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互相陰對方

盧植高聲宣讀道:“袁紹、袁術、王允、曹操等絞殺宦官,有功於社稷,特封司隸校尉袁紹爲郿侯領前將軍,河南尹王允遷爲涼州刺史,虎賁中郎將袁術遷爲京兆尹,典軍校尉曹操遷爲右扶風太守。”

現在的董卓領前將軍,是名副其實的涼州土皇帝,還控制着京兆府、右扶風、郿縣等地,何太后如此任命,就是呂布暗示的,讓袁紹一黨跟董卓狗咬狗。

袁紹等人一聽,這看似加官了,實際上是把老子往死處逼。

本來董卓從駐守邊塞的地方官吏升遷爲羽林郎,再累遷西域戊己校尉,多靠袁家的推薦,算是袁家的門生故吏,按照這個東漢王朝的鳥規矩,故吏應視舉主爲君。董卓以前對袁家也是恭恭敬敬,袁紹跟董卓眉來眼去,約定要一起瓜分朝政,袁紹就想着隨便給那個自家故吏出身的董卓一點兒權力,權當喂狗一樣,誰知道董卓到了洛陽城外夕陽亭,拒絕再跟袁紹聯絡,看樣子是動了異志,袁紹知道自己已經掌控不了擁兵十萬欲行不軌的董卓了。而且,董卓自征討黃巾、西羌屢次兵敗,被一些世家清流大臣彈劾,袁家袖手旁觀,董卓只得靠着重金賄賂十常侍而得免,久而久之,董卓對袁家恩斷義絕,只剩下怨恨,如果自己離開了中樞,不能分給董卓利益,那麼到董卓的勢力範圍便是死路一條。

何太后這個娘們莫非怪罪我們陰死何進、殺死何苗,故意整我們的。

袁紹等人紛紛跪倒在地:“微臣年少德薄,不敢當此大任,請太后收回成命。”

若不是呂布、黃忠等人持刀動槍怒目而視,袁紹等人怕是早就架空何太后自行撰寫詔令了,可朝堂被呂布等人控制住,他們不敢放肆,只好採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一個勁地磕頭,一個勁地稱自己不能勝任。

這些人的態度也在呂布的估計下,何太后接到呂布的眼神暗示,便狠狠咳嗽一聲,臉上隱隱露出幾分震怒:“本太后想厚賞你們,你們卻不識擡舉,那麼這些詔書就此作廢,袁紹遷爲荊州刺史,王允遷爲豫州刺史、曹操遷爲平原相,袁術遷爲南陽郡太守。”何太后初掌皇權,自然不知道自己動輒改變的言行已經明顯損傷君無戲言、一言九鼎的威嚴。

袁紹、袁術、王允還是堅辭不就,他們臆想董卓還是會被他們籠絡掌握,根本看不透日後的局勢,袁紹袁術二人還在做着“田氏代齊袁氏代漢”的美夢,而王允卻想河南尹靠近中樞,爬升爲三公執掌朝政的機會比外放的州刺史要大多了。

曹操欣喜自己能外放爲一方大員,不再屈居人下,想在平原好好治理一番,爲以後打好基礎,便爽快地叩謝聖恩。

呂布之所以建議何太后那樣封賞,因爲他知道劉備現任縣令的高唐縣和日後任職縣令所在的平原縣,都在平原郡管轄之下,讓曹操跟劉備碰在一起,不知會有什麼反應。劉備依附公孫瓚,公孫瓚想染指青州冀州,必定會跟曹操起了衝突,最好是曹操把劉備殺掉,省了自己的事情。

何太后見袁紹、袁術、王允還這麼不知好歹,愈加嗔怒,便不再理會二人,徑直指着御史中丞韓馥說:“你去做荊州刺史,原荊州刺史王睿調入朝中做御史中丞。”

晉朝那個著名的臥冰求鯉裝逼犯王祥的伯父便是這個荊州刺史王睿,他在不知覺間挽回一命,要不然,兩年後,將會被孫堅所殺。

何太后又指着已成爲光桿司令的北軍中侯劉表:“你去做豫州刺史,原豫州刺史黃琬調入朝中任太僕。”

韓馥、劉表都大喜,忙跪下磕頭謝恩。

何太后控制了一下情緒,面沉似水:“既然袁紹、袁術、王允兩番拒絕本太后的美意,那麼就讓他們不升不降,還暫代原職吧。”

何太后有心把這兩個傢伙的官職免去,但她眼下也得罪不起袁家、王家這兩個世家大族,只好就讓他們還待在那中樞位置吧,更何況那些中樞位置很快就會隨着董卓的入京而名存實亡。

緊接着,何太后又封孔伷爲青州刺史,孔融做北海國相(注1),而原先的益州牧劉焉、幽州牧劉虞、兗州刺史劉岱、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陳溫都沒變。

呂布知道自己的勢力不足,麾下沒有名士,根本拿不出象樣的人物去控制荊州、豫州等地,只能先讓給這些世家大族清流名臣。

不過這些安排都是別有用心,呂布就是要用他們去對抗董卓,尤其是那個明哲保身的劉表,把他安插到豫州,跟董卓軍正好對衝,他再想明哲保身也不行。新任荊州刺史爲袁氏故吏韓馥,袁紹將來必定搞些詭計奪取荊州,荊州之地雖然富饒利於安民卻不利征戰,再者那個長沙太守孫堅也是限制袁紹發展的一根釘。

