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

金子無論在任何時候都發光,這句話確實是真理。

原來歷史上的武氏能成就功業,不僅僅是運氣那麼簡單,在李素心裡,武氏幾乎比大多數男人都強,她不僅有屬於女性的細膩心思,同時更有男人無法比擬的智謀。

這個女人,已不能單純當作女人來看了,李素與她在幾次接觸之後,對她的評價越來越高,有時候甚至覺得有些不安,暗裡總會反省一下自己,把她從掖庭裡救出來算不算養虎爲患?李素比誰都清楚,武氏對他或許有些感恩,但絕不會太多,虎狼之輩註定是養不熟的,來日一旦登上更高的山峰,他與武氏爲友還是爲敵,純粹只能看利益和時勢了。

不過現在來說,武氏暫時可以爲己所用,所以李素絕不會浪費人才,這樣的人才,用一次少一次,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就散夥了,拿刀互捅了。

“第二個法子不錯,與我所思不謀而合……”李素朝她笑笑,道:“繼續說,細細道來。”

武氏得了讚許,不由心氣越高,嫣然笑道:“侯爺這算是承認了?您……就這麼相信貧道?不怕貧道去告密?若然事泄,可是潑天的大禍呢。”

李素笑道:“我不怕,因爲我可以讓這件事死無對證。”

武氏笑容頓時凝滯,俏臉閃過一抹懼色和惶然。

淡淡一句話,殺機畢露,武氏聽懂了,剛纔輕鬆調笑的表情不復再見,轉而換上一臉莊穆。

“侯爺恕罪,貧道只是玩笑之語,貧道的性命是侯爺所救,這些日子苦思報恩而不得其門而入,今日有了機會,正當竭盡全力,怎會出賣侯爺,若侯爺不棄,貧道願籤死契,入侯府做個端茶倒水的丫鬟。”

李素哈哈大笑:“想遠了,沒那麼嚴重,你這樣的丫鬟我可用不起,說正事吧。”

武氏黯然一嘆,對李素的委婉拒絕有些失望,接着振作精神,道:“第二個法子,確實比第一個更簡單有效,但是有點冒險,若然不慎,則有暴露自己之危,自今年以來,陛下對太子越來越失望,而太子在朝臣心中的評價也越來越低,尤其是前些日酒後說過一句狂言後,滿朝大臣對太子更是寒心透頂,貧道可以肯定,易儲之議雖然沒人敢公然說出來,但在私底下應該已是喧囂塵上,昭然若揭了,可以說,如今的太子正走在懸崖邊上,一不小心便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侯爺欲扳倒太子,不得不說,時機選得非常妙,火候拿捏得精準,如果他再出了一樁別人眼中視爲大逆的禍事,恐怕滿朝君臣真的要把易儲之議拿到朝堂裡大明大亮的說了。”

李素嘆道:“太子恐怕也知道自己的處境,若指望他再惹禍,恐怕不容易,昨日砸車殺馬對君臣來說只是小事,而且是不起眼的小事,無法當成把柄宣揚出去。”

武氏眨眨眼:“以太子的稟性,侯爺覺得指望他以後不惹禍,可能麼?禍要惹得大,大到令滿朝震怒的地步,陛下才會堅定易儲之心,侯爺試想,有什麼大禍能令滿朝震怒?”

李素一呆,接着脫口道:“造反?”

武氏笑了:“不錯,只有造反,纔會徹底斷了君臣對太子的所有期望,自古以來,造反是最不能被君臣所容的,任何人造反都一樣,尤其是,當今陛下曾經的玄武門之變嚴格說來,也是造反,老子靠造反登基,已被天下人罵了十多年,他絕不會容許自己的兒子這麼幹,如果太子扯上造反,廢黜他只在須臾間。”

李素嘆道:“有什麼法子令太子造反呢?或者,謀劃造反也算。”

武氏笑道:“任何人都一樣,被逼急了,自然便造反了。以貧道觀之,太子如今滿心怨恚,這樣的人從來不會反省自己,只恨陛下和朝臣待他不公,上次酒後狂言的風頭還沒過,昨日又砸了侯爺的車,殺了侯爺的馬,可見他並無絲毫悔改之意,貧道猜測,太子還會幹出一些出格的事,那時神仙都救不了他了……”

“武姑娘所言‘出格的事’是指……”李素猶豫半晌,道:“難道他會刺殺我?”

