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說服

bookmark

李雲天在打量羅通和打忠的時候,羅通和打忠也在觀察着他,兩人聽說交趾都司派來了人,心中倍感詫異,因此一同前來查探。

“表哥!”正當羅通暗自猜測着李雲天身份的時候,一名立在李雲天身後的土人士兵忽然迎着他走了過去,說的並不是交趾話,而是江西話。

“你怎麼來了交趾?”羅通感覺這個聲音有些耳熟,定睛一看禁不住大吃了一驚,神情驚訝地望着那名走過來的年輕土人士兵,他認了出來,這名土人士兵竟然是他江西老家的表弟趙林。

“表哥,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趙林走到羅通面前低聲向他說道。

“去後堂!”羅通見趙林一臉的神秘,沉吟了一下後領着他走向了府衙後堂,對趙林突然出現在清化城大爲不解。

“表哥、打忠大人,這位是皇上御封的新任交趾總兵、定南將軍、鎮武伯李雲天李大人。”到了清化府後堂,趙林讓羅通屏退了除了李雲天和打忠外的其他人,然後鄭重其事地向羅通和打忠介紹李雲天。

“如此說來,安遠候戰死的事情是真的了?”聽聞此言,羅通和打忠禁不住大吃了一驚,羅通知道趙林不會欺騙自己,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語了一句。

柳升戰死後,圍困清化城的叛軍押着一些抓來的俘虜來到城下勸降,告訴羅通和打忠等清化城守城將士叛軍已經殲滅了宣德皇帝派給他們的援軍,殺死了總兵官柳升。

羅通和打忠自然不會相信叛軍的宣傳,以爲他們是在擾亂軍心,對此是不屑一顧,現在看來柳升果然戰死了,否則宣德帝豈會派李雲天前來。

“鎮武伯?”隨後,羅通回過神來,一臉疑惑地望着李雲天,在他的印象裡大明好像沒有鎮武伯這個爵號。

李雲天的爵位是宣德帝去年年初的時候封的,當時叛軍雖然沒有圍困清化城,但是實際上清化城已經與外界斷絕了聯繫,因爲清化府其他的地方都已經成爲了叛軍的天下,故而羅通和打忠根本就不知道外界發生的事情。

“表哥,鎮武伯前年平定漢王叛亂時立了大功,去年年後被皇上進封爲伯爵。”趙林知道羅通不清楚李雲天的事情,連忙向他解釋。

“漢王敗了?”羅通聞言再度吃了一驚,在與外界失去聯繫前他聽說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漢王造反,原本以爲漢王會與宣德帝勢均力敵,萬萬沒有想到漢王連半年都沒有堅持到就敗了。

想着想着,羅通禁不住再度打量了李雲天一番,臉上滿是震撼的神色:

如果李雲天是因爲平定漢王叛亂而進封伯爵的話,那麼身經百戰、驍勇善戰的漢王很有可能敗在了眼前這位年輕的總兵大人手裡,這簡直匪夷所思,大明那些勳貴中有資格當漢王對手的人寥寥無幾,更別說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了,怎麼可能打敗漢王?

“羅知府、打忠指揮使,本官已經決定放棄清化城,你們安排一下相關的撤退事宜,兩天以後城裡的軍民去清化港,坐船撤到新安府。”

李雲天知道羅通不認識自己,神情嚴肅地拿出那封密封的公文,沉聲說道,“這是撤退的公文,見此公文後立刻執行。”

“總兵大人,萬萬不可撤退,現在叛軍在城外虎視眈眈,我軍倘若出城必將受到攻擊。”

羅通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雲天竟然會讓他撤退,連忙急聲說道,“總兵大人有所不知,清化城裡有我大明兩京十三省遷移軍民十餘萬,再加上那些忠於大明的交趾百姓,叛軍兇殘,我軍要是有什麼不測的話他們絕對會被叛軍殺戮。”

“本官知道清化城有衆多軍民,故而已經派人前往南京調水師前來,屆時他們將隨着我軍一同從清化港乘船離開。”

李雲天見羅通臉色大變,於是不動聲色地望着他,“羅知府,這兩天你統計一下人數,看看有多少百姓願意跟隨我軍撤離,本官已經給他們找好了安置的地方,屆時他們將在新安府、宣化府、諒山府、諒江府和太原府落戶。”

