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

侯君集回長安了。

因屠高昌都城而引西域諸國憤怒,李世民不得不下旨流放瓊南,時隔兩年,李素在晉陽平亂後用自己的功績換來侯君集的開釋,李世民****的聖旨追出長安,兩個月後,侯君集領十餘散騎隨從回到了長安城。

侯君集回城的消息迅在羣臣中散播開來,許多與其交好的朝臣們紛紛備上厚禮,親赴侯家拜訪,可誰都沒想到侯君集進城後並未回家,而是徑自去了太極宮,長伏於宮門前請罪並謝恩。

李世民並未召見這位聲名遠播的大將軍,只是派了宦官出宮遞了話,囑咐侯君集回家好生歇息休養,並自省其過,不可再犯,侯君集面朝甘露殿方向連連磕頭,虎目含淚表示一定自省己過,不敢再辜負聖恩。

貞觀朝的名將很多,李靖是無可爭議的排名第一,可謂大唐戰神般的存在,只是當初滅了dong*突厥後,李靖的戰功和軍中威望到達了巔峰,已有震主之象,李世民頗爲忌憚,而李靖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將領,很識趣地表示徵突厥一戰錯殺平民無數,並且也有縱容麾下將士搶掠****之事,於是不邀其功,反而自請其罪,從此閉門謝客,不再參與任何軍政之事,這才令李世民放了心,不但給自己爭到了生機,還贏得了李世民的敬重,從此將他高高供起,類似於一種國家供奉的存在。

而侯君集,他所經歷的事情大致與李靖差不多。同樣是滅國之戰,同樣也是縱容部將屠城搶掠,而滅高昌國震懾西域諸國,從此將絲綢之路以西牢牢掌握在大唐手中,其戰略意義絲毫不比李靖當年滅dong*突厥小,李世民給他的待遇卻與李靖天差地別。

只能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李靖挾滅國之威,將當時北方最強大的敵人滅了國,這個舉動已爲大唐立威揚名,所以一些屠城搶掠之類的事情,鄰國無人敢指責,而侯君集滅掉的高昌國本只是個小國,其餘的西域諸國害怕侯君集下一個滅國是自己,爲了各自國家能夠免於兵災,自然要拿侯君集屠城搶掠作文章,所以侯君集並非敗於國法軍紀,而是敗於政治輿論壓力。

離開太極宮,侯君集深深吸了口氣,轉身望着遠處的太極宮門,部將隨從牽着馬靜靜站在他身後。

侯君集接過繮繩,腳步忽然一頓,語氣低沉地道:“可知李素家住哪裡?”

“末將知道。”

侯君集踩鐙上馬:“走,去李素家。”

部將一呆,訥訥道:“可是……大將軍,您不先回家麼?老夫人和少郎君他們……”

侯君集重重一揮手,沉聲道:“大恩未報,先享天倫,不義也。走!”

精騎卷黃塵,侯君集領着部將隨從出了長安城,徑自朝太平村疾馳而去。

風吹着侯君集略顯凌亂的鬢,根根鬚迎風招展,拂過面頰有種針扎般的疼痛。

侯君集眯着眼,抿緊了脣。

這次被召回長安,他的心情並非如剛纔在太極宮表現的那般悔恨或感恩,反而非常複雜。

有怨氣,有憤怒,有困惑,還有幾許憋屈難受。

國法軍紀真真實實擺在面前,侯君集無法辯解,錯了就是錯了,李世民的處置並無任何不妥。可是,誰叫他前面還有一個李靖的特例擺在那裡呢?同樣是亡國滅族,同樣是戰略大勝,同樣的蓋世奇功,李靖犯了之後給李世民服了軟,雖說沒了實權,卻也被高高供起,臣民敬重,沒人提屠殺突厥牧民,也沒人在乎他麾下的部將搶了突厥多少財物。

然而到了侯君集身上,同樣有功也有過,可他剛回到長安城就被鎖拿下獄,接着被李世民下旨流放,同樣的功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待遇,侯君集怎能無恨?

人最怕比較,若無前例,侯君集縱被砍頭亦無話可說,但前面李靖的待遇活生生擺在面前,再看看自己的下場,心裡當然不平衡了,有句古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差不多便是這個道理。

此刻侯君集的心情,大抵便是怨恚與恨意交加,然而對方是自己效忠多年的皇帝,於是又摻雜了一些委屈難受,一團複雜的心情埋藏在心底深處,慢慢的酵。

部將的輕喚令侯君集回了神。

“大將軍,前方便是太平村李家了……”

侯君集一勒繮繩,十餘騎停下,衆人下馬,在離李家大門尚距數十丈便下馬步行。

李素聞訊急忙跑出家門,見侯君集一身風塵,滿臉滄桑,站在門口定定注視着自己,李素急忙行禮。

“小侄拜見……”

