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高考

進入互聯網大時代,有兩個特徵,一個是似乎信息變得無限多,不管是有用的信息,還不無用的信息,充斥着整個網絡。如果仔細研究一下會發現,大部分信息,哪怕是初看上去有用的信息,其實也沒有什麼卵用。

這是因爲互聯網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支離破碎的。如果不瞭解前因後果,哪怕再有用的知識,也沒有什麼用。

因此,林彥相比於在互聯網上獲取知識。更加傾向於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入口,瞭解了某個資源,然後通過相應的專業書籍去了解。

第二個特徵,則是語言的變遷。與許多年前,一個人或許一輩子都離不開方圓百里的文化圈不同,互聯網時代,一個人可以足不出戶,和全世界的小夥伴扯淡。

因此,方言就開始了逐步失落,直至消亡的命運軌跡。

有許多人心痛,有許多人擔心,心痛擔心這些優質的傳統文化,會不會消失掉。

林彥認爲,這種擔心可以有,但是沒有必要。因爲,就算是方言,其實它也一直在變化。語言知識一種工具,語言本身的形態並不重要,能夠讓人儘量無障礙溝通的語言就是好語言。

但是,作爲語言載體的文字,其實對於語言本身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比如說泰語,它實際上繼承自京文和漢喃語。不過,因爲歷史原因,和某種程度上,漢字確實門檻比較高。所以,泰語進行了很徹底的拉丁化。

徹底拉丁化的泰語,就產生了一種變化,就是原先單個文字所代表的意思消失了,轉而變成了詞彙的意思。

比如說“明”這個字,他們光知道這個讀音,但並不記得具體意思,要聯繫到“光明”這個詞,才知道明是明亮的意思。

因此,有中國前往泰國的留學生,告訴她的同學,名字裡“明”的發音是什麼意思,“明”這個字,是日和月在一起,她的同學就覺得原來自己的名字這麼浪漫。

因爲漢語中有許多同音字,因此在拉丁化的過程中,許多同音字,都變成了一個讀音。

例如有個太過老師講一個古代的和尚死去的時候,文章裡出現了“明”這個讀音。他想了半天還是摸不到頭腦,難道說,和尚的死是爲了追尋光明?

如果有漢字進行表意的話,就不會產生這種歧義了,和尚死去的文章裡說的“明”,不是“明”,而是“冥”,而冥的意思自然就不用解釋。

年青一代人,不願學習方言的一個原因,是因爲太麻煩了。想一下,明明日常生活裡一種語言就能幾乎解決全部交流,爲什麼要學第二種非常小衆,用的人很少的語言呢?

難道就是爲了在不懂這門語言的人面前罵他,他聽不懂,不會被揍麼?

不過,這是在一個國家內說,語言越來越趨同。

而在整個世界範圍來說,恐怕,出現統一的地球語,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現代國家,特別是以民族主義立國的國家,必須有自己的語言。因爲,沒有了自己的語言,那麼國家是否存在,也幾乎沒有意義了。

要知道,在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朝鮮半島上的人,有的人舉着中國文字的橫幅喜極而泣,有的人拎着日語的條幅低頭耷腦。

他們自己都把自己當成是中國人,或者是日本人,而沒有把自己當成朝鮮人。

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姓金的人,高舉朝語和民族主義的大旗,才讓朝鮮半島獨立起來。

後來,又因爲美蘇的關係,分爲了南面的軍政府,後來的“大韓民國”,北面的“朝-鮮民族主義共和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實,歷史是很有戲劇性的。在剛剛建國之初,有的是脫南者,而不是脫北者。

因爲朝鮮的經濟水平更高,生活更好,依附在蘇聯的工業體系下,有足夠的石油,因此能生產足夠的化肥,因此日子過得比韓國要好。

當時,朝鮮電影裡的韓國。基本上都是破敗不堪的,滿街掛着日本文字的。

而隨着後來的朝鮮戰爭,以及蘇聯的解體,韓國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情況才發生了轉變,朝鮮連年饑荒,以至於出現了脫北者。

