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

田疇皺起眉頭,疑問道:“蹋頓?!他不是烏桓單于丘力居的從子嗎?丘力居尚在,蹋頓何以成了單于?”

閻柔笑道:“田兄,就在數日前,丘力居病死,其子樓班年小,從子蹋頓有武略,代立爲烏桓單于,總攝三王部,但烏桓三王難樓、蘇僕延、烏延皆對蹋頓陽奉陰違,現在正是朝廷對烏桓施恩的最佳時機,若是田兄能去烏桓一趟,聲稱大漢天子願冊封蹋頓爲烏桓單于,蹋頓必定感恩戴德,到時便可讓他出兵,阻住東部、中部鮮卑與西部鮮卑的聯繫。”

閻柔這番話,讓田疇陷入沉思,現在發信去徵詢大將軍的意見,太遲了,自己必須要速速下了決策,該不該把烏桓一起拉入這場戰爭中。

烏桓,又稱烏丸,跟鮮卑一樣,都是之前東胡部落之一,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大單于冒頓橫空出世,橫掃東胡,烏桓被迫遷移到烏桓山,遂後便以山名爲族名。公元前119年(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又臣屬漢朝,南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匈奴。公元49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即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烏桓在兩漢時先後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爲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烏桓南徙後,原居地爲鮮卑所佔;少數留居塞外者皆歸降鮮卑,自2世紀初起。塞外烏桓常助鮮卑、南匈奴寇掠漢邊;塞內烏桓則多從烏桓校尉抗擊鮮卑、匈奴。東漢朝廷還頻頻利用烏桓騎兵鎮壓各地叛軍。靈帝中平二年(185年),令張溫爲車騎將軍,發幽州烏桓三千騎至關內鎮壓涼州羌亂。烏桓因數被徵發,死亡略盡,人心浮動,軍無鬥志,皆臨陣不戰,逃歸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張舉、中山相張純等反,就利用幽州烏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張純自號彌天安定王,爲諸郡烏桓元帥。中平六年,張純死,烏桓軍亦隨之瓦解。後公孫瓚在河北稱霸時與烏桓交好,被稱爲白馬將軍。

此時的塞內烏桓裡。有四股勢力,丘力居兵屯遼西,爲大單于,領九千餘落,一落爲一大戶。平均應有十人,大概是有九萬多人的部族,難樓屯兵上谷,領五千餘落,算是有五萬人的大部落,丘力居和難樓各自稱王,剩下兩個實力弱小一些,蘇僕延在遼東屬國,領千餘落,大概是一萬多人,自稱峭王,烏延屯兵在右北平,領八百餘落,大概有八千多人,自稱汗魯王,難樓、蘇僕延、烏延都是勇健之輩,丘力居能震懾住他們,除了勢力大些,亦自有統攝之道。現在丘力居死了,子樓班年小,從子蹋頓有武略,代立爲烏桓大單于,總攝三王部,衆皆從其教令。

田疇仔細想了一下,毅然決然道:“只要對大局有利,無所不可!只是我跟那烏桓人素無往來,恐怕很難讓他們信服,閻兄,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閻柔躬身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田疇跟魁頭詐稱完成了使命,要回去向天子稟告,離開了鮮卑王庭。

行不數裡,閻柔在路邊候着,田疇在閻柔的帶領下,去了遼西的烏丸山,拜見了新任的烏桓單于蹋頓。

在那段歷史上,蹋頓經過多年辛苦經營,一統四郡烏桓,聲勢大振,在袁紹與公孫瓚相爭之際,蹋頓曾出兵協助袁紹,擊破公孫瓚,袁紹因此假傳朝廷詔命,賜予蹋頓及三王難樓、蘇僕延、烏延等人單于稱號及印綬。後來樓班長大,難樓、蘇僕延率其部衆奉立樓班爲單于,蹋頓於是退位爲王,依然執掌大權。袁紹死後,袁尚被曹操打敗,轉而求助蹋頓,當時幽州、冀州官吏百姓奔逃到烏桓有十萬多戶,袁尚企圖憑著這些兵力及人力,奪回河北,蹋頓亦不可一世地想跟曹操一較長短。