“總兵大人,倘若帶上百姓,我們一旦出城,勢必招來叛軍的血腥屠殺,請大人三思。”羅通怔了怔,沒有料到李雲天竟然會組織如此大規模的遷移,隨後衝着他一拱手,恭聲勸道。

“羅知府,你認爲本官跋山涉水來到清化城是要將城裡的軍民推向絕路?”李雲天聞言臉色頓時一沉,冷冷地望着羅通,他是交趾的軍政最高長官,對羅通和打忠這樣的驕兵悍將當然要用一個下馬威來震懾住他們,建立威信。

“總兵大人誤會了,下官絕無此意,下官只是擔心城裡的那些軍民,如果冒犯之處還望總兵大人見諒。”

見李雲天目光犀利地瞪着他,羅通先是微微一怔,隨後意識到自己剛纔太過魯莽,連忙躬身向李雲天行禮,額頭上不由自主滲出了細小的汗珠,李雲天無形中給他一種難以抗拒的巨大的壓力。

“總兵大人,羅知府也是心繫百姓,請大人恕罪。”打忠見羅通在李雲天凌人的氣勢下顯得有些拘謹,連忙走上前衝着李雲天一拱手,躬身求情道。

“羅知府、打忠指揮使,本官知道你們二人這些天來爲了守城殫精竭慮,可是形勢比人強,現在交趾交州府以南地域全部在叛軍的掌控中,清化城可謂就是一個死地,如果不撤離的話遲早會被叛軍困死。”

李雲天的臉色緩和下來,望着羅通和打忠沉聲說道,“本官也不怕告訴你們,本官這次來交趾平叛,總共只帶了三千驍武軍,別說剿滅叛軍了,就是在交趾自保也難!”

“三千人?”

“成山伯真的把交州城送給了叛軍?”

聽聞此言,打忠和羅通臉色大變,不約而同地望向了李雲天,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僅僅只帶來了三千人,更想不到王通會將堅固無比的交州城拱手送給叛軍。

王通離開交州城時曾經派人來通知羅通和打忠,讓兩人率軍北上經宣化府回廣西,可是被兩人拒絕,因爲王通已經被宣德皇帝撤了軍職,無法對兩人下達命令,兩人豈可擅離職守。

況且兩人一旦率軍出城,那麼必將受到城外叛軍的襲擾,叛軍爲了攻下清化城可是死傷慘重,絕對不會嚥下這口氣。

“這就是我軍在交趾所面臨的局勢,俗話說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實力,暗中積蓄力量。”

李雲天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記住本官的話,戰爭的目的是爲了最終的勝利,故而爲了這個目標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退一步海空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聽聞“退一步海空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時,羅通眼前不由得一亮,隨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中禁不住對李雲天刮目相看,在他看來朝中的那些勳貴們不過是些粗鄙的武夫而已,萬萬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有如此好的文采。

此時此刻,羅通絕對不會想到,李雲天並不是像其他勳貴那樣出身行伍,而是與他一樣都是正統的兩榜進士,並且比他還要更上一層樓,已經成爲了翰林院的翰林侍讀。

羅通是永樂十年壬辰科的二榜進士,曾經擔任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奉命巡按四川。

原本羅通仕途順暢,不過永樂十九年初夏,永樂帝剛剛遷都北京幾個月時紫禁城的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遭到雷擊失火,於是一些文官開始妄言遷都是非,希望永樂帝遷回南京,但是被永樂帝拒絕。

其中,禮部主事蕭儀在朝會時上疏,認爲遷都後諸事不便,且棄絕皇脈與孝陵,有違天意,結果使得永樂帝勃然大怒,當庭下令處死了蕭儀,滿朝文武莫不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多言,更別說替蕭儀求情了。

羅通比較倒黴,當時與都察院的監察御史何忠等人趁機鍼砭時弊,觸怒了原本就因爲三殿失火而煩心的永樂帝,被永樂帝發配來了清化府,擔任清化府知府,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七年。

而何忠的境遇比羅通更慘,被髮配到了交趾南方的新平府,擔任政平州知州,結果宣德元年被黎利攻破了政平城,被俘後不屈而亡,當交趾戰事結束後被宣德帝賜諡“忠節”。

“總兵大人,叛軍兇殘狡詐,對我清化城軍民恨之入骨,下官擔心他們路上會趁機襲擾。”

沉吟了一下後,羅通擡頭看向了李雲天憂心忡忡地說道,這是他最爲擔心的地方,他可是親眼目睹了叛軍在城下殺那些俘虜時候的慘景。

“這次叛軍不敢亂來,即使是有人騷擾那麼也是小股的散兵遊勇。”李雲天聞言頓時冷笑了一聲,“既然他們來找死,那麼就成全他們。”

“打忠指揮使,沿途的安全事宜就由你全權負責,一旦叛軍或者暴民前來滋擾,格殺勿論!”

