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

男兒大丈夫,該擔當的事絕不推諉,無論是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覺得自己應該擔當,那麼,便擔當起來,前途無論多險惡,艱困,甚至註定了失敗,只要有擔當的勇氣,活着就永遠被人高看一眼。天籟 小說

“責無旁貸”四個字的含義,勇於擔當的人才會懂。

李素曾經救過侯君集兩次,而這一次,他再次擔起了侯家的恩怨,只不過這一次卻已不是純粹的爲他人擔當了,多少帶了幾分利益的因素。

畢竟,李素只是侯君集的朋友,不是他爹……

李家部曲站在侯家大門前的那天起,便意味着李素正式向長安城的臣民宣告,侯家由李家守護,侯家當年的仇怨若尋上門來,李家負責解決。

這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顯然嚇退了許多人,包括安平侯。

畢竟如今的李家已是豪門權貴,誰若想去侯家尋仇,先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看有沒有資格與李家爲敵。

時至今日,隨着李素的身份水漲船高,長安城能惹得起李素的人不多了。當然,長孫無忌算一個,據說他還是安平侯背後的靠山。

不過當李素把整件事公然擺到了檯面上,長孫家卻一聲不吭,毫無反應。

長孫家的反應很正常,正在李素的意料中。

李素的做法可以說是非常蠻橫的,這一點他跟程咬金學了個十足,知道侯家仇人不少,李家要保侯家,索性便大明大亮擺開車馬,尋仇可以,自己上門來,不管來了多少人,咱們便在侯家門口打一架。反正李素還頂着一個“長安小混賬”的江湖名號,撒潑打架也不必在乎臉面,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是不要臉界的同行,歡迎來尋仇,定讓你不虛此行,把天捅破都奉陪。

這般無賴的架勢擺出來,但凡稍微要點臉面的權貴都不好意思再出手了,長孫無忌作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無比愛惜羽毛的關隴門閥,自然更不好意思幫安平侯出頭了。更何況,世人皆知侯君集已被流放,侯家已是滿門婦孺,當年侯君集風光時你不敢上門尋仇,如今落井下石卻只敢朝侯家的婦孺下手,名聲傳出去至少得臭三代,睿智如長孫無忌者,又怎會行此下下之策呢?

所以自從李家部曲值守侯家大門以後,長孫家和安平侯家一直風平浪靜,沒有任何反應。

侯家因爲李素的這個動作,終於保得太平,一家人住在狹小的宅院裡,在侯方氏的操持下,倒也恬然安寧。

****

三日後,侯君集的長子侯傑來到了太平村。

侯傑是奉母親侯方氏之命來的,目的是爲了感謝李素。

李素這次很熱情,明知侯家已一貧如洗,他還是親自出門相迎,老實說,這麼多年了,李素是第一次不帶任何功利心的迎接一個客人。

侯傑很識禮數,儘管侯家已一窮二白了,可他還是帶了禮物上門。

禮物的價值很低,都是侯家婦孺在家縫繡的花鳥蟲魚,還有自家菜地裡種出來的一筐綠菜,單薄寒酸的禮擔擺在院子正中,侯傑臉色有些赧然。

“子正兄恕罪,實在是家用不便,只好盡家門之所能,送一些不值錢的東西,愚弟知道很寒酸,只求子正兄莫生氣,您若看不上眼這些東西,還請等愚弟告辭後再扔遠……”

李素瞥了他一眼,笑道:“我現侯賢弟似乎很喜歡擠兌人啊,你這話說出來,我就算想扔遠也不好意思了,侯家已是這等境況,我莫非不知?何必還咬着牙送禮?打腫臉充胖子有意思嗎?”

侯傑苦笑道:“愚弟也不想送的,外人面前我或許還強端着幾分國公府出身的架子,可是子正兄面前我有必要撐面子麼?只不過,今日這些薄禮卻是母親大人吩咐一定要送來的,母親大人說,侯家雖已頹敗,但不是不識禮數的人家,登門拜謝自該有拜謝的規矩,子正兄幫侯家度過大難,若空手上門致謝,那是侯家沒教養,只是侯家窮困,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這點東西了,不求子正兄看得起,只求侯家人能看得起自己,再窮也能挺直腰桿站着。”

李素怔忪半晌,然後長嘆口氣,面朝長安城方向躬身行了一禮,搖頭嘆道:“侯嬸孃真是巾幗英雄,有她一人在,侯家無論遇到任何危難都垮不了,娶妻若斯,侯大將軍何其幸也。”

侯傑微微動容,待李素行完禮,侯傑卻忽然面朝李素屈膝跪拜,李素嚇了一跳,急忙上前攙扶,侯傑卻死拗着不肯起身,動情地道:“愚弟來之前母親大人也說過,長安城中無義士,世人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者寡,子正兄不惜得罪權臣,不惜被人非議而保侯家平安,我父有緣識君,何其幸哉。今日侯傑代父母高堂與滿門婦孺老弱,拜謝子正兄挽扶侯家之大恩。”

