傳國玉璽第278章 殺賊軍第205章 茅山宗
第212章 魏徵的分析第261章 大勝第82章 時局複雜第127章 楊廣的權術第110章 拉偏架第153章 諸般心思(0)第252章 長孫無忌的殺機第84章 雙基第269章 藥王妙手第97章 撤走第322章 天下一統(一)第127章 楊廣的權術第140章 大戰將起第96章 收買人心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104章 鏖戰(下)第243章 兵部尚書第173章 陷害第101章 激將(上)第204章 郭孝恪的倒下第237章 何爲猛將第17章 我不怕你們第275章 北府軍南下第28章 兵棋第12章 賀廷玉第14章 木蘭第277章 李密的陰謀第77章 木蘭和無垢第191章 夜襲第104章 鏖戰(下)第310章 破關第12章 賀廷玉第4章 孟金叉第253章 宛如十萬鐵騎第320章 戰滎陽(九)第4章 孟金叉第290章 道家第34章 訓練第276章 楊侗的計算第16章 死士營第289章 來屠第175章 房謀杜斷第124章 不打不相識第78章 郭孝恪的決定第286章 洛陽密報第238章 疑兵之計第61章 少年世民第101章 激將(上)第295章 人販子僕從軍第283章 郭孝恪的算計第62章 賦詩比酒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5章 戰場之拳第234章 傳國璽第136章 宇文成都的挑戰第201章 敗楊玄感第4章 孟金叉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253章 宛如十萬鐵騎第42章 喝酒第264章 大義第244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104章 鏖戰(下)第311章 擒王伯當第42章 喝酒第169章 快刀斬亂麻第50章 擊潰左翼第109章 遼東道行軍總管第292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61章 紅拂女第264章 大義第172章 隱情第122章 父子第123章 冠軍侯第179章 范陽盧氏第115章 得利寺山城第33章 我們的誓約第233章 人心向背第186章 楊玄感起兵第208章 謀反第31章 段文振的心願第285章 抄軍規第198章 敗楊玄感(一)第58章 建成來訪第263章 王遠知第79章 出發之前第178章 半島局勢第86章 出發第18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81章 是友非敵第198章 敗楊玄感(一)第151章 平壤內鬥第312章 戰滎陽(一)第108章 插翅難飛第281章 於仲文之死第232章 傳國玉璽第278章 殺賊軍第205章 茅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