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疑心

bookmark

晚上,北京城一家酒樓的雅間裡,崔輝皺着眉頭,揹着雙手來回踱着步子,臉上的神情異常嚴肅。

“崔御史,這麼着急把我找來所爲何事?”咯吱一聲,房‘門’被推開了,魯天行快步走了進來,有些狐疑地問道。

“小公爺,皇上可能出事了。”崔輝走過去關上房‘門’,低聲向魯天行說道。

“出事了?”魯天行微微一怔,一時間沒有明白過來崔輝的意思。

“小公爺,你說這件事情怪不怪?”崔輝將那兩個內‘侍’‘私’下里對洪熙帝飲食口味變化的議論告訴了魯天行,然後沉聲問道。

“如果情況屬實,皇上極有可能病重,所謂的祈福不過是‘欲’蓋彌彰而已。”魯天行沉‘吟’了一下,他此時已經反應了過來,擡頭望向了崔輝。

“又或許,這是皇上的‘欲’擒故縱之計,故意泄‘露’出風聲,只要漢王一有風吹草動,那麼就會遭到雷霆重擊。”崔輝的眉關緊鎖,說出了另外一個可能。

魯天行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兵者詭道也,究竟洪熙帝在耍什麼把戲恐怕只有洪熙帝自己清楚。

“小公爺,我實在想不出來,皇上如果想要對付漢王的話爲何要這麼做?皇上有很多的辦法可以用,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大費周折地搞出什麼齋戒來。”沉默了良久,崔輝再度開口,神情凝重地望着魯天行。

“你的意思是……”魯天行雙目閃過一道詫異的光芒,臉上充滿了震驚。

“如果皇上的口味真的變了,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欽安殿裡的那個人並不是皇上,皇上這樣做的原因很可能是要拖延時間,等太子進京。”崔輝點了一下頭,肯定了魯天行的猜測,面無表情地說道。

“怪不得皇上無緣無故地齋戒就要齋戒四十九天,原來是想瞞天過海。要七七四十九天!”經崔輝這麼一點撥,魯天行終於反應了過來,口中喃喃自語道。

“小公爺,要是這樣的話皇上的病一定很重。”崔輝的臉上‘陰’晴不定了一陣,‘陰’森森地說道,“又或者皇上已經賓天了,自從齋戒開始,除了楊大人外沒有哪位大人見過皇上,而楊大人是皇上的心腹,自然不會背叛皇上。”

魯天行聞言一臉震驚地望向了崔輝,崔輝的這個假設實在太過大膽,

可是轉念一想的話又不是沒有道理。

“小公爺,只要讓人查查皇上這些天來的膳食安排,以及太醫院那邊的出診狀況,就能知道欽安殿裡的那個人是不是皇上和皇上是否病重。”崔輝想了想,不失時宜地提出了一個建議。

他可以肯定漢王一定在皇宮裡安‘插’有眼線,雖然那些眼線還不足以接觸到這次洪熙帝齋戒的真實情況,但查洪熙帝的膳食和太醫院還是小菜一碟。

“我這就去安排。”魯天行回過神來,衝着崔輝點了一下頭,急匆匆地走了,這件事情事關重大,他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姓李的,只要查明皇上爲何齋戒,那麼這天下就是漢王的了。”等魯天行走後,崔輝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猙獰的笑容,惡狠狠地說道。

李雲天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會在洪熙帝的膳食上出問題,結果帶來了一個大麻煩。

正如他以前所說的那樣,世上沒有完美的罪案,也就沒有完整的計劃,這就是所謂的百密一疏。

李雲天和雷婷到了揚州城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只好現在揚州城住下,第二天一早趕去南京城。

中午時分,雄偉壯觀的南京城出現在了車隊的前方,李雲天掀開馬車車廂的窗簾,饒有興致地打量着這座比北京城還要氣派的大明陪都。

舉個例子,單從規模上就可以知道南京城與北京城之間的區別,北京城分爲三部分,從裡到外依次是宮城、皇城和都城。

而南京城則分爲四個部分,從裡到外依次是宮城、皇城、都城和外郭城。

由此可見,南京城的規模極其宏大,已經到達了歷朝歷代京城的極致。

城‘門’處的士兵認識雷婷的車隊,根本就沒有查驗,直接讓車隊進了城。

雖然已經不是大明的京師,但是南京城內繁華依舊:

街上熱鬧喧譁,行人熙熙攘攘,甚至有些不少奇裝異服的異域人,兩邊的店鋪更是鱗次櫛比,貨架上的物品琳琅滿目,不愧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

