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就發動機噴射系統的合作達成了協議之後,李明哲特意在申城的一家飯店設宴招待了千里迢迢從德國趕來的博世以及大衆兩方的技術人員,而周景明與羅玉忠等幾個中方技術人員也參與了其中。
“周先生,雖然我之前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但我今天還想重申一遍,你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一名中國技術人員!”席間,托馬斯醉意微醺的對周景明說道。
“謝謝托馬斯先生的誇獎了,您之所以這麼認爲,那是因爲見識過的中國人比較少,只要你多接觸一些,就會發現,我其實也不算什麼。”周景明笑了笑,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實際上相比較於多點噴射,缸內直噴以及混合噴射是兩種更爲先進的發動機噴射方式,只不過以目前的技術水準,想要實現這兩種噴射方式,還是有不少的難度的,所以周景明也就沒有提起過,畢竟在八十年代,能夠量產多點電噴的發動機,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聽你這麼一說,那我還真的是想在中國多留一段時間,感受一下這裡博大精深的文化了,哈哈哈。”托馬斯也笑着回答道。
“對了,託麥斯先生,我還有一件事想請教一下你。”周景明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看着托馬斯說道。
“有什麼事請直說。”
“我想問一下,關於發動機的點火方式,你們打算選用哪一種方式,還是機械控制的分電盤點火嗎?”
“難不成周先生還有更好的方法不成?”托馬斯笑問道。如果周景明不這麼問的話,分電盤點火,自然是他們的首選了,但既然周景明這麼說了,那托馬斯覺得,肯定還存在着更爲精巧的辦法了。
“既然噴射系統採用的是電子控制的,那麼點火方式,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採用電子點火呢?”周景明笑着問道。
“電子點火具體的控制原理,我就不多說了,我相信託馬斯先生應該理解我的意思。或者說,也可以跟博世以及我們中國這邊的幾個技術員商討一下,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的。”
說完,周景明便端起酒杯,朝着正在衝他招手的羅玉忠走了過去,留下托馬斯一個人在那裡發呆。
電子噴射+電子點火,這一對組合,聽起來就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晚宴過後,托馬斯又找到周景明問了幾個問題,周景明也都一一作了回答,電子點火方式也只是周景明靈光一現想出來的,至於托馬斯他們會不會採用他的建議,周景明不想做過多的干涉,因爲就算是電子噴射加上分電盤點火,周景明也相信,這一款即將問世的VR6發動機,也絕對能夠在一干發動機中脫穎而出的!
“小周,這一次真的是多虧了你,我們爭了這麼多天的問題,你一來就給解決了,難怪李司長經常跟我說,有什麼事就來找你呢。”晚宴過後,羅玉忠跟周景明走在路上,感慨的說道。
“李司長還跟你說過這些話嘛。”周景明笑了笑,繼續說道,“其實真要說實際的技術水平,我肯定是比不上老羅你的,但是技術人員看的不僅僅是現有的技術水平,更重要的還得有一個發展的眼光,縱觀整個世界,發動機技術每天都會有變化,我們不能就這麼滿足自己已有的水平,多去了解一下國外的先進技術,趁着國外跟我們的距離還不大,努力去超越他們。”
羅玉忠自嘲的笑了笑,“所以說呢,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活呀!我們這一代搞技術的,包括我在內,很容易就犯經驗主義錯誤,真要是指望我們,中國汽車工業,不知道要被西方拉開多大的距離呢!”
周景明默然,新中國自打成立以來,曾經閉守國門長達三十年,國人的思想上受到束縛,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所以不管其他人怎麼評價,周景明始終覺得,改革開放是一個造福千秋萬代的好政策,至少利是遠大於弊的。
解決了發動機這件事之後,周景明難得迎來了一段閒暇的時光,由溫竹青投資的4S店還在緊張地選址當中,至於齒輪廠申請的貸款,雖然已經到賬了,但是目前何應尋還有別的事,周景明也就沒有跟他一起去燕京購買機牀。
等到何應尋忙完這陣子,周景明再跟他去一趟燕京,把新的機牀設備給解決了。
趁着這段難得的閒暇時光,周景明乾脆就把工作的事情全都拋在了腦後,而是全心全意的陪在了何穎卿的身邊,工作很重要,陪伴家人也很重要,這是重生之後,周景明才明白的一個道理。
“穎卿,我想明年的話,把萱兒跟我媽也接到申城來住。萱兒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到這裡也能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媽歲數也大了,接到這裡也能享享福,你看行不行啊?”周景明放下正在練字的鋼筆,看着身邊的何穎卿問道。
“當然可以了,也不用等明年了,下個月就可以接過來了,反正我這裡都可以住人的嘛,萱兒也可以在廠區的學校上學呀。”何穎卿笑着回答道。
“住在你這裡,多少還是有點不方便的,我媽對這裡也不熟,肯定也不願意來。我想明年的時候,齒輪廠那邊發展的肯定很好,宿舍什麼的也都蓋好了,到時候讓我媽跟萱兒住那裡,我爸也在那裡,也好有個照應不是。”
“我都聽你的。”何穎卿雙手託着下巴,甜甜的說道。
“那我們接着練字吧。”說着,周景明再次拿起鋼筆,認真的對着字帖臨摹起來。
窗外陽光正好,暖暖的陽光透過窗戶折射到屋裡,周景明與何穎卿就這麼坐在窗前,遠遠望去,構成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兩天過後,何應尋也終於忙完了手中的事情,而周景明也覺得自己再次滿血復活了,兩個人便坐車來到了燕京,找到了那家機牀廠商在燕京的辦事處,表明了自己想要購買機牀的意願。
因爲這一次買回去的機牀,只是作爲試生產之用,所以周景明並沒有大批量採購,只是購買了一臺,如果機牀的性能真的可以滿足國產化的需要,那麼後面,周景明纔會考慮大批量採購這家機牀的。
因爲價錢什麼的給的很到位,那家廠商的服務速度也很給力,周景明和何應尋從燕京回到申城之後的第三天,他們購買的機牀就被送到了齒輪廠,經過何應尋檢查無誤之後,這臺機牀也就被正式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