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下馬威

bookmark

晚上,揚州知府陳文行特意趕來講武堂揚州司務處拜見李雲天,向他稟報那名藍衫中年人之案的案情。

據初步查證,攔路鳴冤的藍衫中年人名叫魏禮,山西人,幾年前到揚州做綢緞生意,由於頭腦精明故而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

就在魏禮躊躇滿志地想要擴張生意的時候,突然遭到了嚴重打擊,一名生意場上的競爭對手串通了揚州府通知崔輝,以其違法所簽署生意合約爲由強行搶佔了他的產業,使得他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

魏禮不是本地人,在揚州府沒有什麼根基,面對此橫禍是欲哭無淚束手無策,唯有去府衙上告,結果府衙沒有受理,將他打了一頓板子後關進了大牢,多虧家人用錢財疏通才讓他脫離了牢獄之苦。

揚州府同知是揚州府衙的二號人物,魏禮如何能鬥得過他,就在魏禮心灰意冷準備回山西的時候,揚州地面上傳來了李雲天要巡察江南的消息。

本來,魏禮並不打算攔路告狀,這種事情非常犯官場的忌諱,即便是案子贏了他也成爲了揚州府官吏額眼中釘,別想在揚州府混下去,回到山西也會受到當地府衙的刁難,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轄地內出現像魏禮這種不識時務的人。

不過在與一名江西布商的酒局中,魏禮意外地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那就是李雲天竟然跟崔輝有仇,當年李雲天擔任江西九江府湖口縣知縣,而崔輝是江西的巡按御史,身懷六甲的綠萼差一點就因爲崔輝遭受大難,這件事情當時鬧得很大,九江府可謂人盡皆知。

後來由於李雲天調往京城都察院,崔輝外放江南爲官,兩人之間沒有了交集,也沒有爆發過沖突,故而事情逐漸被人淡忘。

魏禮敏銳從中敏銳地意識到這給了他一個機會,如果崔輝與李雲天有仇的話,那麼外界肯定會猜測他的攔路上告是否與李雲天有關,進而不敢招惹他。

身爲一名事業有成的商人,魏禮可不想在揚州府折戟沉沙,因此他準備放手一搏,利用李雲天和崔輝之間的恩怨來迷惑外界,反正沒人會去向李雲天求證這件事情。

換句話來說,魏禮準備扯虎皮拉大旗,藉助李雲天的名頭來震懾揚州府的官吏,使得他們不敢找他的麻煩。

“王爺,涉案的那名搶奪魏禮產業的商人已經如實招供了罪行,他向崔輝行賄五千兩銀子,並且以後每年都會讓崔輝從他的生意中抽一定的紅利。”彙報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陳文行向李雲天一躬身,沉聲請示道,“王爺,該如何處置崔輝。”

由於崔輝是正五品的同知,與陳文行一樣同屬府衙的大員,因此陳文行並沒有權力查他的案子,按照規定要向南直隸六部稟告,待南直隸六部派員來查,所以才向李雲天請示。

“依律而辦,咱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可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以免百姓心寒。”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回答,自從宣德時期朝廷就開始嚴抓貪腐,五千兩銀子的賄賂足以讓崔輝掉了腦袋。

而且,李雲天相信崔輝的問題不單單隻有這五千兩銀子,崔輝在江南爲官多年屁股肯定不乾淨,只要陳文行下定決心去查的話肯定能查出許多齷齪來。

說實話,李雲天雖然早就料到了崔輝一定無法在江南這個花花世界裡獨善其身,只是沒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墮落一次就受賄五千兩銀子,而且每年還要分紅利,這簡直異常貪婪,看來他這是自尋死路。

本來李雲天還沒想收拾崔輝,準備讓崔輝再在江南逍遙快活幾年,等他最爲愜意的時候再動手,現在倒好,崔輝竟然徑直撞到了他的手裡,對崔輝來說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會查清此案,給百姓們一個交代!”陳文行自然能聽明白李雲天話裡的意思,深知“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的寓意,因此向李雲天一躬身後鄭重其事地表明瞭決心。

由於李雲天此次南下的職責是巡察江南,而南京城是江南最爲重要的城市,故而李雲天並沒有在揚州城多待,次日一早就在衆人的簇擁下趕去了南京城,娜莎則領着孩子們興致勃勃在繁花似錦的揚州城遊玩。

