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討董之董卓堅守洛陽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與此同時,在洛陽城裡,相國府裡。

董卓最近幾日,坐臥不寧,二十二鎮諸侯分成六路攻打洛陽讓他疲於應付。

董卓派中郎將段煨統領六萬人馬防守長安,應對皇甫嵩、韓遂、馬騰的西路聯軍。

校尉張濟領四萬人馬防守弘農、陝縣中路,應對朱儁、張楊、徐晃的北路聯軍。

中郎將董越領三萬人馬防守武關,應對荊州刺史韓馥、南陽太守袁術的南路聯軍。

牛輔、楊定等人領四萬人馬,分別防守除虎牢關之外的洛陽八關。

中郎將徐榮、驍騎校尉華雄統領五萬精兵應對東南、正東、東北三路聯軍。

校尉李傕、郭汜領六萬人馬,謹守洛陽,其中便有兩萬飛熊軍,日夜防守着相國府和皇宮。

最被董卓信任的義子閻行也被派往虎牢關鎮守,閻行麾下是擴編的二萬飛熊軍。

西路、北路、南路皆不足慮,最讓董卓擔心的是東路,前些日子傳來徐榮射殺潁川太守王匡、伏擊大破曹操、鮑信、衛茲的聯軍,讓董卓非常高興。

董卓的高興勁還未過去半天,就又收到徐榮領三萬人馬伏擊曹操之後遭遇呂布中央軍狙擊,死傷慘重,陣亡近八千,被俘虜了一萬多,只有不到一萬的殘兵撤回滎陽。

董卓勃然大怒,一巴掌把面前的桌案拍散:“徐榮真是個廢物!竟然被呂布小賊打得如此慘!傳令下去。李傕領一萬飛熊軍前去滎陽。負責迎擊呂布,再派人將徐榮押回洛陽發落!”

董卓的女婿李儒爲董卓最爲倚重的智囊,連忙勸阻道:“相國大人,李傕此前在南匈奴處做護南匈奴中郎將時被呂布中央軍擊潰,二千飛熊軍全被生擒,李傕是呂布手下敗將,我聽說呂布從河東回到鄴城之後,又曾親自苦訓中央軍三個月,又重整了中央軍的軍紀,中央軍的戰力恐怕已經遠勝過在河東的時候。此次若派李傕前去迎戰呂布,恐怕更不是呂布的對手!”

董卓冷哼道:“那就派郭汜前去!”

李儒哀嘆道:“相國大人明鑑,郭汜的將略與李傕相仿,李傕勝不得呂布。恐怕郭汜也不是呂布對手!徐榮此前敗在呂布手裡,完全是因爲大勝了曹操鮑信,驕傲輕敵之故,徐榮本身還是非常有將略的。相信徐榮定能吸取之前的教訓,謹慎防守,呂布必定不能輕易攻破滎陽城。徐榮在滎陽經營四五個月,已得軍心,若是相國臨陣換將,必挫軍中士氣,恐不利滎陽防守。”

董卓瞪起銅鈴大眼。凝視着李儒:“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

李儒嘆道:“傳聞呂布有一百輛霹靂車,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恐怕滎陽守不了多久,滎陽若被攻破,關東諸侯必受鼓舞,勢必會傾發大軍來攻打虎牢關,我們西涼鐵騎利於野戰,不善防守。虎牢關前一馬平川,利於關東諸侯兵力展開,呂布的霹靂車若再行肆虐,虎牢關亦不能守,既然如此。不若撤離洛陽,遷帝於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相國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董卓聽李儒建議,決定立即撤出洛陽,遷到長安。

董卓命令一下,司徒王允大驚,暫住司徒府的兩個年輕人見一向道貌岸然的王允竟然驚慌失措,連忙問他發生了什麼,王允一說,那兩個年輕人跟他分析利害,王允心中大定,連忙前去拜見董卓。

相國府裡,胖大的董卓不耐久坐,就斜靠着牀榻上:“王司徒,你爲何勸吾不要遷都?!”

