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驢無強弱

時間匆匆如流水,眨眼間,已是九月中旬,劉盛還狄那,裝病的這幾日,劉盛多出了一些奇思妙想,當然,他想要實現的話,還得等六叔他們過來。

這一日,雍州迎來了一支爲數三千人的部隊,這是公孫軌的人馬。

雍州刺史葛那聽聞公孫軌來了,急忙出了府,朝外趕去迎接。

而此時的劉勢,卻是喜出望外,這來雍州也已經十數日了,阿盛口中的公孫軌終於來了。

這麼想着,劉勢也便不辭而別,帶着人馬就朝楊縣趕去,因爲他們曾經佔據過楊縣,所以對楊縣可能有着某種情愫吧,他們將楊縣當做了大本營。

這個時候,李書城、郭詔等人也都在楊縣待命,在劉勢趕來的時候,他們也沒離去,從劉勢口中得知,公孫軌來了,他們也如劉勢一般,高興的喜出望外,都感覺,這事終於要結束了。

嗯,是要結束了。

公孫軌這個人,不愛財,不拖沓,做事向來雷厲風行,面對雍州刺史葛那,他也沒有廢話,當然,也沒有那種盛氣凌人的模樣,反而是很溫和的向葛那說:“今受君命,前來取糧,除保證民食以外的糧秣,吾皆要取走,此事,還望雍州儘快去辦!”

聞此一言,葛那自然不敢怠慢,畢竟是受大魏皇帝命令的特使,連忙說道:“公孫司馬但且放心,吾這便命人前去督糧,來,司馬且入府一敘,我那府內,還有着朔州侯的六叔吶!”

“哦?”公孫軌微微一愣。

“朔州侯的六叔?”

“他來此作甚?”

公孫軌一邊朝前走一邊疑惑道。

“嗨,此事,司馬應有所瞭解,日前啊,國主曾下詔.........”

前事再一次被葛那提及,最後,他讚歎道:“哎,朔州侯真乃仁義之士也,他散盡家財只爲飽民之腹,吾不及啊!”

葛那這個大嘴巴子一通敘說,直將劉盛忽悠他的話傳給了公孫軌。

公孫軌皺着眉頭,心有所思。

“朔州侯的人來此,究竟欲要何爲?”

朔州缺糧嗎?不缺!那五原糧秣之多,若取之,可供朔州軍民吃上一年有餘,至於缺驢,公孫軌就呵呵了。

君不見,朔州是什麼地方?那裡可是遊牧民族的地盤,戰馬能少了嗎?這鐵定不能夠啊。

那麼,咱缺驢就不能用馬嗎?除非,那朔州侯是個傻子,畢竟這馬比驢還好用啊!想了想劉盛的事蹟,公孫軌認爲,劉盛一定不傻,若不然,也不會得此大功。

可既然劉盛不傻,朔州也不缺糧,那他派人到這裡來到底是來幹嘛的?

公孫軌有些想不通,他是真的想不通,你說你不缺糧不缺拉車的,你到底幹嘛來了?

他很糾結,心裡一直在想着這個事,這主要是這幾天幾乎天天都能聽到劉盛的事,這讓他先入爲主的認爲劉盛是個極爲聰明的人,可聰明的人犯這樣的錯誤,就讓他有些接受不能了。

當然,如果他知道劉盛能預知後事,他就不會想不通了,也一定會知道,劉盛來雍州,主要是爲了他。

當然,現在的公孫軌是怎麼也想不到的,畢竟,劉盛要比他早來了十幾天,還是朝廷沒下詔的時候過來的。

所以,他很是疑惑,但他也不是喜愛鑽牛角尖的人,待和葛那回到刺史府,他也便將此事放了下來,督促着葛那徵集糧草。

數日後,一處村莊,有數個甲兵正在挨家挨戶的敲着門。

一家住戶的門前,一個左手抓着刀柄的甲士伸出右手用力的拍打着大門。

邦邦邦~

“各位村民父老,我輩乃是當朝補褚軍司馬公孫大人的部下,日前,我等奉國主詔令前來雍州徵糧,現今,糧秣已足,但我輩卻缺乏運送之物,特來向各位村民父老借驢一用!”

