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欲揚先抑

bookmark

宣德帝御準李雲天徹查兩淮鹽道後,李雲天推薦謝恆和韓亮作爲他的助手,成爲了巡鹽副使。

誰也不會想到,爲了說服宣德帝下定決心整頓兩淮鹽道,李雲天可謂是費勁了心機和口舌。

在外界看來,宣德帝之所以讓李雲天去查兩淮鹽道,是因爲他被張貴逃走並且有着百萬家財的事情給震怒了。

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爲宣德帝在隨後的大朝上給太和殿的文武百官們演了一出好戲,對張貴的事情是大發雷霆,將前兩任兩淮巡鹽御史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嚇得兩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低着頭唯唯諾諾地跪在大殿上。

宣德帝的憤怒是有原因的,前去捉拿張貴的錦衣衛行動迅速,馬不停蹄地就奔向了揚州城,可是誰成想還撲了一個空,張貴竟然在其到來之前的半個時辰內帶上家眷跑了。

很顯然,有人暗地裡向張貴通風報信,要知道這可是宣德帝親自過問的御案,這無疑是在向宣德帝的權威進行挑釁。

更何況,滿朝文武都沒有想到張貴竟然如此有錢,可謂坐擁百萬家財,足以抵得上大明戶部每年三分之一的稅收,如何不讓宣德帝惱火。

沒人會認爲張貴的那百萬身家是從正道生意上來的,從戶部的稅收記錄中兩淮鹽道一年的稅銀也不到一百萬兩,張貴一個小小的鹽商每年又能從販鹽上賺多少,再者說他平日裡肯定也有不少花銷。

如此一來的話,大家就清楚一向溫和的宣德帝爲何會如此震怒,每年從兩淮鹽道上流失的稅銀恐怕有數百萬兩之巨,而這些本應該是朝廷的錢。

“查,一定要給朕查清楚,該關的關,該殺的殺,朕倒要看看以後誰還有這麼大膽子!”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發了一通怒火後,宣德帝怒氣衝衝地望向了立在大殿左側文官隊列中的李雲天,“鎮武侯,朕把這件差事交給你,你去巡查兩淮鹽道,如果辦不好的話你就不用回來了!”

爲了李雲天在朝廷上的站位,禮部的官員可是查閱了大量的典籍和史料,畢竟像李雲天這樣有着顯赫文職和武職的官員是大明立國後的第一個,故而禮部也不清楚他究竟是站在文官的隊列還是勳貴的隊列。

經過一番複雜的考證,禮部的官員們也沒有什麼頭緒,讓李雲天站在文官隊列吧,他是大明堂堂的鎮武侯,這樣做不合時宜。

可讓李雲天站勳貴隊列吧,先不說李雲天是正統的科舉出身,單單他翰林院侍讀學士的身份就在勳貴隊列中顯得格格不入。

由於大明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之間的爭鬥,這已經不僅僅是李雲天一個人的事情了,李雲天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無論被歸納於文官集團還是勳貴集團都不合適。

最終,焦頭爛額的禮部的官員們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奇數月份大朝時李雲天站文官隊列,偶數月份大朝時他站勳貴隊列,這樣一來無論是文官集團還是勳貴集團都滿意了。

“臣領旨。”聽見宣德帝將徹查兩淮鹽道的任務交給自己,李雲天連忙快步出了隊列,來到殿前躬身向宣德帝行禮。

現場的文武百官見狀心中不由得暗自搖頭,連宣德帝身邊最信任的李雲天都受到了宣德帝怒火的牽連,由此看來這次兩淮鹽道這次少不了又要掉一批烏紗了,否則如何平息李雲天的怒火。

