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火箭第二次升空,再一次創造記錄

南山集團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哪裡就是熱點。

捷豹汽車搞一個摩托車,能夠搞出圈,不斷的刷新各種記錄。

路虎汽車搞一個山地自行車,也吸引了不少路虎車主購買,讓捷安特等自行車品牌緊張不已。

如今曹陽跟着趙思宇等人來到了西北發射場,準備再一次的見證啓明星9號的發射。

之前啓明星9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首次發射,並且順利的進行了回收。

今天要進行的發射,就是利用回收的這顆火箭,重新進行發射。

如果說上一次的發射成功的驗證了啓明星9號的可回收性能,那麼這一次的發射就是驗證啓明星9號的重複發射性能。

可以說這一次的發射,意義一點也不比上一次的低。

只有成功的進行再次發射,第二次將同一顆火箭送上太空,纔算是真正的實現了火箭的可回收再利用。

要不然你能可回收,沒有辦法再利用,那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曹總,我聽說啓明星科技那邊已經在準備第二顆和第三顆火箭了。”

“從下個月開始,每個月至少都有一次的火箭發射,讓我們的星鏈衛星系統儘快的開始組建起來。”

李蘇這一次也是跟着來到了西北發射場。

吉利汽車在華夏汽車產業的地位不低,李蘇的影響力也不小。

特別是這兩年,吉利汽車開始進入到了高速擴張的階段,想要衝擊一下華夏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甚至是想要把魔都通用第一的位置給拉下來。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也很重視多元化產業的發展。

參股星鏈衛星系統,就是李蘇做的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

眼看着啓明星9號已經順利的將第一批的60顆衛星送上了太空,如果今天也能順利的發射,那麼星鏈衛星系統的建設,算是進入到了快車道了。

“是的,不僅是第二顆和第三顆火箭在組裝之中了,後面的幾顆火箭也已經在準備當中。”

“按照公司的計劃,第一批的啓明星9號準備生產10顆,之後會進行一定的改進升級。”

“除此之外,啓明星9號MAX也在有序的推進之中,估計明年就能跟大家首次見面了。”

李蘇平時從來不干涉啓明星科技的事情,不過現在人家既然問了,曹陽自然是沒有必要隱瞞什麼。

星鏈衛星系統的影響很大,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才能順利的把它推廣開來。

這一點,曹陽倒是看的很清楚。

所以兩次發射,曹陽都是讓人邀請了李蘇一起過來參觀。

“一次就能送60顆衛星上空,這要是每個月都發射一次,一年下來就可以把星鏈衛星系統給初步的組建起來,以後慢慢的完善就是了。”

李蘇現在對星鏈衛星系統是越來越期待了。

到時候吉利汽車的車機系統跟南山汽車集團的幾個豪華品牌一樣,能夠用上星鏈衛星系統,這個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可以提升吉利汽車的品牌力的。

將來同時也可以用在沃爾沃汽車上面,讓它能夠進一步的拓展華夏豪華車市場。

“按照目前的計劃,明年星鏈衛星系統就可以開始嘗試介入到車機系統當中,後續我們的榮耀手機也會跟星鏈衛星系統進行對接,儘快的把它用起來。”

那麼龐大的星鏈衛星系統,發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許多人都是不看好它。

越是這種情況之下,曹陽就越是需要儘快的拿出一點大家可以看得見的成績出來。

要不然不少人對星鏈衛星系統就會缺少信心。

這麼重要的一個東西,完全掌握在曹陽手中,肯定是不現實的。

短期內星鏈衛星系統也非常難盈利,能夠少虧點錢就算是很不錯了。

所以曹陽沒想着要獨佔它的股份,能夠確保自己最大股東的身份就足夠了。

“放在一年前,估計沒有人能夠想到我們的星鏈衛星系統的發展速度能夠那麼快。”

“啓明星科技給大家帶來的驚喜太多了。”

李蘇對啓明星科技那是打心眼裡的佩服。

南山汽車集團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啓明星科技跟它比起來,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希望這一次的發射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個月我們預計還會有更加重大的發射任務呢。”

“到時候讓大家充分的見識一下啓明星科技的發展潛力。”

就在曹陽跟李蘇交流的時候,啓明星9號再次發射的準備事項已經在有序的進行當中。

今天有非常適合的發射窗口,各方面的準備也都非常順利的。

發射團隊經過了之前的發射,又進行了不知道多少次模擬,對於各個環節的流程也是非常熟悉了。

所以曹陽現在的心情是非常淡定的。

甚至就連趙思宇這個啓明星科技的負責人,現在也有空陪着錢俊峰和朱元明聊天。

“趙總,聽說你們的啓明星9號MAX已經完成了設計定型,準備生產樣件進行測試啦?”