李雲天抵達南京城時,城裡大大小小的官吏已經悉數在城外等候,南京城也在江南地區裡,並沒有因爲它是大明的陪都而逃過李雲天的巡察。

所以,南京城各衙門的官員誰也不敢怠慢了現在風頭正盛的李雲天,那樣的話豈不是自討苦吃,要知道論起查案的能力大明朝堂上下無有出李雲天其右者,要是被李雲天盯上的話估計只有哭的份兒了。

而且李雲天與南京六部官員的關係素來融洽,這使得他此次前來深受南京官場的歡迎。

李雲天在南京城待了五六天,期間與城裡的皇族、勳貴和六部堂官等高官權貴打得火熱,妥善經營人際關係網絡可是在朝堂上立足的根本,隨後啓程去了寧波市舶司。

寧波市舶司被倭寇襲擾一案將是他此次來江南後所辦的第一起案子,雖然那樣倭寇早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但相關衙門的罪責是一定要追究的。

因爲寧波市舶司一案案情重大,故而李雲天邀請南京吏部尚書鄭良、南京戶部尚書秦康民、南京刑部尚書張泉以及南京守備方有道陪同他一同前去處置。

等李雲天一行人抵達寧波府地界時,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按察使司按察使、都司都指揮使以及浙江巡撫、浙江巡按五名重要官員已經率領着衆多官員在界碑處恭候多時。

這次寧波市舶司的事情震動了京師朝堂,誰能想到有重兵把守的市舶司竟然會受到倭寇的襲擊而且損失慘重,不僅丟盡了大明的顏面也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直接影響到了大明下一次海外貿易的關稅,還暴露了大明海防的薄弱。

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李宜安、右布政使楊銘和浙江都司都指揮使羅勇是前來迎接的浙江官員中心情最爲忐忑的三個人,寧波市舶司歸浙江布政司管轄,而當地的駐軍歸浙江都司統掌,故而寧波市市舶司的是發生後三人首當其衝受到影響,至少也是瀆職。

至於三人究竟會受到如何懲處,關鍵還是要看李雲天的態度,如果李雲天能網開一面的話他們仨就能躲過這一劫。

李雲天沒有理會恭候在界碑處的李宜安、楊銘和羅勇等人,吩咐車伕徑直趕着車從他們面前經過,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寧波市舶司遇襲一事的不滿。

既然李雲天的馬車沒停,那麼跟在後面的車隊自然也不會停下來,浩浩蕩蕩地從神色尷尬的李宜安和羅勇等人面前經過。

“兩位藩臺大人,不知忠武王這是何意?”等車隊過完後,躬身守在路邊的浙江官員們紛紛緊張地圍聚在了李宜安和楊銘的身旁,羅勇望了一眼車隊的背影后憂心忡忡地問道,要是李雲天施以重手的話他們可就完了。

“寧波市舶司的那些貨物是忠武王用來與南洋諸國進行交易的商品,如今被那些倭寇給毀了,王爺心中自然升起了。”

李宜安擡頭環視了一眼神色驚恐的衆位官員,沉吟了一下安慰道,“據本官所知,王爺絕對不會無緣無故遷怒他人,我等只要小心應對就好,切不可自亂陣腳。”

捉完,李宜安快步走到停在一旁的一輛四輪馬車旁躬身鑽了進去,楊銘和羅勇對視了一眼後隨即跟了過去,也進入了馬車車廂,看樣子三人路上有事要商談。

“吳大人,忠武王這次不會在浙江整頓吏治吧?”雖然有李宜安的安慰之言,但是現場的官員們還不放心,紛紛涌向了兩名正在一旁交談的官員。

“忠武王如果想要整頓吏治的話早就來了,何必要等到今天,爾等稍安勿躁,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就沒事。”兩名官員的官階都不高,一個六品,另外一個七品,那個六品官員望了望四周神色驚慌的官員們,不動聲色地說道。

周圍的官員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那名六品官說的沒錯,李雲天要是想要整頓浙江官場的吏治肯定不會在南京城耽擱這麼長時間,這使得大家一顆懸着的心不由得放了下來。

那名六品官見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冷笑,向那名七品官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兩人鑽進了一旁的二輪馬車離開了。

