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破殼

在知道連蔓兒家挖魚塘,需要人工之後,三十里營子有好些人都上門來,表示願意幫工。

莊戶人家蓋房子遇到一些大事,比如說蓋房子,一般會就會有人幫工,比如說辦喜酒,一般就會有人耮忙。這些都講究個互助,只需要供飯,也就是提供飯食,並沒有付工錢的說法。而且,遇到這樣的事,一般也不用主人家找人,就會有親朋好友、同村的鄉親們主動上門幫忙。

這是一種習俗。一般蓋房子、辦喜事,幫工、耮忙的人越多,就說明這家人的人緣越好。主人家也會越高興,哪怕用不了那麼多的人,還要額外的多預備飯菜,主人家也願意。

但是挖魚塘,不同於蓋房子。

蓋房子是滿足基本的居住需要,家家戶戶,都得有房屋居住。而挖魚塘養魚,是爲了賣魚掙錢,是某一戶人家的特殊需要。

所以,即便是有人願意幫工,連蔓兒還是在連記鋪子前貼了告示。挖魚塘要壯勞力,每人每天供應晌午飯一頓,兩素一葷一湯,管飽,另外按開挖的方數覈算工錢,當天結算當天付清。至於每方開挖的工錢,則是與山上開挖土方的工錢持平。而明顯的,河灘地多沙土,可比在山上挖土輕鬆多了。

告示貼了出去,口耳相傳,來報名做工的人就更多了。

挑選人工。讓兩個養魚長工領着開挖的事,連蔓兒就沒有深管,而是交給了連守信,她只負責每天收工時。按連守信給她的單子,覈算、兌付工錢。

四個水塘,其中一個開挖面積爲六畝。深度較淺,這是打算用來種植蓮藕、雞頭米、菱角的荷塘。另外三個爲魚塘,每個開挖面積平均爲四畝,深度較深,打算用來養魚。

荷塘和魚塘都沿着河堤開挖,並與小河之間修築有水渠相連,用於引水。另外在荷塘另一側還設有出水口。通過出水水渠,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將水排放到地勢低窪處,並引入河水的下游。

每個荷塘和魚塘之間,還修築堤壩。堤壩上留出空地。可栽種樹木,並修築有可通行一輛大馬車的通道。

這邊忙着開挖魚塘,五郎那邊已經收拾好了包裹,要去錦陽縣城參加縣試了。

五郎要自己去,不用人陪。一家人都有些不放心,正圍坐一處,在勸五郎。

“哥,你一個人我們都不放心。要不,還是我陪你去吧。不然。讓娘陪你去也行。”連蔓兒對五郎道,“畢竟是在外面,這一去就是好幾天,吃喝啊,什麼的,有我或者是咱娘去照看。總比別人強。”

“是啊。”張氏跟着點頭,“五郎,還是娘跟你去吧。”

“不用。”五郎搖頭。他知道,家裡現在是正忙的時候,鋪子裡、魚塘那邊都離不開人。要是連蔓兒或者張氏跟着去照顧他了,留在家裡的幾個人身上的壓力就會增大,怕是忙不過來。

而且,他認爲自己年紀也不小了,完全可以獨自去縣城考試,自己將自己照顧好。

“就在縣裡,也不遠。我都去過一趟了,人頭啊、地方啥的,我都認識。”五郎又接着道,“再說了,還有幼恆哥幫忙安排,啥都是現成的。你們一點都不用擔心。”

連蔓兒擔心還是擔心的,但是五郎的話也有道理。

五郎這次去錦陽縣城考試,估計要在縣城住上十來天。宋家早就打發人來過,連蘭兒也讓人捎了口信來,都說讓五郎進城,就住過去。另外,王幼恆也早就說了,讓五郎住到他家,到時候什麼都不用操心,只要到日子去考院考試就行了。

王幼恆過完年,就從縣城回到了鎮上,每隔一天,都會來三十里營子,向魯先生請教文章。另外,他還蒐集了許多縣試的備考資料,和五郎分享。

縣試是由知縣主持,出題人也是知縣。在科舉考試的一個個臺階中,這最初的一個臺階縣試,因爲完全由知縣把持,所以自由度比較大。弄清楚知縣大人的好惡,就成爲是否能夠通過縣試的一個關鍵。