錢俊峰現在對於啓明星科技的發展也是非常的關注。

對於啓明星那邊時不時的冒出來一些驚人的成績,他的心情是比較複雜的。

一方面,他自然是希望看到華夏的航天產業能夠快速的發展,能夠領先全球。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又有點擔心啓明星科技發展的太快,表現的太好,會把航天科技給襯托的有點不堪。

人家啓明星科技是一分錢國家撥款都是沒有的。

但是航天科技呢?

他們每年花掉幾百億的經費,成果要是還不如啓明星,那就說不過去了。

當然了,他們的有些成果是不適合對外展示的,這部分內容比較難衡量。

到時候也可以拿這個理由去堵住相關部門質疑的嘴臉。

“錢總您的消息很靈通啊。”

趙思宇看了一眼自己的老領導,大方的承認了。

“我們曹總希望啓明星9號MAX能夠在明年年底之前進行首次發射,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一切都是正常的。”

“航天科技那邊的長征五號,得加快一下進度才行了啊。”

作爲航天科技裡頭曾經負責火箭研發項目的負責人,趙思宇對於長征五號的情況自然是非常熟悉的。

長征五號於2006年正式立項研製,屬於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按照設計規劃,火箭全箭總長56.97米,起飛質量約869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

它可以完成近地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空間站、月球探測器和火星探測器等各類航天器的發射任務。

長征五號的研發,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一旦成功之後,華夏的運載火箭就可以實現升級換代,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

到時候,華夏運載火箭低軌和高軌的運載能力均躍升至世界第二。

可是一旦啓明星9號MAX成功發射,那就算是領先於航天科技了。

這個情況,對航天科技來說肯定是比較尷尬的。

畢竟長征5號到現在已經搞了快7年的時間了,但是一直都沒有進入到正式的發射。

按照現在的進度,估計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升空。

“長征五號將來會是我們航天科技的拳頭產品,對於每一個零件的設計我們都是非常慎重的。”

“我們需要確保到時候100%的發射成功,容不得任何玩笑。”

“所以在研發進度上面,肯定是沒有辦法跟啓明星科技相提並論的。”

朱元明看了一眼錢俊峰,站出來回答了趙思宇的這個問題。

說實話,他這個時候的心情絕對是比較複雜的。

因爲不管說再多的理由,都沒有辦法改變長征五號很可能會比啓明星9號MAX更晚升空的事實。

到時候,指不定相關部門會給航天科技施加比較大的壓力呢。

甚至一些航天發射的訂單,都有可能交給航天科技來做。

“質量肯定是需要保證的,不過速度也不能慢下來啊。”

“要不然想要超越美利堅成爲全球第一的航天大國,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趙思宇倒不是故意要刺激朱元明,而是真心覺得航天科技那邊有些動作稍微慢了一些。

一個階段的技術評價指出來的問題點,可能都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改進完成,然後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技術評價。

只要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的零件出現一些問題,或者是有專家提出一些新的擔憂事項,項目團隊都需要進行改善。

個別零件甚至來來回回的改了幾十回的設計了。

這種情況下,研發的速度自然是快不起來了。

不像是啓明星科技那邊,有的時候直接就是對着圖紙進行生產,然後測試單品沒有問題之後就開始進入到下一個環節了。

“趙總,你們的啓明星9號MAX,到時候也會是可回收的火箭嗎?”

錢俊峰能夠感受到朱元明在跟趙思宇交流長征五號的時候的尷尬之情,所以立馬就提出來了一個新的問題,想要轉移話題。

可回收火箭現在是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熱門話題。

不管是華夏這邊還是歐洲那邊,亦或是美利堅那邊,都有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想要分一杯羹。

“我們航天科技開發的所有火箭都是可回收火箭,這一點是從來不會改變的。”

“到時候我們啓明星9號MAX成功的開發出來之後,給空間站送一些補給,就不是那麼困難了。”

“我們甚至已經跟國際卡空間站的負責人開始進行了接觸,商量着將來爲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可能。”

趙思宇這麼一說,朱元明和錢俊峰立馬就有點酸了。

啓明星科技已經開始考慮走出國門的事情了嗎?

