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孔子婉拒了陽虎的邀請

公元前505年,孔子47歲。季桓子執政,季氏家臣陽虎執季桓子,往見孔子,希望孔子出來做官。

孔子早已得知這件事,故意躲避,沒有見。

陽虎爲了感激孔子,所以有了請孔子出來做官的想法。所以!他故意放出了風,製造聲勢。

現在的陽虎,季平子時期更有權力了。可以說,他一手遮天,大多數事他說了算。算他說了不算的事,他也能左右這件事的成敗。

陽虎請孔子出來做官的另外一個原因,更是爲了迎合社會輿論的需要。也是!搞形勢主義。因爲!當時的孔子並不出名,但他的弟子出名。弟子出名後推崇恩師,所以!孔子出名了。

跟後世的那個誰一樣,“先有兒子後有老子”,兒子做了皇帝,老子變身爲先皇。

此時的孔子,他並沒有多少名氣,可他的弟子一個個都混得不錯。而且!一個個都推崇他。因此!有了:“先有學生後有先生”。

孔子師生的名聲太大,要是魯國不讓他出來做官,那是埋沒人才,在社會輿論面前你被人說三道四。所以!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陽虎搶了先機,力薦孔子。

再則!陽虎推薦孔子不僅說明他會用人什麼地,還說明他有“高風亮節”。

魯國有不少人都是知道的,當年陽虎不讓孔子參加季平子家的饗士宴會,還羞辱了他。而現在!陽虎站出來請孔子做官,這說明陽虎的品德高尚。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一碼歸一碼。

是人才,得重用。當年的孔子還不是人才,又不是士級身份。而且!還沒有成年,還沒有行加冠禮。而且的而且!孔子當時還有孝在身。孔母過世,孔子正在守孝,是不能喝酒、吃肉,參加喜宴的。守孝期間,要保持哀傷的心情,才能不忘死者對你的恩情,這樣才爲孝。所以!他來參加饗士,是不合適的。陽虎當年拒絕他參加,是正確地。

公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孔子48歲。季氏家臣陽虎權力日重,孔子越來越看不下去。所以!更是不願意出來做官。再則!在陽虎的手下做官,是可以想象的,會是什麼場面、後果?

陽虎表面是誠心誠意請你來做官的,其實際!人家只是爲名爲利,把你請去當個擺設。

孔子並不相信:當年他從洛邑回來遇到劫匪時所說的“魯人陽虎”,陽虎會感激他?

怎麼可能呢?當時他也是爲了嚇唬劫匪,才報了陽虎的名字。因爲!自己長得像陽虎,才鬼使神差地報了陽虎的名字。

跟當年摸、捏了河蓮一樣,他當時是無意識地,不是有意的。

結果!卻又惹事了。

都多少年過去了?十幾二十年了,竟然還有人把這件事給翻出來。當得知這一事情後,孔子很是懷疑:此事不是南宮敬叔說的是方忠說的。方忠說的可能很大,因爲方忠是季府的人,被陽虎盤問的可能性很大。

陽虎是爲了感激、感謝他,給他帶來了好名聲。而孔子卻覺得:這可能是陽虎藉機報復、陷害他的開始。

試想:別人冒充你的名字在外面打人了,而且還出了人命,你報別人的名字你這不是明擺着:嫁禍於人?是不是?

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孔子更不會、不敢出來做官了,更不敢在陽虎的手下做官。

現在的陽虎,位高權重,你表面是在魯國做官,其實你歸陽虎大人管,等於你是在陽虎手下做官。

這天!得知陽虎來了,孔子從後面溜了出來,不願意見。在外面轉悠了一圈,才繞道回來。結果!陽虎去了孔子的學堂那邊沒有等到人,正好有急事,走了。

當時的陽虎,爲了搞形勢,爲了做出“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的樣子,他是準備在學堂這邊等孔子的。自然!讓他一個魯國重臣這麼大人物等孔丘,心裡自然是不高興地。可是?爲了搞形勢,做表面章,他不敢不這樣做。

