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陸遜六歲

一秒記住

在九江郡擔任都尉的陸駿,猶豫着不知道該不該前去鄴城,向叔父陸康請教。

數年前,廬江賊黃穰等與江夏蠻連結十餘萬人,攻沒四縣,漢靈帝任命陸康爲廬江太守,陸康賞罰分明,籠絡軍心,大破黃穰,餘黨悉降。陸康挾此大功,廬江太守之位更爲穩固,又爲吳郡陸家家主。

在歷史上,袁術屯兵壽春,軍中乏糧,派人向陸康求援,陸康因爲袁術叛逆,閉門不應,內修戰備,將以御之。袁術大怒,遣孫策攻打陸康,將廬江團團圍住。陸康頑強防禦,手下將士在圍城之前休假回家的,都悄悄地回到廬江城,都是在夜裡翻牆而入,看得出陸康深得軍心。陸康跟孫策對峙了兩年,城池才被孫策攻陷。由此可見陸康絕非庸才,亦可看出陸遜、陸抗在後來的赫赫威名,絕非偶然,實乃秉承家風。

陸康從袁紹出逃的事實上,判斷出董卓將來必定會被天下諸侯共討之,雖然如此,他依然認爲宗廟所在的洛陽纔是正朔,呂布挾持太后和天子遠遁鄴城,乃是棄宗廟社稷於不顧,這樣的太后、天子、大臣都不值得跟隨。陸康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歷史上的他可以逃回吳郡老家,保得一命,可他沒有。

六歲的陸遜站在一旁,全神貫注地豎着耳朵聽着,聽陸康極力主張陸駿不去鄴城,如敷粉般白皙的小臉蛋上露出一絲不以爲然。

陸康看到陸遜臉上的表情,覺得很奇怪,便笑道:“遜兒,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叔祖,孫兒有一事不明,還請叔祖示下。”陸遜躬身道。

“遜兒,你且請說,”陸家的家風嚴謹中帶着活潑,每當家族成員議事,子弟們都可以暢所欲言,說得對會有獎勵,說的不對,也不會被罰。

“以董卓立劉協爲帝前後的行徑來看,叔祖您仔細想想,若是天子、太后留在洛陽,會是什麼下場?”陸遜不慌不忙地拋出一個關鍵的問題。

“呃,以董卓入京數天後就妄立劉協爲帝,由此可知,董卓存廢立之心是早有預謀,再者被何太后逼死的董太后乃董卓同族胞姐,若是太后天子不離開洛陽,一旦天子被廢,董卓勢必以何太后當初逼死董太后爲理由將何太后殺死,何太后一死,天子亦不能久存。

遜兒,我明白你的意思,若是天子、太后留在洛陽,必定是死路一條。”陸康臉色凝重道。

“叔祖,在廢立典禮上,袁隗發覺典禮上的太后和天子是假扮的,當場吐血,淪爲天下笑柄,董卓勃然大怒,把假扮太后和天子的人殺死,由此觀之,董卓也有心殺真的太后和天子,若是無心,他對假的也不敢下毒手。太后和天子若不聽從呂布勸告,執意留在洛陽,必被董卓所害,太后和天子被害,只剩下陳留王劉協被董卓袁隗擁立成的這麼一個唯一的皇帝,到時候朝廷必在董卓掌控之中,董卓必定重用西涼一系,像我們這些江南世家,絕對不在董卓眼中,以此觀之,若想家族更爲昌盛,父親一定要去鄴城。”陸遜侃侃而談,看他的模樣,又哪裡像是六歲多的孩子,又是一個小妖孽啊。

陸康讚賞地點點頭,對陸駿說道:“是啊,我不可將個人好惡來評判時局,遜兒說得很對,你去鄴城必能讓陸家重振乃祖的光輝,若是拒絕鄴城朝廷,將來鄴城朝廷平滅董卓,一統天下,算起舊賬,咱們陸家必被排擠清洗,由此可見,這鄴城一定要去。”

陸駿笑道:“說來很是奇怪,這個呂布將軍在信裡一再強調讓我攜帶陸遜前往,莫非他早已知曉遜兒有大才?”