然後,何太后便又遵從呂布之前的建議,封董卓爲涼州牧,讓他退回涼州。呂布和何太后都明知道這是無用之舉,但朝廷還是要表示出對董卓的阻攔,董卓肯定會抗旨不尊執意進入洛陽,到時候他就會再多一條罪名。

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封賞了一遍,只剩下盧植、呂布還有呂布的下屬。

丁原前晚被殺,呂布把消息嚴密控制着,等到這個時候還只是告訴了盧植,讓盧植告訴了何太后,袁紹一黨還不知道。

袁紹雖然沒看到丁原上朝,卻也沒想到丁原已經被殺掉了,只是看到呂布還沒有被封賞,懷疑何太后會把呂布留在洛陽城裡繼續做光祿勳,如此一來,太后由呂布護駕,丁原執掌執金吾,他袁紹又怎麼能控制住何太后和少帝進而控制朝政呢,便想起昨天下午跟許攸等人商議的計謀。

袁紹上前一步,啓奏道:“微臣聽聞呂布曾救下太后、天子和陳留王,此乃無上救駕之功,微臣願爲呂布請封。現今都鄉侯左將軍皇甫嵩在西涼討伐王國餘賊,皇甫大人年高體弱,不堪征戰,望太后顧慮他多年征戰有功,宣他入朝,再封呂布爲左將軍,統領皇甫嵩的軍隊,繼續討伐王國餘賊。”

呂布在一旁聽了,心裡不住地暗罵,袁紹你個兔崽子,竟然也來陰老子,皇甫嵩的軍隊困在西涼,前有馬騰、韓遂等勢力蠢蠢欲動,後有董卓控制京兆府一帶斷了歸路,這支軍隊幾乎處於絕境,虧你想得出這條毒計。

不過,已經跟何太后、盧植通過氣了,呂布也不擔心,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連看都不看袁紹一眼。

何太后微微一笑:“袁校尉寬厚仁義,能爲同僚表功,本太后很是欣慰,只是呂布另有任命不得擅離,不如我讓你前去替代皇甫嵩。”

一句話就把袁紹給憋了回去,袁紹忙磕頭道:“現今司隸周邊郡縣黃巾死灰復燃,盜賊四起,治安不穩,微臣身爲司隸校尉不敢擅離。”

何太后就擺擺手:“那就算了,還是讓皇甫大人繼續堅守西涼討伐王國餘賊。”

————————————————————————————————

注1:東漢制度,郡、王國、屬國同爲一級地方行政區劃。王國承西漢之制,爲皇子封地,由相治理,相之地位同郡太守。諸侯王不治民,唯衣食稅租而已。

第471章 呂玲綺請戰第263章 對付南匈奴(三)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91章 與曹性比箭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822章 樊娟的逆推第335章 比曹操高尚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98章 董卓背黑鍋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518章 孫策拜于吉爲教父第713章 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第634章 塞外決戰二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189章 鴛鴦刀法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806章 大成皇后馮媛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755章 倭國女王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640章 擊敗軻比能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809章 洛神甄宓下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193章 少帝遇刺第182章 陸遜六歲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387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702章 王元姬的祖父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863章 消滅倭國下第737章 靈帝不昏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492章 郭淮入府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12章 小平津救駕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202章 蔡文姬發飆第471章 呂玲綺請戰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207章 基本國策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576章 京兆尹鍾繇第501章 以佛平胡第403章 審配家完蛋第621章 廉政風暴三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407章 輪到貂蟬第613章 聖女趙愛兒第336章 向華佗求助第279 章 銀盔銀甲白龍馬第842章 削弱保皇黨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160章 沮授效忠第178章 步梵掌青樓第717章 堅持走王道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862章 消滅倭國中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614章 聖女郭芍藥第275 章 兼任度遼將軍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726章 收義子王基第345章 二十二鎮諸侯討伐董卓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140章 六百萬石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334章 偷聽第163章 斷絕幻想第13章 十常侍寶藏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119章 不在呂布之下第513章 閨房之內夫婦之私第77章 大老婆嚴琳第157章 女侍衛統領
第471章 呂玲綺請戰第263章 對付南匈奴(三)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91章 與曹性比箭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822章 樊娟的逆推第335章 比曹操高尚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98章 董卓背黑鍋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518章 孫策拜于吉爲教父第713章 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第634章 塞外決戰二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189章 鴛鴦刀法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806章 大成皇后馮媛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755章 倭國女王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640章 擊敗軻比能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809章 洛神甄宓下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193章 少帝遇刺第182章 陸遜六歲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387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702章 王元姬的祖父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863章 消滅倭國下第737章 靈帝不昏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492章 郭淮入府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12章 小平津救駕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202章 蔡文姬發飆第471章 呂玲綺請戰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207章 基本國策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576章 京兆尹鍾繇第501章 以佛平胡第403章 審配家完蛋第621章 廉政風暴三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407章 輪到貂蟬第613章 聖女趙愛兒第336章 向華佗求助第279 章 銀盔銀甲白龍馬第842章 削弱保皇黨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160章 沮授效忠第178章 步梵掌青樓第717章 堅持走王道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862章 消滅倭國中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614章 聖女郭芍藥第275 章 兼任度遼將軍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726章 收義子王基第345章 二十二鎮諸侯討伐董卓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140章 六百萬石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334章 偷聽第163章 斷絕幻想第13章 十常侍寶藏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119章 不在呂布之下第513章 閨房之內夫婦之私第77章 大老婆嚴琳第157章 女侍衛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