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我到底還是不擅長寫戰爭文啊,盡了最大努力,感覺還是不對味,各位大大若是看到有錯誤之處,請書評告之,拜謝!
衆人只能留戀的看了這些人一眼,便扭頭向大興殿撤退,他們眼中含淚,雙手緊緊握着弓箭,心中都充滿了不甘和無奈。因爲這一百多名兄弟將豁出自己的性命,給他們換來一個短暫卻又寶貴的撤退機會。
只區區數十個呼吸的時間,三家聯軍便徹底攻了進來。這百餘精銳的神策軍瞬間便被屠殺的乾乾淨淨,他們或許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來。
接着三家聯軍放出了數支響箭,這些響箭的箭頭帶有赤紅色的顏料,他們帶出一條長長的赤紅色的痕跡,煞是醒目。接着就從城外傳來一陣吼聲,三家聯軍佈置在城外的後手,足足有三萬兵力便瞬間全力發動,向這邊迅速靠攏過來。
至此,大興宮南門內集中的三家聯軍已經有了將近七萬人。
而與此同時,那號稱全力守衛北城門的左金吾衛的大將軍錢柄丞、右金吾衛大將軍錢柄守兩兄弟也瞬間發動,他們帶着兩衛兵馬棄了北城門向着大興殿方向奔來。
他們不去守城門,去大興殿幹什麼呢,難道是有突發情況麼?
這時候東西兩門的戰鬥也進行到了尾聲,收編的盧家兩衛人馬裡面雖然有很多死忠盧家的將領,但楊治自接收這兩衛後便已經在全力展開大清除行動了,雖然時間尚短,但效果卻很顯著。但剛纔兩衛的內亂,已經耗盡了盧家置於這兩衛中最後的根本,雖然現在這兩衛裡已經沒有一個盧家嫡系了,但內亂造成的傷亡也很大,現在這兩衛卻僅剩兩千餘人,他們還來不及喘口氣便立刻加入了對東西兩門的爭奪之中。
李家和宇文家的士氣此時卻正處於頂峰,他們一鼓作氣對着防守的劉素所部發動了一波又一波悍不畏死的衝鋒。激戰大半個時辰後,東城門轟然而破,宇文、李兩家兵馬沒了阻攔便長驅直入,頃刻間劉素所部就被殺的片甲不留。亂軍之中,劉素被親兵所救,倉皇逃向大興殿。
獲勝的宇文、李兩家也不輕鬆,他們在付出了山一樣多的屍體後,才奪得東門,其所餘兵力也僅各自三千不到,且傷者大半。
宇文、李兩家殘兵正待稍事休息之後就按原計劃行事,卻不料東門外突然出現一羣鐵騎,他們徑直往宇文、李兩家所屬衝鋒而來。兩家聯軍嚇得連滾帶爬、倉皇逃竄,只是人跑的速度怎麼能比得上馬呢?兩家聯軍便在半柱香不到的時間被屠戮了個乾淨,一個活口也沒留下。
然而這裡的事情並沒有掀起一絲漣漪,這支神秘的軍隊就同他們輕輕的來一般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只是留下了一地死屍。
而就在這支神秘的軍隊忙着屠戮東門這三千殘餘時,三家聯軍已經與獨孤勝所轄的五萬精兵正式交手了。
獨孤勝所部本來就是以逸待勞,加之又有神策軍在旁邊輔助,此時守軍氣勢大勝。三方聯軍七萬多人中三萬多雖然已經經過
一場惡戰,戰力大減。但他們攜小勝之勢,威勢卻更勝從前。雙方纔稍稍接觸便戰得難捨難分,獨孤勝以逸待勞又準備充分,所以守軍人數雖少倒也佔得上風。
然而獨孤勝現在卻是一點勝利的希望都看不到,他親眼見到自己的信仰,大隋的不敗戰神,自己的親哥哥獨孤敗被小人殺死。在他的心中獨孤敗是那樣的強大,彷佛世間沒有任何東西、沒有任何人可以擊敗他一樣,然而這樣的人物卻被一個太監陰死了。
獨孤勝在這瞬間甚至已經心如死灰,但哥哥的仇要報,對國家對君主的忠要盡,這些又強行把自己拉回了現實。
“李安的事情反映出一個多麼可怕的事實---新皇身邊的大太監,那個膽小如鼠只知道拍馬屁的閹奴居然是一個高手,這李安爲了今日竟不惜身殘,而他背後的人卻更加可怕。能在皇帝身邊埋下這一顆棋子,這天下間能做到的也屈指可數。但誰又能知道他還有多少個棋子,多少個‘李安’呢?”獨孤勝想道。
正在此時,獨孤勝憤怒地發現正北有一萬生力軍突擊而來,乍一看到這股軍隊,獨孤勝就心中一片冰涼,顯然他也不知道這錢家兩兄弟爲何會突然叛變,來向自己發難。
這股勁敵的到來使得本來大好的局面瞬間分崩離析,獨孤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極早準備對付敵人所擺的一字長蛇陣也被擊破。
楊治站在大興殿前的廣場上,冷眼看着下面大戰的衆人,雙眼微眯,心中卻暗道:“暗中控制六萬精兵,又搞得我兩衛禁軍內亂,後李安殺獨孤敗而傷宇文化及,又有三萬精兵做伏兵,再加上這錢氏兄弟的兩衛禁軍,這三家的底牌還真是多得出乎我的預料啊,但是我楊治卻不會引頸待戮的!”