不過由於宣德帝選了李雲天來查案,這使得大殿上的六部堂官們安心不少,李雲天向來辦事穩重,通常都會留有餘地,想必不會在兩淮鹽道上窮追猛打,攪得兩淮鹽道雞犬不寧。

內閣的閣員們心中也暗自感到欣喜,李雲天是楊士奇的門生,標準的內閣嫡系,這次肯定會給六部陣營所統轄的兩淮鹽道一個厲害。

由此一來,李雲天既能得到內閣的鼎力支持,同時也會因爲六部的拉攏而在江南少了許多阻力,可謂一箭雙鵰。

“復生,你們講武堂軍戶種的花生、番薯等物在京城可是大受歡迎,而且由花生榨出來的油吃起來特別香,已經成爲了市面上的搶手貨。”謝恆剝開了手裡的花生殼,將花生仁扔進嘴裡津津有味地嚼着,邊嚼邊笑着說道。

經過四年來的種植,講武堂在京城的各個農莊已經步入了正規,專門用來種植從美洲運來的花生、玉米和番薯等物,現在已經形成了系統的種植規模,其種植的花生等物深受京城百姓的喜愛。

大明現在吃的油主要是動物油和植物油,動物油例如豬油、羊油等等,植物油就是蓖麻油和菜油等等,花生油還是首次出現,味道既純正又對人健康有益,故而一經講武堂推出就備受市場的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講武堂的軍戶不僅在種植上實行農莊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銷售體系,而且種植的農作物由講武堂司務廳統一對外銷售,進而最大限度地確保了軍戶們的利益。

按照李雲天的計劃,下一步他會將番薯、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在整個大明進行推廣,以增加大明百姓們的口糧。

“你和韓兄要是喜歡的話等回了京城我每個月送你們幾十斤。”李雲天聞言頓時笑了起來,如今講武堂軍戶的農業種植蒸蒸日上,這幾年盈利增長迅速,使得他頗爲滿意。

“幾十斤太多了,十幾斤足矣。”謝恆也跟着笑了起來,現在的花生油可謂是有市無價,全被京城的達官貴人給包攬了,市面上即使有錢也買不到。

而且,由於花生油能產生鉅額利潤,李雲天已經從宣德帝那裡討來了一道恩旨,花生的種植和銷售將由講武堂專營。

宣德帝肯定要給李雲天這個面子,說到底花生也是李雲天找人不遠萬里從海外尋來,因此交給講武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雲天已經決定擴大花生的種植規模,很顯然,單憑講武堂的軍戶花生的產量肯定遠遠不足以滿足市場,故而他準備授權給京衛的那些軍戶來種植花生,屆時由講武堂統一進行種植指導和收購。

雖然此次前去兩淮鹽道困難重重,危機四伏,但李雲天和謝恆、韓亮的心態都顯得非常輕鬆,好像絲毫沒有將兩淮鹽道的事情放在心上,這不僅彰顯出了三人良好的心理素質,也直接影響到了隨行人員,使得船上的氛圍異常輕快。

“侯爺,前方就是濟寧府了。”就在李雲天和謝恆、韓亮談笑風生的時候,一名身穿飛魚服、腰挎秀春刀的錦衣衛千戶走了進來,衝着他一拱手,沉聲稟告。

這名錦衣衛千戶不是別人,正是李雲天的心腹親信李滿山,現在是錦衣衛北鎮撫司五大千戶之一,這些年着實辦了一些大案,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氣的一號人物。

李滿山自然是李雲天向宣德帝要來的,他此次南下揚州是奉宣德帝的御命辦的欽案,故而有錦衣衛隨同協辦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錦衣衛有着獨立的司法權限,與三法司分屬不同的系統,屆時李雲天想要抓人的話也就方便了許多。

尤爲重要的是李雲天信任李滿山,此次徹查兩淮鹽道牽扯甚廣,裡面利益糾葛複雜,萬一錦衣衛派來別的千戶的話消息難保不會走漏,屆時李雲天可就被動了故而他自然要用自己信賴的人。

“咱們今天晚上就在濟寧城過夜,我請你們吃地道的山東菜。”李雲天將手裡的花生殼仍在桌上,笑着向謝恆和韓亮說道,謝恆和韓亮都是南方人,還從沒有去過山東辦過差,自然也沒機會品嚐山東菜餚。

按理說,由於宣德帝的震怒,李雲天應該晝夜兼程趕往揚州徹查兩淮鹽道衙門纔對,可是他好像卻並不着急,每到運河沿岸的一個州府都要進城休息,與那些前來拜見的州府官員把酒言歡。

