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

bookmark

儘管事情已過,但侯君集終究還是朝堂禁忌的話題。

大唐的風氣雖然開放,卻也不可能成天將一個曾經造過反的人掛在嘴邊上,李世民可以提起侯君集,但別人不行,包括李素。

做官的第一要訣是要會做人,說得通俗點就是情商要高,時刻清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尤其是在皇帝面前,更要繃緊腦子裡的弦,“禍從口出”這種事發生率最高的便是在皇帝面前。

所以李世民提到侯君集後,李素垂頭不發一語,彷彿泥塑木雕一般,渾然物外雙目無神,一臉神思無歸,當真縹緲得很。

李世民說了半天,卻見李素毫無反應,不由有些慍怒,於是狠狠瞪了他一眼。

“子正,何故不語?”

李素垂頭道:“陛下,侯大將軍能否入凌煙閣,恕臣無法進言,此爲陛下聖心決斷之事。”

李世民似笑非笑道:“你與侯君集交情匪淺,縱然嘴上不敢說,心裡還是很希望他入凌煙閣的,對否?”

李素笑了:“是,陛下。臣畢竟與侯大將軍有交情,所以難免有私心,這也是人之常情,侯大將軍若能入凌煙閣自然最好,臣私心所願也,若不能入,也是正常,畢竟侯大將軍曾經參與過謀反……”

李世民笑道:“你儘管直言,朕許諾你,今日不論你說什麼,朕皆不加罪。說說看,侯君集入凌煙閣或是不入,兩者利弊如何?”

李素總感覺這話是在給自己挖坑,仔細端詳了一下李世民的臉色,以他的微末功力當然看不出任何端倪,想了想,道:“陛下若准許侯君集入凌煙閣,傳出去自然對陛下的名聲有好處,天下人皆會說陛下胸襟廣闊,氣度博大,當年造過反的臣子不僅沒有被殺頭,陛下反而不計前嫌讓他入了功臣畫像,此事傳遍天下,陛下‘仁義’二字是決計跑不掉了,更何況,侯君集有帥才,統兵馭將,可拜上將軍,一人可抵十萬雄師,他所需要的,卻只不過是陛下的一紙恩澤,陛下何樂而不爲?”

李世民笑得意味深長:“如此說來,子正還是希望侯君集能入凌煙閣?”

李素搖頭,道:“陛下,臣還沒說完,剛纔那番話說的是‘利’,臣還沒有說‘弊’。侯君集若入凌煙閣,陛下當然會給天下人留下‘仁義’的好名聲,可是難免也會讓人輕慢了大唐的律法,一個造了反的人都能輕易被寬恕,還能入凌煙閣功臣畫像,那麼天下人難免會猜疑,造反的成本如此低廉,付出的代價如此輕微,爲何不能起而效之?反正有例在先要不了命,長此以往,對社稷實非好事,此爲弊也。”

李世民露出驚訝的表情,道:“難得聽到子正說話竟如此不偏不倚,朕以爲你會不顧一切替侯君集說項……”

李素笑道:“社稷爲重,私交爲輕,臣當初救侯君集的原因,是不想看到大唐因內耗而痛失良將,今日臣所言者,也是爲了大唐社稷,盡臣子的本分,將利弊剖析於陛下階前,如何決斷自有陛下聖心獨裁。”

這句話委實說到了李世民的心坎裡,如今朝堂的大局面雖說看起來君聖臣賢,可是立國數十年來,朝堂裡終歸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的苗頭,比如不分黑白一味逢迎上意,比如貪污受賄等等,李素站在李世民的立場上說出這番話,無疑令李世民感到分外欣慰。

“子正果然長大了,相比當年那個經常闖禍,棱角分明的李子正,如今的子正確令朕尤喜之,甚善。”李世民欣然笑道。

“臣只是盡本分而已。”

李世民忽然嘆道:“‘本分’二字,如今朝堂上的人能記得的可不多了,立國不到三十年,朕已察覺朝中漸生暮氣,長此以往,焉知國祚可比前隋乎?有些事情,朕這一代恐已無暇解決,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帝王了。”

