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菊四十歲了,孩子要是結婚早的話,她都能當奶奶了。她這個年紀早就不需要父母的呵護了。
她很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在最困難的時候,她曾經想過,親生父母要是能從天而降,幫幫她該有多好,但是什麼都沒有。
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現在丈夫對她很好,孩子也聽話爭氣,如果親生父母家裡安安生生的,認了親錦上添花也不錯。但關鍵是親生父母家不安生,就一個夏媛都夠讓人膈應的。
她倒是無所謂,但她不能給幾個孩招麻煩。要是認了,夏家就是親外家,夏媛就是親姨媽,這樣的親戚是割捨不了的。夏媛是個麻煩,夏家她不清楚,但只要有夏媛在,夏家就也是個麻煩,所以這個親她不想認。
所以她說,她這輩子都姓王。
夏正明聽到王月菊的話,心裡挺難受的,雖然他跟這個妹妹從沒有相處過,這也只是第二次見面,但他跟着父母擔心了幾十年,感情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養成了。
他都這麼難受,更何況她的母親。他的母親要是知道女兒不肯認她,該有多傷心。
他道:“沒有讓你改姓...母親這些年一直擔心你,擔心你吃苦受難。你也是做母親的人,應該能理解她的心情。”
王月菊聽了他的話,低頭沉默,她心裡也是難受的。雖然沒有相處過,但血緣在這兒呢。而且,當初夏家也是迫不得已才把她送走的。就像夏正明說的,她也是做母親的人,理解孩子丟了後做母親的那種擔憂和恐懼。
但是,她不想給自己和幾個孩子招麻煩!他們一家等於是跟夏媛結了仇了,認了親後就是一家人了,想想就覺得膈應。
“這樣吧,夏部長你先回去,我們考慮考慮。”顧建國出聲說。
“好,”夏正明起身,又道:“家裡人除了夏媛,都很好相處。”
他也清楚,問題出在夏媛這兒。
顧建國和王月菊對他的話都保持沉默,顧建國把房產證遞給夏正明,“這個您還是拿回去吧。”
夏正明不想收回,這代表了他們家的態度。但顧建國很堅持,現在爲這個事情爭執不好,最後只能把房產證收回去。
葉馳把夏正明送出去,出了顧家的大門,夏正明跟葉馳說:“葉馳啊,我們兩家雖然沒有太多來往,但我們夏家人做事情如何你清楚,當然,除了夏媛。”
他這是想讓葉馳在顧家人跟前說好話的意思,但葉馳聽了後卻道:“夏部長,都相互理解吧。您也說除了夏媛,但您家裡確實有個夏媛。要是認了親,以後怎麼相處?我們跟夏媛是不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您想想,到時候你們也難辦。”
這讓夏正明怎麼說?說以後家裡把夏媛除名了?他們做不到。夏媛做錯了事情,他們可以下狠手懲罰,但不能真的不要她。可這個丟失了多年的妹妹,他們也想要。
葉馳看着夏正明坐上車走了,才轉身回了顧家的院子。他也覺得這事真是太巧了,而且,這事也真難辦。這親也不是說不認就不認的,血緣在哪兒放着呢。
進了廳堂,家裡人都在呢,臉色都有些不好,顯然是正在說夏正明來認親的事,他走到顧一敏身邊坐下,就聽顧建國說:“事情就是這樣,怎麼都沒想到是夏家。”
顧思晴四姐妹臉上都有些震驚,她們第一次知道,自家老媽還有這麼曲折的身世,就是顧思晴前世也不知道。她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說了,這個親夏家想認,就不是他們說不認就不認的。
“我就是覺得太麻煩,那個夏媛是個麻煩,看她以前做的事情就知道不是個良善的,要是認了親就添一堆麻煩事,想想就堵心。”王月菊說到這裡又有些猶豫,又道:“但就是不認,血緣也在這兒放着呢。”
“那就當普通親戚唄,”顧思晴道。
本身就沒相處過,不是很親,當個普通的親戚走動着。以後處的時間長了,覺得這家人可以相處的也融洽,那就多走動,要是相處的不好,那就啥也別說了,直接少來往就是。
“我也這樣覺得。”顧二慧道:“再說,就那個夏媛我們還怕她不成?”
“肯定不怕啊!”張子俊在旁邊接。
“我也覺得先當普通親戚走動着比較好。”顧一敏也道。
王月菊也不是個糾結的人,見閨女都這麼說,扭頭看了顧建國一眼,見他也是這個意思,就道:“那就按你們說的,當親戚處着。”
這樣挺好,要是現在讓她跟夏家人多親密,她肯定做不到。
他們這邊商量好了,夏家那邊卻是愁雲慘淡。夏正明回家後跟夏慶章說了去顧家的情況,沒敢當着夏老太太的面說,怕她接受不了。
就是夏慶章聽了後心裡都難過的很,坐在那裡一直沉默着不說話。
夏正明也很擔憂他的身體,夏媛的事情在前,現在王月菊又不想認親,兩件事情放在心上必然是難過的。他道:“小妹也沒說不認,就說會一直姓王。”
“她是顧忌夏媛吧!”
夏慶章深深的嘆口氣,他這一生不能說爲這個國家鞠躬盡瘁吧,但他曾經也是冒着生命的危險爲國家和民族拼搏,沒想到自己的親生女兒卻做出欺壓人的事情,而被她欺壓的是還另一個女兒孩子。
“明天我去跟她講,”夏慶章又道:“我跟她保證,我不會讓夏媛再找他們麻煩。”
“也不能怨小妹,”夏正明道:“她跟夏媛之間必定是有疙瘩的。”
“我沒說讓她們握手言和,她是她,夏媛是夏媛,就是以後見了她們不說話也可以。”
“現在我們都清楚彼此之間的關係了,其實可以緩和着來,慢慢的接觸時間長了就有感情了。”夏正明建議道。
夏慶章沉默了一會兒後,道:“慢慢來也行,我明天先去見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