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

資源鎖死科技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新大陸缺少馬匹和鐵礦,導致新大陸連個馬車都沒有,而中原王朝缺金銀銅,還缺少那種淺層的易開採的煤田,一般深於三丈的煤,都得開礦洞,開井、支撐、排水、通風、瓦斯等等。

而且煤田要在腹地,而不是在邊方,這樣的成本會更低,這年頭的運輸成本實在是太過於高昂了,爲了四百萬石的漕糧,大明都需要費盡心機。

南北美洲的新大陸其實也有鐵山,但是鐵山距離核心腹地區實在是太遠了。

資源鎖死科技樹的核心邏輯其實非常簡單,煤貴和煤賤,一斤煤就要六到八文錢,而且一到下雨天和下雪天煤價就會飆升,完全足以說明,供給小於需求,所以沒有多餘的煤去燒,來點亮蒸汽機的科技樹。

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沒有足夠的煤,每一斤煤都是冒着風險從窯井裡擡出來的。

煤如果是露天刨出來的,可能一斤只賣一文,而且量足夠的話,自然能把煤用到增加生產效率之上,燒出一臺能用的抽水的機器來,增加採煤效率就回本了。

可是大明的煤是從窯井裡,深入地下四五十樓層的深度,量很少,那就只能省着點燒。

泰西的蒸汽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才發明家瓦特說要有蒸汽機,便有了蒸汽機。

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英格蘭的採煤行業高度發達,單靠人力和畜力已經難以滿足抽取礦井抽取地下水的需求,而煤場擁有豐富而廉價的煤炭,對於“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試驗,從十六世紀末就開始了,整整燒了一百多年,纔在十八世紀末,由瓦特將蒸汽機徹底改良,成爲了工業革命的核心動力。

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是量變引發質變。

大明沒辦法如此奢侈的大量燒煤,但是沒關係,朱翊鈞拿出了白銀來,鼓勵工匠們進行創新。

朱翊鈞不打算等了,下旨內閣,他願意從內帑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來作爲恩賞,以皇家格物院的名義,促進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實驗,尋找解決方案。

這筆銀子,就西山煤局也要用五年的時間賺出來,但是皇帝直接從內帑拿出銀子來。

“母親,孩兒去西山煤局看過來,窯民下井都是抱着五死一生的想法,下窯去挖煤,目前西山煤局用的是水排掏水,導致西山煤局的滲水之事,層出不窮,去年一整年,西山煤局的滲水事發生了一百五十三起,窯民死1750人之衆,佔了全部死亡的九成。”朱翊鈞現在還沒有親政,內帑花五十萬兩,自然要跟李太后好好說明。

李太后出身貧寒,她看着朱翊鈞頗爲欣慰的笑着說道:“皇帝已經長大了,雖然看起來沒有親政,但做事已經有了章法,孃親一個婦道人家,不懂那麼多,這銀子在孃親看來,就是和寶岐司一樣的事兒,既然有利於天下生民,那就大膽的做吧。”

陳太后喝了口茶說道:“天下都是陛下的,用點銀子而已,陛下覺得值就值,陛下說它值,它就值。”

朱翊鈞其實準備好了故事,來說服兩宮太后,但是他就起了個頭,兩宮太后,直接表示了支持。

若是讓小皇帝開始講道理,兩宮太后甚至有一種面對朝中言官的感覺,不用講故事,放心大膽的幹,出了事,就下懿旨罵張居正就好了,誰讓張居正是太傅,皇帝沒教育好,都怪太傅。

在兩宮太后看來,陛下要用內帑做什麼都是可以的,這皇宮、天下都是陛下的,皇帝重視算學和萬物無窮之理,在兩宮太后看來,和嘉靖皇帝修仙也沒什麼區別,都是不務正業。

嘉靖皇帝修道修了二十多年,隆慶皇帝賞百藝動輒十數萬兩,朝臣們都反對,張居正連章反對,不也沒什麼用?

