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拾穀穗

費章節

二更、肥章哦,求訂閱、粉紅、推薦以及一切票票。

……… ……

“今天就能拾了?”連蔓兒放下手裡的活,問小七。

小七點頭,“剛纔聽說,那邊的莊頭放話出來,可以拾了,二丫都已經去了。”

“那咱也去。”連蔓兒連忙道,“小七,你去趟打穀場,讓姐和哥也,咱都去。”

“哎。”小七答應了一聲,就跑出去了。

拾秋,是秋收後,鄉村一項特有的活動。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在田地的主人收了莊稼後,允許別人進到地裡,撿拾遺漏在地裡的莊稼,比如穀穗、高粱穗這些,其中主要的是拾穀穗。

拾秋的也有講究,只有在人家將地收拾過後,才能進地裡拾秋。比如人家在前面割穀子,你就緊跟在後面撿,那即使是最厚道的莊稼把式,也會毫不客氣地將你趕出地裡去。那不叫拾秋,那叫明搶。

約定俗成,拾秋是屬於孩子們的專利。一年四季,除了過年,小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就是秋天,雖然這也是他們最忙碌,最勞累的季節。

一會功夫,連枝兒和五郎就跟着小七了。連蔓兒就和張氏說了一聲,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柳條籃子,一人手裡提了一個,就往地裡走。

他們要去拾穀穗的地方,比較遠。是在南山更南面,與她們常去挖野菜的田地,還隔着一道小山樑。那裡有一大片的莊田,據說是一戶姓沈的大戶人家的。說是沈家的人住在府城裡,像這樣的莊田不有多少處。今年這片田裡種了大片的穀子,今天剛剛收拾好,田莊裡的人放出話來,拾秋的人可以進去拾穀穗了。

等連蔓兒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有許多的小孩子在地裡了。他們都提着籃子,彎腰在地裡尋找着。連蔓兒看了看,這一片地少說有三四傾,地裡的穀子已經收割過了,只剩下大約兩寸來長的穀子杆茬。地頭還有一捆捆的秸稈沒有運走,地裡散落着一些秸稈。

小米粥的營養是很好的,今年連家沒有種穀子。連蔓兒打算儘可能多地拾些穀穗,以後早上就有小米粥喝了。

一到了地裡,幾個孩子迅速尋了塊地,保持了一定的間隔排成一排,開始從地的一頭往另一頭慢慢尋找。 連蔓兒一手提着籃子,一手拿着根樹枝,眼睛迅速地在地上搜索着,還用樹枝將散落的秸稈和雜草撥開,尋找穀穗。很快她就,一個金黃飽滿的穀穗,就藏在散落的幾根秸稈和野菜中間,連蔓兒忙彎腰將穀穗拾了起來,放進籃子裡。

這種意外收穫的感覺,真是好。連蔓兒找到了一個穀穗,心情立刻飛揚起來。畢竟是人家收拾過的地,有些穀穗,只剩下半截,或者少半截,有的上面的穀子粒大多都脫落了,但是這些都被連蔓兒當寶貝似地拾起來。積少成多,這個道理她懂得。

勞動中的過的特別快,太陽已經升到正當空。秋天的日光曬到人身上,久了,是會感覺到疼的。好在連蔓兒戴了草帽,全身都裹的嚴嚴實實,就是出些汗,還不至於曬傷。他們已經從地的一頭,走到了另一頭,連蔓兒的籃子裡已經有了多半籃子的穀穗。在他們前面,隔着一條河灣,是一個村落,村頭有一所大莊院,就是這田地主人的莊子。

不是不是因爲村中的人多是佃着這莊子的地,而這莊子的主人姓沈,這個村子就叫做小沈屯。連蔓兒,在更南面的地方,還有一個村子,叫做大沈屯。

再回頭看一看,她們已經離三十里營子很遠了,三十里營子在連蔓兒眼中,變成了一簇小黑點。

“咱歇一會吧。”連蔓兒招呼幾個孩子到身邊來。

就在這個時候,河灣那邊有兩個人牽着一匹馬慢慢地走了。

連蔓兒看了一眼,也沒在意,就和連枝兒、五郎和小七在地頭坐了,她從籃子裡取出個布包,打開來,裡面是四個煎餅卷子。這是早上烙的煎餅,連蔓兒在裡面刷了一層肉醬,捲了蔥絲、幹豆腐絲、酸豆角,就是打算加餐的。

