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滅野豬皮的祖先

蹋頓一死,烏桓人士氣大潰,更加潰不成軍,紛紛請降。

高句麗、扶余、三韓諸國人馬見大勢已去,都紛紛潰逃。

他們潰逃路上遭到徐盛、丁奉、孫禮、鄂煥等小將率領的十萬步兵伏擊。

十萬三國聯軍往遼東城潰逃而去,太史慈、于禁領兩萬人馬從遼東城裡衝出,對三國聯軍夾擊。

三國聯軍最後潰逃回去的不足一萬,因爲這個區域的人多半怕死,所以多半投降,寧死不降的屈指可數。

投降的俘虜的全部被押做勞役,接受改造,表現優異的纔有機會轉爲漢籍,成爲中華帝國光榮的公民,表現一般及其以下的只能一輩子做勞役。

呂布和太史慈會師,整頓人馬,補充了部分烏桓騎兵,組成二十萬人馬,等待高順從後方通過盧龍塞運來糧草,即刻發兵攻打高句麗。

呂布留太史慈、于禁領五萬人馬收復樂浪郡,討伐南邊的三韓,留張遼、閻柔領五萬人馬料理烏桓後事,並防守扶余,呂布親領十萬大軍討伐高句麗。

高句麗東川王親自率領步騎五萬餘人迎敵至沸流水,在樑口跟呂布大軍對抗。

兩軍對陣,高句麗軍以死相搏,呂布大軍一力破之,東川王被打得大敗,呂布大軍斬首四千有餘,降者上萬,東川王率殘軍狼狽逃回,據守堅固的丸都城。

呂布大軍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着兵器長繩,偷偷地順着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

東川王領一萬殘兵從北門逃出。呂布命顏良、文丑領四萬人馬追殺,東川王逃到扶餘國,扶餘國是高句麗王室的母國,雖然以前一直不和,現在面臨同一敵人,扶餘國王派出兩萬人馬,救下東川王,扶余王人馬不敵顏良、文丑的四萬人馬,敗退扶余都城。

顏良、文丑久攻不下。呂布留徐盛領一萬人馬鎮守丸都城,料理高句麗的後事,呂布親領大軍攻打扶余都城,這次扶余都城沒有丸都城的破綻,呂布調動攻城器械,霹靂車、弩炮、火藥彈連番轟炸,四天後,攻破扶余都城。其實這個扶余都城的城池牢固度還不如中華帝國的一個普通縣城。

扶余王和東川王繼續往北逃,逃到了肅慎的地盤。肅慎人活躍在遼河以東,北至黑龍江中游,南至松花江上游中段,東抵海濱,方圓數千裡。

肅慎人喜歡養豬,但與漢族的習慣圈養不同。他們習慣自由放牧,任豬羣漫山遍野亂跑,隨意繁殖。一到寒冷季節,他們要殺掉一大批,用冰雪凍上豬肉。只留一小部分,飼養在人們過冬的地穴裡。家族的首領們,把凍肉平均分給家族成員,只把凍肉在火上暖一曖,大家就那麼生吃起來。他們用豬皮裁製衣裳,還用豬毛紡線,他們不習慣於穿褲子,只在腰間繫一塊遮羞布,他們還在身上搽上一層豬油,用來防寒和皮膚乾裂,條件好的富有人家,還畜養大羣的馬、牛、羊。

肅慎人不論男女老少,都留着長長的髮辮。

從這些風俗習慣上,已經看出他們是什麼人的祖先了,他們的後人何其偉大,消滅了大漢民族建立的兩個文化鼎盛的王朝北宋、明朝,偉大得讓呂布牙根疼,所以儘管肅慎王恐懼於呂布大軍,將扶余王和東川王殺了,把他們的人頭都送給呂布,呂布還是無法忘卻歷史的恥辱,無法忘卻歷史的呂布以肅慎不服王化爲理由,發動了對肅慎的討伐戰。