一位將校在村口大聲呼喊着,可他不喊還好,這一喊,頓時將百姓都嚇回了家裡。

“這些官家又來了,我等如何是好啊?”

“哎,這天殺的,怎又來害我?”

“我道是誰,原來又是這羣吃人不眨眼的兵家!”

一位正要開門的漢子放下門栓,罵罵咧咧的回屋去了,那身後的大門,還在邦邦邦的響。

“老鄉,開門!”

“老鄉,開開門啊,我輩不是歹人,老鄉,快開開門啊老鄉!”

甲士一邊敲着,一邊喊着,還有些無奈的看了眼將校,好似在說:

你說你喊啥?你不喊人家就給我開門了,你看你,你這一喊,人家都不給我開門了!

甲士有些無辜,又敲了一會,見裡面是真沒有什麼動靜了,也只好換了一家繼續敲,可因爲將校的呼喊,這些百姓早已將大門緊鎖,哪能讓他們進來吶?

便是劉盛的人也是如此。

這過了大半天,見一家人的門都沒敲開,將校很生氣,但想了想公孫軌的爲人,也便將抽了半截的馬刀插了回去,怒哼一聲:“哼,一羣刁民,收隊,下一處!”

第二日,公孫軌終於意識到了嚴重性,他現在開始懷疑朔州侯是來給他搗蛋的。

爲什麼那?

看看這堆積成山的糧秣就知道了。

“如此糧秣,若運回國都,怕是要驢車數百架,可此去國都道路崎嶇,以車架行駛,勢必會耽擱些許時日。”

公孫軌的行軍主簿看着堆積如山的糧秣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

“如今,我輩自國都出來已有十日有餘,啓程時,四方州郡的兵馬也已趕來,那大營內的糧秣怕是僅存數日之用。”

主簿嘆了口氣,朝公孫軌拱手說道:“公孫司馬,若我等再不回返,那大營勢必缺糧,而軍中將士一旦受餓,也一定會嘯營,這件事一旦發生,你我二人,都脫不了干係啊!”

“此事,吾亦知曉,可誰能料到朔州侯的人馬會在此收驢,竟使得各地各村民父老無有空閒之驢了吶?哎!”公孫軌也有些無奈,他奉國主拓跋燾的命令來此收糧,那責任是很大的。

身爲補褚軍司馬的他也知道,自他啓程的那一日起,如果他不能在半個月內將糧運回,那勢必會讓將士捱餓。

爲了此事,他所帶部衆都是雙馬一人的標配,爲得就是多馱些糧草,在他想來,他以雙馬馱物,再以雍州的牲畜拉糧,怎麼着也能拉上三萬石糧吧?

可現實卻是,雍州的百姓根本就不答應他去送糧,或者說,他連門都敲不開,即便是有敲開的,那也不願意爲他運糧,這就讓他有些爲難了。

你說強搶吧?那肯定行不通,可要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吧,人家比你還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你瞧瞧,你說一句,我們是爲大魏着想,他們就會說一句,可我們沒了這驢,我們這日子就過不下去了啊?我還活不活了?你不讓活?那你就是喪盡天良。

呃.......你說,公孫軌他能怎麼辦?畢竟人家也說得也在理,咱再怎麼爲國家着想,那也不能拿命開玩笑吧?

所以,公孫軌很苦惱,就在前日,他尋到了劉勢,想要把驢借過來用一用,可劉勢說了,驢是我租的,我耽擱一日,那就是朔州耽擱一日,而朔州耽擱一日,那可就是莫大損失,我是萬萬不敢耽擱,因此,驢,我已經讓人牽走了!