武氏笑了笑,道:“恕貧道直言,太子對侯爺確實恨之入骨,不過眼下來說,太子心中還有一個更恨的人,刺殺或曰可能,但他要刺殺的人絕對不是侯爺您……”

“還有比我更可恨的人?那人一定很了不起……他是誰?”

武氏輕聲道:“聽說上次太子酒後狂言之後,當晚便被陛下知道了,告密者還是東宮屬臣,若非那人告密,太子也不會將自己陷入如今四面楚歌之境,侯爺覺得,太子恨不恨他?”

李素恍然:“東宮少詹事左庶子張玄素?”

武氏笑道:“正是此人。”

李素讚許地看了她一眼:“武姑娘果然聰慧非凡,若非姑娘提醒,我差點忽略了此事。”

武氏臉一紅,垂頭輕輕地道:“侯爺纔是真的聰慧之輩,貧道這點微末本事看在侯爺眼裡,不過是些小聰明小手段罷了。”

李素大笑道:“你我都莫謙虛,也莫互相吹捧了,關門自封道號這種事可無趣得很……”

武氏擡頭看了他一眼,又垂下頭道:“侯爺若想扳倒太子,或許,此事可作爲一個缺口,稍作佈置,便可令太子從此翻不得身。”

李素被她這麼一提醒,思路頓時通暢了許多,心情也變得明朗起來,笑道:“武姑娘提醒得是,此事我知道怎麼做了。”

武氏抿脣淺笑,端起已涼的茶,小小啜了一口,神情很平靜,並無半分得意邀功之色。

沉吟片刻,李素道:“上次我說過,定送你一番前程,不過眼下並無合適的機會,武姑娘之才屈居道觀確實有些可惜,這樣吧,我向公主殿下求個情,讓你以客卿身份居於我府上,我若有爲難之時,還望姑娘從旁扶襯一二,當然,只是暫時的,不過我家廟小寒陋,不知姑娘可願屈就?”

武氏呆了一下,接着大喜過望,當即便面朝李素雙膝跪下,喜極泣道:“貧道願爲侯爺驅使,多謝侯爺提攜之恩。”

李素笑道:“看來姑娘在道觀裡真的待不下去了,不過話先說在前面,你來我府上只是客卿,住在前院,而且讓你出家爲道是陛下的旨意,一時我也無法爲你還俗,你的身份還是道姑……”

武氏一連迭點頭:“貧道願意,貧道不在乎什麼身份,只盼能盡全力幫襯侯爺一二,以報當初救命之恩。”

看着武氏驚喜萬狀的模樣,李素揉了揉太陽穴,忽然感到有點頭痛。

他也只是見武氏確實聰慧多謀,於是頓生惜才之心,覺得把她暫時留在身邊當個智囊謀士也好,畢竟,連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更何況一個聰明的大活人,然而武氏的表現如此驚喜,就好像主人邀請一隻黃鼠狼進雞窩裡做客一般,實在令李素有些後悔,剛纔這個決定是不是錯了?這個女人來了李家不會翻天吧?

