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俠以武犯禁(此章可跳)

(本章無劇情,描寫北魏遊俠與宗主督護關係的!不喜可跳!)

力主抗擊北方遊牧民族勢力擄掠的英雄,聞雞起舞的祖逖(ti)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俠義的遊俠兒,有載:“祖逖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又傳:“賓客、義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有的賓客、義徒因故被官吏逮捕,祖逖便會想法設法救他們。

慷慨輕財(家裡有礦),賙濟貧困,遇下人如子弟,見危難就相救,這些都屬於當時所謂的俠義行爲,而俠義行爲是頗能籠絡人心的,祖逖便以此聚起了以其鄉黨宗族爲主的一支抗擊後趙的力量,這和他平時的行俠仗義是分不開的。

在政治動盪,百姓無所依從的情況下,豪族的俠義作風有時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庇護作用,因此,俠義風尚是能夠提高豪強的威望並被人們崇尚與追求的。而這,也是劉盛三年來的所作所爲,俠義行爲。

但俠義,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首先,你家裡得有礦(財),還得有武力作爲資本,如果想要和塢壁一樣,擔任那樣一種武裝自保性質的社會組織的首領,就更需要有高強的騎射本領。所以,這些豪強中善於騎射的是不少的。

祖逖便是在習武上下了功夫,此外還有一對兄妹值得一提,那就是在魏書卷五三的李安世傳中記載的李波兄妹。大概在此後六十年的李波是廣平郡一帶的豪強,當時廣平流傳着一首歌謠,是讚美一代女英雄,李波小妹的。

歌謠: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大意爲:李波的小妹妹字雍容,她撩起衣裙放馬馳奔,迅疾如風捲草蓬。射箭時她能左右開弓,而且必定一箭雙鵰。婦女尚且如此勇武,李家男子又哪能抵擋迎逢?

這李雍容颯爽英姿的神態便涌現在眼前,李雍容就有如此武藝,李波與其宗族內的男子就更不待言了,這也是李波數次打敗官軍的原因,雖歷史記載李波這人殘暴,但既然稱李波小妹爲女英雄,是不是因李波阻礙了均田制的實行而被污衊的還得另說。

北史卷三三,李顯甫傳中的李顯甫是個典型的宗主豪強,他依靠“豪俠”而“知名”於世,並藉此集合李姓數千家開闢了方圓五六十里範圍的土地,從這塊位於殷州西山腳下被命名爲“李魚川”不難看出,它是塊依山傍水有魚有糧的風水寶地。

當整個社會由衰轉盛走向安定統一的時候,豪俠風尚對社會的發展就會減弱,宗主督護制,是朝廷對他們那些宗主豪強的認同,但並未普遍施行於北魏全境,主要對象還是以中原和南遷的漢族地區。

宗主督護制的誕生,讓宗主督護開始攜手朝廷共同壓迫中原漢人,開始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殘暴執政,在自身管理的鄉亭下壓迫漢族已算不得遊俠了,僅僅只是還披着遊俠的外皮的人,行俠仗義的遊俠唯有那些流民的塢壁還存在着,那纔是正真的遊俠。

398年,北魏遷了大量人口到平城,分封土地,計口授田,對遊牧民族離散,雖鼓勵遊牧民族農耕,卻不強令他們改變原來的習俗而去專事農耕,未被離散與部衆尚多的便設了領民酋長制,所以在北方,宗主豪強是沒有的。

正因爲如此,讓很多後來者認爲北魏是已經沒有塢壁了,這是錯誤的,塢壁尚在。

由此可以看出,此時的遊俠,便是和宗主豪強掛鉤的,而宗主豪強,唯有中原地區或是漢族地區纔有,也便是說,可能有中原的宗主豪強來五原縣了,還是來找劉盛的麻煩。

於其他時間的遊俠不同,從三國的曹植著有《白馬篇》也稱《遊俠篇》不難看出,其他時間的遊俠以抗擊邊塞的敵人爲主,俠客復仇也是遊俠的特點。但此時,北方已經被鮮卑拿下,抗個擊屁啊?