這個發展速度有點快啊。

好在啓明星9號的再次發射工作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幾分鐘階段。

所以大家慢慢的也沒有心情在那裡聊天了。

這個時候,大家都在熬,熬着看着火箭成功發射的那一刻的到來。 好在幾分鐘的時間倒也不算是怎麼煎熬,稍微等一等就過去了。

很快的,伴隨着倒計時,啓明星9號正式點火升空。

“點火成功!”

“火箭順利的脫離發射塔!”

眼看着啓明星9號再一次的拔地而起,朝着空中快速的飛去,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

只要啓明星9號能夠再一次的順利升空,這就已經是非常巨大的一個進步。

wωw ⊙ttκa n ⊙℃ O

至於後面的環節,那自然是一切順利最好。

哪怕是不順利,也可以說的過去。

所以啓明星科技內部關於火箭發射的宣傳稿都是準備了好幾個版本。

到時候根據結果隨時拿出來使用就行了。

事實上,許多航天發射,特別是載人航天發射,都是有好幾個版本的新聞稿的。

“曹總,恭喜你們!”

“啓明星9號可回收利用火箭,這算是再一次的創造記錄了。”

“按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將來啓明星科技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啊。”

錢俊峰雖然有點酸,但是看到啓明星9號重新順利升空,他還是鬆了一口氣。

怎麼說啓明星科技也是華夏航天航空產業裡頭的一環。

將來需要它幫助的時候,啓明星科技肯定會鼎力支持。

這一點,錢俊峰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還不算完,要是能夠再一次的成功回收,那纔算是刷新了一個新的記錄。”

曹陽倒是沒有那麼早就驕傲,啓明星9號還在不斷升空,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都還沒有分離呢。

指不定什麼時候人家就變成一個巨大的煙花了。

所以這個時候自然是謙虛一點得好。

反正大家都是華夏人,對於彼此的謙虛之語,也算是比較熟悉了。

“曹總,啓明星科技那邊的火箭技術發展的那麼快,我覺得你們在研究導彈方面,可以多花費一些功夫,指不定到時候可以給大家帶來驚喜呢。”

錢俊峰想着自己手中的幾個大項目,壓力也是很大。

如果能夠拉着啓明星科技一起去搞導彈,那麼即使是最終一部分的功勞被分走了,他也是能夠接受的。

因爲對於錢俊峰來說,現在最需要操行的不是功勞夠不夠的問題,而是手中的導彈項目能能不能順利的完成的問題。

“我們已經有微型導彈產品了,將來也會不斷的結合無人機的需求去開發一些新型號的導彈。”

曹陽沒有拒絕,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啓明星科技這邊如今是把無人機當成是自己的拳頭產品來發展了。

不管是雙尾蠍無人機還是金鷹無人直升機,都是行業內領先的產品。

在這個基礎上,它們還在研發好幾款全新的無人機。

不管是真正的隱身無人機,還是更加大型的無人轟炸機,亦或是有其他用途的無人機,都在研究當中。

當然了,航天科技肯定也不是單純的研發無人機,在公務機和大型直升機方面,其實也是一直都在努力的。

只是在產品沒有正式的下線之前,曹陽不想搞得那麼高調。

畢竟南山系的企業隔三差五就佔據着微博頭條的位置,這已經是一件挺高調的事情了。

這要是再進一步,未必就是好事。

“你們就沒有考慮搞一下大型的導彈,比如巡航導彈和洲際彈道導彈之類的?”

在錢俊峰看來,啓明星科技能夠那麼順利的生產出火箭出來,那麼搞導彈肯定也是沒有問題的。

畢竟導彈的技術和火箭的技術,其實就是相通的。

甚至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通過火箭技術來驗證彈道導彈的技術。

“這些國之重器,就要靠航天科技了,我們小胳膊小腿的可搞不動這些大傢伙。”

在曹陽看來,從實戰的角度考慮,配合無人機使用的各種導彈纔是最有價值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彈道導彈就不重要了。

而是這方面華夏其實水平不差,目前也基本上夠用了。

都說原子彈只有留在發射架上纔是威力最大的時候。

彈道導彈其實也是差不多的。

不配合核彈頭,其實彈道導彈的意義就很低了。

“曹總,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已經成功分離,二級火箭繼續把衛星送到指定的位置,而一級火箭下降一會之後開始進行第二次的點火了。”

就在錢俊峰和曹陽聊天的時候,趙思宇把關鍵的幾個進度進行了彙報。

接下來,大家都沒有心思繼續聊天了。

因爲距離一級火箭重新回收的時間已經很近了。

大屏幕上有火箭的實時畫面圖,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它在快速下降。

而等到距離地面還有幾十秒的時候,它在意的進行了着陸前的點火。

伴隨着這一次的點火,火箭的下降速度進一步的降低。

那噴着火焰的尾部,給人一種很是震撼的視覺衝擊。

慢慢的,一級火箭朝着地面而來,速度進一步的降低。

許多人都是大氣都不敢喘,眼珠子都不敢轉,生怕錯過了什麼。

“火箭成功着陸!”

