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

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廝殺,再先進的武器,再超凡的戰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也是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所以,一場戰爭裡,士兵無條件相信並服從軍官,軍官無條件服從將軍,從上至下一條心,這場戰爭纔有勝利的機率。

西州城守軍將士們還是很相信李素的。

自從李素兵圍刺史府,與曹餘長談之後很不客氣地奪了他的權,李素緊接着便是大刀闊斧的修城牆,召府兵,練鄉勇,整軍備戰。

敵軍大部攻城以前,西州城兩個折衝府,一個騎營,一個鄉勇營,共計五千餘人,日夜不停地操練,操練的這些日子裡,折衝府,騎營和鄉勇漸漸磨合,李素每日督練,也漸漸在將士們心中樹立了威信,可以說,如今李素對西州的所有兵馬有着絕對的控制權。

守住一座城,絕不容許軍中有任何派系,再退一步說,絕不容許在戰時有任何派系,這是守住城池最基本的條件,天幸李素趕在敵軍攻城前把隱藏在西州城裡所有的內憂問題全解決了,這纔有如今的衆志成城,齊心抗敵,或者說,若西州城在外敵進犯前沒有達到這個條件,李素前日踏出西州一步後,絕不會再掉頭回城。

親手整肅過後,西州漸漸煥發出多少年不曾有過的生機和希望,城裡老人孩子臉上的笑容多了,小商小販叫賣吆喝的嗓門大了,商隊進出城門愈發頻繁了,連巡城的軍士遇到百姓也會溫和笑着點頭招呼了……

這是李素的成就,他在西州最酷寒的季節親手種下了一批種子,隨着時光漸移,種子生根發芽。從土裡鑽出,用嫩綠的生機趨走了嚴寒,如此充滿希望的一座城。怎捨得離開?

…………

中軍陣內,大鼓發出轟隆如雷霆般的巨響。每一記節奏伴隨着軍士每一步推進。

城牆上,守城軍士握緊了手中的長矛長戟,緊張地注視着前方一步一步推進的西域聯軍。

二百步。

蔣權抽出手中長劍厲喝:“弓箭,上前!”

一百五十步。

敵人中軍陣中的戰鼓節奏徒然加快,隨之攻城軍士的腳步也加快。

一百步。

轟!敵軍前陣亮出盾牌,步步逼近。

五十步。

蔣權手中長劍猛地往下一指:“放箭——”

…………

漫天箭雨傾灑而下,敵軍盾牌紛紛上舉,一陣叮叮噹噹的脆響。大部分的箭矢被盾牌擋住,唯獨一些零星箭矢幸運地透過盾牌的縫隙,射進後排敵軍的身體內。

三十步時,敵軍中軍鼓聲忽止,悠長嗚咽的號角聲在半空中迴盪不息,然後,敵軍陣列中擡出數十架攻城雲梯,在盾牌的掩護下全速奔跑前進,密密麻麻的隊伍同時發出震天的喊殺聲,千人萬人匯聚成一道黑色的巨浪。狠狠朝城牆拍擊而去。

攻城,守城,豁命以赴。

李素站在城牆中央的箭樓下。冷冷注視着那道黑色的潮水狠狠衝擊着城牆,他並無戰爭經驗,也不敢胡亂指揮,守城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蔣權,但他仍然站在城頭一動不動。

他是主將,是目前西州城最高的官員,他站在這裡,就是軍心。

鄭小樓和王樁站在他身側,鄭小樓握着一柄長劍。神情凝重地注視着城外的動靜,王樁卻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面方形木盾緊緊與他並肩。但凡城外有冷箭射來,往往是鄭小樓出手一劍將冷箭磕飛。或者王樁用木盾一擋,二人此時忠心履行着主將親衛的職責,不敢讓李素傷到一分一毫。

攻守之戰很快進入白熱化,當數十架雲梯上面如同螞蟻噬樹般爬滿了敵軍時,蔣權終於狠狠一咬牙,厲聲道:“上震天雷,每人相隔三丈,點火!”

一百軍士仍如昨日那般將震天雷同時點燃,震天雷冒着白煙被扔到城牆下,轟隆隆的巨響中,敵軍再次留下無數屍首和慘叫哀嚎,然而,這一次,他們卻沒有逃走。

李素眼中瞳孔劇烈收縮了一下,心徒然下沉得厲害。

面對如此犀利,殺傷力如此巨大的火器,敵軍士氣竟然沒有崩潰,儘管他們的眼中充滿了恐懼,可沒有一人後退,仍舊嘴裡咬着彎刀不屈不撓朝城頭攀爬,刀砍戟戮,毫不退縮,每個攀上城頭的敵軍眼裡都充滿了瘋狂而決絕的目光,像一隻只困獸,發了瘋似的向守軍發起攻擊。

不僅是守軍,連指揮守城的蔣權都大吃一驚,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震天雷,再扔!”蔣權咆哮着下令。

一個個冒着白煙的小陶罐再次扔下城牆,仍舊是熟悉的轟隆爆炸聲,仍舊收穫了無數條人命,可是,意料之中的崩潰逃竄並未發生,敵軍仍舊不要命的往上攀爬,對城牆下袍澤的慘叫哭號充耳不聞。

攻守雙方的士氣頓時出現了逆轉,守軍將士變得惶然起來,而攻城的敵軍則趁着守軍抵抗時心神不寧的當口,飛快攀上了城牆,西面的城頭十餘處垛口失去掌控,被敵軍趁勢攀上城牆,跳下城頭馬道,手中揮舞着彎刀開始廝殺,西州城瞬間陷入失守的邊緣!

