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大刀闊斧

bookmark

除了安置災民、監督新式武舉考試和徵募士兵等紛繁的公務外,李雲天還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那就是清理交趾各府縣不合格的官員,以及嚴懲投靠叛軍的土民。

在李雲天看來,交趾的境況之所以會到今天這個地步,各個府縣的官員難辭其咎,如果他們盡職盡責的話交趾百姓就會過上安穩的日子,誰還會跟着黎利等人造反?

很可惜,交趾的大多數官員素質低下,想着來交趾撈上一筆的,像羅通和何忠這樣進士出身的官員寥寥無幾,故而那些官員不再適合繼續在交趾爲官。

故而,李雲天對交趾五品以下的官員進行了一次考覈,以檢驗其在交趾爲官時的政績,不合格者將被革職,貶爲庶民。

李雲天之所以選擇五品以下的官員,是因爲宣德帝給予了他交趾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大權,故而李雲天擁有着將五品以下官員革職的大權。

雖然五品官看上去好像不大,但一個府的知府也不過纔是正四品,而一個府中正五品以上的官員只有兩三個。

這意味着李雲天掌握着交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官員的仕途命運,職權之重大明前所未有。

由於交趾的戰亂,交趾各府縣的官員倖存者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在戰亂中死於非命。

經過李雲天的考覈,剩下的這一半官員中在考試後得以留任的僅僅只有兩成,其他的官員考試成績一塌糊塗,有的官員連一些最基本的政務都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們平常都做了一些什麼。

本來李雲天想放那些官員一馬,畢竟交趾的事情已經發生,當務之急是平叛,可當他看見那些慘不忍睹的成績單時不由得勃然大怒,絕對給那些尸位素餐的傢伙一個教訓,故而以玩忽職守的名義懲治了一批倒黴蛋。

對於那些通過考覈的官員,李雲天則大力提拔,將他們安置在了明軍管轄得的府縣中,以協助各地知府處理好本地的事務。

與此同時,李雲天還大張旗鼓地面向交趾各府徵召吏員,用以維持各個地方衙門的運作,並且明確了那些吏員的俸祿由交趾布政使司發放,其人員編制也屬於交趾布政使司所管轄,不再由各府縣衙門自行任命。

當然了,那些吏員的編制歸於交趾布政使司後也就成爲了“流官”,交趾布政使司將根據需求安排他們到相應的府縣任命。

尤爲重要的是,李雲天還公佈了吏員的俸祿體系和晉升制度,將吏員像官員一樣分爲了數等,每提升一等其俸祿待遇相應提高,其職權也隨之擴大。

而且,政務優秀的吏員將會被交趾布政使司提升爲從九品的官員,自此踏入仕途。

不過,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擔任吏員的,要想成爲吏員的話也必須要通過相關的考試,只有考試合格後才能成爲吏員。

李雲天通過這種方式不僅組建了交趾的吏員體系,而且還一舉打破了交趾地方上的權力構架。

通常來說,地方上那些大族的族人往往會在地方衙門裡擔任吏員,使得那些大族在當地的勢力更加穩固,也滋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李雲天要切斷那些地方大族與衙門的這種密切聯繫,以便官府掌控當地的局勢。

除了懲治那些不合格的官員,李雲天還嚴懲了投靠叛軍的土人,主要是那些趁機燒殺劫掠的暴民,對那些暴民的惡行一經查明後立刻嚴懲,罪輕者流配到廣西和雲南,罪重者就地處斬。

在李雲天昏天黑地的忙碌中,明軍所掌控的交趾州府的社會局勢迅速穩定下來,農業和經濟開始復甦,展現出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爲了交趾的農業事宜,李雲天從內陸運來了不少嶄新的農具,按照各家成年男丁的數目免費提供給交趾的鄉民和災民,使得那些鄉民大喜過望,要知道農具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武器,有了那些好農具會使得他們種出收成更好的地來。

尤爲重要的是,李雲天爲了得到交趾的民心做出了一件從根本上改變交趾勢力格局的事情,大張旗鼓地進行了一場土地革新,幾乎將交趾原先的地主階層一網打盡,將他們的土地分給了交趾的百姓。

