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生郭奉孝

陳羣向洛陽方向拱手施禮後,方開口闊論:“自本朝光武帝中興立國,多賴雲臺二十八將,而這二十八人多是世家出身,所以本朝立國多賴世家子弟。本朝官吏任命上實行察舉制度,普天之下,德才兼備之輩多出於世家,因此本朝高官亦多出於世家,官代皇帝以牧萬民,亦可看作世家代皇帝以牧萬民。且我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儒學大興多賴世家傳承。皇帝爲君,世家爲臣,若無臣,亦無君。總而言之,若無世家大族爲立國基石,大漢社稷何以安穩。皇室想要江山穩固延綿萬代,世家何曾不願傳承百年流芳後世,所謂世家皆是世代傳承家業,若像將軍所形容的那麼貪得無厭只懂得欺民害民殘民,一代即衰,安能爲世家。將軍對世家兼併田畝甚有非議,以陳羣看來,此議毫無道理。那些草民若無世家庇護,輕則因先帝那般橫徵暴斂而家破,重則因遭遇盜賊而人亡,只有依附世家,爲世家耕種田畝,受世家庇護,才能安居樂業。世家得他們供養而爲朝廷效命,草民得世家庇護而安保性命,此爲一舉兩得之事,何談欺民害民殘民,此兼併田畝又有何過錯?”

陳羣說得言之鑿鑿,似乎很有道理,但在兩世爲人皆是貧寒出身極端仇富仇官的呂布眼裡,卻是不堪一擊。呂布早就洞悉“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對世家的成見根深蒂固。如果世家子弟對他的態度好一些,沒準還會改善呂布對世家的認識,但不論是從歷史上的呂布,還是現在的呂布,他從來沒有受過世家的禮遇,自然對世家更加憎恨,甚至有些恐懼。

呂布深知世家之厲害,不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還是在文化上,世家大族對呂布日後的統治威脅甚大。

首先在政治上,兩漢察舉造成了一些官僚世家,東漢時期的豪強官僚世襲化和官職的家族壟斷化都已十分明顯,同時與中央或地方性的中心權力圈有着割捨不掉的聯繫,如弘農楊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而且他們的門生故吏更是遍佈遍及天下,門生故吏爲了趨炎附勢,不惜以君臣、父子之禮事之,甚至“懷大夫之容襲婢妾之態,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

在經濟上,世家大族佔有了極多的土地和勞動力,擁有巨大的財產,爲其政治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又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擴大和兼併土地,再通過土地將農民的人身自由繫於己手,這爲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提供了重要基礎。

在軍事上,世家大族爲了維護自身利益,各種軍事行動中,特別是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趁中央政府解體之機擴張私人武裝。每一大家擁有的部曲、賓客、家兵的數量很大,往往統轄數千家。

文化上,世家大族擁有左右輿論的特權,如像臧否人物,宣傳名教,都爲士族所把持,他們特別強調儒家的倫理綱常,以維護自己的地位。其實,豪族和儒學相結合,豪族儒學化是權力的作用結果,本非文化自身發展的必然方向。

思量了這麼多,呂布知道這東漢末年世家的強大,爲了招攬世家人才,爲了不想得罪普天下世家,便不願讓自己對世家的仇視心理傳遍天下,就對還想爭辯兩句的徐庶搖頭示意,徐庶見呂布的神態,便閉口不語。

呂布對陳羣微微一笑,詭言道:“長文所言極是,世家果是我大漢朝廷的中流砥柱,我先前因出身寒門,對世家高門多有誤解,今日聽陳長文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年困惑一掃而空,從今之後,我不再冷遇世家子弟,我會將世家子弟敬若上賓。長文,我被太后封爲冀州刺史,怎奈我麾下人才凋零,而冀州百廢待興,正缺人才,長文可願不辭辛勞,爲我冀州治中,爲我處理冀州政事?”

陳羣跟荀彧、荀攸、鍾繇都是至交好友,見荀彧等人冷遇呂布,他同樣也不看好這個寒門庶族粗野武夫出身的呂布,便婉言謝絕道:“將軍厚意,陳羣不敢推辭,怎奈家中老父年邁,我欲奉養,不能遠遊,還請將軍另請賢才。”

呂布本來就不想招攬這個一心謀求世家利益的世家子弟,但他表面上卻不能做出“你不想幹了拉倒”的架勢,怕落一個嫉賢妒能的壞名聲,只得擺出一副求賢似渴、禮賢下士的姿態,再三勸解陳羣前去冀州,卻再三被陳羣拒絕。

正待呂布有些下不來臺的時候,忽然一個清亮又有幾分慵懶的聲音響起:“長文不願前去冀州,不如我前去一試。只是,不知將軍的賢才冊裡可有我郭奉孝?”