侯傑拜完後徑自起身,又朝李素長長一揖:“原本大恩不該言謝,可如今的侯家,除了拜謝,再無長物可報,若我父親時運轉濟,能夠等到赦令歸京,侯家定有厚報。”

李素笑道:“那是將來的事了,侯賢弟放心,侯大將軍定有轉運的一天。”

侯傑苦笑不已,誰都知道侯君集事涉謀反,就算皇帝開恩大赦天下,赦誰也不可能赦他,大逆之罪,永無出頭之日了,所以李素的話聽在侯傑耳中,只當是一句毫無意義的安慰話罷了。

李素看着侯傑的表情,不由微微一笑,也不再解釋,轉身便請侯傑前堂入座。隨即扭頭吩咐薛管家設宴,並吩咐將侯傑帶來的繡綢送入內院給夫人,讓內院的丫鬟們做成枕面,而帶來的綠菜則命廚子馬上洗摘後做成菜羹。

侯傑一怔,立馬露出感動的表情。

無聲無息間,李素給了他最體面的尊重。

…………

入前堂,賓主各自落座,丫鬟們很快擺上酒菜,二人各據一案,互敬互飲,李素說起長安城的一些閒雜趣事,侯傑卻一無所知,一問方知,自從侯君集被除爵流放後,當初與侯家子弟廝混的紈絝們已漸漸斷了往來,一朝失勢,門庭冷落,這一年來,侯家從上到下嚐盡了世態炎涼。

李素暗自一嘆,侯家的下場更令他提高了警惕,“居安思危,思則有備”,若不想步侯家後塵,不讓家人妻小過這種顛沛落魄的日子,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不可走錯一步,站得越高,離地越遠,摔下去也越痛,侯家便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侯傑端杯飲盡杯中酒,長長舒了口氣,臉上露出舒坦的表情,幽然嘆道:“多日未曾飲子正兄所釀的烈酒了,家道已頹,母親大人削減了一切不必要的開支,這酒之一物更是不準任何人再飲,愚弟快一年未嘗過酒味了。”

李素笑道:“稍停賢弟回去時帶上十壇,區區杯中物,用不着一副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模樣,怪瘮人的。”

侯傑笑了兩聲,急忙謝過。

酒過三巡,李素敲了敲桌案,忽然壓低了聲音,道:“侯賢弟,你有沒有想過,或許你父親真能得到赦令歸京呢?”

侯傑一怔,然後自嘲般苦笑搖頭:“子正兄莫鬧了,我父親犯的什麼事,你比我更清楚,我聽父親說過,若不是子正兄冒着風險力保,侯家早已被滿門抄斬了,能得個流放瓊南且不究親眷的下場,全託子正兄的恩情,你覺得陛下有可能會赦免他嗎?”

李素笑道:“侯大將軍確實有錯,但你記住,‘有錯’,不是‘有罪’,兩者是有區別的,當初附逆李承乾謀反,侯大將軍可沒有調動過一兵一卒,更沒有助紂爲虐,沒殺過一個守城將士,尤其是最後,他還在殺陣之中勸服數位將領卸兵棄甲,自縛雙手跪在太極宮前請罪,若論起罪狀,侯大將軍所犯之罪其實是非常輕微的,用‘一時糊塗’來形容最爲恰當,事情過了這麼久,陛下心中再大的怒火差不多也消了,如今陛下尤喜追憶往昔,甚思當年那些從龍功臣,所以纔有了設立功臣畫像一事,你父若欲求得赦令歸京,現在恰正逢時。”

侯傑聞言一愣,不敢置信地看着李素,語聲帶了幾許輕顫道:“子正兄所言……可當真?”

李素一臉嚴肅地湊了過來,正色道:“認真看看我的臉,告訴我,你從我臉上看到了什麼?”

侯傑呆住,片刻後方才遲疑地道:“什……什麼?”

“誠信啊瓜慫!”李素白了他一眼:“我口乾舌燥說了這半天,就爲了逗你玩嗎?”

侯傑呆怔一陣,神情漸漸浮上極度的驚喜,呼吸也不自覺地粗重起來:“子正兄……果真能幫我父親求得陛下赦令?”

李素緩緩道:“可以,但是,我需要佈局,而且,還需要你和侯嬸孃的配合,如果此事能成,你父親不僅能夠得到陛下的赦令,甚至還能繼續領兵,出征西域。”

侯傑愈滿頭霧水:“西域?”

“不錯,西域焉耆王龍突騎支反叛大唐,截斷絲綢之路,搶掠屠戮過往商旅,難道你不知道?你父親侯大將軍有過征伐西域的經驗,是出征西域最合適的人選,陛下若能赦免你父,相信他就不會介意再次起復你父親,讓他領兵出征。”

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今天請假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
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歸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今天請假第五百零一章 意圖不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