大明的皇帝的權力是無限大的,但是大明皇帝本人是一個物理意義上存在的人。

朱翊鈞和兩宮太后聊了許久,在慈寧宮吃了飯才離開。

而朱翊鈞又召見了張居正,詢問這條政令是否合理,畢竟是他面向大明匠人集體的第一道詔書,他必須確認這道政令是否合適。

“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張居正見禮。

皇帝的這條政令,讓張居正非常意外,按過往的經驗而言,尚節儉到了摳門的皇帝,有點像貔貅,只進不出,但是皇帝一開口就是五十萬,這怎麼看都不像是吝嗇鬼能做出的事兒。

“朕安,先生免禮。”朱翊鈞笑着說道:“先生,朕御門聽政已久,對於政令若有所悟,還請先生斧正一二。”

“自從先生上陳五事疏後,朕看了所有的政令,朕都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個政令的願景、任務、目標,在奏疏裡寫的天花亂墜、鮮花錦簇,寫的什麼都好,上利朝廷、下利窮民苦力,但是絕口不提成本的時候,朕就要立刻表示反對。”

“天下沒有這種全是好處,沒有壞處的餡餅。”

“就以今日西山煤局爲例,西山採煤日久,從南宋時金國盤踞幽州開始,至今已經四五百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裡,淺層的富礦已經開採完了,只能下到深井之中開採。”

“西山煤局之政令,上利朝廷,畢竟朝廷可以以此聚斂興利,下利窮民苦力,畢竟柴米油鹽,柴字當頭,京師煤賤而柴貴,只要煤炭能夠穩定供應,就可以讓京畿的百姓喘口氣。”

“但是代價是什麼?朕、三位國公、姑父李和把自家的窯井投獻朝廷,用以統一採賣,許從誠爲此人頭落地,這個代價看似是權豪縉紳,但不完全是,其實還有一個代價,就是窮民苦力。”

“具體而言,就是下井的窯民,他們也是代價,用自己的命在換煤,朕於心不忍。”

像陳四六千千萬萬的窮民苦力,他們纔是多數,天下是天下人天下,而他們就是天下人。

西山煤局這個政令的成本,不僅僅是勢要豪右贊助,還有具體挖煤的窯民,勢要豪右損失的是資財,而挖煤的窯民丟的是命。

“陛下英明。”張居正十分認真的聽完了陛下的話,再次真心實意的說道,陛下已經具備了親政的所有條件。

明攝宗並不打算一直僭越皇帝的威權,一直攝政,既然打算歸政,就要細細考量陛下是否能夠勝任,而現在陛下已經是個英明的君王了。

張居正自己心裡很清楚陛下是很英明的。

在嘉靖年間、隆慶年間,張居正都是那種不討皇帝喜歡、但又不能不用的臣子,張居正罵嘉靖修道不顧天下蒼生,說嘉靖皇帝克終太難,半途而廢易,將嘉靖皇帝和唐玄宗李隆基相提並論,張居正依仗內閣反對隆慶皇帝奢靡,討價還價不給隆慶皇帝花錢,隆慶皇帝但凡是靡費過重,張居正就上書反對。

嘉靖皇帝和隆慶皇帝眼中,張居正是個比海瑞還要討厭的臣子,海瑞畢竟只能說兩句,張居正能夠切實的影響到政令的推行。

但是到了萬曆年間,不討皇帝喜歡的張居正,更多的時候,都是規勸皇帝不要太激進,要仁恕。

因爲明事理這三個字着實不易。

就以陛下分析政令的原則爲例,陛下能夠像孫悟空一樣,火眼金睛的看清楚對方的根本目的,用成本和代價說話。

這就是英明,張居正說陛下英明,是因爲陛下真的英明。

朱翊鈞十分確信的說道:“按照先生的矛盾說而言,一件事、一個政令必然有一體兩面,只提好處,不提壞處,那就是有幾種可能。”

“第一就是隱形的成本是巨大的、昂貴的、甚至是動搖社稷的,所以只能迴避;第二,貫徹政令的意志來自於至高無上的皇帝,不得不執行,反對有政治風向,只能迴避;第三,執行的時候,會承擔着不可想象的風險和壓力,是不可執行的,只能迴避。”