伴隨着這一聲從控制檯傳來,衆人立馬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這一次是實打實的利用可回收火箭進行了第二次的發射,並且順利的進行了回收。

這就意味着啓明星9號可回收利用火箭開發成功了!

至於後面還能不能順利的進行第三次的發射,已經關係不大了。

……

啓明星9號的這一次發射,也是在互聯網上進行了直播。

並且在發射之前就已經把大概的發射時間對外進行了公佈。

所以不管是在互聯網上,還是在西北發射場附近的區域,都有不少人在觀看這一場的發射。

遠在太平洋那邊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自然也是不會錯過這一次的發射。

“沒想到居然二次發射成功了,啓明星9號這一下就真的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了。”

迪爾斯心情很是複雜的看着啓明星9號降落在指定的回收區域。

它們努力了那麼多年想要達到的目標,被別人先完成了。

“啓明星9號的成功,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這意味着我們之前的研發方向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華夏人能夠搞出來的東西,我們一定也是可以搞出來的。”

“上一次發射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現在已經基本上解決的差不多了。”

“下一個月我們的獵鷹9號改進型可以再一次的進行發射。”

馬斯柯是一如既往的充滿了信心。

作爲公司負責人,他需要把這種信心傳遞給每一個人。

“我們在火箭技術方面的基礎研究做的是絕對不會比啓明星科技要差的。”

“他們只是僥倖的比我們先走了一步,後面我們肯定還可以追上去的。”

迪爾斯意識到自己剛剛的情緒可能有點太低落了。

所以立馬就調整了心情,表現出一副充滿信心的樣子。

“啓明星這家公司,還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說起來,我跟他們早就有一些交集了。”

“之前特斯拉的大型壓鑄機,就是從啓明星的兄弟公司南山設備那邊採購的。”

“一家華夏的企業能夠做出現在這個成績,說明那個世界首富的本事還是不小的。”

特斯拉對南山集團的相關企業都是做了一定的瞭解。

畢竟特斯拉跟未來汽車都是專注於高端的新能源汽車,算是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對手。

而特斯拉又從南山設備購買了壓鑄機,關係就更加複雜了一些。

現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跟啓明星科技在可回收利用的火箭研發方面,又是有着競爭關係。

所以事情就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

“那個曹陽確實是非常的有才華,在許多領域都做出了一些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也正是這樣子的人物,才配跟您當對手啊。”

誰說美利堅人不知道拍馬屁的?

迪爾斯這話說的,就讓馬斯柯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畢竟2013年初的他,名氣還遠遠不如後世。