*****

天剛亮,長安城的城門坊門已開,坊官們敲了幾記鑼,吆喝幾句開坊了,然後搖搖頭,一臉睏意地回去繼續補覺,很快,沿街的鋪面一家家卸板開門,各家店夥計們打着長長的呵欠,迷迷糊糊地端盆打水,清掃着各自門前的街道,街上沒過多久便熙熙攘攘起來。

東宮。

稱心揉着惺忪的睡眼,赤着一雙天足輕悄跨過寢殿的門檻,迎面遇到的宦官宮女們紛紛向他行禮問好。

這個年代對所謂的男寵仍是寬容的,沒有任何歧視。與男女之情不同的是,男男反而更風雅,更令人羨慕和津津樂道,在雅士眼裡,養個男寵似乎比養個女人更乾淨,更有雅趣,從撫琴吹簫到對詩弈棋,男男之趣似乎比女人更豐富。

李承乾如今對稱心的寵溺可謂無以復加,東宮裡所有的宦官和宮女都隱隱將稱心當成了太子側妃,稱心的地位比當初剛進宮時高了許多。

踏着輕快的步履,稱心走向正殿。

今日李承乾似乎開朗了一些,昨夜李承乾破天荒的沒喝酒,連歌舞伎也沒叫,東宮難得清靜了一晚,稱心覺得李承乾已經振作了,此時回頭走正途仍未晚。

從寢殿到正殿,中間要穿過一片花園假山,稱心的腳步放輕了些,秀氣的長眉微微一皺,自從上次李承乾在花園內親手殺了一名宦官泄憤後,稱心便對這片花園有了心理陰影,走進去總覺得陰風陣陣,後背發涼。

稱心走得很慢,步履放得很輕,彷彿害怕驚醒熟睡的鬼魂般小心翼翼,走到那位宦官遇害的地方,稱心的心跳不由加快,死死的抿住脣,不得不說,男生女貌的他此時看起來確實很迷人,比女人更迷人。

正在害怕時,花園正中的假山後隱約傳來人聲,稱心鬆了一口氣,不自覺地朝人聲方向走去。

快接近假山時,人聲愈發清晰了,字字入耳,稱心腳步一頓,接着臉孔刷地蒼白起來。

聲音來自兩個人,稱心都認識,一個是李承乾,另一個是太子的貼身禁衛劉徽。

“……明晚動手,有幾分把握?”李承乾的聲音很冷。

“回殿下,七八分終歸有的。”劉徽恭聲道。

“不!孤要你有十分把握!此事斷不可失敗,失敗便是事泄,事泄便是大禍!”李承乾的聲音高了些,顯然有些緊張。

劉徽猶豫了一下,肯定地點頭:“是,末將多帶幾個高手,定能將張玄素當場誅殺而不留痕跡!”

李承乾嗯了一聲,道:“善後之事也需天衣無縫,現場留點證據讓官府去查。”

劉徽道:“是,末將遵太子吩咐,已查過張玄素的底細,張玄素做官清白,然其族弟不爭氣,常上門求接濟,多次以後,張玄素將其拒之門外,族弟多有怨言,常與人道張玄素六親不認,若張玄素身死,此人自是替罪羊……”

李承乾滿意地笑:“甚好,孤無憂矣,辦好此事,孤自有重賞。”

…………

二人說完話,各自散開,假山背後,稱心滿臉蒼白,目光無神,仰頭望着湛藍的天空發呆。

今天是個好天氣,可是爲何忽然覺得這麼冷?

李承乾和劉徽已走遠,稱心卻仍呆呆坐在地上,神情茫然地看着天空,憂鬱而悲傷。

此時的他,終於信了張玄素說過的那句話,太子已無可救藥了。

東宮左庶子,說是東宮屬官,但亦有督促太子向學立德之責,等於是太子的半個老師,而李承乾卻真的要對自己的老師動刀。

誅師!多麼惡劣的大罪,嫁禍給別人真的有用嗎?天下誰不知道張玄素曾經告過密,誰不知道太子對張玄素恨之入骨,張玄素若死,再怎樣嫁禍給別人,這天下終究有明白人的,太子他太小看天下人了,或者說,他已走火入魔。

初秋的風帶着幾許涼意,輕輕拂過臉龐,撩動着稱心髮鬢的幾絲亂髮。

稱心茫然看着天空,眼淚不知不覺流下,白淨美麗的臉龐佈滿了末日般的哀傷。

“不對呀,這不對呀……”稱心淚流滿面,喃喃自語。

勸不得了,再勸只能引來他的殺機,他的眼裡如今只剩下恨,對所有人的恨,明明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卻仍覺得上天不公,於是變得一天比一天陰沉冷森,稱心在他身邊也覺得一天比一天壓抑。