“仍以西山煤局爲例,採煤之事的成本是權豪是小民的命,用命來換煤,是朝廷苛責窮民苦力的危害,而政令的意志來自於朕,窯民下井採煤不可想象的風險。”

“現在這條政令在執行之中,朕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來鼓勵生產工具的革故鼎新,來減少窯井坍塌的風險,就顯得順理成章了起來。”

朱翊鈞首先承認了自己在西山煤局這個政令中,做出的一些錯誤決定,太過於理想化了,覺得有王崇古這個聚斂興利的臣子在,就可以做成。

沒錯,的確是做成了,但是朝廷爲此也背上了魚肉小民的風險,上一個魚肉小民的胡元,已經被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給推翻了。

朱翊鈞詢問過西山煤局的待遇,和毛呢官廠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若是窯民下井再也不出來,朝廷每人會給二十兩白銀的撫卹,這和大明京軍的撫卹已經相差無幾了。

但是魚肉小民的風險仍在,那麼設立五十萬兩白銀的獎金,降低風險,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一個熟練的工匠死於礦難,是對匠人家庭的巨大損失,也是多官廠的巨大損失,那麼降低損失,就是在降低成本,所以朱翊鈞的鼓勵生產工具的革新,鼓勵技術進步,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了。

“陛下英明。”張居正再次俯首,陛下的矛盾說分析法已經爐火純青了,賤儒們已經忽悠不了小皇帝了,讀矛盾說,就註定了陛下思考問題,會基於事實,這種思維定式已經完全養成,張居正已經沒有必要擔憂什麼了。

他這個明攝宗的使命已經徹底完成。

“先生,朕有一個好物。”朱翊鈞站起身來,開始了他的表演,確切的說,他製作了一個火力抽水的基本模型。

“這是泰西的一種汽轉球,很簡單的,這裡添水,把水燒熱後,蒸汽順着銅管進入小球,小球開始噴出,帶動小球開始旋轉。”朱翊鈞首先演示了第一個物件,汽轉球。

一個三足鼎立的密閉鍋可以注水,一個空心的小球,小球上帶着兩個和圓相切的出氣管。

朱翊鈞點燃了桌底的油燈,油燈開始加熱,很快小球開始緩慢轉動,當密閉鍋中的水開始沸騰的時候,小球的轉動速度越來越快,甚至產生了嘯叫聲,慢慢的水變少了,朱翊鈞用蓋子,熄滅了油燈,小球緩緩停止。

火力、蒸汽、轉動,如果再搭配上一個曲柄,就可以實現往復運動。

“說是亞歷山大里亞的算學博士希羅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發明,但是按照泰西的說辭,這東西出現的時間,應該不到五十年時間。”朱翊鈞解釋着此物的來源。

汽轉球最早記載在《機械集》之中,汽轉球是文藝復興時的發明,託名先賢而已,就連機械集很大概率都是文藝復興時候創作。

“這個汽轉球是朕想到的第一種火力提水的辦法,但是這個辦法,效率極低,先生且隨我來。”朱翊鈞十分明確的說明,蒸汽噴氣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朱翊鈞之所以如此確定,是他做了一個鍋。

這個鍋的造型很是別緻,像一個茶壺,但是茶壺嘴在頂部,又細又長,壺嘴吹向銅製的葉片,而葉片帶動一個曲柄,實現往復運動,用來磨粉,但是無論如何嘗試,這個噴氣吹動葉片的方法,都沒有成功。

動了,但是動的太慢了,磨粉效率太低了。

“朕之所以做這個,還要說到鰲山燈火,馮大伴讓人做了一種走馬燈,走馬燈上有一個輪輻,點着了燈之後,熱氣帶動輪輻旋轉,輪輻帶動燈屏,徐徐旋轉,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朱翊鈞摸出了一盞宮燈,將宮燈拆開。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明的鰲山燈會已經如期舉行,朱翊鈞爲了不賞錢,依舊沒有去湊熱鬧,但是他關注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走馬燈。