李素臉色陰沉地注視着這一切,有些事情,必須自己親身經歷過他們才肯相信,以爲依靠震天雷便能守住城池,這種想法實在太天真了,攻與守,勝負的關鍵是人,是敵我雙方的將士,而不是一個個冰冷無情的小罐子。

扭頭望去,城頭另一邊,蔣權已被三名敵軍纏上,三人合擊頗具章法,進退攻守配合得很有默契,饒是蔣權武力過人,卻在三人的進退配合下顯得力不從心,左右支絀。

李素眼皮跳了一下,自顧尚且不及,顯然更無法指揮全局,這個時候不得不接管指揮權了。

“王樁,趕緊從南面守軍那裡調一千人來增援西面,分出一百人專司扔震天雷,城頭上打成什麼樣都不要管,只需不停往城下扔震天雷,給我把那些還未爬上城牆的敵軍截住!”

“鄭小樓,蔣權那裡有危險,去幫他把……”

話沒說完,鄭小樓白眼一翻,淡淡地道:“我不走。”

“你!”李素大怒,扭過頭瞪着他。

“瞪我我也不走,你身邊沒有我,最多隻能活一炷香時辰,就會被敵軍的冷箭射死。”鄭小樓懶洋洋地道,城頭殺得屍山血海慘叫連天他都懶得理會,神情如同閒庭信步般憊懶愜意。

李素語滯,雖然是實話,可這實話聽得很刺耳,感覺自己在他眼裡就是個廢物……

“這一戰結束後再跟你算帳!”李素重重地指了指他。

“嘁!”鄭小樓白眼一翻,一臉無所謂,像被教導主任逮住的抽菸的學生老油子。

城頭馬道上,東面調集而來的一千名守軍執戈抄戟快步跑來,迅速加入了戰團,與攀上城牆的敵軍廝殺起來,馬道另一側,一百名守軍點燃了震天雷的引線,不停往城牆下扔,一陣又一陣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城牆一陣又一陣慘叫哀嚎,在攀上城頭的敵軍和正在朝城牆衝鋒的敵軍之間形成了一道火力封鎖線。

攀上城頭的敵軍不過寥寥數十人,按原本攻城的戰術,一旦有人攀上,便與城頭守軍展開廝殺,用生命和畢生力氣爲後面正在攀牆的袍澤爭取時間,直到攀上城頭的人越來越多,守軍已無法組織有力的抵抗,只能自顧與敵軍殺作一團,到了這個地步,這座城池基本算是失陷了。

可今日震天雷終究還是發揮了大作用,不要錢的小陶罐不停往下扔,形成一道火力封鎖線,已攀上城牆的敵軍軍士後繼無人,增援斷絕,數十人沒有新的力量補充,很快便被淹沒在守軍將士的槍林刀海之中,西面城頭的控制權終於再次被奪回。

城外敵人中軍陣內,震動人心的進軍鼓聲再次擂響,又一道黑色的潮水無情地向城頭撲來,喊殺聲震九天。

李素嘆了口氣,敵軍今日士氣不同於昨日,顯然主將對西州城志在必得,而且決心今日一舉攻破西州。

今日,必將是一場苦戰,惡戰,不知接下來的第二輪廝殺,將會多麼慘烈。

蔣權已帶了傷,剛纔城頭情勢驚險萬分,與敵廝殺時後背被敵軍一個士兵狠狠劈了一刀,傷口長達一尺,從上至下斜劃而過,此刻鮮血直流。

蔣權卻顧不上這些,連傷口都未處理,見敵軍第二輪攻城開始,不由狠狠吐了口唾沫,放聲笑道:“好個雜碎,老子喘口氣都不讓,全軍,備戰!先搬擂石滾木和火油,震天雷給老子省着點,外面還有幾萬頭畜生等着咱們殺呢!”

李素轉過頭道:“王樁,再從東面城牆調一百名鄉勇,城內正中臨時搭個簡陋工坊,讓這一百名鄉勇給我繼續造震天雷,能造多少算多少,快去安排!”

***

ps:還有兩更。。。沒錯,今晚又是三更。我瘋了。。(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
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八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謀殺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八十章 登門自辯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二百三十九章 毫州素布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驕奢之心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零一章 唐吐恩怨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二十八章 君臣決戰 下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