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陸星宇一大早就搭着陸爸的摩托車到了鎮上,他要去一個叫做倫安鎮的地方購買一批蘭花回來。
陸星宇搭車來到倫安鎮,一走進鎮裡,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這篇文章出現在小學的五年級語文課本上,給他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以至於現在他還記得書中的描寫。
“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戶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
“許多窗子連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倫安鎮給陸星宇的感覺就是這樣,家家戶戶門前都種着花兒,陽臺上、屋檐下、街道旁,一路上開着奼紫嫣紅的花,一路上聞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其中又以蘭花最爲常見,基本上每戶人家的房前屋後都種有蘭花。
蒼翠挺拔的君子蘭,線條感十足的金嘴墨蘭,細柳狀的春蘭······以及他此次的目標——婀娜多姿的企劍白墨。
倫安鎮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陽光充足,非常適合蘭花的生長,漸漸發展成爲了蘭花的產業基地,也被稱爲“蘭花之鄉”。
鎮上的蘭花種植面積有六百多畝,一棟棟獨立的連棟蘭花大棚整齊地排列,裡面養殖着大量的蘭花。
除此之外,還建有蘭花商品苗培育棚、倉庫、交易廳等,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隨處可見的蘭花,隨處可聞的蘭香,陸星宇感嘆了幾句,沿着溫棚往前走,來到種植着企劍白墨的大棚。
蘭花的種類很多,其中有一種叫做國蘭。
廣義上的國蘭是指原產於我國的所有蘭屬植物,狹義上的國蘭是指我國傳統栽培的蘭花,主要有春蘭、蕙蘭、豆瓣蘭、墨蘭等。
企劍白墨是墨蘭家族的“美人”,葉片墨綠、長而輕垂,婀娜多姿,花朵爲玉白色素花,幽香深遠。
陸星宇在倫安鎮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才帶着購買的一批蘭花回到白雲村。
陸星宇載着蘭花來到大棚,打開箱子,小心地把一株株蘭花拿出來。
現在他要給蘭花分株,然後放到裝了植料的花盆裡養着。
其實蘭花分株最好是在春天和秋天進行,夏天是不太適合給蘭花分株的,但有植物系統在,陸星宇現在給它分株也沒有影響。
想起植物系統,他走進大棚,默唸了一句,植物系統悄然出現。
植物系統多出來一個地圖的功能,陸星宇點開一看,圖上是他的蘭花大棚。
其中有大概一半的地方是綠色的,其餘的是灰色的。
綠色部分是植物系統所能覆蓋的優化面積,顏色是一條漸變帶,顏色越深,優化效果越好。
灰色部分是植物系統不能覆蓋的部分,裡面種植的蘭花或者其它植物沒有優化的效果。
陸星宇挑出一株企劍白墨,去掉老根和爛根,梳理根系,在分株點緩慢地鬆動扭轉根莖,儘量不傷害到芽點和根系,把小株分下來。
他高度集中精力,專注手中的動作,分株後,把分好的小株放到清水中洗乾淨,再放到藥水裡泡上十分鐘,給根系消毒。
消毒完畢,陸星宇把它們放到大棚外通風的地方,等待晾乾後上盆。
這一個下午,扎禾槁的陸媽和曬穀的陸爸時不時跑過來看一下,還有方叔、村支書幾人也是,好奇地過來圍觀了好一陣。
他們一邊陪着他嘮嗑一邊看着他幹活,給蘭花分株這種事情,他們都不敢下手,唯恐把蘭花弄壞了,只帶着眼睛看着。
忙碌了一個下午,在太陽快落山時,陸星宇總算把蘭花都收拾好了。
他把上盆好的蘭花放到植物系統覆蓋的優化地帶,兩條管道之間隔着一段距離,他把花盆放上去,大小剛剛好,這是他定了花盆的大小後,定下的管道間距。
陸星宇搬了一些生活用品到蘭花大棚旁邊的屋子裡,以後晚上住在這邊,看管裡面的蘭花。
其實這些蘭花還不值錢,賣出去可能就十幾塊錢一盆,幾十塊錢一盆,跟花草市場上那些普通的花兒價錢差不多。
但可能是之前有一段時間蘭花賣出了天價的消息炒得太過,人盡皆知,導致很多人對蘭花存在錯誤的認知,看到隨便一株蘭花,下意識覺得它昂貴。
山腳的大棚裡種着很多蘭花,蘭花啊,好像很貴耶!
他開始種植蘭花的第一天,這麼個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飛得大家都知道了,擔心“有心人”惦記,蘭花大棚得有人守着。
“小宇,你晚上要到大棚那邊住,東西準備齊全了?”陸媽順勢在樹下的石頭上坐了下來,關心地問道。
“有牀有風扇就能睡,其它的用着不夠了再回家拿吧。”陸星宇喝了一口果茶說道。
陸星宇喝完果茶,優哉遊哉地踱着步子走向大棚,田裡的蛙聲、蟲鳴,一聲高過一聲,此起彼伏。
時間還早,陸星宇還不困,打算看個電影打發一下時間。
他拿起手機,嘆了一口氣,用流量看傷不起啊,沒有wifi真不方便,好在拉網線的人明天就過來了。
他隨手點開“取個名字好難”羣,發了一個表情包,另外三人紛紛冒泡,馬上熱鬧了起來。
前兩天,周彥梧和施文斌回到學校,馬上就去找劉子實了,把帶的土特產分給他,請他去吃飯。
在餐桌上,兩人講起在白雲村下田割稻穀,到山上玩,拔了三星草串着樹莓吃,聽得劉子實大呼他也想去。
“小梧還拍了很多照片呢,拿出來給子實看看。”施文斌說道。
“對,你看這張,是在······”周彥梧拿出手機,一邊翻出照片一邊跟劉子實介紹是在什麼情況下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