面對劉勢的忽悠,公孫軌自然是不信的,於是,他又找到葛那,向葛那探聽了虛實,而葛那嗎,也是個人精,他見二人這般,哪能不知道這不是他能摻和的,也便含糊不清的將公孫軌打發了。

公孫軌無奈,只能先讓官驢和部曲的副馬馱上些糧秣回返,自己則繼續動員雍州的百姓,想要說通他們爲自己送糧。

這一來二去,又是兩天過去了,也就是今日,他主簿對他說了這麼一番話。

見公孫軌有些沉默,主簿又上前說道:“哎!司馬大人,以軍下拙見,那劉勢所租之驢,定未遷回朔州,而其之所以不願爲我等送糧,怕是有其他隱情啊!”

公孫軌疑惑道:“其他隱情?主簿何故此言呀?”

主簿挽了挽袖子,說道:“司馬大人有所不知,這幾日,我曾於暗處尋查,卻是發現,那劉勢本爲朔州田、倉二曹主。”

“田、倉曹主?”公孫軌微微一愣,這事,葛那沒和他說過。

“不錯,司馬大人曾有言,朔州五原糧秣豐足,那朔州侯遣其田、倉曹主來此收糧,已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何況是收驢吶?”主簿隱晦的說道。

其意有所指的話,讓公孫軌不禁深思。

這件事,雖然從他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但卻從未想過會給他造成這麼大的麻煩。

“你是說,朔州侯,是來刁難我的?”公孫軌的聲音有些沉悶。

“軍下不敢妄言!”主簿雖然這麼猜測,但也不是很確定,畢竟,劉勢來這裡的時間,是在國主下詔之前。

“但說無妨!”公孫軌繃着臉。

“呃.......那恕軍下直言!”

主簿猶豫了下,拱手說道:“朔州侯此來收糧,應是別有用途,其部下所失絹帛一事,也應是其監守自盜,或許,根本就沒有強人搶其絹帛一事,他們如此一說只不過是想雍州與其方便罷了!”

“那麼,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爲驢來得!只是朔州侯爲何收驢,對其有何利弊,又有何用,這是軍下一直未能參透的。”

說着,主簿擡頭看了眼公孫軌,小聲道:“若是此驢與朔州侯來說無甚用處,那麼,也唯有刁難將軍了!”

說罷,主簿便低下了頭,但一雙眼睛,卻還在偷瞄公孫軌。

公孫軌繃着黑臉,心中不斷分析着主簿的話,待沉默了片刻,他搖了搖頭,說道:“朔州侯來時,國主還未曾下詔,其安能得知我欲來此徵糧?”

主簿俯身道:“或許,是朔州侯早已猜到國主會讓司馬來此徵糧,哪怕不是司馬,也會是其他人!”

“嗯?怎麼可能?便是郭使君、諸葛使君也不敢斷定後來之事,那朔州侯何德何能,竟能得知後來之事吶?”公孫軌反駁道。

主簿擡起頭來,嘆道:“哎,司馬大人可是忘了朔州侯會仙法一事?若此爲真,以其仙法威能,何嘗不能算出此事吶?”

“啊?”公孫軌雙目一瞪,心臟開始噗通噗通的直跳,腦門頓時冒出一股涼氣。

“如此說來,這朔州侯當真是要與我難堪不成?”

想起劉盛會仙法的傳言,再回想此次徵驢之難,而劉盛的作爲又好似對劉盛沒有一點好處,但卻會給他造成很大的困難,公孫軌不由的陰沉起來。

“同爲大魏之臣,他怎敢如此?”

“他不知道此事乃國主親自下詔的嗎?”

公孫軌越想越生氣。

主簿連忙說道:“司馬莫要言之過早,其中之事,是否如我所言,還尚未可知,目下,司馬不妨將此事稟告與國君,讓國君來定奪!”

公孫軌咬了咬牙:“也只能如此了,劉盛小兒,你若真是成心刁難於我,我與你勢不兩立!”

