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驚喜交加

bookmark

遼陽城,遼東都司衙門,議事廳。

張昊皺着眉頭聽着在座明軍將領的議論,由於衆人都清楚遼陽城在遼東戰局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蒙古軍隊絕對不會拱手於人,因此包括劉清在內沒有一名將領認爲出現在城外的那支號稱李雲天部下的軍隊是明軍,這是蒙古軍隊設下的一個圈套。

“稟總兵大人,北城城門樓守城千戶來報,剛纔城外的人喊話,說鎮武侯到了。”就在張昊對此事煩心不已的時候,一名衛兵快步走進大廳,衝着張昊一拱手,沉聲說道。

“什麼?”張昊聞言頓時一怔,神情詫異地望着那名將領,現場的明軍將領也紛紛驚愕地望向了那名衛兵。

“總兵大人,北城城門樓守城千戶來報,剛纔城外的人喊話,說鎮武侯到了。”護衛以爲張昊沒有聽清,於是高聲重複了一遍。

“鎮武侯?”張昊這下回過神來,臉上的神色變了幾變後噌地站起身,擡步急匆匆地向門外走去,前去北城城門樓查看來的人是否是李雲天。

大廳裡的明軍將領相互對視了一眼,呼啦啦地起身跟在張昊的身後,他們已經從李大牛那裡知道李雲天是宣德帝任命的遼東左副總兵,因此也想前去確認李雲天是否來了。

“拜見總兵大人。”當張昊立在北門城門樓上向下張望時,正在那裡與趙勇等人談笑的李雲天翻身下馬,走到城門前向張昊拱手行禮,高聲說道。

“拜見總兵大人。”趙勇等將領跟在後面,齊刷刷地向張昊行禮。

張昊一臉驚訝地望着李雲天以及李雲天身後的趙勇、楊威,他不僅沒有想到李雲天真的會出現在城外,更沒料到先前被蒙古軍隊俘虜的趙勇和楊威竟然會與李雲天在一起

“快,打開城門,迎接鎮武侯進城!”不過張昊畢竟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很快就回過神來,意識到李雲天和趙勇等人出現在這裡意味着蒙古軍隊在遼東已經敗了,於是神情激動地吩咐了一聲身旁的將領後,起身下樓迎接李雲天進城。

爲了防止蒙古軍隊從城門攻入,遼陽城的四個城門被明軍從裡面用重物牢牢地堵住,雖然這將使得蒙古軍隊很難攻破城門,但要想清理完那些重物打開城門也不容易。

當遼陽城北門打開時大半個時辰已經過去,張昊等城內的將領已經知道李雲天率軍在清風谷、銀州城和虎皮營接連打了三個勝仗的事情,驚喜之餘紛紛鬆了一口氣。

即便是張昊也無法想象,李雲天之所以能打贏那三仗,竟然依靠的是招募的女真兵和招降的蒙古兵,這在張昊等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李雲天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雲天擊敗蒙古軍隊的消息旋風般就傳遍了風聲鶴唳的遼陽城,這使得遼陽城的軍民剎那間就沸騰了起來,一個個歡呼雀躍乃至熱烈盈眶,暗自慶幸逃脫蒙古軍隊的魔掌。

對於遼陽城的軍民來說,他們對李雲天並不陌生,知道李雲天是率軍平定了交趾叛亂的英雄,如今又擊敗了遼東的蒙古軍隊,因此人們紛紛奔向北城都想親眼看看李雲天究竟是何許人,導致北城城門處和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李雲天和張昊騎着馬談笑風生地並排進城後,聚集在路邊的百姓們頓時齊聲歡呼起來,下意識地往前擁着都想近距離看李雲天,擠得負責維持秩序的明軍士兵東倒西歪,

面對着熱情的百姓,李雲天面帶微笑地向道路兩旁的人揮着手,這使得現場的歡呼聲更甚。

晚上,張昊在遼東都司衙門設下了酒宴,給李雲天一行人接風洗塵,席上衆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氣氛十分熱烈。

城裡的軍民晚上終於吃上了一頓飽飯,由於李雲天從開原城調來的糧食兩天後就能抵達遼陽城,故而張昊特意放開了糧食供應,讓百姓們吃飽了肚皮,整個遼陽城都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總兵大人,北元經歷虎皮營大敗後必將軍心不穩,依卑職來看正是我軍收復海州城的最佳時機!”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談笑中的李雲天語峰一轉,微笑着向張昊說道。

李雲天已經從虎皮營一戰中被俘的蒙古將領那裡知道了海州城的兵力部署,清楚海州城有三萬蒙古兵駐防,如果再加上從遼陽城撤走的兩萬人,那麼一共有五萬兵力。

其中,韃靼士兵和瓦剌士兵共兩萬,兀良哈士兵兩萬,還有一萬是僕從軍。

如果單從數量上來看,海州城的蒙古軍隊兵力達到了五萬,可謂人多勢衆,但他們最賴以爲傲的騎兵卻只有一萬五千人。

另外,蒙古軍隊在虎皮營的大敗使得沒有絲毫心理準備的蒙古將領大驚失色,否則圍困遼陽城的蒙古將領也不會下令連夜撤軍了。

在李雲天看來,海州城的蒙古將領肯定被虎皮營的敗仗攪得方寸大亂,在他們還沒有摸清明軍虛實之際,要是明軍主動進攻的話阿岱汗十有八九會棄城而走,以免被明軍圍困在海州城。