按照大明的規制,地方上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纔有資格乘坐四輪馬車,其餘的一律乘坐二輪馬車。

見兩人走了,圍聚在一起的官員們隨之一鬨而散,乘車的乘車,騎馬的騎馬,一窩蜂地跟在了後面。

行駛的二輪馬車裡。

“吳大人,你說忠武王這次會如何處置市舶司一事?”那名六品官和七品官低聲交談着,忽然,七品官的語峰一轉,開口問向了六品官。

“忠武王這次既然把鄭尚書他們給請了來,看來這件事情絕難善了。”六品官沉吟了一下,神色嚴肅地說道。

“這樣也好,有忠武王坐鎮他們肯定不敢再刁難大人了,大人可以趁機整頓政務,一展心中抱負。”七品官聞言雙目頓時流露出了一絲驚喜的神色。

六品官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心中對李雲天不由得多了一絲敬畏和羨慕,如果他有李雲天的本事,也就不至於在浙江寸步難行,受人刁難了。r1148

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1068章 似曾相識第726章 重返京城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1373章 酒館密謀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457章 深入虎穴第492章 海外貿易的序章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78章 迷霧重重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89章 幕後黑手第321章 暗度陳倉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865章 隱瞞不住第292章 拋磚引玉第76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7章 授旗第719章 入關第217章 緣由天生第466章 艱難決斷第1019章 輕車簡從第575章 姻緣天定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1460章 功成身退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607章 擊鼓鳴冤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110章 開業儀式第79章 完美收官第60章 遇襲第191章 懼內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59章 驚人消息第592章 雲山霧罩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659章 海運第816章 暗中佈局第10章 各展所能第1297章 請辭第1353章 圖窮匕見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62章 揹負罵名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301章 示敵以弱第994章 喜憂參半第299章 下馬威第401章 任免大權第241章 激烈交鋒第211章 靈光一閃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1413章 不堪回首第967章 好言相勸第1358章 石破天驚第141章 御史銜庶吉士第428章 屯糧第24章 知己知彼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190章 笑裡藏刀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473章 說服第650章 領議政第1392章 提親第314章 恩旨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1437章 大戰之前第1199章 步步爲營第1378章 箭在弦上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437章 賑濟第133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340章 如實相告第864章 下馬威第960章 借曲言情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1109章 整軍備戰第482章 順手牽羊第214章 虛驚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543章 授銜第947章 誘之以利第1146章 閤家團聚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1050章 難以抉擇第393章 關乎國運第639章 率軍馳援第266章 年少輕狂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480章 移禍江東
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1068章 似曾相識第726章 重返京城第120章 意在沛公第1373章 酒館密謀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457章 深入虎穴第492章 海外貿易的序章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78章 迷霧重重第813章 進宮鳴冤第89章 幕後黑手第321章 暗度陳倉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865章 隱瞞不住第292章 拋磚引玉第76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7章 授旗第719章 入關第217章 緣由天生第466章 艱難決斷第1019章 輕車簡從第575章 姻緣天定第993章 心機深沉第1460章 功成身退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607章 擊鼓鳴冤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110章 開業儀式第79章 完美收官第60章 遇襲第191章 懼內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59章 驚人消息第592章 雲山霧罩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659章 海運第816章 暗中佈局第10章 各展所能第1297章 請辭第1353章 圖窮匕見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62章 揹負罵名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301章 示敵以弱第994章 喜憂參半第299章 下馬威第401章 任免大權第241章 激烈交鋒第211章 靈光一閃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1413章 不堪回首第967章 好言相勸第1358章 石破天驚第141章 御史銜庶吉士第428章 屯糧第24章 知己知彼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795章 驚人推測第190章 笑裡藏刀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473章 說服第650章 領議政第1392章 提親第314章 恩旨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1437章 大戰之前第1199章 步步爲營第1378章 箭在弦上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437章 賑濟第133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340章 如實相告第864章 下馬威第960章 借曲言情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1109章 整軍備戰第482章 順手牽羊第214章 虛驚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543章 授銜第947章 誘之以利第1146章 閤家團聚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1050章 難以抉擇第393章 關乎國運第639章 率軍馳援第266章 年少輕狂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480章 移禍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