走馬燈有一個葉輪,熱氣吹動葉輪轉動,葉輪帶動畫屏轉動,這東西在兩宋時候就已經極爲流行了,而朱翊鈞還專門弄了個蒸汽鍋來,試着吹動葉輪。

“可惜失敗了。”朱翊鈞略顯苦惱的說道,對於蒸汽機的原理,他很清楚,但是這個探索的過程,似乎並不順利,到了這裡,朱翊鈞就停下了腳步,這是目前,他根據大明已知的科技樹,弄的兩個玩具。

無一例外,都不能實踐的玩具。

朱載堉看着陛下做的茶壺輪機和葉片,若有所思了起來,朱翊鈞沒有察覺到朱載堉思考。

大明皇家格物院的第一任祭酒、大明大科學家、十二平均律和緊密樂器發明者、鄭王錶冠名者、皇帝陛下的叔叔朱載堉,在結束奏對後回到了欽天監衙門。

他思考着陛下的試驗,陛下的試驗,給朱載堉帶來了許多新奇的思路,他隱隱約約察覺出了陛下未能成形的緣故。

噴出的蒸汽,速度太慢了,而噴出的蒸汽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葉輪只有一片,而且葉輪不夠密集。

朱載堉首先要解決噴氣速度太慢的問題,如何把蒸汽鎖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而後將蒸汽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噴發而出,吹動葉片,就成爲了朱載堉的頭等工作。

密封不是什麼難事,利用螺旋和銅片就可以完全做到,朱載堉設計出了一個很奇怪的鍋。

鍋重四十多斤,全鐵打造而成,鍋蓋底部有墊銅片,用螺絲壓緊密封,注水口也可以旋轉密封,而出水口上壓着一個四兩重的鐵塊。

在朱載堉的設計裡,蒸汽膨脹的力足夠大,將鐵塊頂起,蒸汽的速度自然極快。

第一次實驗毫無疑問的失敗了,轟鳴的爆炸聲響起,幸好燒火的人離得遠,爆炸的鐵片飛的哪裡都是,但是失敗的實驗沒有打擊朱載堉的熱情,而是將四兩重的鐵塊降低到了到了二兩。

在不斷的實驗中,朱載堉詳實的記錄了過程,最終確定了高壓鍋的方案。

在進行高壓鍋實驗之中,他還製作了新的密閉的走馬燈葉輪,而這這一次他在密閉圓形的內徑爲三寸的葉輪艙裡增加了四個葉輪,讓高速氣流,帶動葉輪旋轉。

朱載堉越是實驗越是興奮,在萬曆五年二月中旬,朱載堉帶着自己的輪機來到了皇帝面前。

“這麼大的個頭嗎?”朱翊鈞看着面前兩人高、三四丈長的紅綢布,滿是疑惑的說道。

朱載堉拉開了厚重的紅綢布說道:“陛下,這裡是十六個鍋,蒸汽通過管道進入葉輪室,葉輪帶動軸飛速旋轉。”

一個鍋提供的蒸汽不夠,那就十六個一起提供,朱翊鈞點檢了並排放置的十六口鍋,鍋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高壓鍋,那個壓着出氣口的鐵塊,就是安全閥,當鍋內的氣壓足夠大,將安全閥頂起時,蒸汽就開始咆哮。

展示所用的葉輪艙,已經拼接好了,但是朱載堉很貼心的準備了一個敞開的葉輪艙,供陛下查看,朱翊鈞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軸承。

大鐵環套着小鐵環,小鐵環上並排放着一些銅柱,這些銅柱表面光滑,上面塗滿了鮫油,四面葉輪固定在軸上。

鮫油就是呂宋總督殷正茂獻上的奇物,其實這東西就是鯨魚的腦油,不過三百斤,但是這等奇物是天然的潤滑劑,所以朱翊鈞就看到了軸承。

葉輪艙的葉輪也從一層,漲到了四層,葉輪艙是個喇叭狀的頭小腳大的設計,軸承帶着個飛輪,只要能轉起來,從地底取水這件事,就不再困難。

朱翊鈞眉頭緊皺的拿起了一個葉片,這個葉片是一種扁平狀,一面是平的,一面是流線型的曲面,這就是水翼帆船的基本原理,利用流體產生的壓力差,催動葉輪旋轉,而不是直接吹動。