“我們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但相信他呂布從區區一介州府主簿瞬間建立諸多大功,一躍成爲鄴城政權軍事主腦,必有通天徹地之能,而他還不到三十歲,跟即將六十歲的董卓形成了鮮明對比,由此可見鄴城朝廷是朝氣蓬勃的,別的不說,光是耗着,洛陽也耗不過鄴城。別的不說了,光看有一個呂布,這個鄴城朝廷咱們陸家都得鼎力支持。”陸康被陸遜的分析帶動起來,自己拋開對呂布門第出身的偏見,仔細地從戰略角度分析鄴城朝廷的優勢,他不得不承認鄴城朝廷現在看起來弱小,但未來的贏面更大。

陸駿聽從陸康和陸遜的意見,攜帶陸遜,在數百家兵的保護下,從廬江登岸,沿着徐州和豫州的邊境往鄴城進發,到了濮陽,渡過黃河,到了黎陽,面見守將張遼,呈遞任命詔書,張遼見陸駿是新任的鄴城城門校尉,類似於後世的九門提督,權柄不小,不敢怠慢,忙派一千人馬護送陸駿一行人前往鄴城。

與此同時,扶風郡法家,法衍也被年方十三歲的兒子法正說服,決定投奔鄴城朝廷。

法正勸說法衍,亦是分析未來的形勢,經法正縱橫捭闔的一番分析,法衍發現董卓看似勢大卻被天下厭棄,呂布看似勢小卻能聚攏天下之力共殲董卓,董卓必然會從洛陽敗退,等董卓西涼大軍敗退回京兆扶風一帶,法家爲世家大族,必定會遭受董卓西涼兵的荼,看來只好離開扶風前往鄴城。

在法正的勸告下,法衍把家中所有田地商鋪都悄悄售出,遣散奴僕,領着全家老小,繞道去了安定。到了安定以後,法衍把任命詔書呈遞給皇甫嵩看過,皇甫嵩便派二千人馬護送法家一行人前往鄴城,渡過黃河,到達河東,再由幷州牧朱儁派人護送到壺關,再由上黨太守張楊護送到鄴城。

諸葛家、陸家、法家到達鄴城估計還需要一個多月,不再贅敘。

———————————————————————————————

皇甫嵩鎮守涼州,準備爆董卓的菊花,所以無法親身前來。

朱儁鎮守幷州,準備插董卓的肚臍,也無法親身前來。

劉虞身爲幽州牧,雖然遙領太尉之職,卻因幽州爲邊陲,鮮卑、烏桓時時侵擾,劉虞須要安撫那些蠻族,亦無法親來鄴城。

但他們這三位重臣都派了親信前來鄴城聽命。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來到鄴城,因能言善辯,被任命爲大鴻臚丞,協助大鴻臚掌管接待賓客之事。

按照東漢制度,凡諸侯王、列侯和各異族的酋長,以及外國君主或使臣,都被視爲皇帝的賓客,所以與此有關的事務多由大鴻臚掌管。如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他們因有罪而奪爵、削地,都由大鴻臚經手處置。諸侯王進京朝見皇帝,大鴻臚典掌禮儀;諸侯王死亡,大鴻臚遣使弔唁,並草制誄策和諡號。臣屬於漢的異族酋長,在接受漢的封號或朝見皇帝時,以及外國使臣來貢獻等,屬於禮儀方面的事務,都由大鴻臚承辦。郡國派屬吏到京師上計,大鴻臚要爲他們安排館舍。

換言之,大鴻臚是外交部長,皇甫酈的大鴻臚丞相當於外交部常務副部長。

皇甫嵩隊對侄子能榮升到這個位置相當滿意,鄴城的六位輔臣見這個任命讓皇甫嵩對鄴城朝廷更加擁護,也非常欣喜。

朱儁的族弟朱光來到鄴城,因其善能治政,被任命爲大司農,具體負責徵收田租、芻稿稅、算賦、貲賦、更賦、過更、算緡等賦稅,還經營鹽、鐵、酒的製作專賣,從事均輸、平準等商業活動,而且管理漕運和調撥物資,負責國家官吏的俸祿、軍政費用等財政開支。

