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沈老夫人

“不是兩輛馬車都給借走了吧?”連蔓兒問。

“都借走了。”連守信道,“石太醫問我是怎麼來的縣城,我照實說是坐車來的。石太醫就說,剛纔他是和兩個朋友一起來的,現在那兩個人都走了,車也帶走了。石太醫是咱們的恩人,我就跟他說,要是不嫌棄,就把咱的馬車借給他用。石太醫就把兩輛馬車都給帶走了。”

石太醫的行事,還真是出人意表連蔓兒想。

“那咱們現在咋辦?”二郎就問。

“馬車沒了,那咱們就走去宋家吧,應該也不遠。”連蔓兒道。

幾個人就從茶樓中出來,對於莊戶人家來說,走幾步路實在是太平常的事情的。能給石太醫幫上忙,連守信心裡還是很樂意的,如果石太醫不是總板着臉,就更好了。

剛剛轉過街角,迎面就有一輛馬車跑了過來,恰恰在他們面前停下。

“是三十里營子的連姑娘嗎?”一個小廝模樣的人從馬車上跳下來,走到連蔓兒面前,叉手施禮問道。

連蔓兒眨了眨眼。

“小的叫石頭,是伺候石太醫的。請連姑娘上車。”那小廝很機靈,只看他們這一衆人的表情,就知道找對了人。“石太醫吩咐小的,送連姑娘去宋家。”

石太醫的馬車與拉腳的馬車自然不同,車廂上是厚厚的墨綠色氈條,車頂上還圍了一圈絡子裝飾。車簾上有特殊的標記。不是張揚的華麗,但是那份大氣與精緻,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車主的身份非富即貴。

石太醫借走了他們僱的馬車,卻另外派了他自己的馬車過來。

“好啊,那就有勞了。”連蔓兒略一思索,就沒有推辭。

他們一共是六個人,馬車裡自然坐不下。

二郎和三郎對於去宋家本來就有些怵頭,就說要在茶樓裡等。連蔓兒想了想,點頭答應了。

馬車裡很寬敞。連蔓兒、五郎和小七都是孩子,身量小,加一個連守信正好能坐的下。那小廝等他們坐好了,就一偏腿坐上了馬車沿子。車伕打馬,徑直往石獅子衚衕來。

進了石獅子衚衕,馬車在宋家的宅門前停了下來。連蔓兒掀開車簾,見面前宋家的大門是五檁前出廊式的金柱大門,外檐檐枋之下裝飾有雀替和三幅雲,兩扇朱漆的大門緊緊地關閉。

連蔓兒想起王幼恆說過的話。.宋海龍的父親娶了沈老夫人之後,捐了一個六品的閒職。從此宋家纔算改換門庭。宋家的大門,應該是那之後改建的。雖是如此,人們談到宋家,第一句免不了還是說他們“經商起家”。

叫石頭的小廝這個時候已經跳下車,到門前抓起銅門環敲了兩下。那大門吱呀一聲就打開了,一個穿戴齊整的小廝走出來。這小廝似乎認得石頭,兩個人說什麼,連蔓兒沒有聽真。就看見那小廝關門跑了進去,石頭又回來上了車。

馬車又開始前行。走了不遠,便是一處角門。門扉已經打開,兩個小廝在前引領着馬車進了宋門,又走了不到一箭之地,在一扇粉白的影壁前停了下來。

有兩個打扮齊楚的管事媳婦已經在這裡迎候了。

石頭先走上前去,與那兩個媳婦低聲說了兩句什麼,兩個媳婦都笑着點頭。

“沈老夫人在偏廳,正等着你們了。你們跟着這兩位大娘過去就行。”石頭回來。對連蔓兒笑着道,“咱們石太醫送過來的客人,纔有這樣的體面。若是別人,只怕沒有這麼方便”

石頭說完,就有些期待地看着連蔓兒。

到這個時候,連蔓兒纔算明白了。石太醫這個人的性格,還真是……。別苗頭竟然可以做到這一步。

這小廝期待的是什麼,連蔓兒也能猜得到。不過。她是絕不會爲了討好石太醫,去踩低王太醫的。那樣是對不起王幼恆待她的一片心意。也違揹她做人的準則。

“多謝石頭小哥。”連蔓兒笑道,“我們領了石太醫的情。”

…………

兩個媳婦在前面帶路,繞過影壁向左走,穿過一個月洞門,進了一個跨院。

跨院上房門口,早有丫頭伺候。兩個媳婦讓他們在門口稍等,進去回報。一會功夫,就有丫頭打起門簾,請他們進去。

一進偏廳內,就見上方坐着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看樣子大約四十許的年紀,一張滿月臉,塌鼻樑,眉眼甚是平常,只有皮膚白皙細緻,爲她增色不少。這婦人雖相貌平常,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氣派卻十分端凝,讓人不由得忽略了她的長相。

連蔓兒心中猜測,這隻怕就是沈老夫人了。

“夫人,客人來了。”一個鴨蛋臉的丫頭輕聲道。

“還不快請進來。”沈老夫人說着話,就將手中茶碗放下,微微欠身,似乎要站起來迎客。

按照輩分,沈老夫人與連守信是同輩,而且年長。

連守信忙上前走了兩步,躬身施禮。

“見過親家太太。”