事實上,如果仔細來說,中國東北部的大部分朝鮮族人,其實和朝鮮半島人,區別並不大。

按理說朝鮮語或者說韓語,這麼普及,爲什麼當初少有人認爲自己是朝鮮人,韓國人。

大概是因爲,擁有話語權的知識分子,以及統治階-級,用的不是漢語,就是日語吧。

畢竟,農民的聲音再大,也沒有人會聽到,而知識分子再小的聲音,都是滾滾巨雷。

這樣說來,其實某個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強制學習本民族的語言的政策。其實,是違反了客觀規律的。

因爲,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如果你想保存語言,沒問題,把它保存在故紙堆裡就行了。

事實上,許多民族的語言也確實如此。可能本民族都沒有人會說,只有那些相應的語言專家,才懂得他們的語言。

爲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就不能解決呢。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力量博弈的問題了。哪怕最淺顯的想,如果取消了強制的語言學習,那些教語言的教師去哪。因此,這是關係到一羣人飯碗的問題。

這些人爲了飯碗,肯定會反對的。因此,任何一種改革,其實都不是請客吃飯。哪怕是增量改革,這種不得罪人的改革方法。

能吃到大蛋糕的不還是那些頂上比較大的人,至於底下大部分的普通人,吃點蛋糕的殘渣都是善待你了。

往淺了說,是老師們的吃飯問題。往深了說,是整個民族的問題。沒有自己語言的民族,還能叫民族麼?當然不能。

而民族政-策,會產生多少該民族的官-員,也是能夠見到的吧。因此,語言這一塊,就成爲了一個禁區,就算有人改,也幾乎改不動。更何況也沒有人想改,畢竟這種費力不討好,就算最後改完了,只能被捱罵,又不能獲得實際利益的改革,有什麼用呢。

千葉遊戲其實是語言大一統的支持者,因爲這樣,他們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獲取的利益就更大,成本也更低了。

當然,千葉遊戲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就說自己支持這個,支持那個,畢竟,只要旗幟只要一鮮明,站在對面的人就會咬過來。

因此,只要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大部分大企業,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都是很曖昧不清的。

因爲,無論是哪面他們都擁有着很大的一部分市場,如果舉起旗幟,就會被很多人發對。

相反,一些客戶羣只在單一羣體的較小公司,卻更容易旗幟鮮明的支持誰,反對誰。

因爲,他們不在乎那些不是他們客戶的人是怎麼想的。

這樣一說,就很明白了,企業基本上都是看着自己的屁股,選擇自己的立場的。

因此,任何一個企業,發出任何一個言論,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不是他們老闆腦子一熱就說胡話了。

當然了,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就是了。

例如,因爲最近中國高-考了,林彥就喜歡穿着馬甲在中國的論壇亂逛。

中國的論壇很有意思,有一撥人明確的支持“素質教育”,主張“讓學習不成爲孩子的負擔”,同時十分鄙視“高-考工廠”這類缺乏“人-性”,只是機械填鴨式教育的學校。

而另外一羣人,卻表示反對“素質教育”,理解高-考工廠學校的做法,而且,還表示自己支持。

林彥其實是支持後一波人的。

因爲所謂的“素質教育”,是需要大量金錢和教育資源來堆疊出來的。

所謂的,不能讓一張考卷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雖然看上去沒錯,但是對於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這一張考卷,還真是幾乎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合法途徑。

說素質教育,說要有品味,試卷上直接出一道時尚賞析題。農村的孩子,看來是一臉懵逼的。自己家不說吃一頓肉都不容易,但也沒有閒錢去了解什麼時尚,什麼奢侈品啊。

而對於一些生活條件優渥的同學來說,這完全就是一道送分題嘛。時尚這種東西,有什麼難的,每天都接觸,實在是太普通,太小兒科了。

於是,他們輕鬆答完考卷,獲得了高分,而那些農村的孩子們呢?

有人說,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

但是,如果借用電影《無間道》裡頭的臺詞,可以這麼說。

“給我一個機會。”

“怎麼給你機會?”