呂布定睛一看,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士子推門而出,個頭修長,面容清癯俊朗,眼神清澈深邃,披了一身青袍,頭髮散亂,嘴裡還帶着一絲酒氣,原來他就是郭嘉郭奉孝。

陳羣白了一眼郭嘉:“輕薄浪子,不足以謀!”說完拂袖而去(注1)。

呂布見到郭嘉,欣喜若狂,根本不在乎陳羣的離去,上前就對郭嘉施了一禮:“奉孝,我此番前來潁川書院,一來拜訪水鏡先生,二來就是來找尋元直和你。你與元直皆在我的賢才冊裡的謀略大才之列。只是我不曉得你是從何得知我手裡有一個賢才冊?”

在呂布的印象裡,他只跟陳琳說過那個賢才冊。

郭嘉看了一眼陳琳,低聲笑談道:“實不相瞞,將軍麾下一位親衛原是我家僕人,將軍與孔璋兄談論時被那親衛聽到,派人飛馬傳報於我。”

呂布聽郭嘉這麼一說,激靈打了個冷戰,汗毛都豎了起來,自己麾下的親衛竟然是別人安插的奸細,若是那親衛奉主人命令刺殺與我,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呂布眯起眼睛,冷厲地問道:“奉孝,不知你家僕人怎會成了我的親衛?”

郭嘉絲毫不懼呂布的殺氣,淡淡一笑:“多年前,張角逆賊被平滅,世人皆以爲天下即將政通人和,而我卻預感天下大亂,我早知情報之重甚於一切,又不滿於潁川籍官吏從洛陽城內傳來的淺顯情報,我要更深入、具體、隱秘的傳報,便將家裡僕人脫籍爲民,又將他們安插入洛陽,或爲高官奴僕,或爲軍中士卒,我散盡家財,將財物分贈他們,別無所求,只讓他們按時把城中隱秘之事傳遞給我。我的一個僕人脫籍爲民後,恰逢北軍五營因平滅黃巾賊折損過半要在司隸地區招兵,那僕人便以良家子身份入選北軍,後來將軍整編北軍五營,那僕人以武功精湛得以入選將軍的赤衛隊。”

呂布回顧典韋:“召赤衛隊盡數前來。”

典韋明白呂布的意思,一聲諾後,便如奔馬一般向山下跑去。

————————————————————————————————

注1:陳羣與郭嘉不和久矣,《三國志-郭嘉傳》記載:“初,陳羣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羣能持正,亦悅焉。”

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440章 收復壺關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707章 重開月旦評第441章 黃雀在後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89章 釜底抽薪計第535章 復仇的方式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497章 俘虜臧霸第328章 迎娶甄姜(五)第663章 呂布鬥馬超第240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六)第605章 收地方人事權第506章 通天教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101章 設計降楊彪第731章 掘樑孝王陵第250章 大刀劈下來第442章 盛名非虛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216章 呂布戰三英(二)第114章 私兵第353章 討董之潘鳳戰華雄第664章 道術幻術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240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六)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864章 倭國女王卑彌呼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275 章 兼任度遼將軍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800章 董白的快樂上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213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180章 權臣內定第19章 袁紹董卓謀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595章 通天教三聖女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123章 太后明鑑第709章 霸道與王道第535章 復仇的方式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155章 平妻第334章 偷聽第16章 勸避亂冀州第233章 碧眼奴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761章 最大的矛盾第637章 不學李世民第168章 童子軍第131章 眭固眭白兔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329章 貂蟬還做女特務第314章 三十條禁律七十二斬第81章 忽悠何太后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522章 許諾封孫策吳王第655章 招降馬超父子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579章 寧可錯殺三千第36章 呂布的家世第454章 全民超生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156章 如此生財之道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267章 潘無雙鏖戰李傕第175章 中央錢莊第394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317章 伏波大將軍第523章 江東形勢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599章 先登士和錦帆營第205章 誰主浮沉
第167章 重賞叛將第440章 收復壺關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707章 重開月旦評第441章 黃雀在後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89章 釜底抽薪計第535章 復仇的方式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497章 俘虜臧霸第328章 迎娶甄姜(五)第663章 呂布鬥馬超第240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六)第605章 收地方人事權第506章 通天教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584章 幽州重騎送葬第101章 設計降楊彪第731章 掘樑孝王陵第250章 大刀劈下來第442章 盛名非虛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216章 呂布戰三英(二)第114章 私兵第353章 討董之潘鳳戰華雄第664章 道術幻術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240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六)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864章 倭國女王卑彌呼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275 章 兼任度遼將軍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800章 董白的快樂上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305章 十品官制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213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180章 權臣內定第19章 袁紹董卓謀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595章 通天教三聖女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123章 太后明鑑第709章 霸道與王道第535章 復仇的方式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155章 平妻第334章 偷聽第16章 勸避亂冀州第233章 碧眼奴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761章 最大的矛盾第637章 不學李世民第168章 童子軍第131章 眭固眭白兔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329章 貂蟬還做女特務第314章 三十條禁律七十二斬第81章 忽悠何太后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522章 許諾封孫策吳王第655章 招降馬超父子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579章 寧可錯殺三千第36章 呂布的家世第454章 全民超生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156章 如此生財之道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267章 潘無雙鏖戰李傕第175章 中央錢莊第394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317章 伏波大將軍第523章 江東形勢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599章 先登士和錦帆營第205章 誰主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