王允大聲說道:“呂布小賊已在鄴城將少帝扶持起來,相國大人在洛陽扶持陳留王,天下士人要麼歸附於鄴城朝廷,要麼歸附於洛陽朝廷,現在看來,除了關東幾個州郡之外,大部分世家多歸附於我們,正是因爲我們身在洛陽,身在洛陽皇宮,身在宗廟之側,爲天下世家視爲正朔朝廷。一旦相國放棄洛陽,遷往長安,那些先前因爲我們身居洛陽以爲我們四正朔朝廷進而擁護我們的世家認爲相國怕了那關東盟軍,以爲西涼軍衰落了,所以他們就會轉而支持鄴城朝廷。相國大人,洛陽不可棄!”

王允見董卓有些意動,便又繼續說道:“再者,我們也沒有必要撤出洛陽。關東諸侯聯盟雖然有十幾路人馬,多是坐而論道、不同軍務的世家諸侯,他們又懷着明哲保身之心,並不把精銳人馬帶來,所以這些世家諸侯的兵力雖多卻不足慮,可慮者僅有曹操、鮑信、孫堅、呂布之輩,而曹操、鮑信已在汴水被徐榮擊敗,現在剩下的只有孫堅、呂布,傳聞孫堅之前被袁紹派人刺殺,孫堅困在魯山養傷數月,兵力未曾壯大,僅有一萬多人,不足爲慮,唯一可慮者便是呂布,呂布此前曾大破兩千重裝鐵甲騎兵,又用強弩射殺近萬名西涼精騎,俘虜上萬名西涼精騎,展現了中央軍強大不可匹敵的實力,但呂布並非沒有弱點。”

董卓急忙問道:“呂布有何弱點?!”

王允陰冷一笑道:“呂布領兵在外,卻不知道冀州內患已生!

呂布留盧植的侄子盧衝領兵守衛鄴城,那盧衝雖然通曉兵法,善於防守,但他人品不佳,貪花好色,之前曾被他叔父盧植鄙薄,呂布自己貪花好色,便不以爲盧衝的貪花好色是多大的毛病,卻不知那個盧衝已經對呂布的美妾杜秀娘垂涎三尺,卑職已經派人前去鄴城,說動盧衝起兵叛亂,答應將呂布的美妾杜秀娘交給他,還封他做徵北大將軍!

呂布留高覽領一萬人馬在鄴城外防守,卻不知高覽家乃是陳留高家的旁系,高覽跟高幹私底下關係很好,卑職已派人悄悄說動高幹前去勸說高覽,答應高覽若起兵背叛呂布,便把中央軍全部交給他統領。

他們的司徒楊彪家在弘農,被我們西涼軍掌控,只要我們以弘農楊氏全族人的性命相威脅,楊彪絕對會答應背叛呂布。

他們的尚書令黃琬乃是楊彪的多年好友,又受楊彪的父親多番提拔,對楊家感恩戴德,若說動楊彪,楊彪必能說動黃琬。

他們的司空劉弘,素來對呂布架空皇室、獨掌兵權不滿,有楊彪、黃琬說服,劉弘必定響應。

那個鄭泰素來都對呂布不滿,呂布又免去他的吏部尚書之職,鄭泰一直在挖空心思,反擊呂布,相信這個機會他絕對不願意錯過。

那個議郎邊讓對呂布獨攬大權也非常不滿,有鄭泰拉攏,邊讓絕對會響應。

有這些人出面,冀州里面有些對呂布不滿或被呂布剝奪過利益的世家大族,必定會盡起私兵響應。

呂布在離開鄴城之前曾頒下四點土地政策,這些政策觸犯到了大部分世家大族和高級將領的利益,相信我們若多多策動,冀州上下必定會有相當多人站起來反對呂布。

只要盧衝、高覽、楊彪等人在鄴城發動,呂布估計老巢,必定會撤兵而走,到時候虎牢關以東只剩下袁紹等不堪一擊的世家諸侯,便以徐榮一人之力,即可把他們擊敗,若要確保完全,相國可派閻行、郭汜、李傕、張濟、樊稠等將軍前去支援,必能大獲全勝!”

董卓本來就不想離開洛陽這個花花世界富貴之地,聽王允如此精準的分析,不禁大喜:“司徒之計,甚合吾意,便以此計而行!”