王幼恆帶來的備考資料,就包括錦陽縣現任的知縣大人歷年參加科考的考卷券本,還有他曾經出過的題目,還有這位知縣大人平時所做的詩文冊子,甚至還有“內部人士”猜測的考題等。

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倆個也利用他們在縣衙的人脈,幫着蒐集了不少的資料。

不僅王幼恆和五郎仔細地看了這些資料,魯先生也看了,之後還專門就這些資料,給兩個學生做了解析。

連蔓兒當時坐在外間旁聽,對魯先生的見解之老道、深刻,深有所感。

這三家都邀請五郎,不過,五郎哪一家也沒答應。他約了同窗三人,打算四人結伴,到縣城租住房屋參加考試。

連王幼恆的邀請都沒有答應,只說已經跟同窗約好了。

不得不說,五郎的年紀不算大,卻非常的有主意。

不過,王幼恆還是堅持將一座離考院不遠的小院落借給了五郎,據說那裡一切應用之物都是齊全的,還有王家可靠的僕傭在裡面料理。

五郎就和王幼恆商量好,到時候他們幾個人的一應使費,都要他們自己出。也就是給僕傭的打賞,另外就是吃食這些費用,五郎和他那幾個同窗商議好,大家均攤。

王幼恆今年也要參加縣試,他跟連蔓兒說了,到時候會照顧五郎。五郎又堅持不要家人跟着,最後,一家人還是依了五郎的意思。

去縣城考試,自然需要花費。

“哥,你要多少錢?”連蔓兒就問五郎。

五郎是個心裡有成算的,早將在縣城十幾天的花銷計算過了,就向連蔓兒說了一個數目。

“三兩銀子就足夠了。”五郎道。

“窮家富路,多帶點兒。”連守信就道。

“對。”張氏也點頭。

連蔓兒想了想,就稱了四兩的碎銀子,又拿了一吊錢,另外,又拿了五串錢,並一小袋子的零碎銅錢,交給了五郎。

五郎這次去縣城,住的地方有王幼恆提供,不用錢,吃喝這些和另外三個人分擔,也花不了太多,一兩銀子花不了。不過……

“給那些伺候人的打賞,這個不能省,要多給。……天還冷,娘給你帶了炭爐,考試的時候也能帶進去。到了那,炭咱另外買。哥,炭錢你可別省,挑那好的,沒有煙的買。”連蔓兒一樁樁地幫五郎計算着,“還有車馬費,……認識些朋友,一起喝茶、吃個點心,這個也要花錢。”

“雖說幼恆哥家就在那,有啥事能找他。不過,哥你手裡還得留點兒應急的錢。……不住幼恆哥家,可還是得去幼恆哥家拜拜長輩,得準備禮。……宋家老夫人那,人家打發人來說了一次,這也是個人情,也得去看看……”

“這些我都想到了,三兩銀子,足夠了。”五郎就道。

雖是五郎這麼說,連蔓兒還是將稱出來的銀錢都給了五郎。另外,她又用荷包裝了兩個小銀錁子,讓五郎貼身帶着,以備不時只需。

張氏將五郎帶的衣裳鞋襪都檢查了一遍,生怕他衣裳帶的少,到縣城會受凍一樣,連蔓兒則幫着查看筆墨紙硯、考籃等。

一切都準備的妥妥當當的,五郎又去向魯先生辭別。魯先生自然也要囑咐一番,之後,衆人才鬆五郎上了車。

“……都放心吧。”五郎在車上坐好了,又探出來頭來說了一句。

送五郎的車遠去,張氏扭過頭來,連蔓兒就瞧見她的眼圈紅了。

兒子第一次獨自離家,而且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去就十多天。張氏不習慣,捨不得。

這是每一個母親都難免要經歷的,要想兒女有出息,就必須要放飛。

五郎去考試,小七就變成了一個人去上學。

張氏就跟連守信說她不放心,讓連守信每天接送小七。

“以前有他哥,咱不用操心。現在就剩他一個人,這每天來回也沒個伴兒。”

