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另有所

bookmark

從楊雲貴家中離開後李雲天直奔講武堂,由於講武堂實行軍事化管理,因此官吏們都集中居住在講武堂提供的宿舍內,李雲天很快就把講武堂政務堂的幾名主事武官召集起來,向他們安排接收戶部下撥的那一成五財物的事宜。

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那五百萬兩充作軍資的財物的動向,按照李雲天的要求將被秘密運到天津港,然後裝上停在那裡的海船,屆時將運往朝鮮國。

由於遼東局勢負責,故而爲了穩妥起見李雲天準備將那些財物安置在朝鮮國境內,以免被人覬覦,進而引發什麼事端。

交代完那幾名政務堂武官事務後夜色已深,李雲天在講武堂的一間廂房裡就寢,雷婷細心地給他打來了洗臉和洗腳的水,伺候他寬衣解帶,這些年如果不是雷婷在身邊無微不至照顧的話李雲天的生活肯定已經亂得一團糟了。

因此,李雲天對雷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兩人不僅曾經同生共死過,而且相處的時間也最長,故而感情自然深厚。

“相公,此次兀良哈三衛來勢洶洶,又有韃靼人甚至瓦剌人相助,再加上有人幕後籌謀,遼東的戰局不容樂觀。”

一番溫存過後,雷婷躺在李雲天的懷裡憂心忡忡地撫摸着他的臉頰,北元雖然已分散成三大部難現當年蒙元帝國的雄風,單一某個部族並不可怕,人單力薄難成氣候,但要是三者被人處心積慮地聯合起來,那將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尤其張昊和樑坤相繼意外戰敗,足以表明對方已經對明軍的征討做了充足的準備,這使得雷婷心中感到不安。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明的國力至少是這些北元殘部的十倍,他們或許能取得一時制勝,但最終的勝利者一定是我大明。”李雲天不以爲意地笑了笑,伸手摟緊了雷婷,輕聲安慰着他。

“相公,你是不是擔心北元的人去了朝鮮國?”雷婷聞言頓時莞爾一笑,在她的印象裡李雲天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從沒有退縮過,隨後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開口問道。

“如果相公是北元的人話,爲了使得遼東的戰局對他們有利,那麼一定會安撫和拉攏朝鮮王。”李雲天微微頷首,笑着向雷婷解釋,“相公這次去朝鮮國不單單是打探朝鮮王的虛實,同時也是想在那裡設立講武堂的司務處。”

“相公,妾身聽聞朝鮮天寒地凍,貧困荒蠻,朝鮮王的宮殿甚至不如南方商賈的宅院豪華,你爲何對它如此重視?”

雷婷聞言雙眸頓時流露出了狐疑的神色,能讓李雲天親自去朝鮮國已經很反常,如今李雲天竟然想要在那裡設立講武堂司務處,着實令她有些費解,在她看來朝鮮國並沒有什麼值得李雲天關注的地方。

講武堂司務處雖然看起來只是講武堂下屬的一個負責講武堂在當地事務的衙門,但如果設立在朝鮮國的話無疑將擔負起收集情報以及籠絡朝鮮國官員的職責,迄今爲止李雲天還從沒有在大明國土以外的地方設立講武堂司務處。

“朝鮮國與我大明一衣帶水,源遠流長,不過近些年來一直在與我大明在邊境上摩擦不斷,講武堂司務處的建立也能避免雙方爆發更大的衝突。”李雲天聞言笑了笑,意味深長地望着雷婷。

雷婷見李雲天一副冠冕堂皇的口氣,頓時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她與李雲天相處了這麼久自然知道李雲天所言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看來李雲天要加強對朝鮮國的掌控。

第二天,李雲天悄悄離開了京城,乘坐馬車直奔天津衛而去,他已經將那一萬多增援遼東的朱雀軍團的將士交由李大牛指揮,屆時李大牛將率領着那些將士從天津港趕往遼東半島蓋州衛的遼口港,在那裡登陸後馳援遼陽城的明軍。

而李雲天則先行一步,從天津港乘船趕往漢城府西面的仁川港,打探消息和安排後繼事宜。

在前去天津衛的馬車上,李雲天手裡拿着一份與朝鮮國有關的情報慢條斯理地看了起來,這份情報是楊雲貴連夜整理好送過來的,列明瞭朝鮮國的地域和政治體系。

朝鮮國將全國的地域分爲八道,俗稱朝鮮八道,即:

京畿道:含漢城府、開城府,首府在漢城府。

慶尚道:含慶州府、尚州牧、晉州牧,設左兵營、右兵營、左水營、右水營,首府在慶州府。

全羅道:含全州牧、羅州牧,設兵營、左水營、右水營,首府在全州。

忠清道:含忠州牧、清州牧、公州牧,設水營,首府在清州。

黃海道:含黃州牧、海州牧,首府在黃州。

平安道:含平壤府、寧邊大都護府、義州牧,首府在平壤府。

江原道:含江陵大都護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

咸鏡道(寧安道):含咸興府、鏡城都護府、北清都護府,首府在咸興府。

朝鮮國的道相當於大明的省級地方機構,下面設有州、府、郡、縣。

其中,慶尚、全羅、忠清、黃海和京畿五道後來又再分爲左右兩道,寧安道(咸鏡道)分南北兩道,平安道分東西兩道,江原道分嶺東、嶺西兩部。

除了這種地方行政劃分以外,古代的朝鮮還按傳統習慣將全國劃爲六個大區,即:

關北(咸鏡道、平安道);關西(黃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關東(江原道太白山以東的部分,又稱嶺東);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羅道);嶺南(慶尚道)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國初年,朝鮮國北部鹹境道和平安道一帶的地域並非朝鮮人居住,而是女真人的活動地域。

在遼、金、元三朝的400年間,三朝與朝鮮王國的前身――高麗王國的北部邊界基本穩定在朝鮮王國江原道的永興地區。

大明立國後,朝鮮國的北部地區由明太祖設立的鐵嶺衛管轄,明朝永樂以後鐵嶺衛北撤,使得朝鮮王趁勢派兵進入這片土地。

當時鹹境道和平安道一帶的地域的居民以女真人爲主,女真部族構成了朝鮮國北部藩籬。

朝鮮王國世宗時期,朝鮮國先後從南方強制遷徙朝鮮人在北部地區定居,逐步實施對北部地區的有效控制。

據《李朝世宗實錄》記載,遷徙來的朝鮮人因爲不適應北方的氣候,疾疫流行,以致“新徙之民,不安其心,思歸故土,或臻亡命”。

爲了確保北部地區的穩定與安全,朝鮮王必須要處理好與當地女真諸部的關係,爲求控制女真採取了羈縻與武力征伐兩種措施,以確保對這一地區的有效控制。

朝鮮王對女真的羈縻策略,首先是施恩籠絡,授酋長以侍衛、將軍等職位,同時,若遇上女真天災,亦予以救濟。

自朝鮮王國太宗起開始對女真施恩,據《李朝世宗實錄》當時建州衛酋長猛哥帖木兒求見,即以其“居吾境,爲吾藩籬,宜待之厚”。

朝鮮王國世宗時期更是對女真諸衛酋長多授予侍衛一類頭銜。《李朝世宗實錄》記載:“中朝於夷狄,不惜除都督以下之職者,非欲侍衛也,欲羈縻也。又國初萬戶宣略將軍之職,不惜遙授,亦欲羈縻也。”

不僅對當時建州衛官吏子弟授予官職,並令在朝鮮國娶妻,使其安心侍衛,“使之迭相往來覲親,則彼自有永久安堵之心”。

朝鮮王國世宗年間,建州左、中、右三衛皆發生罕見旱災,穀食皆枯,朝鮮國遂給糧,人給米二升、鹽一升救荒,令女真各部感激不盡,此皆是籠絡措施。

朝鮮王國與女真關係時好時壞,關係好時則和平相處,相互貿易,關係不好時則施以戰爭,曾多次興兵女真,焚其廬舍,毀其莊稼,斷其貿易。

而女真在不能與朝鮮王國貿易時,往往在朝鮮王國邊境搶掠財物,以維持生計,朝鮮王國則派兵進攻,故而戰事不斷。

由於朝鮮王國在與女真長期的交往中總是處於主導地位,具有控制女真的實力,而女真處於分散、被動的境地。這種長期的不平等地位造就了朝鮮鄙視女真的文化心態,深深烙上了女真是“夷狄”的觀念。

“四郡六鎮!”等看完了楊雲貴提供的情報後,李雲天的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起來,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朝鮮國世宗繼承王位後,派進士出身的將領金宗瑞赴任朝鮮國北部旺咸鏡道觀察使,開拓北部邊疆六鎮,以保朝鮮國北方安全。