但現在的蹋頓剛剛上位,地位並不穩固,上谷、遼東、右北平這三支烏桓對他是陽奉陰違,鮮卑人對烏桓又虎視眈眈想要吞併烏桓,當蹋頓聽說大漢朝廷有使者前來,忙不迭地走出烏桓王庭,迎出了十里地,跟鮮卑單于魁頭的傲然形成了鮮明對比。

田疇把蹋頓的殷勤看在眼裡,他明白現在的烏桓雖然跟大漢朝廷不像之前那樣密切合作了,但大漢餘威猶存,對烏桓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特別是呂布執政以來,中央軍所向披靡,想必這個蹋頓也是有心之人,若得大將軍支持,他必定能夠坐穩烏桓單于的寶座。

蹋頓本來就有尋求鄴城朝廷支持的意圖,再加上閻柔在一旁幫助,田疇成功地說服了蹋頓,蹋頓願意出動遼西烏桓二萬精騎,封鎖西部鮮卑與中部鮮卑、東部鮮卑的聯絡,並乘機攻擊西部鮮卑某些部落,作爲犒賞,田疇答應蹋頓,會讓蹋頓在戰後前赴鄴城,接受大漢天子冊封他爲烏桓單于。

閻柔從中奔走,爲的便是護烏桓校尉的頭銜,田疇亦代呂布應承閻柔,待戰事結束後,閻柔面見了大將軍後,大將軍必會推薦閻柔爲護烏桓中郎將,甚至有可能封閻柔兼領護鮮卑中郎將,跟護匈奴中郎將同格,比原來的校尉頭銜高出一級。

閻柔雖然言笑無忌,但他內心深處還是很渴望大漢朝廷對他的認同,只要朝廷認同他了,他便不會像李陵一樣終生揹着一個漢奸名聲無法跪拜祖墓。

田疇離開烏桓王庭,從軍情部特工那裡得知,呂布的大軍在一個月前,已經到了五原郡,跟度遼將軍麴義、護匈奴中郎將朱靈、南匈奴單于呼廚泉的人馬成功會師。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呂布以呼廚泉南匈奴的四萬騎兵爲前驅,以麴義部爲左翼,以朱靈部爲右翼,從五原郡九原縣,向河套地區,自東往西,開始了橫掃。

Www¤ ttκā n¤ ¢ Ο

與此同時,趙雲領着兩萬人馬與武威太守馬騰在北地郡富平會師,馬騰本人並沒有出馬,而是派長子馬超、大將龐德、長女馬雲祿領兩萬騎兵,在趙雲的統一指揮下,向東推進。

徐晃領兩萬人馬與涼州牧皇甫嵩會師,皇甫嵩自持身份,沒有親自出戰,而是派兒子皇甫酈領三萬人馬參戰,在徐晃的統一指揮下,向北推進。

三路大軍,選定了同一個日子,不宣而戰,對盤踞在河套地區的大量匈奴、鮮卑、羌胡部落開始了致命的打擊。

這些部落都在這塊地方生活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他們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羊,除了鮮卑老單于檀石槐在生前時讓他們這些部落有短暫屈服之外,其他的時間裡,他們既不服從南匈奴單于的統治,又不服從於大漢朝廷的治理,自成勢力,雜居在河套地區,儼然成了這片天地的主人,卻不知他們佔據的地方其實早該就是大漢的萬頃良田,現在是該收回來的時候了。

呂布策馬奔騰在河套草原上,望着綠茵千里的草原,望着碧藍的天空,不禁心曠神怡,陶醉了一小會,呂布瞬間就清醒過來。這片肥沃的土地在胡人猖獗的北朝時期被稱作敕勒川,還有一個著名的歌謠傳唱千年“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草低見牛羊。”這個歌謠甚是美好,唱出的是遊牧民族的美好生活,至於農耕的大漢民族的血淚,總是被信奉成王敗寇的垃圾歷史學者所無視。

