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已經是年末,但是劉備、關羽兄弟二人也沒閒着。他們備好了禮物之後,就領着百名宿衛快馬加鞭來到了潁川。等到了陽翟,子龍聞訊後早已經領騎兵在城外二十里處迎接。相見畢,衆人縱馬緩緩回城。
此時平定潁川已經有兩三個年頭了,此後這裡再無戰事發生。衆人一路行來,但見周圍村落也漸漸有了人息。不遠處的田野中還有十多個小孩子玩耍。他們看到大軍經過非但沒有躲避,還跑過來跟着一路蹦蹦跳跳的。
只聽得一個孩童喊到:“快看,那是白馬趙子龍。”
聽他這般說,立時小孩子們都歡呼起來,他們邊跑邊唱到:“趙子龍,真英勇,騎白馬,護主公。”
關羽聽後看了趙雲一眼,不由得莞爾。
卻聽得一個小孩子起鬨:“快看、快看,長鬍子。”
隨即那幫搗蛋鬼又追了上來,一邊跑一邊喊道:“關雲長,鬍子長,大軍到,宵小亡。”
“我們來玩扮將軍的遊戲好不好。”
“好”
“我要扮張飛。”馬上就有個皮小子喊到。
然後其他的孩子圍着他唱:“猛張飛,殺奸賊,震敵膽,發虎威。”
“還有我、還有我,我要扮主公。”一個抽着鼻涕的男孩喊到。
喊完後,有個小女大聲說道:“不行!都不能扮主公。”
等關羽他們漸遠,聽到隱隱的聽那小孩說:“那我們唱主公吧。”
“好”
“劉皇叔,救疾苦,安天下,四海足…”
聽到這些童真之語,衆人都微微有些感動。
劉備雙目溼紅的說道:“我等這十幾年來轉戰四方,爲得不就是這樣的太平景象嗎?可嘆此生已經過了大半了,但是天下十三州我們也只平定了兩州半。
如今袁紹佔據北方目無君主;曹操挾持天子政由己出;孫權藏匿玉璽心懷他志;呂布霸佔吳郡虎視中原;荊州劉表郊祀天地;劉璋父子竊壤自專;更有張繡、張魯、馬騰、韓遂等輩各自爲亂。若不能及時掃清寰宇,待我等百年以後,這片太平樂土豈不是又要捲入戰火之中?”
劉備覺得自己都年近半百了,但是這平定天下還沒個影的事,真叫他覺得前途渺茫啊。所以說完後他還悄悄拭了下眼角的淚。
關羽見大哥說着說着就在那傷心感懷了,心說要不是有我這個異數,咱兄弟還得到處流浪個十來年呢!得!我還是好好勸勸吧。
“大哥何故自墮其志耶?昔日高祖起於微末之時,已經四十有七,尚能平定天下。如今大哥春秋更少,已經爲當朝三公,威震江淮。待到蓄力已足,再得高明之士相助。其後我與三弟、子龍等共領精兵奮力進取,何愁天下不定?”
劉備聽他這麼一說,想想也是啊,高祖在我如今這歲數的時候,那還沒有起義呢。用二弟的話說那就是‘我還很年輕’。這麼一想啊,他心情也好多了。
關羽繼續在那說着:“水鏡先生乃滿腹經綸之士,弟覺得此次與他會面定能有所進益。”
劉備一聽也點了點頭,在那裡漸漸的轉憂爲喜。
翌日,劉備薰沐更衣之後,纔在關羽、趙雲的陪同下,領數十騎帶着禮物出了陽翟直奔南邊去了。等行至二十餘里,在一竹林之間隱約看到個莊園,這就到司馬徽的莊子了。
衆人剛到莊前裡面就有琴聲傳出,那音律格調,和關羽在平原傳唱那臨江仙別無二致。其中卻是一種出塵之意。
關羽聽着琴聲,暗羨司馬徽能在這天下紛亂之際,還能脫身於世俗之外。他想到了王維的那首《竹裡館》,不由得高聲的吟誦:“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話音未絕,莊裡琴聲止息,隨後就聽到一陣朗笑聲漸漸的近了。等門扉打開之後,衆人就見到一個鬆形鶴骨,器宇不凡之人。這定然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無疑了。
“關將軍纔是真正的隱士,小老兒今日倒是獻醜了。”
聽他這麼一說,關羽連道不敢,急忙隨劉備下馬施禮問好。
“漢室末冑、涿郡愚夫,久聞水鏡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貫耳啊!今未經通傳便來晉謁,還望先生不要怪罪。”
見劉備這麼謙遜,司馬徽連道不敢:“小老兒只是山野之人,當不得大司馬這般。”說罷便請劉備等人入內。
關羽吩咐隨從拴好馬匹,然後就和趙雲陪着劉備進了草堂。
等他們來到堂中,見早有一面容醜怪之人在堂內端坐。他見劉備等人進堂就起身行禮,其雖然醜陋但不卑不亢,氣度讓人心折。
雙方分主賓坐定後,司馬徽介紹道:“此乃襄陽人士,姓龐,名統,字士元。是小老兒的好友。”
關羽這麼一大量,見過啊!前年大江之上我曾和他見過一面。是了!他和諸葛亮不同,爲了一展心中所學不惜毛遂自薦。他定是當初有意來投,所以自己先觀察一番。
這個念頭疾轉而過,關羽怕大哥以貌取人,於是故作驚訝的問道:“可是號稱‘鳳雛’者乎?”
司馬徽聽後一怔,沒想到關羽也聽過龐統之名,隨後笑道:“正是。”
龐統也謙虛道:“不敢當,不敢當!”
他說完後,關羽連道可惜:“前年我同龐士元曾在大江之上見過一面。如果當時知道是鳳雛當面,定要請來暢談一番,也能聆聽高妙之言啊。”
龐統一聽也是連連的謙遜。關羽的一席話,讓龐統心裡也甚爲舒暢,世上以貌取人者甚多。沒想到這關雲長,不僅武勇蓋世,連眼光也有獨到之處。
劉備本來見他面貌醜怪,有少許的感到不喜。聽到關羽這麼一說,就明白這是二弟刻意提醒自己,眼前可是個不得了的人才啊!劉備立時惡感盡去,越看龐統越是順眼。直把龐統看得渾身不自在。
司馬徽瞭然的一笑,然後及時爲他解圍:“不知大司馬因何而來啊?”
他這麼一問啊,劉備又拜道:“今漢室衰微,四方爭橫,奸臣弄權,欺壓君父。備不自量力,欲除暴安民,匡君輔國,殄除奸黨,安漢興劉。奈何備愚鈍智淺一無所成。今拜會先生,特向先生請教安邦定國之策來了。”
“大司馬過謙了,連田舍之間的孩童都在傳唱:劉皇叔,救疾苦,安天下,四海足。大司馬又怎會一無所成?如今不能掃清寰宇、復安天下,只因時機未到矣。”
劉備一聽啊,就有些激動了:“不知那時機何時才能到來啊?”
“好!好!”司馬徽撫掌大笑:“只要大司馬尋得呂尚、張良這般大才,時機便到矣。”這司馬徽有個習慣,就是愛拍着手叫好,好好先生就是打他這來的。
“此等賢才,不知如今身在何處?”
聽劉備問起,司馬徽嘆了口氣:“如今只有那身在曹營的郭嘉,郭奉孝。其他二人尚未學成。”
關羽聽他說完,便見到龐統臉色一黯。唉!關羽心中一嘆,果然他和諸葛亮現在還太年輕了,都沒學有所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