現在的曹陽在名氣上面,絕對是可以碾壓他的。

這一點,他倒也是看的很清楚。

對手越強大,他越有激情。

Wωω⊙ttka n⊙C O

第164章 比亞迪來訪第645章 2010年,華夏改寫世界的開始第560章 出口暴漲,電動公交車意外火了第385章 豬隊友助力,事情越鬧越大第213章 斯凱孚再冒頭,想給南山挖個坑第90章 魔都大衆的疑問第524章 旗艦級轎車,正式發佈第60章 憤怒的加藤一郎第181章 乘勝追擊,殺雞儆猴,殺哪隻?(求第500章 新物種降生MPV市場,沒有天敵第405章 今日無事,勾欄聽曲第454章 微電影發力,寧願在捷豹裡面哭泣,第178章 意外,這一次要徹底出名了第461章 平民跑車,捷豹意外的選擇第643章 一門四院士,最大的贏家第124章 充滿期待的會田壓機第616章 風電軸承的疼,暴利刷新認知第329章 星辰汽車發佈會,乾貨滿滿!第338章 曹陽的美利堅之行,8AT有了新車型第59章 匪夷所思的捆綁銷售(求追讀)第276章 確定是要撞牆,大家放心了第347章 南山集團的精準開發第286章 2005年的第一戰,乾淨利索第494章 重磅政策發佈,一個新時代要到來了第347章 南山集團的精準開發第495章 新公司!南山集團的又一種戰略轉型第249章 高層盡出,憋大招了第591章 10萬人的大廠,卷死對手第530章 南山紅旗亮劍,狼來了第217章 敵友難辨,長城汽車的試探第578章 突飛猛進,南山集團的魄力第226章 F6熱銷,皮尺部聞風而動第387章 羊城汽車試探8AT和熱衝壓龍頭企業背第81章 200元的輪轂軸承都是缺點,50元的輪第314章 搞零件,我是認真的第406章 國內第一!轉瞬即逝的2007年(萬字第2章 到嘴的鴨子,飛了?第655章 大力出海,有些品牌有點飄了第752章 微型導彈,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第346章 彎道超車,一點問題都沒有第711章 長安MINI,人民需要什麼車,我們就第420章 摸老虎屁股?一巴掌打蒙你(萬字大第29章 “高瞻遠矚”的春城衝壓第720章 世界首富,華夏人不覺得意外,但是第264章 星辰汽車,攔路虎挺多啊第216章 不請自來,南山成了華夏臺的常客第659章 意外的曝光,吸引了美利堅的關注第417章 夠爭氣!美利堅人要擔心了第70章 借刀殺人第503章 買買買!南山集團不差錢第667章 兩院院士大會,超強影響力第306章 拿下奧運指定用車第789章 幾千億的大項目,就問你敢不敢碰?第489章 十八路英雄齊相聚,南山變速箱開始第721章 三人駕車從60米墜落,竟然只受皮外第372章 上千家軸承企業 卻不能生產高鐵所需第82章 一箭多雕的好方案第584章 巨頭來襲,鹿死誰手第713章 矛與盾的交鋒,相控陣米波雷達第402章 再滅一家東瀛企業,什麼工匠精神都第764章 踏板門落幕,2012的收官大事第22章 南山汽配廠成了香餑餑第521章 一個講座,得罪了一大批人第731章 刀刃向內,一把大刀砍向了好幾個部第760章 不斷升級的圍追堵截,光刻膠的大動第122章 套路雖舊,效果卻是一如既往的好第462章 一根空心穩定杆,橫掃全國第228章 斯凱孚受不了了,直接掀桌子!第414章 六劍齊發,新車型再啓動第372章 上千家軸承企業 卻不能生產高鐵所需第756章 星鏈衛星,令人髮指的成本控制第91章 到底誰纔是真的李逵啊?第174章 站在產業鏈的最前端去掙錢第279章 一個比一個大膽,12缸發動機都提出第17章 廠長,我們做不了啊第179章 出名後,身邊多了不少好人!絕對不第700章 百花齊放,最出圈的事情是什麼?第201章 世界機器人大會, 南山要去踢館了!第675章 星鏈計劃,嚇到一幫人第606章 點錯了科技樹,讓你研發汽車塗料,第465章 拉斯維加斯汽車零部件展,另類的行第156章 南山的人事變革第503章 買買買!南山集團不差錢第780章 價格屠夫,開始掀桌子第116章 聰明人哪裡都有第58章 你如果要問我的話,那我肯定說不是了第330章 一炮而紅,熱度滿滿第38章 不速之客第99章 畫大餅?誰不會啊!(求訂閱~)第424章 又要當鮎魚,商用車的業務不能放棄第421章 事情鬧大了,CNCAP媒體門!第167章 黔驢技窮的愛信第469章 重磅收購,南山半導體開始露出獠牙第294章 別停啊,曹陽再出餿主意第690章 撕破臉?一切都是利益第275章 居然連一根穩定杆都搞不定?第447章 殺一批拉一批,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98章 跟飛機賽跑,花樣百出的手段第352章 星辰汽車的第四臺車,要啓動開發了第10章 把主意打到了羊城本田身上
