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小飯館

二更,求粉紅。

連蔓兒沒有開飯館的經驗,一切只能摸索着來。不過她知道,有些重要的事情,是要提前確定好的。

“咱這小飯館都賣啥?”五郎問。

“咱就賣早點吧。”連蔓兒道。五郎問的,正是需要確定的重要事情之一。

小罈子說山上爲幹活的人提供一頓晌午飯。而晚上下工之後,那些人就餐的選擇性就多了許多。山上要求上工的時間早,如果他們在山下,就近提供簡單、實用的早餐,那應該是有市場的。小罈子也說過,這些天每天早上到廟裡討水的人最多。

而且,他們剛開始開小飯館,最好是從簡單的做起。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們以後不能擴大經營。

“我也是這麼想。”連守信和張氏都點頭。他們都是踏實的人,心裡衡量了一下,覺得賣早點,賺頭肯定沒有人家酒樓、飯莊的大,但卻是他們目前能夠有把握勝任的。

“咱們的早點鋪子,做啥賣好那?”連蔓兒道。

將經營的範圍縮小到只賣早點,但是具體賣什麼,還是需要費一番思量的。

只有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才能賺到錢。他們要面對的消費者,目前來說,就是去山上做工的人羣。連蔓兒回想着剛纔在土地廟外和在鎮上的所見所聞,來山上做工的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人。

其中一類是比較有錢的,這些人更喜歡在鎮上吃。他們吃的一般是肉餡包子、油條、油餅、或者是肉湯的麪條,一餐飯,花費大概在十文錢左右。

另一類人就比較貧窮和節儉一些。他們儘可能地自帶乾糧。然後期望在好心的人家討一碗熱水喝。

兩類人比較,後一類人的數量更多一些。

“要是這麼說,那咱開早點鋪子,不就沒人來了?”連枝兒聽了連蔓兒的分析,忍不住問道。

“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可這也不是絕對的呀。”連蔓兒道,“我聽說,在山上做工的工錢比別處多。發錢也痛快。”

畢竟是從皇上的國庫裡直接撥下來的錢,又是給沈皇后修工程,這監督工程的人裡面就有沈家的人。他們這裡又是沈家的地盤。所以在工錢上沒人敢剋扣。相反,在這裡做工的條件很優容。皇家和沈家人要的都是排場,是造福鄉里的口碑。

“先說這些捨不得錢的,山上給的工錢高,活也累。他們有了錢,也不能總虧待自己,飯吃不好,幹活也沒力氣不是。要是咱賣的東西實惠。來吃的人肯定不少。”連蔓兒道。她將早點鋪子的基礎消費人羣鎖定在第二類人身上。

這些人捨不得吃大米、白麪,但肯定心裡想吃。

“娘,咱就賣三和麪的饅頭咋樣?”

所謂三和麪的饅頭。就是用黍米麪、雜豆麪加上少許的白麪和麪,蒸的饅頭。這是張氏的發明(在連家是這樣的。別人家也許也有這麼吃的,連蔓兒表示她不知道),自從分家後,他們的條件一天天好起來,但還是不能頓頓大米、白麪地吃。張氏就想到了這個法子,三和麪的饅頭,因爲加入了白麪,在外觀和口感上都很引人的食慾,而且因爲主要是黍米麪和雜豆麪,吃起來很管飽,適合重體力勞動者。

“還沒看見哪家館子賣這三和麪的饅頭那……”張氏有些沒信心。

“別人家沒有賣,咱們家有。那大傢伙不都到咱家來買了嗎?”連蔓兒笑,“爹,要是你在山上做工,你是買咱這個饅頭,還是去買鎮上白麪的饅頭?”

“當然買三和麪的這個。”連守信想也不想地道。

連守信、張氏、連枝兒、五郎和小七都很喜歡這種饅頭。而來做工的絕大多數人,家境應該和他們差不多,只要價錢合適,他們會花錢買的。

“我看這個行。”一家人商量了一會,就定下來賣三和麪的饅頭。

“光有饅頭可不行,還得有湯。”連蔓兒道。

那些自帶乾糧的人,無法自帶熱水,所以纔會去土地廟討水喝。因此他們的早點鋪子要賣熱湯。

“就用大骨頭熬蘿蔔,要不就是大骨頭熬酸菜。”連蔓兒將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說了出來。其實她在和小罈子說話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開個賣湯粥的鋪子,給那些自帶乾糧的人提供熱湯、熱粥。

