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欺軟怕硬

bookmark

“兩位公子,大家都是憐香妹子的朋友,以和爲貴,千萬不要傷了彼此間的和氣。”見現場的局勢變得緊張了起來,憐香的二嫂連忙開口打起了圓場。

她此時也看出來了,李雲天也是一個大有來歷的主兒,與陳公子一樣都不好招惹,萬一兩人爆發了衝突,對憐香來說可就得不償失。

“閣下可敢告知名號,也好本公子日後登門拜訪!”陳公子聞言冷哼了一聲,一臉陰沉地瞪着李雲天,言語中充滿了威脅。

“我家大人是鎮武伯,隨時恭候你的大駕。”李雲天對陳公子挑釁不以爲意,向一旁的少校武官微微頷首,少校武官於是沉聲報出了李雲天的名號。

“鎮……鎮武伯!”陳公子聞言不由得臉色大變,神情驚愕地望着李雲天,好像萬萬沒有料想到會在這裡遇見李雲天。

“鎮武伯?”憐香的二哥和二嫂也嚇了一跳,紛紛詫異地打量着李雲天,兩人自然聽說過在京城聲名鵲起的李雲天,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與憐香相識,而且看起來兩人的關係還挺好。

“不知閣下是何人,俗話說禮尚往來,我家大人以後也好前去回禮!”見陳公子面露驚恐的神色,那名少校武官不動聲色地瞪着他說道,尤其在“回禮”二字上加重了讀音。

“李大人,在下有眼不識泰山,無意衝撞了大人,還望大人恕罪。”陳公子的臉色剎那間就變得蒼白,連忙衝着李雲天恭敬地一躬身,一改先前的倨傲。

如果李雲天單單只是鎮武伯的話,陳公子倒還沒這麼畏懼,畢竟文武有別,勳貴還管不到文官的頭上。

可李雲天不一樣,不僅是鎮武伯還是都察院的御史,更是宣德帝面前的紅人,而且現在正在審理漢王叛亂一案,要是招惹了李雲天不要說他,恐怕就連他老爹也要受到牽連。

因爲漢王叛亂一事,北京和南京的官員被牽涉者甚衆,再怎麼說漢王以前也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自然有很多官員與其來往,如今可都成爲了他們的罪證。

李雲天是新晉的勳貴,大明堂堂的鎮武伯,自然屬於“上官”的階層,小鬍子男人膽敢當面冒犯他,受到點教訓只是輕的,即使是被關進大牢裡修理也是罪有應得。

“我在屋裡等你。”見陳公子已經服軟,李雲天並不想與其計較,向憐香微微一頷首,擡步走向了客廳。

“憐香姑娘,在下還有事,先告辭了。”陳公子見狀頓時如釋重負,連忙向憐香一拱手,領着那名小鬍子男人和隨從逃也似地離開了。

憐香望了一眼落荒而逃的陳公子,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閃過一絲嘲諷,這種仗勢欺人的權貴子弟就知道欺軟怕硬,在平民百姓面前耀武揚威,而一遇到比他們厲害的人就成了縮頭烏龜。

“妹子,你何時認識的鎮武伯?”憐香轉身剛準備前去客廳,冷不防手臂被一旁的二嫂抓住,二嫂雙目放光地望着她,臉上有着難以掩飾的驚喜。

如今要論京城風頭最盛的人,那麼無疑是李雲天這個新晉的鎮武伯,不僅躋身大明勳貴之列,而且還成爲了翰林院的翰林侍讀,真正的文武雙全。

“三年前。”憐香知道二嫂對此事感到驚訝,不過現在並不是解釋的時候,微微一笑後說道,“二嫂,你讓廚房準備一些小米粥,再端來一些糕點。”

說完,憐香就走向了客廳,只留下她的二哥和二嫂立在那裡面面相覷,三年前的話,那豈不是就是憐香剛在京城醉月閣出道的時候?想不到兩人竟然認識了這麼久。

“那個陳公子是什麼人?”等憐香進了客廳,李雲天有些好奇地問道,他感覺對方好像不是京城的權貴子弟,否則豈敢來招惹憐香。

憐香能在京城立足,背後不僅有張克敵的關照,而且京城夠級別的權貴子弟都清楚李雲天和憐香之間關係莫逆,否則憐香也不會在四方館戲院唱戲,因此誰也不會吃飽了撐得去自尋煩惱。