正好!在他有些下不了臺的時候,下面有人過來告訴他,某個地方發生了什麼事。結果!他沒有從原路返回,而是直接去往現場。碰巧地是!孔子繞道而行正好繞到這條街面來了,而他!正好有事經過這裡。

兩人當街相遇,難免有些尷尬。

在這之前!陽虎還派人給孔子送過烤乳豬。希望孔子收到烤乳豬後,能夠給他一個明確地答覆。

在當時的魯國,不!在當時的大周朝,還是較講周禮的。陽虎是大官,給你送禮,他可以不親自到場,派人送過來。但是!你要是拒絕他,或者是還禮你必須親自去他的府。

爲了避免碰面,孔子讓學生去看着陽虎家,等陽虎出門了,他抽這個空把禮還回去。並且!拒絕了陽虎的好意。

只要兩人不見面,什麼話都好說。

而現在!兩人在大街相遇了。可以想象,場面是多麼地尷尬。

陽虎見大街有許多人,他又“禮賢下士”,向孔子拋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出來做官。

在這種場合下,孔子也沒有辦法,只得含含糊糊地答道:“謝謝陽虎大人!只是?我孔丘現在帶的學生太多了,一時之間還無法放下。等到適當的時候,我可以考慮一下,出來做官。”

沒有拒絕!也無法拒絕!但是!也沒有直接答應。表面!好像是間接地答應了:等到把學堂的事處理完了,可以出來做官。

陽虎自然是知道,孔子還是不願意出來做官。但是!總算當面給他一個明確地答覆了。這樣地答覆,多少還是有一些面子的。

自此之後,陽虎沒有再去請孔子出來做官。因爲!表面形式都做了,目的達到,孔子出來不出來做官那是孔子的事,跟他也沒有毛關係了。反正!他陽虎做到“仁至義盡”可以了。

時間飛快,轉眼到了公元前502年,魯定公八年,孔子50歲。魯國發生了大事,他才決定出來做官。

第124章 不作惡是我的交友原則第18章 懷疑被賣了第444章 娃兒哪知爹孃事第1章 島國的孔子學院第532章 老子送孔子至黃河邊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179章 小王子拜見母后第249章 能做知恥而後勇嗎第419章 老子受辱第224章 坐而論道第三場辯論第96章 因爲愛第312章 此閔子非彼閔子第9章 離開死亡之地第808章 孔子見宋公第7章 選擇第597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497章 如今的小王子姬匄第201章 太子姬猛是不是想看科教片第8章 藥靈草與藥神樹第416章 孔鯉名字的由來第212章 何謂欺天之罪第486章 孔子早期的學生第148章 裝比被粉絲罵了第664章 你那點成績也值得誇口第247章 道家始祖挽留我第763章 孔子在衛出仕第655章 被家暴了第414章 孔子初爲人父第84章 直播聖人如廁第650章 你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第107章 誰是你的太子妃第477章 一切都是爲了兒子第822章 孔鯉有疾第461章 帥氣的小王子姬匄第563章 仇人先來一步第324章 河蓮又使壞第698章 路遇劫匪第149章 被道家始祖老子給耍了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127章 這纔是鐵粉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變第682章 別人爲什麼要聽你的第436章 張弓準備刺殺楚靈王第484章 把私學辦到曲阜城第602章 拜見季平子第680章 閔子騫離開魯國第354章 河蓮學禮第131章 拜見老子李耳第612章 春秋時就有蒸餾白酒第243章 發現危險第596章 狡猾的齊景公第78章 這纔是不肖子孫第504章 周敬王秘密建新都第162章 老子李耳的大秘密第120章 晉國特戰隊第828章 大儒的捨我其誰第183章 讓道家始祖頭痛的事第227章 活着你才能擁有一切第746章 愧爲人師第27章 要不要挾魯公而令魯臣第812章 季桓子的態度第718章 逃離客棧第180章 以武徵之以德服之第806章 在宋國遇險第72章 被教官給耍了第653章 兒子與女婿的態度第649章 指點孫子武功第337章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第515章 恢復禮制並不能救世第697章 魯公想得開第258章 天下亂在思想第154章 膿包太子姬猛第433章 張弓的父子過招第762章 宋國公主南子第247章 道家始祖挽留我第546章 怕你個逑第522章 不懂人又如何懂禮第739章 你只看到了表面問題第341章 聖人的坦誠第137章 大顯神威第378章 子念急紅了眼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變第245章 