此舉一出,立刻使得李雲天在交趾獲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擁護,田地是古代社會最爲重要的資產,每名百姓都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可惜田地被那些地主階層所霸佔,而李雲天使得他們擁有了田地。

當然了,李雲天的這個舉動立刻遭到了交趾地主階層的反對,這使得明軍的轄地內相繼出現了騷亂和暴亂。

不過,隨着秦昆和韓衛等明軍的強勢介入,尤其是在交趾當地百姓的支持下,明軍順利地平定了各地的騷亂、暴亂,將那些鬧事的地主階層悉數抓捕,或就地處斬,或流配到廣西和雲南。

這也是秦昆和捍衛爲何直到三月底才離開交趾前往廣西,他們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裡橫掃了明軍轄地內地主階層所引發的事端。

值得一提的是,李雲天並不是粗暴地採用武力來迫使交趾那些地主就範,而是通過當地的官府以私通叛匪的罪名沒收了他們的田產。

剛開始的時候,各地官府審理的是那些罪證確鑿地與叛軍私通的地主,後來爲了發動交趾當地的百姓,李雲天特別做出了規定,凡是舉報那些地主私通叛匪有功者,將來分田地的時候將多分一份。

隨着李雲天這道命令的下發,在他暗中推波助瀾下,明軍轄地內立刻掀起了一股舉報當地地主私通叛軍的熱潮,當地衙門就勢將那些地主逮捕。

不可否認,有些地主是被冤枉的,但他們只能自認倒黴,誰讓他們阻礙了李雲天徹底平定交趾叛亂的施政方略。

李雲天對那些沒有確鑿證據的地主網開了一面,並沒有痛下殺手,只是將他們流配到了廣西和雲南,並且允許他們帶上財物遷徙。

至此,李雲天用秋風掃落葉之勢在短短數月間就將明軍轄地內的地主階層連根拔起,給當地的百姓們分了他們的田產、房產和財物,使得他在交趾百姓心目中的威望驟升。

由於交趾百姓們分到的田契和房契是由交趾布政使司下發的,這無形中就將他們的命運與大明捆綁在了一起。

後世的人將李雲天在交趾的土地革新稱爲“以夷制夷”,即用交趾的百姓剷除了交趾當地的地主階層,進而獲得了那些百姓的擁護。

爲了使得交趾的土地革新順利進行,李雲天讓交趾布政使兼掌交趾按察使的黃福全權負責此事。

黃福在交趾實行仁政數十年,在百姓中威望甚高,由他來推動此事的進展無疑事半功倍。

說起來,黃福在交趾的遭遇可謂九死一生,柳升兵敗之時他隨着明軍潰兵逃走,率領着一批軍士北上進入了與雲南相鄰的歸化直隸州,想要經歸化直隸州前往雲南。

可惜的是,黃福一行進入歸化直隸州後不久就被叛軍所俘虜,黃福有着詹事府詹事和工部尚書的兼銜,是不折不扣的大明重臣,不願落入叛軍手中受辱,故而想像陳洽一樣自殺殉國。

俘虜黃福的交趾叛軍將領認出了黃福的身份,有感黃福昔日的恩澤,拜下哭泣勸道:“您是交趾的父母官,倘若您當時沒走我們這些人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隨後,那名叛軍將領放了黃福等人,並贈送錢糧,使得黃福一行歷盡艱辛後終於抵達了雲南,黃福在昆明見了沐晟,並將那名叛軍將領所送錢財悉數上交。

原本,黃福和沐晟都認爲柳升戰敗後交趾這次必丟無疑,因爲朝廷短時間內無法再組織起一支實力雄厚的平叛力量,十有八九會捨棄交趾。

可兩人誰也沒有想到,昆明城很快就接到了朝廷再度派兵平叛交趾的消息,而且平叛大軍的統帥令兩人萬分意外,竟然是新晉升的鎮武伯李雲天,一個年紀輕輕的年輕後生。

由於李雲天既是交趾總兵同時也是廣西總兵,考慮到交趾境內的惡劣形勢,黃福以爲李雲天會留在廣西布政司治所桂林城內指揮交趾戰事,故而他在接到大明平叛的消息後趕去了桂林城。