朱光在歷史上曾經做過廬江太守,在廬江屯田,後來被呂蒙、甘寧所破,說明他軍事才能應該遠遜於治政才能,治政才能貌似不錯,但他能做大司農多是出於勢力的平衡,出於對朱儁的拉攏。

呂布當然是想安插韓浩或石韜做大司農,但他們年紀輕,又出身於寒門庶族,又從沒有做官的資歷,所以根本擺不上臺面,呂布只能讓韓浩和石韜在屯田上積累經驗,等他們影響力和名聲足夠了再讓他們慢慢升做大司農,像韓浩現在就兼任大司農丞,待朱光任期完畢後,再讓韓浩擢升到大司農。

不過這時候的大司農的部分職權,比如徵收田租、芻稿稅、算賦、貲賦、更賦、過更、算緡等賦稅和負責國家官吏的俸祿、軍政費用等財政開支都慢慢移交內閣的戶部管理,大司農慢慢地便退化爲後世的農牧部和林業部的合體。

劉虞派兒子劉和和親信田疇前來鄴城爲天子效命。

劉和原來就是少帝劉辯的侍中,當初劉辯逃出洛陽城時,劉和就一直跟隨,到了鄴城以後,請假去幽州探望父親,劉虞又派他重回劉辯身邊再任侍中。因爲侍中是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與聞朝政,算是親信貴重之職,所以暫時加無可加。

田疇,是北平田氏的精英子弟,北平田家是鉅鹿田氏的附屬家族,田疇此番前來拜見天子,也順便拜見了田家家主田豐,在田豐的引見下,拜見了徵北將軍呂布。

第209章 小學堂第108章 隨我衝陣第564章 四路伏擊袁紹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806章 大成皇后馮媛第842章 削弱保皇黨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145章 封爲溫侯第187章 你娘好嗎第114章 私兵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409章 輪到吳瑕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163章 斷絕幻想第290章 被他們拒了(一)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813章 大喬的幸福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525章 劉焉欲稱帝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827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56章 鏖戰勝典韋第661章 曹操崛起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46章 招張機馬鈞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788章 影帝劉曄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10章 封爵武安公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646章 新封狼居胥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54章 逐虎將典韋第84章 神物望遠鏡第818章 荊州俊才上第800章 董白的快樂上第276 章 匈奴是獵犬第341章 納貂蟬爲妾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421章 人頭滾滾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470章 鮮卑最強第722章 王莽的教訓第654章 擊敗袁術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第521章 給義子孫策組班底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50章 設摸金校尉第502章 要有信仰第744章 還都洛陽城第847章 大中華憲章第195章 全民皆兵638章 兩個狼崽子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213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10章 魏延沒反骨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551章 袁紹得玉璽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159章 田豐真幸運第124章 主公好強第160章 沮授效忠第321章 復興呂氏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113章 兵力大漲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51章 中牟令陳宮第864章 倭國女王卑彌呼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140章 六百萬石
第209章 小學堂第108章 隨我衝陣第564章 四路伏擊袁紹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806章 大成皇后馮媛第842章 削弱保皇黨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145章 封爲溫侯第187章 你娘好嗎第114章 私兵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409章 輪到吳瑕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163章 斷絕幻想第290章 被他們拒了(一)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813章 大喬的幸福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525章 劉焉欲稱帝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827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56章 鏖戰勝典韋第661章 曹操崛起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46章 招張機馬鈞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635章 呂布斬魁頭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788章 影帝劉曄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10章 封爵武安公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646章 新封狼居胥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54章 逐虎將典韋第84章 神物望遠鏡第818章 荊州俊才上第800章 董白的快樂上第276 章 匈奴是獵犬第341章 納貂蟬爲妾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421章 人頭滾滾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470章 鮮卑最強第722章 王莽的教訓第654章 擊敗袁術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410章 皇后公主睡不着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第521章 給義子孫策組班底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50章 設摸金校尉第502章 要有信仰第744章 還都洛陽城第847章 大中華憲章第195章 全民皆兵638章 兩個狼崽子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213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10章 魏延沒反骨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551章 袁紹得玉璽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159章 田豐真幸運第124章 主公好強第160章 沮授效忠第321章 復興呂氏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653章 各個擊破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113章 兵力大漲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51章 中牟令陳宮第864章 倭國女王卑彌呼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140章 六百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