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佐明主水鏡出山

bookmark

“這…”當前唯一堪稱天下奇才的名士竟然還在曹操那裡。讓劉備只說了一個字就卡住,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說下去了。

“好!好!”司馬徽這時候又是撫掌大笑。

劉備無話可說也只能跟着苦笑。

這時僕人端出了壺漿果脯,紛紛置於各人的几案之上。等僕人爲關羽斟滿之後,關羽才發現不僅有溫酒,還有熱氣騰騰的茶湯。漢朝不喜飲茶,招待客人多數飲酒。兼之飲茶多在蜀地盛行,這用茶招待客人,關羽雖有所聞,卻也是頭回見到。

關羽輕啜了口這炭烤的茶湯。在口中回味了一番,沒放姜鹽,那帶着些微炭薰味的苦澀,讓關羽的味蕾好似又穿越了回去,找到了絲前生那久違之感。

司馬徽以茶代酒,正要向衆人勸飲。卻見關羽先抿了口茶湯,接着自顧自的在那閉目品味了起來。司馬徽不以之爲忤,反覺得堂中就他和關羽喜歡飲茶,有一種知己的感覺。

劉備也注意到這些,他略帶尷尬的一笑,正要替二弟向這位名士道歉。

卻見司馬徽在關羽睜開眼之際,急急的問道:“滋味如何?”

“不錯,甚妙,可惜,可惜啊!”關羽說完後便將杯子放回几上。

司馬徽見關羽先是點頭,後又搖頭,趕緊向他問道:“有何可惜?”

“絲絲炭薰之味夾雜,讓人回味無窮,口感甚妙。但也破壞了原本的茶香,少了那絲微苦悠長的口感,實在是可惜啊!《淮南子》曾經有云: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某覺得這原本的苦澀,正有那麼絲寧靜致遠之感。”

司馬徽聽後撫掌大笑:“好!好!妙!此言甚爲佳妙啊!”

關羽見到他這般高興,也是有些汗顏。畢竟自己也算拾人牙慧,剛剛說得這些,可是後世千年的茶文化所積累。在這茶葉剛剛流行的時代,此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劉備也安下心來,聽他兩人繼續談論。

司馬徽笑完之後,繼續說道:“世人只知道關將軍的武勇。卻不識將軍也是一飽學之士。若將軍安心歸隱研究學問,未嘗不會成爲一代大賢。”

關羽聽他這麼一說,心道自己和大哥尋訪名士以添助力,他卻勸自己歸隱田園研究學問。幸好這隱士文化傳承千年,早已有了不少理論,不然今天還真沒話拿住他。既然臥龍、鳳雛現在沒有學成,那就試試看,能不能說動這水鏡先生出山。

心思到了這裡,關羽就接着他的話茬說了:“先生之言雖然在理,但是以關某看來,這隱士卻又分爲三層境界。”

“哦?不知是那三層?”司馬徽聽他這般說,知道關羽定有一番奇論。

便連龐統也被這話吸引,想聽聽關羽究竟能說出什麼。

關羽見他上鉤,心中也是一喜,他笑着說道:“第一層境界是身隱,爲小隱隱於野。這些人看破世間種種,但是心中不靜。只能隱居於山林之間,藉助周圍環境才能暫時物我兩忘。這隻能算作形隱,所以在某看來只是小隱。”

司馬徽聽後回味了一番,覺得很是在理,連連點頭道:“那第二層呢?”

“第二層乃是心隱,可稱之爲中隱隱於市。在喧囂的市井之中,視他人之嘈雜不聞不見。心中早已寧靜,又何必隱匿於山林之中?在某看來,此爲中隱。”

司馬徽聽後略有所得,急着問道:“那何爲大隱?”

關羽看他如此的感興趣,心說到底能不能成,就看自己最後這番言語了。於是他撫了下長鬚說了起來。

“第三層乃是大隱隱於朝,這纔算真正的隱士!他們在朝堂之上,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才爲真正的大隱之士!”

說完後關羽就佯裝自得其樂的撫須,心中卻實在是緊張急了。希冀着自己這生搬硬套篡改了一番的隱士理論,能夠打動這個水鏡先生。畢竟從他舉賢任能來看,也是有救國之心的。

果然,關羽說完之後,司馬徽、龐統都在那閉目沉思,好像是心有所得。

不多時,司馬徽睜開雙眼,眼神卻是比平常鋒銳了一絲,他喃喃的唸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回味了好一陣子,司馬徽對關羽施禮道:“此言甚是高妙!佩服!佩服!”

關羽連道不敢當,心裡卻是大喜,看來是成了!畢竟和那風流隨性的魏晉名士不同。漢末名士本就風骨儼然,胸懷報國之志。范仲淹乃後世大家,此言不僅對士人影響深遠,也更貼近漢末風骨。我就不信這番言語不能挑動這水鏡先生的報國之心!

