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

當初派太史慈、于禁攻打高麗半島時,呂布一直擔心會戰敗,要知道,歷史上隋煬帝舉全國兵力攻打了三次高麗也都慘敗而歸,唐太宗攻打了兩次雖屢取勝績,但並未傷及高句麗之根本,只到唐高宗時期大將李績和薛仁貴纔將高句麗平定。

在籌劃該怎樣攻打高麗半島時,隋煬帝三次攻打高句麗和唐太宗兩攻高句麗便成了呂布鑽研的現實軍事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只有唐高宗李治時期李績和薛仁貴平滅高句麗那一場算得上,但也只能算做是參考,因爲高句麗的三分之二領土都在後世的東北三省,不同於百濟、三韓全部領土都在那個後世的高麗半島。

首先是一定要確保好後勤保障,軍糧運輸不能出現問題,這是防止功虧一簣的關鍵,所以他讓對自己忠心耿耿的高順在後面都督糧草,這也是吸取楊廣放不靠譜的楊孝感在後方都督糧草的教訓。

其次,全面吸取楊廣的教訓,在對前線指揮上不能過於保守,讓下面的武將見機行事、隨機應變。不能將所有決策都要由自己一個人來裁決,那樣就會導致了作戰不靈活,不能把握戰機。楊廣那廝是一個軍事上的半瓶子醋,空有百萬大軍卻無法發揮力量上的優勢,他基本上沒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戰略戰術手段,對高麗方面也基本上一無所知,面對敵人的多次詐降竟然屢屢上當,不知敵、不懂分合之道、不知虛實,這樣的人做統帥不敗纔怪了。

呂布雖然說不上是戰爭天才,但他的軍事造詣和軍事經驗遠超過現在任何一個敵方統帥,敵方的任何軍事行動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隋唐時期攻打高麗之所以那麼困難,是因爲那時的高麗是東漢末年高句麗將三韓、扶余等大部分國家吞併成立的國家,國力比東漢末年強了十倍不止,東漢末年的高句麗只是東北亞地區衆多小國裡面規模最大的而已,跟幾百年後的高句麗沒法比,不過它在這東漢末年畢竟是東北地區最強的國家。但歷史上曹魏的二流武將母丘倹領一萬多人就把高句麗打得落花流水,兩次差點就把高句麗給滅國了,超一流統帥呂布平定東北地區勢如破竹,無可厚非。

其實就是用人的問題,有些能獨擋一面的將領就儘量發揮他們的才能。隋唐時期的將領也不乏久經戰爭考驗的名將,可惜最終在最高統帥的牽制下無所作爲,隋煬帝和唐太宗的親征失敗,其實歸根結底都跟他們御駕親征包辦一切有關。

呂布就充分地發揮了張遼、太史慈、于禁的才能,讓郭嘉、陳宮的參謀部推演戰局排兵佈陣發佈命令。呂布在戰爭的大部分時期都是放任麾下文武將領去做事,他只在關鍵的時刻做判斷。

隋唐時之所以屢次攻打高句麗不下,還有兩個原因,一則是沒有很好的調查,沒有詳細的全面地圖和區域地圖,不熟地形,乃是盲人騎瞎馬,二則是沒有派人潛入高句麗國內破壞。致使高句麗權臣蓋蘇文一舉剿除所有政敵將高句麗軍政全數掌握,團結統一的高句麗自然難以戰勝。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呂布非常重視軍事情報蒐集,從十年前就開始在東北地區的敵對勢力裡安插了情報特工,他對高句麗、百濟、扶余、三韓的瞭解甚至比這些國家的國王還要清楚,把這些國家裡面稍微有些能力的人物全都刺殺,現在再來攻取這些國家自然易如反掌。

呂布這番苦心孤詣終於得到了回報,中華帝國的軍隊如摧枯拉朽。迅速擊敗東北亞地區的所有敵對勢力。

呂布現在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夠長治久安地統治高麗,使之成爲中華的領土而不再是日後還鬧獨立鬧個不停的殖民地,更不再會是愚蠢的空耗中華國力的藩屬國。