不同於北魏時期的遊俠兒,曹植的白馬篇有道: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此句也說明了,遊俠基本是在幽並之地的邊塞上,又道: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此句是說,年紀輕輕便離開家鄉去邊塞建立功勳,箭與弓不離身,下苦功練了一身武藝。

整篇白馬篇是說:駕馭着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着金色的馬具。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男兒遊俠騎士。

年紀輕輕就離別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勳。楛木箭和強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

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釐。飛騎射裂了箭靶“月支”,轉身又射碎箭靶“馬蹄”。

他靈巧敏捷賽過猿猴,又勇猛輕疾如同豹螭。聽說國家邊境軍情緊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進犯內地。

告急信從北方頻頻傳來,遊俠兒催戰馬躍上高堤。隨大軍平匈奴直搗敵巢,再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

上戰場面對着刀山劍樹,從不將安和危放在心裡。連父母也不能孝順服侍,更不能顧念那兒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戰士名冊,早已經忘掉了個人私利。爲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迴歸故里。

從白馬篇可以看出遊俠兒是褒義詞,爲國爭光的好男兒,但在北魏卻不是如此了,比之唐朝更是不如。

拿唐朝時最有名遊俠兒來說,李白,有武有俠,是的,就是那個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的李白,他也是遊俠。而且是會劍術的遊俠,唐朝時的詩人也算是遊俠,不過大都是僅有俠義並無武。

比如王維,他有很多邊塞詩,尚且也算是遊俠詩吧,但他本人並不尚武,僅俠義。

而李白的遊俠詩就更多了,從《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結客少年場行》: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白馬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可以看出遊俠在唐朝也是尚武的。

從讚美荊軻的《結客少年場行》中可以看出,世人是認可俠客復仇的,俠客爲自己、兄弟、朋友復仇,幫助友人,即使鬧市殺人也是被人稱讚的,也被認可的。

而朝廷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俠客復仇是犯罪沒錯,你殺他吧,百姓是認同人家的,遊俠的聲望又高,恐怕會引起民憤,從而反抗。不殺吧,於法不合,而這便有了:“俠以武犯禁”一詞。(勿噴,有載!)

第三章,少年郎第一百二十章,戰場第十二章,北魏故都盛樂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旭有危魏將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武威公主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書十二卷(萬字求票)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十九章 蘇安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九十八章,軍法—連坐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一百二十章,戰場第二百章 地澤臨,險當在八月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二十章 賈虔第一百三十六章 地獄之聲第一百五十三章 病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拓跋出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一百二十四章,色心第四十五章 三長制第二百七十九 到彥之第二百二十三章 旗斷明夜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二百五十章 北方大地騎穿梭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五十三章 懷朔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十九章 蘇安第六十二章,俠以武犯禁(此章可跳)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二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軍襲來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十七章 雍州第三十一章,戰事已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驤將軍步六孤第一百八十八章 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五十章 我之朔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玄甲衝陣破大檀花木蘭的爭議第三十五章,六爻第一百零五章,以勢壓人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二百八十一章 飛奴從外降督護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五十三章 懷朔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四十一章,劉盛點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第一百四十五章 逾越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何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一百七十章 情報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副令全軍奪帥第一百六十一章 劉義隆第九十七章,戰前—軍令上架前的一封感謝信!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九十六章,戰前—聚兵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鍋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四十章,長孫突第十五章,鐵血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妻客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第三百零九章 盛樂之戰(完)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花木蘭的爭議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四十三章 鐵血長城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一百五十三章 病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二百一十章 兵至塞水,載屍而歸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
第三章,少年郎第一百二十章,戰場第十二章,北魏故都盛樂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旭有危魏將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武威公主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書十二卷(萬字求票)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十九章 蘇安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九十八章,軍法—連坐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一百二十章,戰場第二百章 地澤臨,險當在八月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二十章 賈虔第一百三十六章 地獄之聲第一百五十三章 病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拓跋出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一百二十四章,色心第四十五章 三長制第二百七十九 到彥之第二百二十三章 旗斷明夜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二百五十章 北方大地騎穿梭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一章,北魏劉盛第五十三章 懷朔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十九章 蘇安第六十二章,俠以武犯禁(此章可跳)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二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軍襲來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十七章 雍州第三十一章,戰事已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驤將軍步六孤第一百八十八章 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二百一十二章 卷卷有爺名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五十章 我之朔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玄甲衝陣破大檀花木蘭的爭議第三十五章,六爻第一百零五章,以勢壓人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二百八十一章 飛奴從外降督護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五十三章 懷朔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四十一章,劉盛點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第一百四十五章 逾越第一百零九章,疏雲竹影腿腳慢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何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一百七十章 情報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副令全軍奪帥第一百六十一章 劉義隆第九十七章,戰前—軍令上架前的一封感謝信!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九十六章,戰前—聚兵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鍋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四十章,長孫突第十五章,鐵血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妻客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十六章 山上泉,地龍水第三百零九章 盛樂之戰(完)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花木蘭的爭議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四十三章 鐵血長城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一百五十三章 病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二百一十章 兵至塞水,載屍而歸第一百四十四章 攬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