這個念頭轉過之後,關羽趕緊給了劉備一個隱晦的眼神。

兄弟兩人配合多年,劉備收到訊號後立刻離席,對司馬徽下拜道:“如今朝堂之上,多爲屍餐素位之輩,狼心狗肺之徒。還有幾人有這憂國憂民之心?備雖不才,但求先生出山教誨,爲備開愚啓智,實乃備三生之幸矣。”

司馬徽覺得自己有些老了,怕是輔佐不了他幾年了,於是委婉的說道:“小老兒乃山野閒散之人,實在是不堪大用。待時機成熟之後,自有濟世經綸之纔來輔佐大司馬。”

他這一拒絕劉備也不知如何是好了。關羽見了暗暗的着急啊,他連連朝着大哥眨眼。

好在劉備在犯難之際想到了二弟,用眼角捎到關羽的表情後,他就明白了二弟的意思。

劉備又是向司馬徽一禮,然後垂淚道:“先生何必過謙。當今天下紛紛,定而又亂,羣雄爭衡,民不聊生。備常常日思夜維,不得要領。久慕先生乃當世大賢,卻隱逸于山林之間,願不棄備之愚鈍,出山相助,讓備能時刻聆聽明誨。可先生何苦隱胸中之奇才,忍百姓於塗炭乎?既然先生不出,備不久之後亦將隱遁于山林矣!”

劉備說完之後,想到了自己半生所見民不聊生的種種。又想起慈母忍飢挨餓,最終卻因瘟疫病逝。自己當初是何等的無助啊!一時觸到了傷心處,竟真在那掩面大哭起來。

關羽雖知是戲,但聽大哥哭得傷心不似作僞,竟也被勾下了幾滴眼淚。

司馬徽本是寬厚長者,原本對出山之事還有些猶豫。如今見劉備哭的真誠,他也雙目赤紅,上前扶起劉備後對他拜道:“小老兒蒙大司馬洪恩,竟得如此看重。既然大司馬不嫌在下智疏才潛,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

劉備聞之大喜。

關羽趕緊招來隨從,讓他們把聘禮擺開。司馬徽固辭不受。

見他這樣,關羽說道:“水鏡先生乃當世大賢,此薄禮聊表我大哥寸心耳。還望先生不棄,與我等共佐明主,則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司馬徽聽關羽這樣說,才收下了禮物。

隨後劉備讓趙雲先回去準備車馬,他同關羽先在莊內住上一宿。來日再和水鏡先生返回平輿。

翌日,衆人與龐統道別。龐統已經打定主意在司馬徽這莊內讀書,再也不走了。

關羽問道:“鳳雛先生何不同去啊?”

“昨日聽雲長一席話,我才知道自己堪堪算個小隱。但有人已是中隱的境界。我要在這莊內安心讀書,修身養性。待我能做那大隱之時,再和孔明、郭嘉一較高下!”

關羽一聽,這話說得有志氣!