車隊在一處大戶人家宅院‘門’前停了下來,守‘門’的家丁見雷婷來了,連忙進去通報,這裡就是雷婷的外婆家。

雷婷的母親在

她一歲那年就過世了,她小時候是在外婆家長大的,與外婆一家的感情異常深厚。

李雲天跟着雷婷的隨從去了下人休息的住處,單獨分了一間臥房,他並沒有久留,很快就以買東西爲由出‘門’,在街上逛了一圈,發現沒人跟蹤他,然後拐進了一條小巷子裡。

去年年底,李雲天在工部查看過南直隸幾座重要城市的佈局圖,其中就包括南京城,因此雖然他是第一次來,但對城裡的構造早已經熟記於心。

李雲天之所以關注南直隸,是因爲南直隸在大明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貢獻了大明一半的賦稅,以後肯定要與南直隸打‘交’道,故而未雨綢繆,早作打算,首先就從南直隸的幾座重城開始瞭解,結果現在倒派上了用場。

當李雲天再度出現的時候,已經在南京都察院衙‘門’外,與北京得都察院衙‘門’相比,南京都察院衙‘門’的規模更大宏大,氣勢雄渾。

只不過由於南京都察院的人員編制縮水了許多,看上去有些冷冷清清,偌大的大‘門’處只有兩名挎着腰刀的軍士懶洋洋地站在那裡聊着天。

“軍爺,不知于謙於御史現在可在裡面?”李雲天走上前,掏出一塊碎銀塞進一名高個兒軍士的手裡,笑容滿面地問道。

“於御史進宮辦差去了,你有什麼事明天再來吧。”高個兒軍士伸手掂了掂碎銀,順勢塞進了腰裡,開口回答。

“在下是於御史的朋友,還望軍爺能將這封信轉‘交’給於御史的家人。”李雲天已經猜到于謙不在,於是從懷裡‘摸’出一封信‘交’給了高個兒軍士。

于謙雖然時常進宮辦差,不過卻住在都察院衙‘門’裡,自從永樂帝遷都北京城後,南京各大部院衙‘門’就閒置了起來,很多各部院所屬的官吏就住在裡面,這樣一來也方便辦公。

高個兒軍士看在那一塊碎銀的份兒上拿着信進了院裡,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只要于謙看了信肯定會赴明天中午的飯局。

信裡的內容很平常,也就是普通的問候寒暄,邀請他明天中午去一家酒樓吃飯敘舊,署名是“子木”。

說起來,自從當年離開京城到湖口縣上任後,李雲天和于謙就再也沒有見過,不過兩人時常書信聯繫,李雲天相信于謙能認出他的字來。

況且,李

雲天在心中也進行了提示,“子木”合起來就是“李”,以于謙的聰明才幹肯定能猜到寫信的人是他。

在李雲天看來,讓于謙給太子傳遞消息是最便捷的方式,同時也不會引起外人的懷疑。

既然把信‘交’給了于謙的家人,那麼李雲天接下來就唯有等待,他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南京城,自然要在城裡四處逛逛,同時買些東西回去‘交’差。

李雲天早就聽說南京城十里秦淮河的奢靡,到了秦淮河畔,只見岸邊停滿了各式畫舫,雖然河面上只有寥寥的船隻在遊弋,顯得有些寂靜,但可以想象出晚上喧鬧繁華、百舫爭‘豔’的壯觀景象。

怪不得京城不少大臣對遷都南京趨之若鶩了,恐怕奢華的享受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二天中午,李雲天去了秦淮河畔的一家酒樓,他昨天在這裡訂了一個雅間,坐在窗前一邊欣賞着秦淮河上秀麗的景‘色’,一邊等待着于謙的到來。

半個時辰後,雅間的房‘門’開了,一名身穿便裝、中等身材、雙目炯炯有神的‘精’壯男子推‘門’走了進來,李雲天見狀連忙起身,笑着迎了上去。

“復生,真的是你?”‘精’壯男子上下打量了一眼臉上粘着絡腮鬍子的李雲天,一臉驚訝地說道。

“四年前京城一別,廷益兄風采依舊。”李雲天笑着向‘精’壯男子拱了拱手,‘精’壯男子就是于謙,字廷益,李雲天與他是同年,兩人年齡也相差無幾,相互間自然稱字。

“你不是在京城隨皇上齋戒祈福,怎麼來南京了?”于謙的臉‘色’微微變了變,連忙關上房‘門’低聲問道,神情異常詫異,很顯然李雲天出現在這裡不合時宜,

“廷益兄,小弟身負皇命,需要見太子一面,還望廷益兄能助小弟一臂之力。”李雲天衝着于謙一拱手,鄭重其事地說道。

他並不是信不過於謙,而是洪熙帝駕崩的消息事關重大,除了雷婷這個幫手外,在沒得到太子的允許前他不能告訴任何人。

聽聞此言,于謙的臉‘色’頓時大變,立刻意識到京城出了大事,否則李雲天豈會悄無聲息地就來了南京城,而且還要通過他見太子?