或許,他與太子這段情緣快走到盡頭了,他與他,即將分離。

呆呆地不知坐了多久,遠處傳來過路的宮女輕輕的歡笑,稱心回過神,使勁擦乾了眼淚,吸了吸鼻子,神情忽然變得毅然。

…………

…………

王直住在東市一條暗巷的矮房裡,很不起眼,東市基本上是商賈們的地盤,這裡的民房基本被來自天南海北的商人們買下來了,有的用作住宅,有的用作店鋪,沿街排列,鱗次櫛比。

王直就住在其中的一間屋子裡,屋子並不大,僅有一進平房,前面帶個極小的院子,在寸土寸金的長安東市,這麼一間屋子已是極不錯的了。

屋子已被李素買下,王直一直住在這裡,幾乎已將它當成了第二個家。

一大早王直就起牀了,坐在庭院裡叫手下兄弟買了兩塊胡餅,一斤羊肉,還有半斤酒,一張矮桌架在院子中間,下面墊上草蓆,王直兩腿一盤便開始胡吃海塞。

看李素總喜歡坐在院中的樹下發呆或睡覺,王直也有樣學樣,初學時覺得很雅,彷彿自己已成了傷春悲秋的飽學之士,時日久了,王直便覺得有些膩味,怎麼也無法體會所謂“風雅”的意境,只不過坐在院子中間大吃大喝倒是很舒服,久了也就習慣了。

吃到一半,三兩李家五步倒下肚,王直的眼神已有些充血了,不過頭腦還是很清醒,打了個冗長的酒嗝後,繼續往嘴裡扔了一塊鮮嫩的羊肉,嚼得汁水四濺。

這個時候忽然有手下的弟兄來報,門外有位客人求見,客人頭戴氈笠,以黑布蒙臉,看不清模樣,但說王直一定認識他。

王直挑了挑眉,吩咐將他領進來,客人進門後一聲不吭,直到王直將其領回臥房,揮退了所有手下,來人這才揭掉了氈笠,露出一張俊美秀氣的面龐,王直乍見之下不由吃了一驚。

“稱心?”

稱心朝他躬身行了一禮,依然不說話。

王直露出凝重之色,六分的酒意已醒了三分。

以往有過約定,若無重大突發事情,每月只見兩次面,例行稟報東宮一切舉動,這是稱心第一次主動求見,王直知道定然發生了大事。

稱心的心情也有些波動,定定注視着王直平凡甚至可以說是醜陋的面容,良久,幽幽一嘆:“今日始知足下真面目……”

王直咧了咧嘴,與稱心相識好幾年了,其實自己的面容隱瞞下去亦無必要,不管怎麼說,稱心如今已和自己綁在同一條船上,誰都無法脫身,所以王直並不懼自己的面相暴露。

“今日前來,可是有事?”王直沉聲道。

稱心點點頭,悽婉哀怨之態,連王直看了都情不自禁動心。

“有事快說,不可耽誤!”王直急聲催促道。

稱心垂頭,沒多久眼淚便落下,泣道:“太子有動作……他欲刺殺張玄素。”

王直畢竟不在廟堂,對這個名字很陌生,茫然道:“張玄素是誰?”

“東宮少詹事,左庶子,銀青光祿大夫張玄素。”

王直回憶半晌,終於想起來了:“上次設計當場聽到太子酒後狂言的那位東宮屬臣?”

“正是。”

“爲何殺他?”

“因爲是他向陛下告的密,而令太子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太子深恨,意欲除之。”

見王直仍在發呆,稱心幽幽嘆道:“不知這個消息是否對足下有用,奴只想請足下救回張玄素,此人若死,太子可真是……萬劫不復了!”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三百一十章 揣度聖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十五章 封官賜田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