李素垂頭沒答話,這話不好接,說淺了完全是廢話,說深了直指朝堂時弊,無意中又會樹敵。

李世民原也沒指望李素搭話,二人沉默片刻,李世民的神情忽然有些意興闌珊,懶懶地揮了揮手,道:“時辰不早,城門已關了,朕予你一面牙牌,令羽林禁衛送你出城吧。”

“是,臣告退。”

李世民頓了頓,又道:“侯君集究竟入不入凌煙閣,朕再思量幾日,立功臣畫像是你提出來的,有什麼合適的人選不妨擬個奏疏呈上來,朕再參詳便是。”

**

數日後,凌煙閣功臣畫像一事無可避免地在長安城的權貴圈子裡傳開了。

一石驚起千層浪,長安城的權貴們頓時炸了鍋。

功臣畫像可非比一般,這是世代都將傳延下去的榮耀,拋開功勳們個人的名聲爵位不提,說得更實際一點,開國功臣的功績影響着家族的興衰,只要大唐沒有被滅國,這些開國功勳們的後代便註定一代一代享受榮華富貴,而功臣畫像,則是一道保護後代不被除爵削官的護身符,先輩畫像供於凌煙閣上,未來的大唐皇帝怎會對功勳的後代寡恩?哪怕是犯了造反的大逆之罪,僅憑這張畫像也能免去死罪。

這道護身符對如今長安城裡的權貴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作爲凌煙閣功臣畫像的提議者,李素也跟着蹭了一下話題熱度,這幾日家裡的客人莫名多了起來,而且客人們很有禮貌,沒一個空手登門的,打着慶祝李家正室夫人有身孕的幌子,將一車車的禮品送進李家的庫房,李家莫名其妙發了一筆橫財。

又過了兩天,程處默來了。

相比這幾日彬彬有禮而且很多禮的客人們,程處默可謂客人中的一股清流,非但空手上門,而且進門就大聲吆喝上酒上菜,酒必須是烈酒,菜必須是李家廚娘的拿手菜,大爺般橫刀立馬坐在李家的前堂內,吆五喝六非常欠抽,要不是害怕程咬金那老流氓拎斧子上門跟他聊人生,李素早下令讓部曲們把程處默扔出去美化環境了。

盤腿坐在前堂內,擡頭看了看天空的烈陽,李素眯了眯眼,笑道:“大清早的跑來我家喝酒,你可真會趕時候。”

程處默吃得滿頭大汗,幾乎不用筷子,端起盤碟朝毛茸茸的大嘴裡一劃拉,一盤菜便入了肚,然後再單手拎起酒罈,狠狠灌一大口酒,齜牙咧嘴半晌,長長呼出一口氣,舒坦的直哼哼。

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程處默一邊埋頭大吃,一邊道:“準備一下,我再吃幾口便罷手,咱們去長安城。”

“去長安城作甚?”

程處默擡頭朝他咧嘴一笑:“俺爹請你府上一敘,天大的面子,叫我親自來請。”

李素嚇了一跳:“程伯伯他……有事找我?”

程處默翻了個白眼:“廢話,大老遠的把你請去長安城,難不成我爹邀你進城曬太陽麼?”

李素眨眨眼,程咬金主動相請,可以肯定絕不是什麼喜聞樂見的事,自打認識程咬金那天起,李素便發覺無論講道理還是哄騙敲詐勒索等等各方面,自己都不是程咬金的對手,所以一旦程咬金放出召喚術,李素首先要給自己做好被搶劫的心理準備。

“帶禮品嗎?”李素萌萌地眨着大眼注視程處默。

“啥?”程處默一臉懵然。

“中秋剛給你府上出了一回血……不,送了一回禮,程伯伯不會又要禮品吧?說實話,我家最近很窮……”李素弱弱的哭窮。

程處默大手一揮,豪爽地道:“不用,來之前我爹說了,咱兩家交好,繁文縟節儘可免了……”

李素剛鬆了口氣,誰知程處默又道:“……不過我爹又說了,登門不帶禮品是他客氣,做晚輩的不能順杆子往上爬,還是要稍微意思一下的,你家綠菜長得好,挑幾樣順眼的拉兩車,還有前幾日中秋時你給我家送的胡餅,我爹說味道還行,拉半車給他消個暑,嗯,還有你家的廚娘,開個價,程家買下了,讓她到我家做菜去,以後我爹嘴饞時就不必大老遠出城橫掃你家了……”