沒等李素躬身,侯君集忽然搶前一步托住了他的胳膊,李素疑惑起身,卻見侯君集猛地一躬身,先給他行了一禮。

後面的部將見侯君集彎下腰,衆人也紛紛單膝跪地,行禮隆重。

“侯某承賢侄之情,回長安的路上便聽說了,是你以自己的功勞爲抵,換得侯某被****開釋,召回長安,免我多年流放之苦……”

李素嚇了一跳,急忙道:“侯叔叔萬不可折煞晚輩,您被****與晚輩並無多大關係,陛下因時因勢而赦亦在情理之中……”

侯君集淡淡一笑:“恩與怨,侯某一向分明,是你的恩,就那就是你的恩,旁人沾不得半點,此恩無異再造,容侯某日後報之。”

李素聞言一愣,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後笑着將他請進門。

…………

李家待客並沒有像大唐權貴高門那樣大擺酒宴,李家的生活習慣很規律,酒宴通常都是到飯點時才設,客人若不是飯點時候來,一般也就是堂上高座,然後一杯清茶待之。

得知侯君集及部將風塵僕僕剛回長安,李家破例開了餐,席間無酒,只有香噴噴的飯菜,侯君集也不客氣,抄起筷子便一陣風捲殘雲,狼吞虎嚥,飯量令李素暗暗吃驚,然後……開始思索這傢伙到底是來報恩還是來報仇的,上門不但沒拎任何禮品,反而白蹭了不少飯菜,李素怎麼看都覺得自己不像是他的恩人,而是仇人,今日上門尋仇就是爲了吃窮他……

李家丫鬟如穿花蝴蝶似的進出堂前和後廚十幾次,爲這羣餓鬼添飯添菜之後,終於把他們的無底洞填滿了。

侯君集打了個飽嗝兒,滿足地摸了摸肚子,丫鬟適時奉上一杯清茶,侯君集淺啜了一口,然後皺了皺眉,把茶擱下再也不動它,顯然李家的茶水不太對他的胃口。

吃飽喝足,賓主這才恢復了彬彬有禮的樣子。

李素與侯君集聊了一些流放途中所聞所見的閒話後,二人漸漸說到了正題。

“這一路老夫風餐露宿,沿途打聽到長安城的一些消息……”侯君集頓了頓,壓低了聲音道:“我聽說……近日東宮不穩,陛下有易儲之念?”

李素笑道:“空穴不來風,消息終歸是五花八門的,陛下確實動過易儲的念頭,但被長孫伯伯和房相等人勸住了,如今長安朝堂市井衆說紛紜,都是些離奇的傳聞,侯叔叔不可輕信啊。”

侯君集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忽然道:“你與太子殿下……多年前便已積下深怨了吧?”

李素眼皮一跳,急忙正色否認:“沒有,小侄與太子殿下相親相愛,情比金堅,還約好了明日一起去東郊義結金蘭,今生不離不棄……”

侯君集的臉頓時有點黑,恨恨瞪了他一眼,感覺今日無法愉快聊天了。

李素陪笑道:“侯叔叔風塵僕僕剛回長安,且安心在家休養些日子,陛下當初流放侯叔叔亦是迫於情勢,你與他的君臣情分並無半點減色,過段時日陛下對侯叔叔必然另有重用,您這兩年的黴運也算走到頭了……”

侯君集哼了哼:“老夫的前程,用得着你這個黃口小兒來替我操心?多事!”

李素:“…………”

他也覺得沒法愉快跟這傢伙聊天了。

閒聊許久,該聊的差不多都聊完了,而不該聊的,李素也一字沒說,侯君集似乎對長安城這一年多生的八卦新聞並不太感興趣,除了長安城鬧得沸沸揚揚的易儲傳聞,他才露出饒有興致的模樣。

然而關於易儲,李素卻一個字都不敢多提,因爲他很清楚歷史上侯君集是因爲什麼垮臺甚至連命都丟了的,或許如今歷史因爲李素的這個異數的存在而不知不覺改變了,但李素無法肯定這種改變對侯君集來說是好是壞,他只希望侯君集最好不要沾任何跟東宮有關的事,閒聊都不行,尤其是在眼下太子即將倒臺的關鍵時期。

侯君集今日來李家是爲了謝恩,目的達到了,侯君集終究思家心切,而李素這個小滑頭左拉右扯,天南海北,就是不說點乾貨,聊久了侯君集的耐心也終於被耗盡,於是起身告辭。

李素鬆了一口氣,以一種送瘟神的迫切神情親自將侯君集送出大門外。

侯君集踩鐙上馬,手裡倒拎着馬鞭,馬兒不耐煩地打了個響鼻,後蹄刨着地,侯君集騎在馬上,淡淡朝他一瞥,忽然彎下腰,輕聲道:“你果真對太子殿下無恨?”

李素想了想,不答反問:“侯叔叔對陛下有恨嗎?”

侯君集一愣,接着大笑,狠狠一揚鞭,一行人飛馳離去。(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今天請假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
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五十三章 最後一搏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今天請假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