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

ps:??這本《重生呂布一統三國》寫到這裡,已近尾聲,這個月底絕對收尾,因爲呂布已經成功地統一了歷史上魏蜀吳三國的疆土,內戰結束了,常歡樂本來想花大篇幅詳細寫一下討伐四夷的戰爭,可現在成績如此慘淡,沒有繼續寫下去的情緒了,只能以內戰結束做結尾,討伐四夷平定倭國、高句麗之類的戰爭當然還會寫,只是潦草了一點。

請各位移駕到常歡樂的新書《超級曖昧高手》,

呂布將注意力放在益州一個世家大族身上,這個世家大族對歷史上蜀漢政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個世家大族的兩代人都曾經位列蜀漢政權的中高層,它是和董家、吳家並稱的費家。

費家有兩個人,是呂布屬意很久的,一個是費觀,一個是費觀的族子費禕。這兩個人在演義上曇花一現,在歷史上確有濃墨重彩的表現,值得一敘。

費觀,字賓伯,江夏鄳縣人,他的家族爲江夏大族,與劉焉家族世代交好,費觀族姑嫁予劉焉爲正妻,爲劉焉生下四子,而劉焉的兒子劉璋也將妹妹嫁予費觀,所以費觀既是劉璋表弟,又是劉璋妹夫,其胞兄字伯仁,被劉璋遣使迎入蜀中,而日後名震天下的“蜀漢四相”之一的費禕正是費觀族子。

建安十八年,二十餘歲的費觀作爲李嚴軍參軍,與李嚴一同據守成都最後一道屏障綿竹,抵抗劉備,後劉備軍至,費觀與李嚴俱降。

劉備既定益州,任命費觀擔任裨將軍,後又升爲巴郡太守、江州都督。鎮守益州東南。建興元年,後主即位,加費觀都亭侯,升爲振威將軍。

費觀有才略,辦事精明強幹,他的文才武略爲士人所嘆息,爲官條理清晰,剛直又擅長辯論,且時常用錢財資助施與他人。既有義氣又有原則,很受人親信。都護李嚴性格矜持高傲,護軍輔匡等人年齡與職位都僅略次於李嚴,但李嚴卻不屑與他們親近,而費觀小李嚴二十餘歲。卻與李嚴交往親近的就像同輩人一樣。建興初卒,年僅三十七,爲時人所嘆息。

呂布命人斬殺劉璋,跟劉璋家族世代姻親的費家本來應該跟呂布勢不兩立的,但費家的選擇是很理性的,他們在歷史上選擇了劉備背棄了劉璋,這一世也不例外。在費觀胞兄費伯仁的帶領下,費家歸順了呂布,背棄了劉璋。

費觀歷史上的表現雖然可圈可點,但他現在畢竟只有六歲。跟他的族內侄子費禕年歲差不多,都被呂布送往洛陽,既有培養之意,也有牽絆蜀中世家豪族費家之意。

費禕。字文偉,少時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生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劉璋之母。劉璋遣使迎接費伯仁,費伯仁便帶着族弟費觀、族子費禕遊學入蜀。後來劉備平定蜀中,費禕便留在益土,並與南郡人董允齊名。其時許靖喪子,董允與費禕正要一起到功出席葬禮。董允向其父董和請求車駕,董和便遣一乘開後鹿車給二人。董允見此,面有難色,費禕卻從容走前先上鹿車。及至喪所時,諸葛亮及國中諸貴人均已齊集,而備有車乘的人甚少,董允神色猶未泰,而費禕卻晏然自若。駕車人回來後,董和問及備細,知其如此,於是向兒子道:“我常常以爲你跟文偉之間的優劣未可分別,但從今以後,我對這個問題不再有疑惑了。”

蜀昭烈帝章武元年,劉備立太子時,費禕與董允俱爲太子舍人,遷庶子。劉禪繼位後,以費禕爲黃門侍郎。

蜀後主建興三年,丞相諸葛亮征討南中而還時,朝中衆官數十里設道迎逢,這些官員的年位多在費禕之上,而諸葛亮卻特請費禕同載,由是衆人對費禕莫不改變其看待。

諸葛亮以剛從南歸之由,遣費禕爲昭信校尉,出使東吳以通款好。在招待宴上,孫權爲人性既滑稽,向費禕嘲啁無方,而諸葛恪、羊茞等吳臣以才博果辯,也紛紛論難,辭鋒不絕,而費禕以順暢的言辭及篤信的義理,據真理以作答辯,終不爲所屈。酒酣時,費禕與諸葛恪相對嘲難,言及吳、蜀。費禕問道:“蜀字云何?”諸葛恪便道:“有水者濁,無水者蜀。橫目苟身,蟲入其腹。”費禕復問:“吳字云何?”諸葛恪道:“無口者天,有口者吳,下臨滄海,天子帝都。”