“我以前沒得選,我現在想有素質教育。”

“行,跟學區房說去,看他讓不讓你有素質教育。”

“那就讓我死了?”

“對不起,我是一個人才。”

“考不上,誰知道?”

生存往往比命運還要殘酷,沒有人願意認輸,都在不停的趕路,可卻忘了出路在那裡。

其實,林彥會選擇後者的答案,也是因爲他本身出身的緣故。不管是他的“上一輩子”,還是“這一輩子”,他實際上出身都是很平凡的。

“上一輩子”是農民的孩子,比許多人的出身都差的,而“這一輩子”他則是一個電器修理鋪老闆的孩子,或許生活會比一些人好,但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如果,不是林彥到了這具身體。或許,現在這具身體,已經繼承了電器修理行,每天在修理電器。

一個人的命運,確實可以通過自己的奮鬥進行改變,但是也不能忽視歷史進程。

例如,林彥這輩子努力了麼?他努力了。他成功了麼,可以說成功了。

但是,他爲什麼成功,僅僅是因爲努力麼?

不,是因爲他選擇了電子遊戲這個行業,在這個年代,電子遊戲行業,就像是風口的豬,哪怕是在這個行業裡的普通一員,都會被吹起來。更何況是領航者。

如果林彥選擇不是電子遊戲,而是卡牌行業呢,桌遊這種東西,雖然不能說過得不好,沒有市場,但是,他能做到電子遊戲這種程度麼。

而想要一刀切素質教育的人,其實心思很明顯,就是切斷別人唯一的上升途徑。讓大部分人,連了解那個行業是風口上的行業都不可以。既然是農民,那就一輩子種地好了,一個泥腿子,還要跟我上一個大學,惡不噁心。

爲了出國努力刷雅思,刷託福的題,就是努力奮鬥,人家高-考刷個題,就成了變-態,噁心了。

話總歸不是這麼說的吧。

或許,那些不通過刷題,進入一個比較好大學的窮人。哪怕是在血汗工廠累死,也不會有“精英”們斜着看一眼的可能吧。

既然,某些人喜歡說自己有能力,自己的成就都是靠自己取得的。

那就不要害怕,放開渠道大家一起競爭好了麼。

難道說,問一個路邊擺攤的說,大哥你是哪人,什麼學歷。

人家說在哪哪,是個什麼學校。然後,一臉鄙夷的說,“大哥你真笨,你們不是有高考工廠麼?這都考不出來,是不是太傻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的學校,一本錄取率高達百分之九十,而有的學校,一本錄取率,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

雖然一個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一定要給一個人努力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沒有,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混亂不堪。

當然了,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多拿一點沒有什麼。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這麼想,肉食者鄙這樣的例子,不也流傳了這麼多年麼。

至於何不食肉糜這樣的例子更多,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許多人都有着不一樣的命運。