歷史上,唐朝曾經短期地佔領過高麗。攻陷首都平-壤,國王高藏被俘。高句麗王國立國七百零五年而亡,高麗半島的三國時代結束。高麗半島四分之三的土地入於中國,新羅王國侷促在半島東南角四分之一的土地上。不過唐朝統治的時間只有九年,新羅對唐朝併吞了那麼多土地深爲不滿,暗中發動民變,促使平壤孤立,唐軍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設在平壤的安東總督府遷到遼東,新羅王國遂統一朝鮮半島的中部和南部,跟唐朝爲鄰,隋唐時期國人在高麗半島死了幾百萬人,卻做了新羅的嫁衣。

再看看明朝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清末甲午年間的抗日援朝,再看新中國成立的抗美援朝,中華兒女在那裡空撒了多少鮮血,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看後來,華夏國每年給北高麗輸送50萬噸石油,佔北高麗進口石油總量的百分之八十,石油不僅價格大大低於國際市場價,而且通常都是延期一到兩年再付款,每年援助給北高麗五十多萬噸糧食,也就是二十多億斤糧食,這麼多糧食足夠養活一千萬人,結果華夏國得到了什麼呢?

呂布不想重蹈明代及其以後兩個朝代的悲劇,堅決不在這塊土地上空留國人的鮮血,一定不能再搞什麼腦殘的藩屬國,一定要把這塊土地變成大漢民族的樂土。

呂布不準備搞任何藩屬國,凡是能夠打過去的地盤,都要成爲中華帝國的州郡。

呂布從從頻臨高麗半島的遼州、幽州、冀州、青州諸州,吸引來四十萬漢人,其中有二十萬都是青壯,他們多半都成了農場主,還有一部分成了礦主,同時他們也是新成立的朝州地方警備軍的一份子。

呂布讓于禁擔任朝州將軍,管寧兼任朝州刺史,于禁領一萬正規軍來訓練整編那二十萬警備軍,二十萬警備軍便可牢牢地控制住高麗半島。

中華帝國的軍隊佔據了高麗半島,並攻佔了濟州島後,往東南便可進攻倭國,日後如果將倭國拿下,配合着夷洲(臺-灣)和琉球羣島,便可將渤海、黃海、東海和鯨海(倭國海)盡數囊括,讓這一大片海域上面的商船和下面的奇珍異寶都在中華帝國的掌控之中。而且拿下高麗後,再拿下枯葉島(庫頁島),繼續往北,就可以佔領被一大片冰雪覆蓋的荒原西伯利亞,荒原下面卻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待技術成熟後便可以開採。

這高麗國從都城開始劃分,一南一北,北部富有礦產,最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鉛、鋁和鐵礦,還有石灰石、雲母、石棉以及煤炭等。高麗自古以來就有產金國之稱,而且高麗北邊的金礦常與銀、銅等礦共生,在一個叫做上農的地方,黃金儲量高達三千多億斤(礦石)。而在一個叫做茂山的地方,鐵礦埋藏量將近有十萬億斤,而且還是富鐵礦,不需要多費勁就能開採出來,另外高麗北部的煤礦儲量約有三十萬億斤,正好可以拿下鍊鐵,于禁、管寧組織人手在那裡好好打造兵器。高麗多山,所以多林木,可以採伐來做船隻,以高麗爲一個造船的集中地,在高力打造戰船、兵器,爲數年後攻佔倭國做好準備。

呂布拿下高麗半島後,目光便放在倭國,不過倭國身處海疆,又有詭異的神風相助,呂布擔心自己重蹈當年蒙古攻打倭國的覆轍。

公元1274年10月20日,元朝和倭國之間發生的“文永之役”已經進行到白熱化階段,元軍分兩路在倭國的博多灣登陸,打得倭軍潰不成軍。元軍乘機追擊,但卻由於副帥劉復亨在追擊中中箭受傷,攻勢減弱,而且天色已晚,元軍便停止了進攻。