楊治猛地回頭,看着身後這一千親兵,心中戰意瞬間大炙。楊治自信這些親兵雖只有千餘人,但其戰鬥力卻很可怖,雖不敢說能敵得萬人,但敵五千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況且剛剛已經收到情報,東門雖然被破,但宇文、李兩家的聯軍卻突然一支神秘的軍隊屠殺,這支神秘的軍隊的馬蹄都是包了布的,又都是騎兵,在這混亂的戰場上,真正做到了來無影去無蹤。
真正知道這批人的來歷的,只有三個人---楊治自己、獨孤敗和賀若弼。他們就是靠山王楊林在離京的時候,留下來保衛楊治的最後力量。
原來楊林離京前夕便感覺到會有大事發生,就只帶走了五個太保,其餘的便都留了下來,並給他們每個人留下了三千人的精銳,這八個太保和他們各自帶領的兵馬纔是楊治最後的倚仗。
而且他們在混戰伊始便混入戰場,東門的屠殺案就是他們做的。
聯軍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破掉了獨孤勝的大陣,他們留下一部分人與獨孤勝糾纏在一起,而更多的人卻是儘可能向着楊志所在突破而來。畢竟生擒楊治纔是他們最根本的目的,只有生擒了皇帝,他們才能打出代帝清君側的口號,才能夠做到攜天子以令諸侯。
聯軍
要突進,而獨孤勝的大軍卻是固守,雙方陷入了僵持之中。獨孤勝這邊又有神策軍以精準的射術點射壓制,錢氏大軍也足足用了近兩刻鐘的時間,纔有幾個人突破到了楊治等人所在的廣場上。
楊治冷冷看了突破進來的幾人一眼,卻未做任何動作。
那好不容易突破進來的幾人看到楊治是如此之近,心中大喜:“首功是我們的了”,便一竄而上,直直向楊治抓來。只是他們未免高興的太早了,楊治手下的親兵豈是他們幾人所能匹敵的?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幾人堪堪抓住楊治的時候,楊治身後瞬間便有十數柄長槍如墨龍般刺出,將這些好不容易衝上來的人紮了個透心涼。
剛剛擊退了這些被鉅額賞賜衝昏了頭腦的精兵,便又有數十人衝上了高臺。
楊治便高吼一聲“戰”,便聽所有親兵齊聲怒吼道:“戰!”近乎實質的殺人從這千餘人中噴薄而出,擊得這些剛衝上高臺的人一陣戰慄,然後便有數十柄長槍如墨龍般刺出,將這些好不容易衝上來的人刺了個對穿腸。
而在那高臺下卻是一面倒的戰鬥,獨孤勝他們被打得節節敗退,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敵軍衝上高臺,是楊治身後的親衛軍悍然發動,他們面對比自己多幾倍的敵人也能恪守要線,甚至還能略站上風,但這種戰鬥勢必不能持續太久。
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不一會兒,整個臺階上都是屍體,血水順着臺階而下,匯聚成了一條血河。這條小河越匯越大,終向遠方流去,誰也不知道他去到了哪裡。
又力戰一刻鐘之後,獨孤勝的兵力的損失也越來越大,而三家聯軍的戰意卻是越來越高。聯軍眼看勝利在望,便愈發賣力,衝擊的勢頭也愈發猛烈了。此消彼長之下,獨孤勝更是相形見絀,又有更多的人衝上了高臺。
楊治突然高喝道:“朕死,則大隋滅,爲了大隋,殺!”
他身後還有不到三百的親衛也齊聲大喝:“殺!”
衆人聽到這聲殺氣騰騰的大喝聲,均士氣一震,紛紛使出以命搏命的打法,勉強守住了防線,只是這樣一來,守軍傷亡的速度驟然急增,眼看再過片刻就要全軍覆沒了。
楊治眼看着守軍就要被打得潰散,心中一片焦急,他們怎麼還沒到,莫不成出了什麼變故?想到這裡,楊治心中一片悽苦,暗道:“吾命休矣!”
卻不料前殿突然傳來海嘯般驚天動地的吼叫之聲。
“臣靠山王麾下六太保高亮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七太保蘇成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八太保蘇鳳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九太保黃昆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十太保曹林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十一太保丁良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十二太保馬展前來救駕!”
“臣靠山王麾下十三太保秦瓊前來救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