說罷,公孫軌氣喘片刻,待平復了心情,他冷聲說道:“去,傳我將令,各地村民父老,若爲我等遣驢運糧,與絹一匹!”

“這?司馬大人!”主簿欲要勸說。

“嗯!”公孫軌揚手說道:“莫要多言,現今,不管劉盛是否刁難,我等也要將糧秣運回,若其真有此意,我便讓他瞧瞧,即便有此阻礙,我也能將糧草運回國都!”

主簿猶豫了,嘆了口,也便俯首稱是。

第二日,雍州各地百姓都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當朝補褚軍司馬調民之驢運糧,並許諾給驢的主人絹一匹。

這一個消息,讓無數民衆都興奮了,畢竟去平城一來一回也便是半個月,這比那租驢的朔州侯還要大氣,而且時間還短,同樣的,這個消息也讓那些已經把驢租出去的人有些後悔了,可事情已成事實,他們也不敢和官家叫囂,也只能咬着牙認了。

而這個時候,劉勢終於知道劉盛要做什麼了,可不就是在等公孫軌的這個舉動嗎?

於是,在劉勢的一聲號令之下,無數丈夫將驢牽至公孫軌的大營,無論是強驢還是弱驢、老的小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古代血庫今日建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十九章,人如榛櫸第二百七十章 事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每戰必是人相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互易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朝事畢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崔子林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二十三章 朔州侯會仙法第八十二章,全旭(謝賞!!)第三十九章,劉盛禮祭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七十章 情報第五十三章 懷朔第二百三十八章 蛟龍出水虎相爭第三章,少年郎第八十八章,戰前—糧缺第二百章 地澤臨,險當在八月第二百八十章 雍州之位第二十六章 治中從事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五章,部族制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優伶嚇吳提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三十二章 王遠之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七十八章,相撲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二百四十七章 每戰必是人相食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書十二卷(萬字求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邪異阿虎金火罐第二百零四章 諸將出營奪帥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三策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五十二章,再聞丘穆陵第五十九章,歃血爲盟,執牛耳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驤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四十九章 劉盛欲往戌城第三十九章,劉盛禮祭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妻客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三十三章 書帛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將軍凱旋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第一百五十章 柔然使者第二十八章 野心漸起的劉盛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一百八十章 劉羅辰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一十八章 娘子軍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十八章 葛那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一百零四章,李容仁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罷兵言和第一百八十章 劉羅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檀城前亂軍心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四十五章 三長制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一百章,天變?變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五原激戰拓跋出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危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我生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唐和欲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三百零一章 決戰5!陳白敗匹黎
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古代血庫今日建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十九章,人如榛櫸第二百七十章 事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每戰必是人相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互易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朝事畢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崔子林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二十三章 朔州侯會仙法第八十二章,全旭(謝賞!!)第三十九章,劉盛禮祭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七十章 情報第五十三章 懷朔第二百三十八章 蛟龍出水虎相爭第三章,少年郎第八十八章,戰前—糧缺第二百章 地澤臨,險當在八月第二百八十章 雍州之位第二十六章 治中從事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五章,部族制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優伶嚇吳提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三十二章 王遠之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七十八章,相撲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二百四十七章 每戰必是人相食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書十二卷(萬字求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邪異阿虎金火罐第二百零四章 諸將出營奪帥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三策第一百一十七,全旭迎敵(求首訂)第五十二章,再聞丘穆陵第五十九章,歃血爲盟,執牛耳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驤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四十九章 劉盛欲往戌城第三十九章,劉盛禮祭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妻客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三十三章 書帛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將軍凱旋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第一百五十章 柔然使者第二十八章 野心漸起的劉盛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一百八十章 劉羅辰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四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一十八章 娘子軍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十八章 葛那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一百零四章,李容仁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罷兵言和第一百八十章 劉羅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檀城前亂軍心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四十五章 三長制第一百七十七章 射鴟都將第一百章,天變?變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五原激戰拓跋出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危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我生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唐和欲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三百零一章 決戰5!陳白敗匹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