當晚,元軍召開軍事會議。多數將領認爲形勢不利,很多人都高估了倭軍數量,而且國內沒有派遣援軍,主張撤退。於是主帥忻都下令撤退,但很不幸,撤退當晚,一場颱風突然來襲,不可一世的元朝大軍被這場大風完全吞沒……在這次征戰中,元軍損失兵力1.3萬餘人,其中絕大多數不是戰死,而是死於這場風暴。由此,元朝再也不敢貿然發動對倭國的襲擊。倭國人認爲這場颱風是上天挽救了倭國,於是乎頂禮膜拜謂之“神風”。這便是“二戰”時倭軍中“神風突擊隊”起名的由來。

而且現在東瀛羣島上雖然很多小國家狗咬狗,但倭人畢竟也有一百多萬,而且都是野性未馴好勇鬥狠,單兵作戰能力較強,呂布不想在這些禽獸身上損失太多漢人性命,所以就謹慎一點出兵,他決定先佔領夷洲,從高麗往南,從夷洲往北,南北夾擊。

臺-灣在戰國時代稱爲“島夷”,前後漢和三國時代稱“東鯤”、“夷洲”,隋、唐以後稱“夷洲”,明萬曆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臺-灣”的名稱。這時是東漢後公元三世紀初期,臺-灣自然是被稱做“夷洲”的。

呂布讓駐紮在舟山羣島的周瑜、賀齊的東海水師從舟山進攻夷洲,因舟山距離夷洲海路甚遠,在這個沒有蒸汽船隻能用帆船的時代,順水順風的情況下,一直不停地航行,也要二十多天,如果海路上再遇到什麼風暴的話,恐怕要一個多月,才能到達夷洲。

那沿路需要多個補給點,才能保證舟山到夷洲的航運不至於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所以呂布交代周瑜、賀齊要先拿下揚州沿海島嶼,作爲標記點。

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571章 分裂的荊州第71章 詭異的客棧第535章 復仇的方式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323章 三妻四妾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258章 蔡琰開始主動第180章 權臣內定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602章 不養亂臣賊子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729章 糜貞曹櫻被劫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106章 董卓進洛陽第697章 巴西橡膠樹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345章 二十二鎮諸侯討伐董卓第661章 曹操崛起第621章 廉政風暴三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121章 袁隗吐血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315章 呂蒙來了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39章 荀彧和荀攸第755章 倭國女王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121章 袁隗吐血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319章 四個姐夫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560章 袁紹潰逃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100章 愛你不釋手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173章 奇襲鄔堡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616章 微服私訪一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292章 被他們拒了(三)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613章 聖女趙愛兒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58章 徐庶論天下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700章 敲詐糜竺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142章 好戲上臺第733章 胖丫頭糜貞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156章 如此生財之道第169章 有別的女人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591章 陳到白耳兵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852章 滅野豬皮的祖先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317章 伏波大將軍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第48章 左慈和華佗第339章 納吳瑕爲妾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第335章 比曹操高尚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第164章 郭嘉坑袁紹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412章 太后吉祥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第250章 大刀劈下來第623章 官員財產公示
第464章 都大着肚子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571章 分裂的荊州第71章 詭異的客棧第535章 復仇的方式第431章 路堵死了第647章 棒子的祖先第323章 三妻四妾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258章 蔡琰開始主動第180章 權臣內定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602章 不養亂臣賊子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729章 糜貞曹櫻被劫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106章 董卓進洛陽第697章 巴西橡膠樹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345章 二十二鎮諸侯討伐董卓第661章 曹操崛起第621章 廉政風暴三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183章 太僕丞田疇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121章 袁隗吐血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315章 呂蒙來了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39章 荀彧和荀攸第755章 倭國女王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121章 袁隗吐血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319章 四個姐夫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第560章 袁紹潰逃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100章 愛你不釋手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173章 奇襲鄔堡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616章 微服私訪一第814章 小喬的幸福第292章 被他們拒了(三)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613章 聖女趙愛兒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58章 徐庶論天下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700章 敲詐糜竺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142章 好戲上臺第733章 胖丫頭糜貞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156章 如此生財之道第169章 有別的女人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591章 陳到白耳兵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852章 滅野豬皮的祖先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317章 伏波大將軍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第48章 左慈和華佗第339章 納吳瑕爲妾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115章 韓浩問計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第335章 比曹操高尚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第164章 郭嘉坑袁紹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412章 太后吉祥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第250章 大刀劈下來第623章 官員財產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