“他是南京戶部陳侍郎的公子。”憐香笑了笑,給李雲天倒了一杯熱水端了過去,她清楚李雲天的習慣,自然不會給他上茶。

“怪不得如此財大氣粗!”李雲天聞言不由得微微頷首,戶部可是大明油水最足的衙門,不僅掌管着大明的國庫物資,而且還執掌賦稅大權。

雖然現在京師戶部已經一分爲二,從中劃出了農部來專司農事,但現在的戶部依舊是一個龐然大物,執掌資金和物資的收入支取大權,令其他部院望塵莫及。

由於南京並沒有內閣和軍閣,再加上南京戶部職權有限,故而南京戶部並沒有拆分,執掌南直隸的財賦運作。

其中,南京戶部最爲重要的職責自然是鹽引的發放,那些聚集在揚州的鹽商無不富甲天下,相應得南京戶部撈的油水自然也就越多。

由於那些鹽商非常識時務,永樂帝北征蒙古的時候他們多次捐出鉅額財物充當軍費,對北征有功,再加上鹽務上的關係錯綜複雜,牽連甚廣,故而永樂帝一直沒有動南京戶部和揚州的鹽商。

李雲天很清楚,宣德帝要想振興大明必須要拿鹽務開刀,鹽務是大明最重要的稅收,可鹽道衙門的人與鹽商沆瀣一氣,互相勾結,使得每年大量的鹽稅流失,鹽道衙門的腐敗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勢必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

這也怪不得陳公子想要一親憐香的芳澤,其久居江南並不清楚京城的局勢,再加上平日裡仗着陳侍郎的權勢飛揚跋扈慣了,自然也就沒有將憐香放在眼裡。

李雲天有個預感,他以後肯定還會再與陳公子打交道,而那顆夜明珠將給陳公子帶來巨大的麻煩。

“李大哥,這是小妹寫得戲文,你看看如何。”憐香不想讓陳公子的出現攪了李雲天的興致,因此讓侍女拿來了一個冊子,微笑着遞給了李雲天。

李雲天放下手裡的水杯,接過冊子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邊看邊點着頭,臉上滿是讚許的神色。

冊子上是憐香自己寫的一出新戲,根據南方一則民間愛情故事改編,字跡工整秀麗,情節跌宕起伏,辭藻優美,使得李雲天吃了一驚。

他這時纔想起憐香當年不僅是醉月閣的頭牌,同時也是一名才華橫溢的才女,否則豈能成爲醉月閣力推的頭牌?

“小民拜見爵爺!”就在李雲天饒有興致地看着冊子的時候,一對四五十歲的中年夫婦在憐香二哥和二嫂引領下快步走了進來,衝着他就跪了下去。

“快起來,這是家裡,毋須行此大禮!”李雲天見狀立刻意識到那對中年夫婦是憐香的父母,連忙起身扶起了兩人。

憐香的父母本已經睡下,憐香的二哥和二嫂見來了貴客,於是就把兩人喊了起來,前來見李雲天。

在憐香的二哥和二嫂看來,李雲天比陳公子無疑重要千百倍,陳公子不過是權貴子弟而已,而李雲天可是不折不扣的權貴,是與陳公子老爹一個級別的人物,兩人孰重孰輕一目瞭然。

尤爲重要的是,李雲天是皇帝面前的紅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得以封爵,仕途無可限量,遠比陳公子的老爹得聖寵。

更何況,李雲天身後還有楊士奇和周徵兩大後盾,即使是陳公子的老爹陳侍郎也不敢招惹李雲天,更別說陳公子了。

其實,憐香的二哥和二嫂對陳公子之所以另眼相待,私下裡有着極其重要的原因,兩人想通過陳公子獲得鹽引,進而使得憐香在揚州的大哥從中牟利。

憐香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大哥在揚州做生意,二哥在京城照顧父母,姐姐嫁給了蘇州府的一個大戶人家當妾室,弟弟在明新會館裡邊學習邊做事。

雖然憐香是在京城的醉月閣出道,但她卻是蘇州人,自由在揚州城的一家青樓裡接受培訓,後來被醉月閣老闆挑中,故而來到了京城。

憐香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當年家裡實在是太過貧寒,不得已賣了她。

等憐香在醉月閣站穩了腳跟,就陸陸續續給家裡寄去了不少錢財,他大哥本是一個商號跑腿的夥計,後來拿着她給的錢財跟着別人做起了生意,二哥、弟弟和父母則在憐香在京城買了宅子後一起搬了過來。