李素越聽臉越綠,最後瞪起眼睛怒視程處默,目光很決絕,大有當面死給他看的架勢。

程處默也覺得有點心虛,老臉一紅,訥訥道:“不是我的主意,是我爹吩咐的,子正賢弟若覺得不合適,廚娘就暫時不必送去了,不過綠菜和胡餅是一定要的,否則我爹說會打斷我……們的狗腿。”

老流氓活到這把歲數,臉皮什麼的恐怕早已如臭皮囊一般毫不在乎了,打劫晚輩堂堂正正大義凜然,缺德至斯居然還能活到壽終正寢,實在是對“惡有惡報”這句話最有力的打臉。

“程伯伯既有所命,我便從了吧……”李素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後斜睨了程處默一眼,道:“還有,那玩意不叫‘胡餅’,它叫‘月餅’,中秋賞月時吃它算是應個景兒……”

程處默大手一揮:“好吃的東西怎能只在中秋吃?這不合適,不挑了,就叫胡餅,什麼時候想吃就能吃。”

嗯,很好,很符合程家務實的家風。

…………

打不過搶劫犯時,就要學會老老實實認栽,並且儘量說服自己享受被搶劫的過程。

兩輛牛車滿載綠菜,跟着李素和程處默進了長安城。

車行到朱雀大街程家大門前,李素和程處默剛下馬,門內便聽到一聲狂放的大笑。

“哈哈哈哈,小後生來就來吧,還如此多禮,老夫卻之不恭,便賞你個面子收下了。”

一身短衫打扮,胸口敞開露出黑乎乎胸毛的程咬金大步從門內走出來,無視李素的行禮,把他當成透明般略過,徑自跑到牛車前,開始……驗貨。

綠菜,月餅,驗過貨後的程咬金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朝李素和程處默身後一掃,發現隨從裡面沒有女人的身影,程咬金臉色一變,扭頭望向程處默:“……廚娘呢?”

“啊?”程處默求助地望向李素。

李素兩眼望天,不理不睬。

倆都不是好貨,突然好想看看父子相殘的畫面……

程咬金果然沒讓李素失望,見程處默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頓時怒了,暴起身形一記鞭腿,門口衆人眼睜睜看程處默一聲慘叫然後放飛了自我。

拍了拍手,程咬金臉上又露出了春風般和煦的笑容。

“後生莫理他,小畜生最近蹦達得歡實,老夫早想找個機會拾掇他了,今日恰逢其時,哈哈,走,咱們進去。”

李素一臉惶恐,不由自主跟着程咬金進了門。

前堂跪坐下來,屁股還沒坐穩,便聽到堂外廊下有下人稟報,幾位老將軍來訪。

程咬金眯着眼嘿嘿一笑,大喇喇揮了揮手,道:“不見!讓他們滾!”

“啊?”李素大吃一驚。

禮儀之邦的高層將領之間來往,居然還能這樣操作?

以後程老流氓殺來太平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這樣操作?

幾番猶豫,李素決定悶聲發財,進了程府等於當了匪徒的肉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就不要再多嘴給自己惹麻煩了。

很顯然,程咬金這位主人說的話並不太管用,很快程府前院便傳來一陣怒喝聲,叫罵聲。

“程老匹夫安敢如此無禮,以爲老夫馬槊不利乎?”

“老匹夫滾出來!門外逐客,豈是待客之禮,一把年紀活狗肚子裡去了!”

程咬金也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道:“門外哪個老雜碎在編排老夫?敢在我程家放肆,不怕老夫活劈了你們麼?”