幾個孩子將煎餅卷分了,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連蔓兒剛咬了一口,就看見那兩個人牽着馬走近了,馬上還坐着一個人。

“咦。”那馬走到連蔓兒旁邊突然停了下來,馬上的是個胖男孩。他也不等跟着的小廝來抱他,就從馬上跳了下來。

“哎呦,我的少爺,您要下馬跟小的時候一聲,這要是摔個好歹的,小的可交代哦。”兩個小廝都齊聲驚叫起來。

“不用你管。”小胖墩推開小廝,幾步跑到連蔓兒跟前,“大腳丫頭,你在我家的地裡幹啥那?”

連蔓兒擡頭一看,才這認出來,這不是在石太醫家碰見的那個討人嫌的胖小子嗎。

俗話說七八歲討狗嫌,連蔓兒看着小男孩的樣子差不多應該就是這個年紀。這個年紀,像小七那麼乖巧的小孩子實在太少見了。

連蔓兒可不想搭理這個小屁孩,因此就扭過頭,假裝看別的地方。

小男孩兩腳一跳,又跳到連蔓兒面前。

連蔓兒又把頭扭向另一邊,小男孩又是一跳,又站在連蔓兒面前了,還笑嘻嘻地,好像連蔓兒在和他玩新奇的遊戲似地。

連蔓兒有些無力,突然想到一件事,要向這小子打聽打聽。

“我是來拾穀穗的。”連蔓兒就好聲好氣地答道,“對了,石太醫好嗎不跳字。

小胖子見連蔓兒肯搭理他,就湊了,要在連蔓兒身邊坐下。一個小廝馬上,將一個錦墊鋪在地上。

“大腳丫頭給你坐這個。”小胖子讓連蔓兒坐錦墊上。

這小胖子有錦墊不是一屁股坐下,而是讓她,這讓連蔓兒對小胖子的觀感有了一些改善。

“你做坐吧,我有這個。”連蔓兒也沒有直接坐在地上,而是撿了些秸稈,上面還墊了塊帕子。

“你坐這個墊子,我坐你那個。”小胖子執拗道,“要不然,我不告訴你我舅爺爺的事。”

原來石太醫是這小胖子的舅爺爺。

連蔓兒有事要問他,想着不要和一個小孩子一般見識,就和他換了座位。

小胖子坐下來,看了看連蔓兒。

“要不,你先吃完,我再跟你說。”

連蔓兒這才記起,她手裡還拿着個煎餅卷子沒有吃。

“我們鄉下人家的吃食,你怕是吃不慣。”連蔓兒說着話,又往旁邊看了看,小胖子騎的是匹很帥氣的棗紅馬、跟着他的那兩個小廝打扮的也是半大孩子,身上的衣褲也很光鮮,小胖子更是不用說,一身的綢緞,脖子上掛着金項圈,腰邊繫着荷包,腳下是粉底緞子靴。“跟着你的人也不能會讓你在外面隨便吃。”

“他們都是我的人,都聽我的。”小胖子道,“我吃的慣的,就怕你不捨得給我吃。”

這小胖子果然很難纏。連蔓兒想了想,她做的吃食十分乾淨,味道也不,分一點給小胖子吃應該沒關係。

“那你不嫌棄,就分你一半吧。”連蔓兒把煎餅卷遞給小胖子。

小胖子掰了半個卷子,咬了一口。

“好吃,怪不得你不捨得給我吃。”

連蔓兒決定不和這小屁孩一般見識。

“我還不你叫啥名字那。”連蔓兒問。

“我叫沈謙,大腳丫頭,你叫啥名字?”