孫權曾大醉問費禕道:“楊儀、魏延,皆爲牧豎小人。二人雖常有鳴吠之益於時務,但既已任之,其勢必不得爲輕,若一朝無諸葛亮,二人必爲禍亂矣。你們這樣胡塗,不知防慮於此,如何爲將來打算呢?”費禕愕然不能即答。其時襄陽人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費禕使吳,於是看着費禕說:“可速指楊儀、魏延之不協純起於私忿而已,二人並無黥布、韓信等難御之心。如今正要掃除強賊,混一國內,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果舍此不任,輒爾防其後患,那不就等於害怕風波而廢其舟楫嗎?這並非長計。”孫權方纔大笑而樂。

孫權對費禕甚表器重,向費禕道:“先生是天下之淑德,將來必成爲蜀朝的股肱重臣,恐怕不能常來東吳了。”孫權以手中常所執寶刀贈予費禕,費禕答道:“臣不才,何堪當明公之任命?然而刀是用以討不庭、禁暴亂之物,但願大王可以勉建功業,同扶漢室,如此則臣雖闇弱,也不負這次東顧貴國之行。”

蜀後主建興八年,費禕轉爲中護軍,後又爲司馬。當時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互相憎惡對方,每次並坐皆爭論,魏延常舉刀刃指向楊儀作威嚇,楊儀則泣涕橫集。費禕常介入二人坐間,爲他們諫喻分別,以釋其意,因此諸葛亮在世之時,可以各盡魏延、楊儀之所用者,全賴費禕從中匡救之力。

蜀後主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病故,密與費禕、長史楊儀、護軍姜維等安排身歿之後退軍的節度,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死後,軍中秘不發喪,楊儀便使費禕往揣魏延之意。魏延道:“丞相雖亡,我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都入葬,我自當率領諸軍擊賊。豈何以一人之死而廢天下之事呢?而且我魏延是甚麼人,會爲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嗎!”便與費禕共作行留部分,令費禕與他手書連名,告下諸將。費禕知其不妙。便訛道:“我當爲君回去勸解楊長史,長史是文吏,甚少管知軍事,他必不違命。”於是出門馳馬而去,魏延尋悔,但已追之不及了。

諸葛亮死後,費禕爲後軍師。初時。楊儀爲先主劉備的尚書,而蔣琬爲尚書郎,後來雖然俱爲丞相參軍長史,然而楊儀每次從行。都身當軍中的勞事劇務,又自以年宦先於琬,才能亦逾於琬,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當時人們畏其言語不節制,莫敢相從。惟有後軍師費禕前往加以慰省。楊儀常對費禕訴恨,前後云云數遍,又向費禕道:“往者丞相亡沒之際,我若舉軍以降魏,處世會當落得如此境地嗎!這實在令人追悔不可復及。”費禕乃密表其言於上。十三年,楊儀被廢爲庶民,徙漢嘉郡。楊儀至徙所,又上書誹謗,辭指激切,朝廷於下郡收押楊儀。結果楊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不久,費禕代蔣琬爲尚書令。於時舉國多事,公務煩猥,而費禕識悟過人,每次省讀書記,舉目稍視,已能究知其意旨,其速度數倍於人,而且過目不忘。費禕常於早上聽知政事,其間接納賓客,飲食嬉戲,加之博弈,每每能夠盡賓客之歡,而不廢自身大事。後來董允代費禕爲尚書令,欲效法費禕之所行,但在旬日之中,事情多所愆滯。董允不得不嘆道:“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遠,此實非我之所能及啊!我聽事終日,卻猶覺沒有餘暇可處。”