大家與小家第784章 唯女子與小偷難養也第615章 陽虎決意請孔子出山第142章 太子的武學老師(二)第583章 孔子的不怒自威第223章 周景王鐵手救政第588章 韶樂第306章 尋找失落的靈魂第100章 被猥瑣少年盯上了第610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720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27章 活着你才能擁有一切第740章 重構不等於造反第342章 聖人第三次發誓第645章 我是你孫子行了吧第277章 方基石來也第552章 你現在還不是聖人第650章 你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
第124章 不作惡是我的交友原則第18章 懷疑被賣了第444章 娃兒哪知爹孃事第1章 島國的孔子學院第532章 老子送孔子至黃河邊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179章 小王子拜見母后第249章 能做知恥而後勇嗎第419章 老子受辱第224章 坐而論道第三場辯論第96章 因爲愛第312章 此閔子非彼閔子第9章 離開死亡之地第808章 孔子見宋公第7章 選擇第597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497章 如今的小王子姬匄第201章 太子姬猛是不是想看科教片第8章 藥靈草與藥神樹第416章 孔鯉名字的由來第212章 何謂欺天之罪第486章 孔子早期的學生第148章 裝比被粉絲罵了第664章 你那點成績也值得誇口第247章 道家始祖挽留我第763章 孔子在衛出仕第655章 被家暴了第414章 孔子初爲人父第84章 直播聖人如廁第650章 你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第107章 誰是你的太子妃第477章 一切都是爲了兒子第822章 孔鯉有疾第461章 帥氣的小王子姬匄第563章 仇人先來一步第324章 河蓮又使壞第698章 路遇劫匪第149章 被道家始祖老子給耍了第476章 方忠入贅季府第127章 這纔是鐵粉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變第682章 別人爲什麼要聽你的第436章 張弓準備刺殺楚靈王第484章 把私學辦到曲阜城第602章 拜見季平子第680章 閔子騫離開魯國第354章 河蓮學禮第131章 拜見老子李耳第612章 春秋時就有蒸餾白酒第243章 發現危險第596章 狡猾的齊景公第78章 這纔是不肖子孫第504章 周敬王秘密建新都第162章 老子李耳的大秘密第120章 晉國特戰隊第828章 大儒的捨我其誰第183章 讓道家始祖頭痛的事第227章 活着你才能擁有一切第746章 愧爲人師第27章 要不要挾魯公而令魯臣第812章 季桓子的態度第718章 逃離客棧第180章 以武徵之以德服之第806章 在宋國遇險第72章 被教官給耍了第653章 兒子與女婿的態度第649章 指點孫子武功第337章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第515章 恢復禮制並不能救世第697章 魯公想得開第258章 天下亂在思想第154章 膿包太子姬猛第433章 張弓的父子過招第762章 宋國公主南子第247章 道家始祖挽留我第546章 怕你個逑第522章 不懂人又如何懂禮第739章 你只看到了表面問題第341章 聖人的坦誠第137章 大顯神威第378章 子念急紅了眼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變第245章 大家與小家第784章 唯女子與小偷難養也第615章 陽虎決意請孔子出山第142章 太子的武學老師(二)第583章 孔子的不怒自威第223章 周景王鐵手救政第588章 韶樂第306章 尋找失落的靈魂第100章 被猥瑣少年盯上了第610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720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27章 活着你才能擁有一切第740章 重構不等於造反第342章 聖人第三次發誓第645章 我是你孫子行了吧第277章 方基石來也第552章 你現在還不是聖人第650章 你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