“我叫連蔓兒,這是我姐,叫連枝兒,我哥……”連蔓兒又將連枝兒、五郎和小七介紹給沈謙。

沈謙一一都打了招呼,這纔對連蔓兒道你剛纔問我舅爺爺,我舅爺爺回府城住了。你家人又病了嗎,我幫你請舅爺爺。”

你家人才又病了那,連蔓兒暗自翻了一個白眼。

“這樣啊,那他時候,我們想去拜謝拜謝。”連蔓兒又問。

“說不準,你到府城來唄。”沈謙將半個卷子吃了,又看着連蔓兒手裡那半個。連蔓兒光顧着了,手裡的卷子根本就沒吃。

“這個,我吃過了,不好再給你。”連蔓兒客氣道。

“我不在意的。”小胖子沈謙笑的露出一口白牙來,衝着連蔓兒手裡的卷子伸出了手。

“我在意的。”連蔓兒想說,可沈謙的小胖手已經抓住了她手裡的卷子。

“好吧,給你吃。”連蔓兒乾脆把卷子給了沈謙。

卷子是黍米麪烙的,可沈謙吃的很香,這還真是個不挑食的,怪不得長的這麼胖,連蔓兒心裡想道。

“舅爺爺說喜歡秋天的鄉下,他回府城是有事,過兩天,應該還回鎮上住的。”沈謙吃完了卷子,又說道,“蔓兒,你在這地裡幹啥?”

“拾穀穗啊,給家裡添口糧,你肯定不懂。”連蔓兒道。

沈謙就跳起來,拉了一個小廝到旁邊去,不知說了,那小廝就朝着莊子裡飛跑去了。

連蔓兒也站起來,衝着沈謙招呼,“你玩吧,我要拾穀穗了。”

“你拾了半天吧,就這麼點,哪裡夠吃啊。蔓兒,你陪我玩吧。”沈謙就拉着連蔓兒,不讓她往地裡去。

“乖啊,你騎馬去玩啊,我還有正事要做。”連蔓兒說着話,轉身就往地裡走。

沈謙一把抓住連蔓兒提着的籃子,“蔓兒,你看。”沈謙指着連蔓兒背後。

連蔓兒轉過頭,就看見剛纔那個小廝領着兩個莊稼漢子快步走來,兩個莊稼漢子背上都揹着沉重的麻袋。

“蔓兒,你不用拾穀穗,這兩袋子穀子,夠你家吃的不?要是不夠,我再讓他們給你送。”小胖子沈謙揮着兩隻肥胳膊,很是財大氣粗地道。

連蔓兒的臉立刻黑了,她了,即便是因爲石太醫,她也不該搭理這個討人嫌的傢伙。

“沈家少爺,咱們拾穀穗,是靠勞力吃飯。咱們和你無親無故的,可不敢受你這樣重的。”連蔓兒就沉下臉道。

“咱們不是了嗎不跳字。沈謙道。他不明白連蔓兒突然生氣,辛辛苦苦,只能撿到不到一籃子的穀穗,他一下子送了她兩袋子穀子,她不是應該高興嗎。

“我們可交不起您這樣身份的。”連蔓兒甩開沈謙,徑直往地裡走去。

“我哪做了呀,你告訴我。”沈謙的樣子似乎很受傷。

連蔓兒丟下沈謙,和連枝兒幾個往回走。

“蔓兒,你認識沈家這小少爺的?”連枝兒就問連蔓兒。

去石太醫家的經過,連蔓兒跟連枝兒說過,不過卻沒說遇到沈謙的事。現在她一邊拾穀穗,一邊把那天的經歷又說了一遍。

連蔓兒拾着穀穗,突然感覺手裡的籃子似乎被掛住了。她一回頭,就看見沈謙正站在她身後,一張胖嘟嘟的臉上滿是汗水。那兩個小廝都不遠不近地站在沈謙身後,臉上滿是無奈。

沈謙笑的眼睛眯成一條縫,露出一口白牙。

“蔓兒,給你這個。”沈謙的一隻手撩着袍子襟,上面堆了一堆的穀穗,還有一些葉子和雜草。“我幫你拾的。”

連蔓兒的眼睛睜大了一些。她不收他送的穀子,他想明白了爲,就拾穀穗給她?