這不僅使得南下的速度變得緩慢,同時也給了兩淮鹽道的官吏和江南的鹽商時間,使得他們能從容應對李雲天的這次對兩淮鹽道的徹查。

正是因爲李雲天這種鬆散的態度,原本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兩淮鹽道官吏和江南鹽商們頓時鬆了一口氣,誰都看出來李雲天無心在兩淮鹽道大動干戈,否則的話早就星夜兼程趕來揚州。

不過,兩淮鹽道的官吏和江南的鹽商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李雲天之所以表現出懈怠的姿態其實是迷惑他們的假象而已。

有一句話說的好,欲速而不達,李雲天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嚴查兩淮鹽道的黑幕,那麼就一定會將兩淮鹽道的那些齷齪事統統清查出來。

爲了在徹查案件時遇到更小的阻力,同時也是爲了兩淮鹽道官吏和鹽商轉移甚至銷燬手中的罪證,他於是故意示敵以弱,趁着那些鹽道官吏和鹽商鬆懈之時給予其致命一擊。

第133章 及時雨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811章 心存僥倖第1290章 鴻門宴第438章 馳援第48章 剝繭抽絲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1398章 線索第133章 及時雨第590章 雙刃劍第999章 使團覲見第87章 峰迴路轉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1316章 風雨欲來第245章 驚人真相第368章 提前趕到的援兵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358章 下馬威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1429章 迎接第1058章 從容應對第718章 山海關第381章 整編新軍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180章 拜年的學問第470章 上當了第626章 股票交易場第510章 賦稅變革第1208章 京城急報第1193章 強弩之末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73章 戒備森嚴第1171章 物是人非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24章 知己知彼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146章 糊塗的好處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1174章 往事如煙第815章 上下一心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32章 分化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680章 聯姻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83章 伺機而動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502章 離間計第360章 措手不及第737章 凱旋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617章 脫險第1144章 利益攸關第1110章 全力以赴第1438章 一戰定乾坤...第590章 雙刃劍第929章 深謀遠慮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1383章 網開一面第1090章 全力馳援第689章 閉門羹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30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152章 雞鳴狗盜第211章 靈光一閃第480章 移禍江東第289章 用心良苦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515章 恩賞有加第1366章 科舉的曙光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816章 暗中佈局第246章 移禍江東第259章 反客爲主第286章 死扛到底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68章 打情罵俏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1255章 皆大歡喜第633章 軍情突變第177章 明新館第1353章 圖窮匕見
第133章 及時雨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811章 心存僥倖第1290章 鴻門宴第438章 馳援第48章 剝繭抽絲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1398章 線索第133章 及時雨第590章 雙刃劍第999章 使團覲見第87章 峰迴路轉第624章 各顯神通第1316章 風雨欲來第245章 驚人真相第368章 提前趕到的援兵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358章 下馬威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1429章 迎接第1058章 從容應對第718章 山海關第381章 整編新軍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180章 拜年的學問第470章 上當了第626章 股票交易場第510章 賦稅變革第1208章 京城急報第1193章 強弩之末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73章 戒備森嚴第1171章 物是人非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24章 知己知彼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146章 糊塗的好處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1174章 往事如煙第815章 上下一心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32章 分化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680章 聯姻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83章 伺機而動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502章 離間計第360章 措手不及第737章 凱旋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617章 脫險第1144章 利益攸關第1110章 全力以赴第1438章 一戰定乾坤...第590章 雙刃劍第929章 深謀遠慮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1383章 網開一面第1090章 全力馳援第689章 閉門羹第221章 緊鑼密鼓第304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152章 雞鳴狗盜第211章 靈光一閃第480章 移禍江東第289章 用心良苦第1367章 聯名請願第515章 恩賞有加第1366章 科舉的曙光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306章 順水推舟第816章 暗中佈局第246章 移禍江東第259章 反客爲主第286章 死扛到底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517章 歸家心切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68章 打情罵俏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1255章 皆大歡喜第633章 軍情突變第177章 明新館第1353章 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