隨着火繩槍和佛朗機炮在遼東大展神威,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已經蕩然無存,而且明軍炸塌了銀州城城牆,這意味着海州城的城牆並不能保護城裡的蒙古軍隊。

而且,爲了給阿岱汗施加壓力李雲天已經派人前去通知鳳凰城的李大牛,讓他率領那五萬朝鮮兵趕往海州城,與遼陽城的明軍對海州城形成夾擊之勢。

只要明軍展現出強硬的攻擊姿態,李雲天認爲阿岱汗必將被嚇走,明軍將兵不血刃地收復海州城。

“鎮武侯,收復海州城的重任本公就交給你了,如果能擒獲北元的阿岱汗那麼可是大功一件。”

張昊聞言頓時笑着說道,他自然也清楚海州城的蒙古將領肯定被李雲天在虎皮營一戰中給打懵了,現在必定草木皆兵,因此李雲天此時進攻的話很可能會兵不血刃拿下海州城,無論能否抓住阿岱汗都是一個大功,這是李雲天贏得的功勞。

“總兵大人,下官經歷虎皮營一戰已經心力交瘁,實在是沒有精力進攻海州城,還是總兵大人親自前去爲好

。”

李雲天微笑着擺了擺手,不動聲色地說道,“下官已經把驍武軍的火槍營和炮營都帶了過來,屆時將助大人一臂之力。”

雖然張昊是遼東總兵,但如果沒有宣德帝的聖旨無法調動遼東地界的驍武軍,因爲驍武軍被視爲宣德帝的禁軍,既然李雲天來了遼東宣德帝也就不會給張昊統掌遼東地界驍武軍的權力。

“既然如此的話,鎮武侯就安心歇息,本公一定拿下海州城。”張昊聞言頓時笑了起來,心中隨之一暖,他清楚李雲天是要將攻下海州城的功勞讓給他,同時也是給被蒙古軍隊打得蜷縮在遼陽城的明軍一個揚眉吐氣的機會。

現場的遼陽城明軍將領也都明白李雲天的用意,對李雲天不由得敬畏有加,大明以軍功晉升武職,李雲天能把唾手可得的軍功讓出來可着實難得,使得他們能夠將功抵罪,走出被蒙古軍隊擊潰的陰影。

“祝總兵大人旗開得勝。”李雲天笑着向張昊舉起了手裡的酒杯,與張昊碰了一下後一飲而盡。

雖然李雲天是遼東明軍裡率軍進攻海州城的最佳人選,不過現在遼東的局勢已經隨着虎皮營一戰發生了變化,蒙古軍隊由戰略進攻變爲了戰略防禦,面對明軍進攻撤走的機率非常大,因此用不上李雲天去衝鋒陷陣,他也就樂得當一回甩手掌櫃把這件事情交給張昊。

毫無疑問,遼東的蒙古軍隊能被明軍擊敗起決定作用的是驍武軍,驍武軍已經在清風谷、銀州城和虎皮營三戰中獲得了足夠的軍功,李雲天懂得雨露均沾的道理,因此自然不會讓驍武軍吃獨食,這樣只會引發遼東明軍將士心中嫉恨。

況且,李雲天不僅是驍武軍的統帥還是遼東副總兵,肯定也要給遼東明軍將士的利益着想,儘量平衡遼東明軍和驍武軍之間的利益關係。

第二天,張昊率領着四萬明軍離開了遼陽城,浩浩蕩蕩地殺向了海州城,城裡的百姓聚集在街頭歡送着出征的隊伍,他們擔驚受怕了大半年,現在終於等來了明軍的反攻,以後總算能睡上一個安穩覺了。

李雲天立在城門樓上,面帶微笑望着列隊出城的明軍將士,對張昊拿下海州城充滿了信心,張昊不僅是一員能征善戰的驍將,而且李大牛的五萬朝鮮兵將與張昊南北夾擊海州城,他並不認爲阿岱汗會冒險出戰,因此這一戰看似兇險,其實是有驚無險

海州城可謂遼東都司的戰略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向北可威脅遼陽城,向南控制遼東灣,向西馳援山海關,向東進攻朝鮮王國。

一旦明軍拿下海州城,那麼不僅對蒙古軍隊形成壓制之勢,而且遼東都司超過三分之二的地區將被明軍控制。

遼東明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兩件,一是將遼東都司西南部臨海的那片斜長地域從蒙古軍隊的手中收復,二是進攻山海關前的兀良哈部蒙古軍隊,奪回被兀良哈部蒙古軍隊侵佔的大寧都司。