連蔓兒一時不說好。

那兩個小廝的衣服上也髒兮兮的。

“不是你一個人拾的吧?無網不少字”連蔓兒道。

“嘿嘿,他們倆不頂用,大都是我拾的。”沈謙道。

“你好不容易拾的,還是留着吧。”連蔓兒道。

“不是的,這都是給你拾的,蔓兒,都給你。”沈謙慌忙道。

沈謙這樣,連蔓兒倒不好拒絕了。

“那多謝你哦。”連蔓兒道。

“蔓兒,我們是了”沈謙道。

“少爺,莊頭帶人找來了。”兩個小廝走近前來道。

連蔓兒扭過頭,果然看見從河灣那邊急急忙忙地走來一羣人。

“蔓兒,那我先走了。”沈謙忙將穀穗交給連蔓兒,帶着他那兩個小廝飛跑到地頭,還沒等他被抱上馬,那羣人已經到了跟前。

連蔓兒看着沈謙被那羣人簇擁着往莊子裡去,這個沈小胖,似乎也沒那麼討厭。連蔓兒這麼想着,下意識地摸了摸袖子,咦,她的帕子那。

她了,這個沈小胖果然還是討厭的。

是 由】.

第546章 做好人第226章 打春餅第965章 變數第813章 不滿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272章 搬家第743章 說破第422章 落空第547章 冬雪第278章 說理第546章 做好人第344章 要第196章 自責第510章 初秋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449章 回信第899章 月到中秋第426章 太倉縣衙第537章 連記百貨第976章 起意第549章 鄰里第77章 夜半尋人第398章 姐妹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59章 旱菸袋第934章 暖冬第721章 矛盾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155章 喪事第859章 喜事連連第721章 矛盾第512章 道賀第44章 矛盾第832章 報復第793章 親情第78章 小白菜第765章 送親第575章 決心第320章 攀扯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846章 直接衝突第116章 包子的練成第652章 舊衣第559章 休還是不休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94章 閨女不能打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860章 其樂融融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526章 責問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863章 吃丸子第552章 相爭第289章 釜底抽薪第73章 還禮第377章 笑話第770章 剩菜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567章 又一年第230章 入學第224章 梯子第946章 下奶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243章 嫉妒第227章 肉第136章 鬧彆扭第580章 炸元宵第76章 連朵失蹤第738章 時機第512章 道賀第480章 榆錢餅第12章 周氏訓媳第237章 亂鬥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551章 攆還是不攆第341章 暴雨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319章 平地起波瀾第58章 釀酒第808章 戲酒第944章 說服第284章 不省心第812章 糊塗賬第695章 田莊第880章 翻臉第1009章 不得已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629章 小山居第508章 麥子香第937章 兄弟第104章 拐第754章 商議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447章 送禮第663章 身前身後事第70章 焦頭爛額第12章 周氏訓媳第213章 買年貨(二)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
第546章 做好人第226章 打春餅第965章 變數第813章 不滿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272章 搬家第743章 說破第422章 落空第547章 冬雪第278章 說理第546章 做好人第344章 要第196章 自責第510章 初秋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449章 回信第899章 月到中秋第426章 太倉縣衙第537章 連記百貨第976章 起意第549章 鄰里第77章 夜半尋人第398章 姐妹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59章 旱菸袋第934章 暖冬第721章 矛盾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155章 喪事第859章 喜事連連第721章 矛盾第512章 道賀第44章 矛盾第832章 報復第793章 親情第78章 小白菜第765章 送親第575章 決心第320章 攀扯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846章 直接衝突第116章 包子的練成第652章 舊衣第559章 休還是不休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94章 閨女不能打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860章 其樂融融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526章 責問第561章 陷親於不義第863章 吃丸子第552章 相爭第289章 釜底抽薪第73章 還禮第377章 笑話第770章 剩菜第731章 黑手VS擔待第567章 又一年第230章 入學第224章 梯子第946章 下奶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243章 嫉妒第227章 肉第136章 鬧彆扭第580章 炸元宵第76章 連朵失蹤第738章 時機第512章 道賀第480章 榆錢餅第12章 周氏訓媳第237章 亂鬥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551章 攆還是不攆第341章 暴雨第294章 雨過天晴第319章 平地起波瀾第58章 釀酒第808章 戲酒第944章 說服第284章 不省心第812章 糊塗賬第695章 田莊第880章 翻臉第1009章 不得已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629章 小山居第508章 麥子香第937章 兄弟第104章 拐第754章 商議第749章 意外之喜第447章 送禮第663章 身前身後事第70章 焦頭爛額第12章 周氏訓媳第213章 買年貨(二)第127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