李儒冷笑道:“王司徒,據我所知,您並非是奇謀之士,怎地想到這樣的妙計!”

王允笑道:“實不相瞞,是有人給我獻上此計,我原樣獻給相國大人!”

董卓和李儒盡皆追問道:“是什麼人?!”李儒心道,自賈詡投降呂布之後,李儒從未遇到這等陰狠狡猾、智計百出之輩,最讓人驚歎的是,這人竟對鄴城的情況瞭如指掌。

王允笑道:“是兄弟兩個,長兄名司馬朗,次弟爲司馬懿,他們是京兆尹司馬防的兒子,我與司馬防相熟,此二子從溫縣逃出,來到洛陽,暫居我家。估計是呂布得封溫侯,覺得司馬氏乃溫縣大族,有礙呂布對溫縣的統治,便讓他麾下大將張頜將司馬一家滿門殺死,只把司馬懿的六個年幼弟弟放了。我獻給相國的計策是司馬朗說給我的,司馬朗卻說是他弟弟司馬懿告訴他的。”

董卓大喜:“趕快把司馬兄弟請過來!”

董卓跟司馬懿兄弟聊過以後,非常器重司馬懿和司馬朗,命兩人蔘贊軍事。

十歲的司馬懿聰明是夠聰明,卻聰明外露,尚未修煉出後來的那種老奸巨猾韜光養晦,他不知道他獻出這個計策,是在李儒臉上狠狠地扇了一記耳光,讓李儒感到十分的怨恨,也感到從未有過的威脅,李儒看着剛剛十歲就要取代自己位置的司馬懿,心裡泛起一股殺氣。

第415章 唐皇后逆來順受第407章 輪到貂蟬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361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二)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463章 太史慈比箭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401章 郭嘉義正辭嚴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387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626章 公孫度被淹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310章 魏延沒反骨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426章 軍令如山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828章 擒獲張飛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340章 蔡琰願爲平妻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651章 平定遼東公孫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43章 謊言與真相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658章 韓遂衆叛親離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485章 伏擊拓跋部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790章 絕色步練師上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77章 大老婆嚴琳第37章 轉冀州刺史第385章 甘寧張任黃權加入第529章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851章 滅烏桓蹋頓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841章 天文學家周羣第12章 小平津救駕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695章 國人的後裔第459章 河北總督第543章 史阿潛伏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336章 向華佗求助第340章 蔡琰願爲平妻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389章 與狼共舞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472章 光明鎧第193章 少帝遇刺第473章 鮮卑大單于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231章 華佗的麻沸散第616章 微服私訪一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684章 曹操詐死第216章 呂布戰三英(二)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581章 陽安公主劉華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239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五)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164章 郭嘉坑袁紹第286章 幕後主使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191章 天子之宴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534章 準備培養孫尚香
第415章 唐皇后逆來順受第407章 輪到貂蟬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361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二)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463章 太史慈比箭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237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三)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401章 郭嘉義正辭嚴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387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626章 公孫度被淹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310章 魏延沒反骨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426章 軍令如山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776章 文丑大敗第196章 可有女兵第828章 擒獲張飛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340章 蔡琰願爲平妻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651章 平定遼東公孫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43章 謊言與真相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359章 討董之盟軍慘敗第658章 韓遂衆叛親離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711章 龍生龍鳳生鳳第485章 伏擊拓跋部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484章 雞鹿塞外第790章 絕色步練師上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77章 大老婆嚴琳第37章 轉冀州刺史第385章 甘寧張任黃權加入第529章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851章 滅烏桓蹋頓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841章 天文學家周羣第12章 小平津救駕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695章 國人的後裔第459章 河北總督第543章 史阿潛伏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336章 向華佗求助第340章 蔡琰願爲平妻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389章 與狼共舞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472章 光明鎧第193章 少帝遇刺第473章 鮮卑大單于第9章 得傳國玉璽第231章 華佗的麻沸散第616章 微服私訪一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684章 曹操詐死第216章 呂布戰三英(二)第243章 箕關有李肅第581章 陽安公主劉華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239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五)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164章 郭嘉坑袁紹第286章 幕後主使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191章 天子之宴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534章 準備培養孫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