與李雲天初來遼東時手中缺兵少將相比,現在的遼東明軍可謂是兵強馬壯,加上五萬朝鮮兵、鳳凰城的兩萬遼東明軍和金州城的一萬五千遼東明軍,總兵力近二十萬。

不過,包括遼陽城在內,遼東明軍普遍都有約三分之一的空額,再除去約三分之一的老弱士兵外,也就三分之一的遼東明軍符合李雲天的作戰標準,所以遼東明軍實際上能用於跟蒙古軍隊交戰的兵力只佔總兵額的三分之一,這也是李雲天在瀋陽城大力整編城內明軍的原因。

由此也就不難看出爲何遼東明軍面對蒙古軍隊時會一敗再敗,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兵力遼東明軍都處於了劣勢。

因此,大明能用來與蒙古軍隊作戰的主力實際上都是李雲天千辛萬苦收編和整編來的,包括兩萬餘驍武軍、女真兵和蒙古兵共兩萬人、五萬朝鮮兵以及三萬遼東明軍。

本來,李雲天手下的女真兵和蒙古兵有三萬多人,結果虎皮營一戰後女真兵和蒙古兵傷亡一萬兩千餘人,其中騎兵傷亡近八千人,而戰死的騎兵就近五千,由此可見戰況的激烈,如果不是那些蒙古騎兵和女真騎兵奮勇廝殺擋住了蒙古軍隊騎兵的攻勢,恐怕戰爭的結局就要改寫。

與之相對應,虎皮營一戰明軍收穫豐厚,俘虜三萬餘人,如果能在沙嶺鎮成功伏擊穆都和安察的話,恐怕俘虜的人數還會增加。

李雲天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到山海關前,他知道京城現在肯定因爲大同城的失守而籠罩在驚慌的氛圍中,迫切地需要用遼東戰場的勝利來穩定民心,鼓舞士氣,給處於風口浪尖的宣德帝分憂。

第1295章 一場鬧劇第958章 將功贖罪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819章 未雨綢繆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80章 規劃第544章 火繩槍第1284章 燙手的山芋第327章 叛逃第502章 離間計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690章 虛張聲勢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666章 叛將第55章 誘導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201章 虛驚一場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577章 恍然大悟第891章 一招制敵第1328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581章 震怒第824章 落井下石第352章 身份尊貴的隨從第167章 真假御史第1125章 策反第360章 措手不及第598章 借力打力第1365章 未雨綢繆第971章 雷霆之勢第864章 下馬威第721章 西域方略第426章 見者有份第31章 甕中捉鱉第994章 喜憂參半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1295章 一場鬧劇第568章 明爭暗鬥第1159章 羣起而動第1216章 陷害第920章 蛛絲馬跡第122章 搶先一步第357章 授旗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544章 火繩槍第1245章 討價還價第366章 最後一搏第891章 一招制敵第607章 擊鼓鳴冤第223章 密謀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483章 敲山震虎第956章 虛情假意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390章 狂言妄語第817章 善後第275章 針鋒相對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507章 千鈞一髮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639章 率軍馳援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744章 國子監的變革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514章 凱旋而歸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460章 針鋒相對第6章 未雨綢繆第612章 無奈妥協第980章 真相大白第311章 興師問罪第64章 歡喜冤家第1281章 無妄之災第1430章 決勝千里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223章 密謀第1248章 以假亂真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439章 定心丸第1422章 求援第694章 呼之欲出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182章 驚天平反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905章 利益驅使第728章 信任第1115章 悲喜交加
第1295章 一場鬧劇第958章 將功贖罪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819章 未雨綢繆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80章 規劃第544章 火繩槍第1284章 燙手的山芋第327章 叛逃第502章 離間計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690章 虛張聲勢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666章 叛將第55章 誘導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201章 虛驚一場第531章 遊刃有餘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577章 恍然大悟第891章 一招制敵第1328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581章 震怒第824章 落井下石第352章 身份尊貴的隨從第167章 真假御史第1125章 策反第360章 措手不及第598章 借力打力第1365章 未雨綢繆第971章 雷霆之勢第864章 下馬威第721章 西域方略第426章 見者有份第31章 甕中捉鱉第994章 喜憂參半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1295章 一場鬧劇第568章 明爭暗鬥第1159章 羣起而動第1216章 陷害第920章 蛛絲馬跡第122章 搶先一步第357章 授旗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544章 火繩槍第1245章 討價還價第366章 最後一搏第891章 一招制敵第607章 擊鼓鳴冤第223章 密謀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483章 敲山震虎第956章 虛情假意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390章 狂言妄語第817章 善後第275章 針鋒相對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507章 千鈞一髮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639章 率軍馳援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744章 國子監的變革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514章 凱旋而歸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460章 針鋒相對第6章 未雨綢繆第612章 無奈妥協第980章 真相大白第311章 興師問罪第64章 歡喜冤家第1281章 無妄之災第1430章 決勝千里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223章 密謀第1248章 以假亂真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439章 定心丸第1422章 求援第694章 呼之欲出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182章 驚天平反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905章 利益驅使第728章 信任第1115章 悲喜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