WWW ▲Tтka n ▲¢○

直接吹動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而朱載堉將這個技術用到了葉輪上,水翼帆船的經驗告訴朱載堉,大明的硬帆可以逆風航行,對風的利用效率更高,那麼葉輪上直接使用這種樣式的葉片,可以有效的增加效率。

密密麻麻的葉輪片,錯落有致的擺放着,最大效率的利用到了快速流動的風。

是的,在朱載堉看來,陛下要的就是一個陸地上利用風力的機械,高速流動的蒸汽不就是一種風力嗎?跑馬燈上的葉輪不就是軸承的風帆嗎?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風力,就是朱載堉要做的事兒。

化學能轉化爲蒸汽的熱能,蒸汽的熱能轉化爲了流體能,流體能轉化爲了機械能,這就是整個過程的能量轉化。

朱翊鈞檢查了所有的東西之後,示意朱載堉開始展示。

“加水!陛下暫且離遠一點。”朱載堉對上次的爆炸心有餘悸,生怕這次再出現什麼事故,請求陛下離遠一些。

這東西要是炸了,傷到了他朱載堉不要緊,要是傷到了陛下,這火力提水之事,就沒有必要再研究了,所有參與到此事的工匠,可能統統都要斬首。

復古派們,怕是要高興的以頭搶地了。

朱翊鈞站在遠處,看着那個怪物,面色五味成雜,就像是有一個村民給朱翊鈞分享了可控核聚變一樣的荒誕感。

大明首席科學家,搞出來的不是傳統的往復式蒸汽機,而是蒸汽輪機,雖然它只有四層。

“點火!”朱載堉大聲的說道,一聲令下,等待後的太監們,開始往裡面添煤,幾個太監不停的煽動着蒲扇,很快煤被點燃,朱翊鈞等了將近一刻鐘的時間,輪機開始轉動,飛輪的速度由緩慢,變成了尖嘯的轟鳴聲。

朱翊鈞甚至產生了一種飛機起飛的錯覺。

過了僅僅半刻鐘,朱載堉讓人停火,等到輪機完全停止之後,朱載堉才滿是懊惱的說道:“陛下,它能轉,也就是能轉而已。”

“臣觀察到,這個蒸汽每經過一片葉輪,就會降速,這讓這臺機械的轉速比較緩慢,臣正在想辦法解決。”

朱翊鈞面色平靜的說道:“怎麼降速就怎麼提速,在葉輪之間,安裝一個固定不轉動的方向相反的葉輪,只用來導流,不就可以了嗎?”

朱載堉猛地瞪大了眼睛,左手握拳用力的砸在了右手上,滿臉狂喜的說道:“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朱載堉已經迫不及待了,因爲流速減小的緣故,其實只有第一片葉輪能夠利用蒸汽的高速氣流,但是通過下面三片葉輪的氣流速度會降低,甚至會起到反作用,非但不能讓飛輪速度更快,一片葉輪的利用效率反而高於了四片。

可是小皇帝一句話,讓朱載堉找到了解決之道,怎麼減速就怎麼增速,裝一個完全相反的葉輪,就可以再次加速蒸汽了。

朱翊鈞和朱載堉聊了很久,首先從單向的葉輪,對稱一下設計成爲了兩個,就成爲了一箇中間細,兩頭粗的結構,之所以中間細兩頭粗,是因爲壓力和體積成反比,蒸汽氣壓降低的時候,體積會增大,所以要中間細,兩頭粗,之所以如此設計,是爲了儘可能的利用蒸汽的流速。