蜀後主延熙六年冬十一月,費禕遷大將軍,錄尚書事。

蜀後主延熙七年春閏月,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兵向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拒守興勢之圍。費禕便留鎮南大將軍馬忠於成都,平尚書事,自己則督諸軍往興勢赴救,率衆御魏。光祿大夫來敏至費住所禕許別,求共對圍棋。其時軍中籌備嚴駕,紛紛營營,而費禕與來敏留意對戲,面無厭倦之色。來敏便道:“我只是聊觀試君而已!君信可人,必能對付賊者。”費禕至興勢,果然立退敵軍,封成鄉侯。秋九月,還成都。後來司馬懿之誅曹爽,費禕曾設《甲乙論》評其是非。

費禕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

蜀後主延熙十六年春正月,漢壽舉行歲首大會,魏降人郭循亦在坐。其時費禕歡飲沉醉,不及戒備,結果爲郭循親手持刃所害身死,追諡曰敬侯。憮戎將軍張嶷,初見費禕恣性泛愛,過於待信新附,張嶷曾致書戒之道:“昔日岑彭(東漢初名將)率師,來歙(東漢初名臣)杖節,然皆見害於刺客,如今明將軍位尊權重,應宜鑑知前事,稍爲警惕。”然而費禕終爲郭循所害。

費禕被刺殺,最大受益者並不是曹魏,而是姜維,因爲費禕輔政其間,姜維自以通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計畫引西北諸羌、胡以爲羽翼,並指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之。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費禕向姜維說:“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爲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 費禕死後,姜維不但從衛將軍升爲大將軍,還可以隨心所欲地發動北伐,他北伐九次,皆無功而返,勞民傷財,不過確實也在實踐了他師父諸葛亮的遺願,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489章 秦直道第301章 誰薦舉誰負責第16章 勸避亂冀州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501章 以佛平胡第863章 消滅倭國下第283章 小甄宓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233章 碧眼奴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362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三)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79章 貂蟬爲愛妾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416章 三十八世家合兵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15章 唐皇后逆來順受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258章 蔡琰開始主動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531章 助甄姜做母親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688章 曹操的丁夫人第558章 趙雲引開顏良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529章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第216章 呂布戰三英(二)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363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四)第341章 納貂蟬爲妾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591章 陳到白耳兵第774章 擊潰袁術第103章 盧植想收徒第156章 如此生財之道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29章 糧食和晉商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350章 討董之兩條狗曹操劉備第472章 光明鎧第744章 還都洛陽城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765章 發兵小沛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562章 奪取三郡第331章 一箭三雕之策第549章 絲路與運河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第404章 培訓五大謀士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133章 不如你去搶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402章 憑你也配使戟第301章 誰薦舉誰負責第649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91章 天子之宴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267章 潘無雙鏖戰李傕第521章 給義子孫策組班底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721章 效王莽之仁第557章 趙雲夜襲敵營第356章 討董之董卓堅守洛陽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233章 碧眼奴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806章 大成皇后馮媛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580章 順我心意第538章 董卓頻遭刺殺
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489章 秦直道第301章 誰薦舉誰負責第16章 勸避亂冀州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501章 以佛平胡第863章 消滅倭國下第283章 小甄宓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233章 碧眼奴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362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三)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79章 貂蟬爲愛妾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416章 三十八世家合兵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15章 唐皇后逆來順受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258章 蔡琰開始主動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531章 助甄姜做母親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688章 曹操的丁夫人第558章 趙雲引開顏良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529章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第216章 呂布戰三英(二)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363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四)第341章 納貂蟬爲妾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591章 陳到白耳兵第774章 擊潰袁術第103章 盧植想收徒第156章 如此生財之道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29章 糧食和晉商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350章 討董之兩條狗曹操劉備第472章 光明鎧第744章 還都洛陽城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第325章 迎娶甄姜(二)第765章 發兵小沛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562章 奪取三郡第331章 一箭三雕之策第549章 絲路與運河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757章 偉大的馬鈞第404章 培訓五大謀士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125章 發討董檄文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133章 不如你去搶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402章 憑你也配使戟第301章 誰薦舉誰負責第649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91章 天子之宴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267章 潘無雙鏖戰李傕第521章 給義子孫策組班底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721章 效王莽之仁第557章 趙雲夜襲敵營第356章 討董之董卓堅守洛陽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388章 該不該動手第233章 碧眼奴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806章 大成皇后馮媛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580章 順我心意第538章 董卓頻遭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