第164章 比亞迪來訪第645章 2010年,華夏改寫世界的開始第560章 出口暴漲,電動公交車意外火了第385章 豬隊友助力,事情越鬧越大第213章 斯凱孚再冒頭,想給南山挖個坑第90章 魔都大衆的疑問第524章 旗艦級轎車,正式發佈第60章 憤怒的加藤一郎第181章 乘勝追擊,殺雞儆猴,殺哪隻?(求第500章 新物種降生MPV市場,沒有天敵第405章 今日無事,勾欄聽曲第454章 微電影發力,寧願在捷豹裡面哭泣,第178章 意外,這一次要徹底出名了第461章 平民跑車,捷豹意外的選擇第643章 一門四院士,最大的贏家第124章 充滿期待的會田壓機第616章 風電軸承的疼,暴利刷新認知第329章 星辰汽車發佈會,乾貨滿滿!第338章 曹陽的美利堅之行,8AT有了新車型第59章 匪夷所思的捆綁銷售(求追讀)第276章 確定是要撞牆,大家放心了第347章 南山集團的精準開發第286章 2005年的第一戰,乾淨利索第494章 重磅政策發佈,一個新時代要到來了第347章 南山集團的精準開發第495章 新公司!南山集團的又一種戰略轉型第249章 高層盡出,憋大招了第591章 10萬人的大廠,卷死對手第530章 南山紅旗亮劍,狼來了第217章 敵友難辨,長城汽車的試探第578章 突飛猛進,南山集團的魄力第226章 F6熱銷,皮尺部聞風而動第387章 羊城汽車試探8AT和熱衝壓龍頭企業背第81章 200元的輪轂軸承都是缺點,50元的輪第314章 搞零件,我是認真的第406章 國內第一!轉瞬即逝的2007年(萬字第2章 到嘴的鴨子,飛了?第655章 大力出海,有些品牌有點飄了第752章 微型導彈,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第346章 彎道超車,一點問題都沒有第711章 長安MINI,人民需要什麼車,我們就第420章 摸老虎屁股?一巴掌打蒙你(萬字大第29章 “高瞻遠矚”的春城衝壓第720章 世界首富,華夏人不覺得意外,但是第264章 星辰汽車,攔路虎挺多啊第216章 不請自來,南山成了華夏臺的常客第659章 意外的曝光,吸引了美利堅的關注第417章 夠爭氣!美利堅人要擔心了第70章 借刀殺人第503章 買買買!南山集團不差錢第667章 兩院院士大會,超強影響力第306章 拿下奧運指定用車第789章 幾千億的大項目,就問你敢不敢碰?第489章 十八路英雄齊相聚,南山變速箱開始第721章 三人駕車從60米墜落,竟然只受皮外第372章 上千家軸承企業 卻不能生產高鐵所需第82章 一箭多雕的好方案第584章 巨頭來襲,鹿死誰手第713章 矛與盾的交鋒,相控陣米波雷達第402章 再滅一家東瀛企業,什麼工匠精神都第764章 踏板門落幕,2012的收官大事第22章 南山汽配廠成了香餑餑第521章 一個講座,得罪了一大批人第731章 刀刃向內,一把大刀砍向了好幾個部第760章 不斷升級的圍追堵截,光刻膠的大動第122章 套路雖舊,效果卻是一如既往的好第462章 一根空心穩定杆,橫掃全國第228章 斯凱孚受不了了,直接掀桌子!第414章 六劍齊發,新車型再啓動第372章 上千家軸承企業 卻不能生產高鐵所需第756章 星鏈衛星,令人髮指的成本控制第91章 到底誰纔是真的李逵啊?第174章 站在產業鏈的最前端去掙錢第279章 一個比一個大膽,12缸發動機都提出第17章 廠長,我們做不了啊第179章 出名後,身邊多了不少好人!絕對不第700章 百花齊放,最出圈的事情是什麼?第201章 世界機器人大會, 南山要去踢館了!第675章 星鏈計劃,嚇到一幫人第606章 點錯了科技樹,讓你研發汽車塗料,第465章 拉斯維加斯汽車零部件展,另類的行第156章 南山的人事變革第503章 買買買!南山集團不差錢第780章 價格屠夫,開始掀桌子第116章 聰明人哪裡都有第58章 你如果要問我的話,那我肯定說不是了第330章 一炮而紅,熱度滿滿第38章 不速之客第99章 畫大餅?誰不會啊!(求訂閱~)第424章 又要當鮎魚,商用車的業務不能放棄第421章 事情鬧大了,CNCAP媒體門!第167章 黔驢技窮的愛信第469章 重磅收購,南山半導體開始露出獠牙第294章 別停啊,曹陽再出餿主意第690章 撕破臉?一切都是利益第275章 居然連一根穩定杆都搞不定?第447章 殺一批拉一批,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98章 跟飛機賽跑,花樣百出的手段第352章 星辰汽車的第四臺車,要啓動開發了第10章 把主意打到了羊城本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