第三天朱翊鈞就見到了新的葉輪,從四片變成了七片,負責加速蒸汽的定子有三片,負責帶動軸承旋轉的轉子有四片,由單缸變成了雙槓,中間以鮫油潤滑,利用效率進一步的提升。

朱翊鈞呆呆的看着面前冒着蓬勃蒸汽、咆哮着的巨獸,而朱載堉高興的就跟孩子一樣,這看看,那看看,他在度數旁通。

記錄蒸汽進入的風速和出風口的風速,在朱載堉看來,出風口的風速的降低,是效率進一步提升的證明,而葉輪穩定工作的時間,更是朱載堉要迫切關心的問題。

如何進一步的改良,增加葉輪、改變葉片的造型、進一步改良葉片的風機大小等等,轉起來只是第一步,如何更加高效的、更加穩定的、更長時間的轉起來,就是朱載堉的課題。

張居正歎爲觀止的看着這一幕,他知道一個全新的時代,已經悄然開啓。

“皇叔這東西叫什麼?”朱翊鈞滿是笑意的問道。

“萬曆造蒸汽機。”朱載堉言簡意賅的說道,萬曆年間發明創造出來的蒸汽輪機,這就是朱載堉給的答案。

朱翊鈞沉默片刻說道:“叫鄭王造吧。”

“臣不想襲封鄭王。”朱載堉十分確信的說道。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那朕給皇叔封個新的王?封德王好了。”

“陛下,德王是英廟次子的封王已經封過了。”張居正小心的提醒着陛下,已經有德王了。

“讓德王府改名,不改就廢庶人好了,反正父親也廢過遼王,也不差這麼一個德王了。”朱翊鈞非常確定的說道,這玩意兒的意義,張居正顯然很懂,德王府不肯讓,那就直接廢藩,送到鳳陽高牆去。

“臣若是領了王爵,就不能在京辦事了,祖宗成法仍在,臣只想託庇於陛下,繼續做這些個奇技淫巧便是。”朱載堉仍然不肯答應,他不要王爵,是因爲做了王,就有了藩禁,哪裡都去不得,只要陛下繼續支持他做事,就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朱翊鈞看着咆哮的蒸汽機,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皇叔牛皮。

朱載堉這臺機械一切都來自於大明眼下現有的技術,有了動力,大明生產力即將產生飛躍。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皇叔明日到內帑領五十萬兩白銀吧,皇叔既然攻克了真的課題,朕必然要恩賞。”

朱載堉搖頭說道:“千金買馬骨,若是陛下給了臣,必然讓外廷以爲是左手倒右手,臣以爲臣這是一種路,也有其他路可以走,陛下賞給別人吧。”

“臣本就是拿着陛下的錢在做事,就不必再加恩賞了。”

朱載堉還是不肯領賞,皇帝對他進行了深入的投資,這幾年他在京師所有的花費,包括算學教材的編修、觀星用的反射千里鏡、曆法天文生、內書房的學徒、萬曆律歷的編修,沒有陛下的鼎力支持,他一件事也做不成。

他沒錢,這些東西,哪個不是燒錢的玩意兒?

他不後悔,不後悔被陛下用一個六分儀引誘到京師來做牛做馬,相反,當下大明朝的風力輿論之下,他研究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是離經叛道,必須要託庇於皇權,他的才智才能完全發揮出來。

所以,他把蒸汽機命名爲萬曆造,這是萬曆年間的產物,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智慧。

朱載堉帶着新的改良方案離開了,朱翊鈞看着已經熄火的蒸汽機對馮保說道:“下旨工部,爲皇叔在皇家格物院營建一個王府,規制就按洪武年間親王制營造,朝鮮送來的高麗姬、呂宋送來的泰西女、北虜送來的海拉爾,也要一個地方安置。”

“下旨禮部,皇叔一應禮制,以親王禮待之,不可有任何的懈怠。”

“下旨兵部,給皇叔配紅盔勳衛四百名,皇叔有難,則連坐瓜蔓,絕不姑息。”

“馮大伴,給皇叔配奢員若干,一切安保之事,位於親王之上,一切出入起居,皆由宮中負責安頓。”

“朕還能賞賜點什麼?就拿出這麼點東西,日後說起來,怕是又要罵朕薄涼寡恩了,還是給皇叔五十萬兩白銀,真金白銀的砸下去,更加安心一些呢。”

“奇物啊。”

往復式蒸汽機不是點錯了科技樹,只是當時並沒有關於流體能的研究,所以往復式蒸汽機是一個符合泰西的,但是大明已經研究過硬帆了。求月票,嗷嗚!!!!!

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請假條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
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請假條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