說着,李雲天望向了打忠,冷冷地下達了命令,他相信黎戈並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有人襲擊的話也是妄想趁機佔便宜的叛軍或者暴民,自然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卑職遵命。”打忠原本還在擔心看上去文質彬彬的李雲天是否能鎮得住交趾現在混亂的場面,見李雲天的言語中透露出濃濃的殺氣,立刻心神一凜,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襲來,連忙躬身答道。

他發現自己好像小看了這位年輕的總兵大人,如果沒有經歷過生死廝殺的話,李雲天絕對不會有這種令人窒息般的殺氣。

第1114章 取捨有道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983章 西域寶刀第728章 信任第718章 山海關第930章 主持公道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306章 施壓第450章 連環雷陣第278章 諸多證人第798章 醉翁之意第1317章 義禁府公審第8章 糊塗審案第620章 百般狡辯第860章 皇族子弟第544章 火繩槍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366章 最後一搏第125章 大刑第722章 制衡之術第890章 大力招撫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1251章 空穴來風第1331章 應對之策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369章 陵園第1218章 無能爲力第743章 事務紛繁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445章 各有煩惱第1357章 明智的選擇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1371章 請君入甕第865章 隱瞞不住第860章 皇族子弟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1028章 重要人質第760章 勸說第1458章 一戰而定第463章 信口開河第1285章 難眠之夜第649章 推波助瀾第902章 酒後真言第107章 蹊蹺賀禮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1385章 成功招攬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1048章 公之於衆第686章 收服第410章 商權與礦權第1429章 迎接第405章 皇家女婿不好當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1407章 教導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1378章 箭在弦上第443章 主動出擊第850章 金殿伸冤第803章 心生波瀾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1181章 膽大包天第392章 賀喜第971章 雷霆之勢第1377章 鴻門宴第1384章 察言觀色第917章 番王拜見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427章 拒之城外第242章 誘導第473章 說服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731章 哈密二王第847章 暗度陳倉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1266章 請君入甕第955章 別無選擇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390章 狂言妄語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184章 驚天內幕第745章 南北雍之爭第442章 胸有成竹第164章 偷樑換柱第689章 閉門羹第11章 水匪兇悍第254章 盛氣凌人第97章 振振有辭第470章 上當了第752章 無奈的求助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133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55章 別無選擇第901章 貨郎投宿第58章 幽怨
第1114章 取捨有道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983章 西域寶刀第728章 信任第718章 山海關第930章 主持公道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306章 施壓第450章 連環雷陣第278章 諸多證人第798章 醉翁之意第1317章 義禁府公審第8章 糊塗審案第620章 百般狡辯第860章 皇族子弟第544章 火繩槍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366章 最後一搏第125章 大刑第722章 制衡之術第890章 大力招撫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1251章 空穴來風第1331章 應對之策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369章 陵園第1218章 無能爲力第743章 事務紛繁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445章 各有煩惱第1357章 明智的選擇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1371章 請君入甕第865章 隱瞞不住第860章 皇族子弟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1028章 重要人質第760章 勸說第1458章 一戰而定第463章 信口開河第1285章 難眠之夜第649章 推波助瀾第902章 酒後真言第107章 蹊蹺賀禮第550章 恩怨分明第1385章 成功招攬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1048章 公之於衆第686章 收服第410章 商權與礦權第1429章 迎接第405章 皇家女婿不好當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1117章 虛張聲勢第1407章 教導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1378章 箭在弦上第443章 主動出擊第850章 金殿伸冤第803章 心生波瀾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1181章 膽大包天第392章 賀喜第971章 雷霆之勢第1377章 鴻門宴第1384章 察言觀色第917章 番王拜見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427章 拒之城外第242章 誘導第473章 說服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731章 哈密二王第847章 暗度陳倉第1078章 疑點重重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116章 疑點重重第1266章 請君入甕第955章 別無選擇第1040章 靜觀其變第390章 狂言妄語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184章 驚天內幕第745章 南北雍之爭第442章 胸有成竹第164章 偷樑換柱第689章 閉門羹第11章 水匪兇悍第254章 盛氣凌人第97章 振振有辭第470章 上當了第752章 無奈的求助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133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55章 別無選擇第901章 貨郎投宿第58章 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