作爲在商號裡混了近二十年的一名老夥計,憐香的大哥自然知道大明最賺錢的生意就是販鹽,可是鹽商有鹽商的規矩,像他這種無根無基的人根本就無法涉足其中。

憐香的二哥聽其說過鹽務上的事情,故而銘記在心,因此當陳公子出現後他對陳公子異常熱情,想要搭上陳公子的這條線來踏足鹽商的圈子。

可惜的是,陳公子時運不濟,竟然遇上了來頭和背景都要比他深厚的李雲天,唯有鎩羽而歸。

不過憐香的二哥卻並不感到懊惱,因爲在他看來李雲天比陳公子可管用多了,如今陳公子無意中衝撞了李雲天,而憐香與李雲天關係密切,要是能善加利用這一點的話,那麼屆時陳公子將乖乖地幫他做事。!^!

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571章 煞費苦心第430章 土司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524章 孫皇后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21章 一飲一啄第48章 剝繭抽絲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268章 得失難料第1304章 悲喜兩重天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115章 人盡其能第314章 恩旨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38章 分析厲害第664章 建州女真第713章 動心第630章 新衙門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113章 交易第281章 關鍵之人第1439章 法蘭西王國...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916章 大局爲重第128章 恭請聖裁第2章 處境堪憂第316章 潛移默化第1360章 世態炎涼第785章 自投羅網第225章 關卡第393章 關乎國運第615章 關外烽煙第508章 大獲全勝第1124章 逃之夭夭第819章 未雨綢繆第557章 探問蹤跡第282章 環環相扣第1359章 不識時務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89章 用心良苦第32章 分化第1399章 百般抵賴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世態炎涼第1073章 瘋狂之舉第79章 完美收官第441章 各有煩惱第775章 步步爲營第1001章 犀利辯辭第1191章 從容應對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1102章 逼降第76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34章 無奈選擇第1366章 科舉的曙光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737章 凱旋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1403章 懸賞徹查第470章 上當了第1261章 安插耳目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463章 信口開河第1144章 利益攸關第17章 泛舟暢談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1215章 禮尚往來第83章 百口莫辯第751章 情緣難斷第1392章 提親第1239章 查閱卷宗第777章 順水推舟第570章 出手相助第1426章 試探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414章 勢在必得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209章 變通之舉第1096章 夜襲敦煌城第1181章 膽大包天第907章 勾心鬥角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319章 真假難辨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71章 過猶不及第55章 誘導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784章 先發制人第231章 東躲西藏第751章 情緣難斷
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571章 煞費苦心第430章 土司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524章 孫皇后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21章 一飲一啄第48章 剝繭抽絲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268章 得失難料第1304章 悲喜兩重天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858章 打壓內廷第115章 人盡其能第314章 恩旨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38章 分析厲害第664章 建州女真第713章 動心第630章 新衙門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113章 交易第281章 關鍵之人第1439章 法蘭西王國...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916章 大局爲重第128章 恭請聖裁第2章 處境堪憂第316章 潛移默化第1360章 世態炎涼第785章 自投羅網第225章 關卡第393章 關乎國運第615章 關外烽煙第508章 大獲全勝第1124章 逃之夭夭第819章 未雨綢繆第557章 探問蹤跡第282章 環環相扣第1359章 不識時務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89章 用心良苦第32章 分化第1399章 百般抵賴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世態炎涼第1073章 瘋狂之舉第79章 完美收官第441章 各有煩惱第775章 步步爲營第1001章 犀利辯辭第1191章 從容應對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1102章 逼降第76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34章 無奈選擇第1366章 科舉的曙光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737章 凱旋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1403章 懸賞徹查第470章 上當了第1261章 安插耳目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463章 信口開河第1144章 利益攸關第17章 泛舟暢談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1215章 禮尚往來第83章 百口莫辯第751章 情緣難斷第1392章 提親第1239章 查閱卷宗第777章 順水推舟第570章 出手相助第1426章 試探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414章 勢在必得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209章 變通之舉第1096章 夜襲敦煌城第1181章 膽大包天第907章 勾心鬥角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319章 真假難辨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71章 過猶不及第55章 誘導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784章 先發制人第231章 東躲西藏第751章 情緣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