數裡外,一個部落的帳篷外,許多騎着駿馬,身背長弓的匈奴男子們揮舞着鞭子,驅趕着牛羊。現在秋高氣爽,正是畜羣上膘的時節,馬壯牛肥羊長肉,看上去總是那麼喜人,這些男子們看着自家的牛羊個個都膘肥體壯,心裡甚是高興,都笑着說道:“看來今年冬天不用再冒險去南邊搶糧食了,光這些牛羊就夠過冬了。”

自古以來,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大漢民族不斷侵擾,除了某些野心家爲了中原的如畫江山之外,更多是爲了找吃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生,萬一出現大旱天氣,水枯竭了,草旱死了,萬一出現暴雪嚴寒天氣,牛羊都會大片死亡,生計難以維持,遊牧民族迫於無奈,只好南下劫掠,當然演變到後來,做強盜做慣了做爽了,就不想做回原來善良、熱情、能夠唱出吉祥三寶的好牧民。

呂布這次過來,是想讓這些遊牧民族的人們,記住他們本來的身份是牧民,而不是強盜。

也許是呂布三路大軍前些天的舉動驚動了這個部落的頭人,他慌慌張張地跑出大帳,吹響了召集的號角:“所有成年男人,帶上你們的弓,帶上你們的箭,披上你們的甲,戴上你們的盔,告別你們的女人孩子,騎上馬,跟着本王,前去迎擊呂布!”在草原上,每個部落頭人似乎都有膽子自稱王。

“呂布?!那個殺神?!他打過來了?”當年呂布在幷州兇名昭著,方天畫戟下有上千名異族的血,這些匈奴男子有那個沒聽過呂布的名字,聽到他的名字感覺比聽到死神光臨還要可怕,全都渾身顫抖。()

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187章 你娘好嗎第173章 奇襲鄔堡第373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三)第211章 呂校長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722章 王莽的教訓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第313章 呂範正軍紀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283章 小甄宓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360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一)第436章 中計了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858章 發展製糖業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98章 董卓背黑鍋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833章 生擒劉備第233章 碧眼奴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582章 大漢的公主們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595章 通天教三聖女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145章 封爲溫侯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137章 水淹於毒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569章 南陽李嚴第361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二)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651章 平定遼東公孫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523章 江東形勢第615章 聖女王魯蓮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510章 通天經第684章 曹操詐死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147章 大校尉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第180章 權臣內定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103章 盧植想收徒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553章 獻帝皇后伏壽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511章 蔡琰在倒追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527章 徐州遊擊將軍臧霸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551章 袁紹得玉璽第362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三)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728章 高堂隆和溫恢第251章 焉能袖手旁觀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76章 得錢五百億第710章 封爵武安公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855章 周瑜到夷洲第347章 討董之曹操求助
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187章 你娘好嗎第173章 奇襲鄔堡第373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三)第211章 呂校長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722章 王莽的教訓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第313章 呂範正軍紀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283章 小甄宓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360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一)第436章 中計了第689章 丁夫人如願以償第858章 發展製糖業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98章 董卓背黑鍋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833章 生擒劉備第233章 碧眼奴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582章 大漢的公主們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595章 通天教三聖女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145章 封爲溫侯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137章 水淹於毒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569章 南陽李嚴第361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二)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651章 平定遼東公孫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523章 江東形勢第615章 聖女王魯蓮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510章 通天經第684章 曹操詐死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147章 大校尉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第180章 權臣內定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103章 盧植想收徒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553章 獻帝皇后伏壽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511章 蔡琰在倒追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527章 徐州遊擊將軍臧霸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551章 袁紹得玉璽第362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三)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728章 高堂隆和溫恢第251章 焉能袖手旁觀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76章 得錢五百億第710章 封爵武安公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855章 周瑜到夷洲第347章 討董之曹操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