當時朝鮮國的朝議對金宗瑞此行褒貶不一,擔心此舉會激怒了大明,而金宗瑞“力主其事”,幸得世宗贊同,得以成事。

咸鏡道當時是女真族兀狄哈部的領地,金宗瑞順利擊敗了兀狄哈部,撤銷了明朝建立的建州左衛,在咸鏡道建立了會寧、穩城、鍾城、慶源、慶興和茂山六鎮。

隨後,朝鮮國世宗對朝鮮國北部的女真部落採取了強硬措施,攻佔了北部和東北邊疆地區大片原本屬於明朝女真部落的土地,進而獲得朝鮮半島東北部女真人的土地,徹底解決了遼國與高麗戰爭後遺留下來的保州(遼代)領土爭端,領土超過了統一新羅時代和高麗全盛時代。

爲了穩固北部邊境,朝鮮國世宗又在北部與大明遼東都司相鄰的平安道設置了閭延、慈城、茂昌、虞芮四郡。

不過,由於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女真人歸大明奴兒干都司和遼東都司管轄,朝鮮國的此番舉動無疑是侵佔了大明的領土,因此雖然多次派使者進京向永樂帝和宣德帝討賞鐵嶺衛以東領地和建州左衛的領地,但大明一直未予答應。

由於朝鮮國地處偏遠又是大明的屬國,因此大明的百官並未重視此事,導致事情一直拖了下去,使得朝鮮國後來得以與大明以鴨綠江及豆滿江爲邊界。

朝鮮國國王李裪用金宗瑞防守咸鏡道六鎮,並用崔閏德鎮守平安道四郡,與不甘被趕走的女真部落時常爆發衝突。

第194章 完美實驗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751章 情緣難斷第717章 用心良苦第1415章 打劫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369章 陵園第1108章 援軍趕至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1024章 進退維谷第897章 海禁變革第1051章 進退維谷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725章 收復通州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41章 心照不宣第209章 變通之舉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831章 推波助瀾第1144章 利益攸關第1142章 歸途第95章 虛驚一場第20章 提親第1050章 難以抉擇第1057章 委以重任第216章 禍不單行第713章 動心第1167章 一拍即合第3章 逢場作戲第938章 暗中挑撥第738章 論功行賞第1295章 一場鬧劇第167章 真假御史第981章 塵埃落地第648章 暗探第702章 馳援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833章 恍然大悟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夢成真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417章 虎頭蛇尾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857章 新的時代第1304章 悲喜兩重天第937章 轟動京都第371章 負隅頑抗第1089章 自以爲是第1149章 軍務道第106章 入族譜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509章 用人不疑第1380章 艱難的抉擇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625章 龍江之花第670章 求助第1430章 決勝千里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1049章 敲山震虎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975章 心灰意冷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604章 亂了方寸第1076章 圈套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350章 扭轉戰局第890章 大力招撫第925章 內有隱情第1254章 剝繭抽絲第643章 副使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49章 心悅誠服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489章 人證俱全第523章 探查底細第836章 居心叵測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889章 新式海戰第16章 一念之間第40章 案中案第946章 固執己見第703章 驚喜交加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570章 出手相助第1023章 鼓舞士氣第130章 暗查底細第316章 潛移默化第1132章 退路第783章 導火索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1420章 誘餌
第194章 完美實驗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751章 情緣難斷第717章 用心良苦第1415章 打劫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369章 陵園第1108章 援軍趕至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1024章 進退維谷第897章 海禁變革第1051章 進退維谷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725章 收復通州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41章 心照不宣第209章 變通之舉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831章 推波助瀾第1144章 利益攸關第1142章 歸途第95章 虛驚一場第20章 提親第1050章 難以抉擇第1057章 委以重任第216章 禍不單行第713章 動心第1167章 一拍即合第3章 逢場作戲第938章 暗中挑撥第738章 論功行賞第1295章 一場鬧劇第167章 真假御史第981章 塵埃落地第648章 暗探第702章 馳援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833章 恍然大悟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夢成真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417章 虎頭蛇尾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857章 新的時代第1304章 悲喜兩重天第937章 轟動京都第371章 負隅頑抗第1089章 自以爲是第1149章 軍務道第106章 入族譜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509章 用人不疑第1380章 艱難的抉擇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625章 龍江之花第670章 求助第1430章 決勝千里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1049章 敲山震虎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975章 心灰意冷第139章 匿名檢舉第604章 亂了方寸第1076章 圈套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350章 扭轉戰局第890章 大力招撫第925章 內有隱情第1254章 剝繭抽絲第643章 副使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49章 心悅誠服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489章 人證俱全第523章 探查底細第836章 居心叵測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889章 新式海戰第16章 一念之間第40章 案中案第946章 固執己見第703章 驚喜交加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570章 出手相助第1023章 鼓舞士氣第130章 暗查底細第316章 潛移默化第1132章 退路第783章 導火索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1420章 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