戰爭一開始,並不順利,肅慎人擅長弓箭,尤其是毒箭,他們有一種弓箭名叫楛矢石砮,肅慎故地生長着一種特有的叫“楛”的灌木,這種灌木雖然貌不驚人,卻材質細密,韌性超強,不易折斷,用來做箭桿十分難得,同時肅慎故地還有一種堅過於鐵的黑曜石,可以打磨成鋒利箭鏃,用楛木製作箭桿,用石砮製作箭鏃,再配以長弓,箭簇上塗上毒藥,見血封喉,奪走了上千名大漢男兒的性命。

而呂布大軍的弓箭好像對這些肅慎人不管用,鋒利的箭矢射到他們身上根本不見血,呂布查看了幾個肅慎人的屍體,纔看出端倪,因爲他們不習慣穿衣服,習慣在身上擦豬油,披豬皮,久而久之,他們身上就起了一層跟野豬皮沒什麼兩樣的角質層,這種角質層很厚,能夠抵禦一般弓箭的攻擊。

呂布冷笑,野豬能抵禦一般弓箭攻擊,能夠抵禦強弩、霹靂車、弩炮、火藥彈嗎?呂布把所有攻城器械運過來,步步爲營地對付肅慎人,強弩爲主,霹靂車、弩炮、火藥彈狂轟亂炸,把肅慎人所有的據點全部擊毀,一直把肅慎人逼到大興安嶺深處。

呂布準備跟肅慎人死磕下去,派人到處往肅慎人可能的藏身之處放毒煙,逼他們出來,還從中原調來精銳的斥候兵,調來南蠻兵組成的無當飛軍,攜帶強弩,弩箭上全部塗上劇毒。

呂布派人調查清楚了,肅慎人所有部落加在一起,不過四萬人而已,真正能端起弓箭跟漢人對射的也不過只有六七千人罷了,雖然人數很少,卻都是縱橫山林如飛、身上皮糙肉厚的怪物,被呂布寄以厚望的無當飛軍進入大興安嶺裡面,跟肅慎人對陣,四千無當飛軍折損大半,他們射殺的肅慎人不足一千。

有人勸呂布就此罷兵,呂布以大國尊嚴豈能被如此齷蹉小部落所羞辱,實際上是想徹底消除漢人最大的威脅,他發誓,寧可賠上四萬條命,也要滅了肅慎一族,他不能讓自己的子孫再戴上豬尾巴。

不過肅慎人藏身之地盡是深山洞穴,又在茫茫大興安嶺裡,就算呂布把十萬大軍全散入大山裡,短時間裡也無濟於事。

此時呂布的義子陸遜得知呂布的窘境,派了六千山越兵前來,山越人也是慣常山林作戰,又擅長毒箭,用來對付肅慎再好不過。

陸遜還在討伐山越,三年了,一邊討伐一邊整編,估計還需要三四年才能徹底消除山越的隱患。

演義上對山越禍患一筆帶過,實際上,東吳政權一直花費了近半力量在平定山越。

自孫權繼兄執掌江東以來,所制定的戰略方針總體是建立在防守反擊基礎上的,但凡主動出擊的戰鬥,如濡須之戰合肥之戰,大多以失利告終,即便後來的石亭大捷,也憑的是誘敵深入致勝,卒至王浚樓船下吳亡國前的八十年歲月裡,造成一種“敵不能渡江,我不能越淮”的格局,如果將原因單單歸咎於吳政權不思進取上,有片面之嫌,除了外線不擅平野作戰外,內部的心腹之患-山越問題久而未決也是重要的客觀不利因素。

山越,是聚居在江南山叢中的蠻夷部落,也就是《三國演義》內所述的東吳山賊,東吳匪患的猖獗通過宣城周泰救孫權事便可體會到,那一戰周泰身中十二槍,若非神醫華佗,堪堪送命,不光是周泰,幾乎所有的東吳名將都參與過從討山越的戰鬥,但看《三國志吳書》就有陸遜治會稽、呂蒙擊廬陵、程普討樂安、太史慈領海昏、賀齊伐上饒、呂範平鄱陽等,餘者在韓當、淩統、蔣欽、董襲、全琮等傳中也均可找到這方面記錄,而黃蓋更是一生的武功差不多全報廢在山越身上,因此孫權主政前期七八年間,外線用兵僅僅是對付黃祖的復仇行動,大部分時候都在做“分部諸將,鎮撫山越”的工作。演義三十八回內說到“東吳各處山賊,盡皆平復”,此話不確,其實山越問題根本沒有肅清,因爲山越“好爲叛亂,難安易動”的本性使然,這個問題的長期存在令孫權頭痛不已,是以他不敢傾全力外御。