話音剛落,堂外接連傳來幾聲怒呸,然後,幾道魁梧健碩的身影出現在前堂門外。

都是老熟人了,李績,牛進達,還有一位黑臉髯須的老漢,卻是不常來往的鄂國公尉遲恭。

尉遲恭也是跟隨李世民打江山的開國老將,而且是李世民的鐵桿愛將,不僅如此,尉遲恭在唐朝以後一千多年裡的名氣長盛不衰,可謂永不過氣老網紅,每逢年節,家家戶戶大門上貼的兩位門神裡面,其中一位的原型便是尉遲恭,另一位則是已經去世的秦瓊。

李世民得天下不僅佔盡天時地利,更重要的是收攬了一大批當世英雄豪傑,麾下的將領一個比一個猛,尉遲恭無疑便是其中的翹楚。當然,能被李世民引爲鐵桿愛將的前提條件之一,便是義無反顧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尉遲恭不但參與了,而且還是李世民的頭號打手,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的親弟弟齊王李元吉就是被尉遲恭親手射殺的。

作爲頭號功臣,尉遲恭的脾氣也不小,貞觀初年時屢屢與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當面衝撞,後來甚至還敢對江夏王李道宗動手,一拳差點將李道宗的一隻眼睛廢了,正因爲這一場風波,令李世民差點對尉遲恭動了殺心,尉遲恭也意識到自己恃功而驕犯了帝王的忌諱,被李世民臭罵一頓後終於洗心革面,從此低調做人。

貞觀十七年時,尉遲恭年邁體弱,遂上疏告老,李世民答應了他的請求,並封他爲“開府儀同三司”,允許他五天上一次朝,現在的尉遲恭算是離退休高級老幹部。

尉遲恭說是低調收斂,其實也只是在李世民面前而已,在別人面前他的脾氣仍然不小。李素多年前便認識他,叔叔伯伯的也叫得甜,不過大多數時候李素不大敢跟他有太多來往,因爲這人的脾氣實在是……

“程老匹夫安敢慢待我,且先與老夫走上三百回合再說話!”尉遲恭一腳跨進前堂,指着程咬金的鼻子怒喝道。

程咬金哈哈笑道:“老夫自己的府邸,想見誰不想見誰,全憑老夫心情,今日老夫就是沒心情見你們幾個老雜碎,咋地?”

尉遲恭勃然大怒,揮拳便朝程咬金打去,程咬金也動了怒,舉臂一架,封住尉遲恭的拳路,兩位年紀加起來一百多歲的老不修就這樣在前堂內大打出手,場面分外精彩。

李素擦了把額頭的冷汗,非常識時務地倒退好幾步,遠離暴風雨中心,順便朝一旁觀戰的李績和牛進達行禮。

李績和牛進達顯然涵養比尉遲恭好多了,二人氣定神閒地並排站在一起,李績甚至含笑與牛進達討論程咬金的拳法漏洞。

至於前堂外面的程府管家和下人們,則表現得比李績二人更淡定,看來程府隔三岔五的打架鬥毆事件已將程府上下的神經熬練得非常堅韌了。

觀戰一陣後,李績扭頭望向李素,笑道:“你家夫人可還安好?老夫昔日部將前幾天送了一些禮,裡面有幾株年份久遠的茯苓,還有一些陳皮和砂仁,稍停派人去老夫府上取來,給你夫人服了,有止嘔安胎之效。”

李素急忙應是。

李績又道:“這是你李家的頭胎,你可小心侍候着,沒事就別往外蹦達了,偌大的爵位將來沒個後人繼承,你說冤不冤?”

李素苦笑着指了指堂內鏖戰正酣的程咬金,輕聲道:“外甥也不願出門,今日是程伯伯強行請我來的,也不知有何事……”

李績目光閃動,頓時露出瞭然之色,笑罵道:“這老匹夫,一把年紀了還算計晚輩,越活越回去了!”

李素滿頭霧水道:“舅父大人知道是何事?”

李績搖搖頭,沒明說。

舅甥說話間,堂內程咬金和尉遲恭的戰況已陷入膠着僵持之態,不過這種“膠着僵持”的畫面很難看。

好好的打架鬥毆拳來掌往,正是招式精彩身手高妙,看在眼裡也不失賞心悅目,誰知李素與李績聊天的幾句話功夫,堂內打架的二人不知爲何竟變了招式,只見程咬金狠狠揪着尉遲恭的頭髮,而尉遲恭則死命拽住程咬金的鬍鬚,二人疼得齜牙咧嘴,正是相對淚眼無語竟凝噎,活像一對相愛多年悲劇收場的老基友。

“老匹夫你鬆手!”

“出招如此下作,你丟不丟人?你先鬆手!”

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
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三百五十章 霸臨西州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焦土殘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平歸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論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