連守信猶豫都沒猶豫,就立刻答應了。

不同意的是小七。

“我都這麼大的人了,再讓你們接送,同學都該笑話我了。”小七抱着大花,“就在鎮上,這纔多遠啊,這路上也都人來人往的,誰都認識我。爹、娘,你們還有啥不放心的。”

小七已經在私塾上了一年的學,是沒必要接送的。

張氏說要接送,連蔓兒理解爲這是一個母親,在意識到依偎膝下的孩子總有一天要展翅起飛,而這一天並不遙遠了事,那種酸酸的、軟軟的、發自內心深處的依戀不捨……這天早起,吃過了早飯,連蔓兒從宅子裡出來,在自家的莊園上走了一圈,入眼星星點點的嫩綠,無不宣示着,春天的腳步已經來到的門檻,撲面而來的風,也沒那麼冷了。

已經過了春分,白天漸長,夜間漸短,萬物煥發出生機。

連蔓兒查看了連記的生意,看了魚塘開挖的進度,又看到這生機盎然的綠,她的心情也跟着雀躍起來。

邁着輕快的腳步回到內宅,走到院當心,就聽見了張氏和連枝兒的笑聲……先送上一更,晚上會有二更,接近月底,求粉紅支持。)

第900章 雙喜臨門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620章 歡喜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183章 狠招第541章 回家第555章 嫌疑人第998章 否極泰來第611章 肅清第228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257章 種菜第210章 考較第750章 小心思第22章 雞蛋風波第382章 傳話番外三第35章 打臉第1004章 回鄉第419章 良田第985章 試探第383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692章 好過與難過第92章 鬥法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54章 呼地瓜第647章 風景第556章 賊贓第820章 餃子餡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745章 換屋第909章 安置第626章 一見如故第171章 小飯館第594章 佈施第617章 誰比誰潑第812章 糊塗賬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771章 回門第852章 寶相花第965章 變數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番外一幾年後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413章 吐苦水第85章 沈六第840章 潑辣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769章 喜悅第761章 回禮第91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43章 驚聞第621章 櫻桃紅了第627章 厚贈第828章 特別的禮物第703章 滾刀肉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934章 暖冬第413章 吐苦水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467章 回太倉第202章 拆骨肉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899章 月到中秋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230章 入學第85章 沈六第560章 不要錢第549章 鄰里第865章 意動第842章 落空第863章 吃丸子第490章 擔心第747章 團圓第266章 玉米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419章 良田第495章 求和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463章 壓服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11章 甜姑娘兒第674章 抉擇第692章 好過與難過第209章 新婦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789章 爭吵第152章 借光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243章 嫉妒第588章 返家第522章 原委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984章 奉承第172章 租金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
第900章 雙喜臨門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620章 歡喜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183章 狠招第541章 回家第555章 嫌疑人第998章 否極泰來第611章 肅清第228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257章 種菜第210章 考較第750章 小心思第22章 雞蛋風波第382章 傳話番外三第35章 打臉第1004章 回鄉第419章 良田第985章 試探第383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692章 好過與難過第92章 鬥法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54章 呼地瓜第647章 風景第556章 賊贓第820章 餃子餡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745章 換屋第909章 安置第626章 一見如故第171章 小飯館第594章 佈施第617章 誰比誰潑第812章 糊塗賬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771章 回門第852章 寶相花第965章 變數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855章 無奈的龍套們番外一幾年後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413章 吐苦水第85章 沈六第840章 潑辣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769章 喜悅第761章 回禮第91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43章 驚聞第621章 櫻桃紅了第627章 厚贈第828章 特別的禮物第703章 滾刀肉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934章 暖冬第413章 吐苦水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467章 回太倉第202章 拆骨肉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899章 月到中秋第297章 父慈子孝第230章 入學第85章 沈六第560章 不要錢第549章 鄰里第865章 意動第842章 落空第863章 吃丸子第490章 擔心第747章 團圓第266章 玉米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419章 良田第495章 求和第809章 扭秧歌、唱大戲第463章 壓服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11章 甜姑娘兒第674章 抉擇第692章 好過與難過第209章 新婦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789章 爭吵第152章 借光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243章 嫉妒第588章 返家第522章 原委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984章 奉承第172章 租金第340章 誰家小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