開早點鋪子的想法,是後來慢慢成熟起來的。既然要賣湯粥,何不索性連主食一起賣那。

“我是這麼想的,這湯咱賣的便宜點,就是不買咱家的饅頭,光買湯,咱也賣給他。”連蔓兒道,這樣可以慢慢地將客人引過來,帶動店裡的生意。

“咱蔓兒這腦子真好使,就這麼辦。”連守信高興地道。

“那咱這饅頭和湯,都打算賣多少錢?”張氏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連家自己做的三和麪饅頭,比例是三比一,既三份的黍米麪和雜豆麪,兌上一份的白麪。在鎮上的糧店裡,白麪要八文錢一斤,黍米麪和雜豆麪相對比較便宜,也要四文錢一斤。三斤黍米麪/雜豆麪,加上一斤白麪,成本是二十文錢,這合起來是四斤面。

按張氏的說法,四斤面起碼能夠蒸出大約六斤半的饅頭來。饅頭也按張氏的做法,二兩一個,每個饅頭賣一文錢,那麼四斤面大約可以賺十三文錢。

至於湯,一根大骨,一根白蘿蔔,就可以熬一大鍋的湯。大骨頭可以反覆熬煮,用大海碗盛湯,每一碗也只賣一文錢。這樣一鍋湯賣下來,去除大骨、蘿蔔和柴禾的成本,也能有十幾文錢的賺頭。

大骨酸菜湯也是一樣的。

“每天再賣一鍋稀飯,也是一文錢一碗。”連蔓兒算了算又道。一文錢一碗的稀飯,其實就是賣一個熱乎勁和水份,將成本計算好,一鍋也能賺十文錢。

連蔓兒心裡感嘆,這麼幾文錢、幾文錢的賺,和暴利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小生意不好做啊。他們這是靠勤勞吃飯、賺錢。

一家人頭挨着頭,覈計了半天。蒸饅頭、煮湯和稀飯這些活計,都是他們每天做慣了的,開這個早點鋪子,他們能做的來,利潤他們也能接受,不,應該說是歡喜。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爹、娘,我還有件事。”連蔓兒想了想,又開口道。。

“還有啥事,說吧。”張氏道。

“除了三和麪的饅頭和湯粥,咱每天再賣一籠屜包子咋樣?”連蔓兒道。

“賣包子?”

“娘,你還記得不,秋天那時候,姥姥和姥爺來看咱,都誇咱家的包子好吃。娘,你不也說,比鎮上陳記的肉丸包子還好吃。”連蔓兒道。

“我記的。”張氏點頭,“蔓兒,你是說,咱做那個灌湯包賣?”

“對。”連蔓兒點頭,灌湯包這個詞,是她說給張氏聽的。

剛纔的那些吃食,是實惠的,針對的目標客戶羣是第二類人。至於第一類人羣,起碼目前來說,連蔓兒不認爲他們有實力能競爭過鎮上那些多年的老鋪子。不過,他們也有優勢,他們的位置好,更靠近工程所在的大前山。

那麼第一類人羣,每天路過他們這裡,也可以成爲他們潛在的客戶。連蔓兒自認爲她做的灌湯包,還是有競爭力的。

“這個灌湯包,咱就比照陳記家的肉丸包子賣,每個兩文錢。”連蔓兒道,算起來,她家的灌湯包不過是多了一道加入皮凍的工序,成本上並不比陳記的肉丸包子高,賣和陳記一樣的價錢,比陳記的好吃,那麼既能吸引到客人,也能賺到錢。

灌湯包的利潤,要比三和麪饅頭、大骨湯和稀飯的要高。

只是要創出口碑,招攬到大量的食客,是需要時間的,所以連蔓兒一開始只打算做一籠屜這樣的包子。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番,最後一致通過了連蔓兒的建議。

“咱這早點鋪子,選哪天開業的好?”連守信問。

“越早越好,明天就開纔好那。”小七道。在他看來,早一天開業,就早一天賺錢。

“早點鋪子和咱原來的酸菜作坊不一樣,這開張的日子得找人算算,挑個吉慶的日子。”連守信道。

連蔓兒也想早點鋪子早些開張,但是她也明白,不只是這個時代,就是她前世那個年代,店鋪開張也是講究選個良辰吉日。

“明天開業太急了,咱還有好多東西要買。”連蔓兒道。比如說先得去鎮上,跟張屠夫訂好每天需要的豬骨頭和豬肉,還得去糧店買米買面,酸菜和白菜家裡還有一些,暫時不用買。

“……店裡的桌子、凳子、碗筷什麼的,這也得置辦吧。”連蔓兒道,“還有咱這店開在哪……”