等返回平輿之後,劉備奉司馬徽如師,同關羽、賈詡、陳宮、司馬徽五人終日共論天下之事…

第219章 趁良機先奪四縣第391章 龐德奉命赴徐州第76章 關雲長兵發潁川第430章 長安進貢泄機密第64章 曹操呂布回兗州第138章 臣謀主袁熙自立第146章 失衆心未戰先敗第20章 忽有化外高人來第337章 謠言現風雲漸起第263章 百騎強奪軒轅關第200章 鋤權臣皇丈設謀第277章 關雲長大軍壓境第216章 益州張鬆訪平輿第405章 益州事了歸長安第268章 錦囊傳書至幽州第397章 李德昂葭萌勞軍第421章 保舉劉備封晉公第27章 忠臣千里來聚義第371章 兩隻金蟬皆脫殼第192章 再爭鋒孫呂慘敗第27章 忠臣千里來聚義第317章 擇人而噬妄念生第141章 逢紀大擺鹿角陣第383章 關雲長橫加阻攔第110章 柴桑城內見於吉第221章 魏延狂妄戰關羽第415章 曹操巧設金蟬計第10章 救盧植二激張角第328章 白算計兵敗華陰第22章 入石府青兕報恩第74章 陳縣外關呂鏖兵第294章 心有猜忌誤會生第216章 益州張鬆訪平輿第426章 諸王齊聚謀大計第234章 兵分兩路堵凌操第193章 呂奉先衆叛親離第241章 孫權定計擒關羽第362章 周公瑾狼狽而歸第144章 逢紀渡江說呂布第355章 周公瑾起意北伐第2章 磨練武藝待真龍第428章 曹操終曉關中事第28章 驕狂呂布犯平原第7章 南下青州又添兵第303章 火牛陣衝破敵營第406章 韓瓊請令伐徐州第77章 弘農郡關羽救駕第314章 敗局顯各有算計第347章 鍾元常身陷益州第179章 分兵六路奪水寨第343章 奇兵一出敵心亂第110章 柴桑城內見於吉第365章 劉景升窺破行蹤第403章 劉璋急切讓益州第4章 初探黃巾得小將第406章 韓瓊請令伐徐州第48章 關羽隻身取沛國第384章 李德昂束手無策第357章 議事堂步騭失言第19章 平原做歌釣名士第282章 報應只爭早與遲第425章 下睢陽初聞詔令第173章 暗阻皇叔嗣寇封第113章 蔡德珪惑亂三軍第59章 亂徐州郭嘉設謀第298章 杜伯侯忠言難進第336章 陷奸佞張繡釋疑第321章 鍾元常再設一計第282章 報應只爭早與遲第68章 報前仇袁術興兵第132章 同爲宗室何助逆第420章 夏侯惇恥做漢臣第58章 厭忠言呂布中計第231章 傅巽搬兵伐吳會第329章 馬壽成遣子送書第392章 各逞心機自相亂第169章 竹林深處訪隱淪第8章 星夜馳援斬神將第240章 關雲長將計就計第128章 釋前疑遣使荊州第428章 曹操終曉關中事第404章 豪猾之民亂州郡第214章 孫仲謀討要柴桑第109章 左夫人渡江救病第150章 連環計美人當先第131章 玄德抱恙說客多第314章 敗局顯各有算計第243章 驕盈至極入彀中第127章 呂布自迷酒色中第46章 解危困兩讓徐州第436章 一封密信氣周瑜第38章 小兒之舉破大軍第169章 竹林深處訪隱淪第45章 子龍平原阻溫侯第295章 再送書主臣反目第190章 孫十萬提兵入吳第190章 孫十萬提兵入吳第73章 陳國爲禮遣雲長第375章 凌坤桃命隕州陵第262章 良謀二口出一心
第219章 趁良機先奪四縣第391章 龐德奉命赴徐州第76章 關雲長兵發潁川第430章 長安進貢泄機密第64章 曹操呂布回兗州第138章 臣謀主袁熙自立第146章 失衆心未戰先敗第20章 忽有化外高人來第337章 謠言現風雲漸起第263章 百騎強奪軒轅關第200章 鋤權臣皇丈設謀第277章 關雲長大軍壓境第216章 益州張鬆訪平輿第405章 益州事了歸長安第268章 錦囊傳書至幽州第397章 李德昂葭萌勞軍第421章 保舉劉備封晉公第27章 忠臣千里來聚義第371章 兩隻金蟬皆脫殼第192章 再爭鋒孫呂慘敗第27章 忠臣千里來聚義第317章 擇人而噬妄念生第141章 逢紀大擺鹿角陣第383章 關雲長橫加阻攔第110章 柴桑城內見於吉第221章 魏延狂妄戰關羽第415章 曹操巧設金蟬計第10章 救盧植二激張角第328章 白算計兵敗華陰第22章 入石府青兕報恩第74章 陳縣外關呂鏖兵第294章 心有猜忌誤會生第216章 益州張鬆訪平輿第426章 諸王齊聚謀大計第234章 兵分兩路堵凌操第193章 呂奉先衆叛親離第241章 孫權定計擒關羽第362章 周公瑾狼狽而歸第144章 逢紀渡江說呂布第355章 周公瑾起意北伐第2章 磨練武藝待真龍第428章 曹操終曉關中事第28章 驕狂呂布犯平原第7章 南下青州又添兵第303章 火牛陣衝破敵營第406章 韓瓊請令伐徐州第77章 弘農郡關羽救駕第314章 敗局顯各有算計第347章 鍾元常身陷益州第179章 分兵六路奪水寨第343章 奇兵一出敵心亂第110章 柴桑城內見於吉第365章 劉景升窺破行蹤第403章 劉璋急切讓益州第4章 初探黃巾得小將第406章 韓瓊請令伐徐州第48章 關羽隻身取沛國第384章 李德昂束手無策第357章 議事堂步騭失言第19章 平原做歌釣名士第282章 報應只爭早與遲第425章 下睢陽初聞詔令第173章 暗阻皇叔嗣寇封第113章 蔡德珪惑亂三軍第59章 亂徐州郭嘉設謀第298章 杜伯侯忠言難進第336章 陷奸佞張繡釋疑第321章 鍾元常再設一計第282章 報應只爭早與遲第68章 報前仇袁術興兵第132章 同爲宗室何助逆第420章 夏侯惇恥做漢臣第58章 厭忠言呂布中計第231章 傅巽搬兵伐吳會第329章 馬壽成遣子送書第392章 各逞心機自相亂第169章 竹林深處訪隱淪第8章 星夜馳援斬神將第240章 關雲長將計就計第128章 釋前疑遣使荊州第428章 曹操終曉關中事第404章 豪猾之民亂州郡第214章 孫仲謀討要柴桑第109章 左夫人渡江救病第150章 連環計美人當先第131章 玄德抱恙說客多第314章 敗局顯各有算計第243章 驕盈至極入彀中第127章 呂布自迷酒色中第46章 解危困兩讓徐州第436章 一封密信氣周瑜第38章 小兒之舉破大軍第169章 竹林深處訪隱淪第45章 子龍平原阻溫侯第295章 再送書主臣反目第190章 孫十萬提兵入吳第190章 孫十萬提兵入吳第73章 陳國爲禮遣雲長第375章 凌坤桃命隕州陵第262章 良謀二口出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