哪怕他們生活在一個城市裡,也視而不見。

高-考作爲一種選拔手段,終歸會有人被淘汰,所以,林彥也不支持那種還沒考試,就開始安慰落榜學生的做法。

那廉價和脆弱的聖母心,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

第85章 鳥騎士第45章 百元店與新的銷售策略第98章 奇幻星球第79章 多平臺發售第14章 《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第64章 徵文第8章 看見了的街機第21章 《夾克風雲傳》第40章 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第4章 被蠢到了第6章 辛苦的岸本遙第98章 石頭寵物後續第17章 需求決定產品第47章 沒幹好事第70章 你知道類似的公司麼第33章 這個樣子第6章 辛苦的岸本遙第29章 編寫教材第93章 邪神的幾種吃法第92章 驚天大事第44章 睡袋第95章 世界有無盡頭?第71章 東立的白石第86張 上市第62章 至少百分之三十第45章 可讀內存第69章 簽訂合同第40章 知易行難第一 次上三江的感言第12章 操作系統第98章 遊戲(7)第74章 準繼承者第71章 挑選新年禮物第96章 電子遊戲聯盟的窘境第73章 魅影遊戲廳第34章 汽車人輪船人第54章 三層遞進事業部第93章 邪神的幾種吃法第53章 多餘的人第18章 基礎第75章 選擇第32章 少男少女第79章 再也回不去第32章 推出前夕第58章 新的國度第115章 準備出差第35章 電子遊戲接班人第37章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第62章 快吃,還有東西要買第54章 喝個痛快第75章 《遊戲怪獸》第72章 周邊談話第45章 核心玩家與從二維到三維第44章 聲卡與吃棗藥丸第67章 集資第93章 開始第47章 基礎第98章 歷史星球(20)第74章 網吧套件第13章 跟風第83章 光頭的分析第91章 面向全新的世界第21章 適量第53章 牆頭草第三方第87章 真正的統治者第61章 靠譜第6章 數碼暴龍機的雛形第50章 《星際爭霸》與《街霸》第94章 外殼第52章 晉級!第98章 生存現狀(13)第3章 一些轉變第44章 開歷史倒車第95章 世界有無盡頭?第61章 機器代替人第38章 長大了第53章 牆頭草第三方第63章 鐵路遊第88章 泛遊戲第90章 神乎其技第32章 少男少女第64章 重生記事簿第18章 基礎第59章 和紅白機一樣第90章 骨瓷第5章 進展第2章 破紀錄第78章 約翰別咬第65章 軟盤第84章 周邊第81章 有用的事第1章 他是在搭訕第98章 更名(44)第50章 衝突第98章 激盪(35)第1章 夢第10章 《沙漠巴士》第63章 青蛙過河第45章 可讀內存第12章 各有所好
第85章 鳥騎士第45章 百元店與新的銷售策略第98章 奇幻星球第79章 多平臺發售第14章 《進化的四十六億重奏》第64章 徵文第8章 看見了的街機第21章 《夾克風雲傳》第40章 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第4章 被蠢到了第6章 辛苦的岸本遙第98章 石頭寵物後續第17章 需求決定產品第47章 沒幹好事第70章 你知道類似的公司麼第33章 這個樣子第6章 辛苦的岸本遙第29章 編寫教材第93章 邪神的幾種吃法第92章 驚天大事第44章 睡袋第95章 世界有無盡頭?第71章 東立的白石第86張 上市第62章 至少百分之三十第45章 可讀內存第69章 簽訂合同第40章 知易行難第一 次上三江的感言第12章 操作系統第98章 遊戲(7)第74章 準繼承者第71章 挑選新年禮物第96章 電子遊戲聯盟的窘境第73章 魅影遊戲廳第34章 汽車人輪船人第54章 三層遞進事業部第93章 邪神的幾種吃法第53章 多餘的人第18章 基礎第75章 選擇第32章 少男少女第79章 再也回不去第32章 推出前夕第58章 新的國度第115章 準備出差第35章 電子遊戲接班人第37章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第62章 快吃,還有東西要買第54章 喝個痛快第75章 《遊戲怪獸》第72章 周邊談話第45章 核心玩家與從二維到三維第44章 聲卡與吃棗藥丸第67章 集資第93章 開始第47章 基礎第98章 歷史星球(20)第74章 網吧套件第13章 跟風第83章 光頭的分析第91章 面向全新的世界第21章 適量第53章 牆頭草第三方第87章 真正的統治者第61章 靠譜第6章 數碼暴龍機的雛形第50章 《星際爭霸》與《街霸》第94章 外殼第52章 晉級!第98章 生存現狀(13)第3章 一些轉變第44章 開歷史倒車第95章 世界有無盡頭?第61章 機器代替人第38章 長大了第53章 牆頭草第三方第63章 鐵路遊第88章 泛遊戲第90章 神乎其技第32章 少男少女第64章 重生記事簿第18章 基礎第59章 和紅白機一樣第90章 骨瓷第5章 進展第2章 破紀錄第78章 約翰別咬第65章 軟盤第84章 周邊第81章 有用的事第1章 他是在搭訕第98章 更名(44)第50章 衝突第98章 激盪(35)第1章 夢第10章 《沙漠巴士》第63章 青蛙過河第45章 可讀內存第12章 各有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