土地廟周圍的位置是最好的,只是那附近並沒有合適房屋,如果爲了開店建房,用的時間就太長了。

“米麪那些是要買。”連守信的臉上露出笑容,“剛纔我和你娘不是去廟頭看過了嗎,這開店的房子,我和你娘已經選好了。”

“……你到我家來是客,還是給我吧。”連葉兒的聲音在院子裡響了起來。

二更,求粉紅。(未完待續)

第899章 月到中秋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159章 雜貨鋪第310章 鮮湯寶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697章 困難第969章 厲害第337章 父子第636章 郎心如鐵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255章 催芽第102章 肉爛在鍋裡第309章 麻蚶子第100章 房產第892章 除服第104章 拐第485章 四月天第497章 糾纏第562章 優柔寡斷第356章 出伏第977章 隨禮第192章 欠債還錢第973章 戲如人生第586章 熟人第631章 被困第386章 送別第496章 針鋒相對第391章 收玉米第849章 背後言第234章 連蔓兒的規劃第718章 婚期第310章 鮮湯寶第27章 美人如玉第214章 過年第507章 麥收第760章 添妝(二)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第592章 村議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1007章 疑心第458章 冬末第435章 回門第868章 田田田第625章 念園第635章 禍源第49章 撞破第619章 心涼第97章 相看第93章 妙計第364章 威脅第440章 拿捏第837章 謊言第1007章 疑心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578章 拉鋸第871章 瞑目第25章 酷刑第950章 爲難事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571章 鬧第548章 雪後第204章 冰車第622章 牧場第936章 託關係第712章 冷香第909章 安置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889章 出人意料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599章 試探第315章 端午第989章 蠱惑第343章 財源滾滾第815章 夜話第311章 新鋪子開張第92章 鬥法第58章 釀酒第400章 御賜第255章 催芽第754章 商議第469章 初春第102章 肉爛在鍋裡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688章 和睦第109章 賣不賣第549章 鄰里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402章 大興土木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932章 約定第922章 歸來第507章 麥收第426章 太倉縣衙第626章 一見如故第1013章 商議第309章 麻蚶子第662章 壽材第313章 燕子和葫蘆
第899章 月到中秋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159章 雜貨鋪第310章 鮮湯寶第359章 嶄露頭角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697章 困難第969章 厲害第337章 父子第636章 郎心如鐵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255章 催芽第102章 肉爛在鍋裡第309章 麻蚶子第100章 房產第892章 除服第104章 拐第485章 四月天第497章 糾纏第562章 優柔寡斷第356章 出伏第977章 隨禮第192章 欠債還錢第973章 戲如人生第586章 熟人第631章 被困第386章 送別第496章 針鋒相對第391章 收玉米第849章 背後言第234章 連蔓兒的規劃第718章 婚期第310章 鮮湯寶第27章 美人如玉第214章 過年第507章 麥收第760章 添妝(二)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第592章 村議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1007章 疑心第458章 冬末第435章 回門第868章 田田田第625章 念園第635章 禍源第49章 撞破第619章 心涼第97章 相看第93章 妙計第364章 威脅第440章 拿捏第837章 謊言第1007章 疑心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578章 拉鋸第871章 瞑目第25章 酷刑第950章 爲難事第120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571章 鬧第548章 雪後第204章 冰車第622章 牧場第936章 託關係第712章 冷香第909章 安置第161章 勤勞能致富第889章 出人意料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599章 試探第315章 端午第989章 蠱惑第343章 財源滾滾第815章 夜話第311章 新鋪子開張第92章 鬥法第58章 釀酒第400章 御賜第255章 催芽第754章 商議第469章 初春第102章 肉爛在鍋裡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688章 和睦第109章 賣不賣第549章 鄰里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402章 大興土木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932章 約定第922章 歸來第507章 麥收第426章 太倉縣衙第626章 一見如故第1013章 商議第309章 麻蚶子第662章 壽材第313章 燕子和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