《三國志吳書》有一卷是賀齊、全琮、呂岱、周魴、鍾離牧傳,之所以將這五人列在一起,也是拜山越所託,卷尾評語說得很清楚:凡此諸臣,皆克寧內難,綏靜幫域者也;而這五人同又是東吳中後期的骨幹之才,將這麼多的人才又使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剿治內亂上,而不能用於對外作出相當貢獻,吳政權爲此的代價不可謂不菲。

呂布將江東大部分陸軍全都交給陸遜,讓他全權主持討伐山越的事宜,老將黃蓋做他的副手,呂蒙都督長江水師協助與他,呂範以宗正之身領揚州牧也在後勤上支持陸遜,後來的全琮、周魴、鍾離牧等將領都歸於他的麾下,全力討伐山越,山越的禍患漸漸平息,相當一部分山越精兵編入朝廷軍隊,對付其他的蠻族。

山越兵團和南蠻的無當飛軍合作,配上呂布軍中的精製弩箭,潛入山林,搜尋肅慎人的巢穴。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徹底地消滅了肅慎人,只有數百名年輕貌美的肅慎女子保留了肅慎的血統,不過她們跟漢人的子嗣都只能是大漢民族,肅慎人的血統終將漸漸消亡。當然這些肅慎姑娘嫁給漢人之前,要好好地洗刷她們身上沉積多年的豬油。

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680章 黃忠戰夏侯惇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268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一)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731章 掘樑孝王陵第339章 納吳瑕爲妾第150章 沮授董昭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470章 鮮卑最強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29章 糧食和晉商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453章 糧食人口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297章 清河崔琰招賢司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414章 逆襲皇后唐妍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632章 公孫瓚覆滅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750章 遭遇刺殺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81章 忽悠何太后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789章 劉曄周瑜的好友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383章 大敗董卓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658章 韓遂衆叛親離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430章 突破滏水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414章 逆襲皇后唐妍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139章 八萬輔兵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387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808章 洛神甄宓中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453章 糧食人口第204章 一曲動蔡琰第314章 三十條禁律七十二斬第737章 靈帝不昏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774章 擊潰袁術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331章 一箭三雕之策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835章 凌遲劉備第378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五)第337章 九針還精術第168章 童子軍第826章 張魯死了第308章 重修官制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89章 釜底抽薪計第474章 血誓盟約第106章 董卓進洛陽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595章 通天教三聖女
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269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二)第680章 黃忠戰夏侯惇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268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一)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731章 掘樑孝王陵第339章 納吳瑕爲妾第150章 沮授董昭第462章 太史慈請兵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470章 鮮卑最強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27章 國淵和孫禮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29章 糧食和晉商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453章 糧食人口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297章 清河崔琰招賢司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499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128章 本無私情第414章 逆襲皇后唐妍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632章 公孫瓚覆滅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750章 遭遇刺殺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81章 忽悠何太后第487章 重修長城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789章 劉曄周瑜的好友第819章 荊州俊才下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383章 大敗董卓第476章 呂布那個殺神第846章 十大元帥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658章 韓遂衆叛親離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430章 突破滏水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414章 逆襲皇后唐妍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139章 八萬輔兵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387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808章 洛神甄宓中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453章 糧食人口第204章 一曲動蔡琰第314章 三十條禁律七十二斬第737章 靈帝不昏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774章 擊潰袁術第201章 接近蔡文姬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331章 一箭三雕之策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835章 凌遲劉備第378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五)第337章 九針還精術第168章 童子軍第826章 張魯死了第308章 重修官制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89章 釜底抽薪計第474章 血誓盟約第106章 董卓進洛陽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595章 通天教三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