結果,黃福並沒有在桂林城等來李雲天,而是得到了李雲天在三江城接連打了兩個勝仗的消息,這才驚訝地得知李雲天竟然早就從水路趕去了交趾,於是又急匆匆地前往交趾。

可黃福還是慢了一步,等他到了三江城時李雲天已經在清化城,直到宣德三年二月份纔在新安府見到李雲天。

黃福對李雲天來到交趾後幾個月裡所發生的事情感到匪夷所思,柳升十二萬大軍沒能擋住黎利,而李雲天可謂單槍匹馬就將逼得黎利從安樑縣城撤軍,進而一舉扭轉了明軍在交趾的劣勢,在他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尤其令黃福難以想象的是,黎利竟然沒有趁着驍武軍主力抵達前趁機攻打明軍的防區,而是選擇了固守交州城,這完全令他看不懂黎利的意圖。

不過,交趾現在的形勢對明軍有利,而明軍轄區內的事務千頭萬緒,黃福顧不上琢磨黎利的意圖,立刻投入到了處理手頭紛繁負責的事務中。

在交趾各級官吏的忙碌中,明軍轄區內的形勢得以迅速好轉,逐漸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令李雲天頗爲欣慰

第412章 商界盛會第820章 託孤第118章 巡按御史督辦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442章 胸有成竹第42章 皆大歡喜第901章 貨郎投宿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744章 國子監的變革第1286章 真正的對手第1090章 全力馳援第79章 完美收官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153章 貴人第113章 交易第217章 緣由天生第1042章 刻意栽培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1089章 自以爲是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1440章 未雨綢繆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946章 固執己見第971章 雷霆之勢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670章 求助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588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17章 泛舟暢談第427章 拒之城外第289章 用心良苦第1366章 科舉的曙光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405章 皇家女婿不好當第979章 比對賬簿第273章 顧忌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258章 苦肉計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1209章 託付重任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第984章 彎刀之爭第944章 討價還價第1310章 打草驚蛇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314章 恩旨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753章 擴建京城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855章 劍拔弩張第132章 感觸頗深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533章 神秘的罪證第178章 明新報第415章 知難而退第1334章 心照不宣第292章 拋磚引玉第191章 懼內第1450章 齊頭並進第459章 驚人內幕第330章 整軍備戰第1326章 塵埃落定第21章 苦盡甘來第510章 賦稅變革第661章 募兵第67章 水落石出第788章 心知肚明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1300章 按部就班第1132章 退路第49章 心悅誠服第534章 請君入甕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1417章 穿幫了第1004章 譁衆取寵第180章 拜年的學問第482章 順手牽羊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47章 欲揚先抑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335章 察言觀色第422章 走私商第780章 一場完勝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1161章 雕蟲小技
第412章 商界盛會第820章 託孤第118章 巡按御史督辦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442章 胸有成竹第42章 皆大歡喜第901章 貨郎投宿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744章 國子監的變革第1286章 真正的對手第1090章 全力馳援第79章 完美收官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153章 貴人第113章 交易第217章 緣由天生第1042章 刻意栽培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1089章 自以爲是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1440章 未雨綢繆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946章 固執己見第971章 雷霆之勢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670章 求助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588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17章 泛舟暢談第427章 拒之城外第289章 用心良苦第1366章 科舉的曙光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405章 皇家女婿不好當第979章 比對賬簿第273章 顧忌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258章 苦肉計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1209章 託付重任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第984章 彎刀之爭第944章 討價還價第1310章 打草驚蛇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314章 恩旨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753章 擴建京城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855章 劍拔弩張第132章 感觸頗深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533章 神秘的罪證第178章 明新報第415章 知難而退第1334章 心照不宣第292章 拋磚引玉第191章 懼內第1450章 齊頭並進第459章 驚人內幕第330章 整軍備戰第1326章 塵埃落定第21章 苦盡甘來第510章 賦稅變革第661章 募兵第67章 水落石出第788章 心知肚明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1300章 按部就班第1132章 退路第49章 心悅誠服第534章 請君入甕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1417章 穿幫了第1004章 譁衆取寵第180章 拜年的學問第482章 順手牽羊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47章 欲揚先抑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335章 察言觀色第422章 走私商第780章 一場完勝第270章 搓其鋒芒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1161章 雕蟲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