感覺事態緊急,于謙連午飯也沒吃,與李雲天商議了一番後就火急火燎地走了,前去安排李雲天和太子見面的事宜。

夜幕降臨後,秦淮河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一條條張燈結綵的畫舫在河邊上穿梭,歌舞聲和歡笑聲不絕於耳。

一條停在岸邊的畫舫,船艙裡,李雲天和穿着一身男裝的雷婷坐在窗旁,神情嚴肅地望着岸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按照李雲天和于謙的計劃,于謙將帶太子來畫舫見他,只要見了太子那麼他這次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

忽然,李雲天的眼前亮了一下,岸上有七八個人快步向畫舫走來,藉着路上的光亮能清晰地看見領頭的人是于謙,而跟在於謙後面的那名神情冷峻的便裝男子正是太子朱瞻基。

見此情形,李雲天連忙領着雷婷下船迎接。..

第1116章 反客爲主第1421章 孤注一擲第1173章 暗鬥心機第166章 千鈞一髮第734章 誘人的提議第306章 施壓第940章 挑明來意第94章 震動第642章 另有所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第290章 名揚京師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1039章 分兵迎敵第1211章 心智較量第1124章 各持己見第15章 世態炎涼第1355章 無可奈何第210章 送行第415章 知難而退第1236章 順水推舟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208章 京城急報第1278章 迷霧重重第1056章 重要情報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093章 局勢危急第847章 暗度陳倉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1329章 保媒第1411章 線索第1013章 戰局嚴峻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210章 送行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728章 信任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534章 請君入甕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703章 驚喜交加第1146章 閤家團聚第850章 金殿伸冤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439章 定心丸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87章 內閣的反擊第1397章 機緣巧合第571章 煞費苦心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392章 賀喜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193章 明新居士的狂言第239章 恰到好處第440章 感恩戴德第909章 作繭自縛第354章 出擊第56章 震懾第1009章 王府厚禮第612章 無奈妥協第402章 帝王之術第773章 胸有成竹第1251章 空穴來風第359章 應對第1036章 巧舌如簧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987章 京城急報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1034章 不容樂觀第850章 金殿伸冤第11章 水匪兇悍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597章 捷足先登第239章 恰到好處第1003章 疑惑不解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1293章 跪諫第985章 倍受歡迎第959章 一個驚喜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846章 自討苦吃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43章 鴻門夜宴第702章 馳援第441章 各有煩惱第46章 遲來的報應第611章 要挾第1445章 風雨欲來第398章 醉翁之意
第1116章 反客爲主第1421章 孤注一擲第1173章 暗鬥心機第166章 千鈞一髮第734章 誘人的提議第306章 施壓第940章 挑明來意第94章 震動第642章 另有所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第290章 名揚京師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1039章 分兵迎敵第1211章 心智較量第1124章 各持己見第15章 世態炎涼第1355章 無可奈何第210章 送行第415章 知難而退第1236章 順水推舟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208章 京城急報第1278章 迷霧重重第1056章 重要情報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093章 局勢危急第847章 暗度陳倉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1329章 保媒第1411章 線索第1013章 戰局嚴峻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210章 送行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728章 信任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534章 請君入甕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703章 驚喜交加第1146章 閤家團聚第850章 金殿伸冤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439章 定心丸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87章 內閣的反擊第1397章 機緣巧合第571章 煞費苦心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392章 賀喜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193章 明新居士的狂言第239章 恰到好處第440章 感恩戴德第909章 作繭自縛第354章 出擊第56章 震懾第1009章 王府厚禮第612章 無奈妥協第402章 帝王之術第773章 胸有成竹第1251章 空穴來風第359章 應對第1036章 巧舌如簧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987章 京城急報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1034章 不容樂觀第850章 金殿伸冤第11章 水匪兇悍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129章 按部就班第597章 捷足先登第239章 恰到好處第1003章 疑惑不解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1293章 跪諫第985章 倍受歡迎第959章 一個驚喜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846章 自討苦吃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43章 鴻門夜宴第702章 馳援第441章 各有煩惱第46章 遲來的報應第611章 要挾第1445章 風雨欲來第398章 醉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