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也忙給沈老夫人見禮。

“老夫人,這是我爹爹,在連家排行第四。我叫連蔓兒,這是我哥哥連繼宏,我弟弟連繼賢。”連蔓兒屈膝福了一福,一邊脆生生地道。

沈老夫人臉上露出笑意,就叫免禮。旁邊有丫頭過來,引着他們四個在座位上坐下。沈老夫人又吩咐人端上熱茶和各色點心來。

“來的冒昧,還請老夫人……別見怪。”連守信道。

“哪裡,都是親戚,就該時常走動。”沈老夫人道。

連蔓兒挨着連守信坐了。她心裡想,依照位置,這裡應該是前院。沈老夫人才能夠內宅出來,在這裡見她們,應該是石太醫的功勞。她們是石太醫用馬車送過來的,沈老夫人出自沈家旁支,石太醫與沈家嫡系是正經的姻親,自身又是很有名望的神醫。不管怎樣,沈老夫人都是要給石太醫面子的。

看沈老夫人打量他們的眼神,一定是在猜測他們的來意。還有和石太醫之間的關係。

連蔓兒猜的沒錯,沈老夫人現在,心裡有些迷惑。

剛纔她正在後堂歇息,外面的人進來回稟,說是石太醫用馬車送了連家的幾個人來見她。連家有人來她並不吃驚,娶了鄉下的媳婦,媳婦的父親還有幾房沒分家的兄弟,她有被打抽豐的心理準備。

她吃驚的是,連家人怎麼會認識石太醫。還能勞動石太醫派人用車送過來。石太醫的爲人她有所瞭解,是不耐煩應酬的。這就更加奇怪了。

不過。既然石太醫出面,無論來的是誰,她都是要親自見一見的,不僅要見,還要給足面子。

這就是爲什麼,她會從內院出來,到偏廳迎候的原因。

“親家四老爺,今年的年景可還好?”沈老夫人笑着問道。若連守信是來打抽豐的,那她就先提了話頭。讓他容易開口。

“老親家太太惦記,今年的年景還不錯。”連守信老實地道。

“老夫人,我們這次來,是我爺和我奶,打發我們來,給老夫人您請安。”連蔓兒笑着道,“我爺跟我們說,我們連家人。靠自己做活吃飯,安安穩穩。可不能想着天下掉餡餅,不勞而獲。”

沈老夫人笑了笑,又將目光落在連蔓兒身上。這小姑娘很聰明,聽她說話,竟不是來打抽豐的

那麼僅僅是來給她請安的?當然不是。饒是沈老夫人精明過人,一時也猜不出他們的來意。

“你是叫蔓兒。好名字。今年幾歲了。”沈老夫人問連蔓兒。

“勞老夫人動問,我今年十歲了。”連蔓兒笑着答道。“我們鄉下人不會講話,老夫人您可別笑話我們。來的時候。我爺囑咐了我們邪,我記性最好。”

沈老夫人哦了一聲,明白連蔓兒的這是向她解釋,她的話是代替連老爺子說的。這就有些意思了。連家的人,她只見過連守仁和連繼祖,那時就想,連家雖是莊戶人家出身,養的兩個讀書人倒都是一表人才。今天看見連家四房的人,才發現,連家的好相貌,並非是那兩個讀書人專有。

“小嬋,去請三奶奶出來。”沈老夫人吩咐道。

那鵝蛋臉的大丫頭答應一聲就出去了。

沈老夫人一面和連蔓兒說話,一面打量連家四房這幾個孩子。

這三個孩子,雖然都還沒長成,但只看那眉眼和身架子,就能判斷出,以後肯定都是儀表不俗。更讓她讚賞的是,這三個孩子,眼神都非常乾淨,而且有神。坐在那裡大大方方,一看就是有良好的家教。

尤其是說話的,這個叫連蔓兒的小姑娘。只十歲的年紀,卻眉目如畫,單看這一張臉,長大了就定然是個美人。更可喜的是,說話聲音清脆,態度不卑不亢,沒有故意咬文嚼字,說的鄉村土語卻不粗鄙,聽起來古拙可愛。

只是身量還沒有長足。沈老夫人又看連蔓兒的打扮,連蔓兒今天穿的是黃底紅花的小襖,系的是同色的棉裙,腳下是一雙紅色的棉鞋。衣裙和鞋子上都繡的都是肥貓撲蝶或是滾線團的圖案。

看那針腳和繡功,這孩子有一個巧手,而且慈愛的母親。

只可惜,是一雙天足。十歲了,再纏足,只怕是晚了。

仔細看了連蔓兒的腳,沈老夫人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惋惜神色。

正說到連老爺子的身體,就聽見外面小丫頭稟報:“三奶奶來了。”

連蔓兒扭過頭,看見連花兒扶着兩個丫頭的肩膀走了進來,不由得吃了一驚。

…………

卡文,嚶嚶嚶。先送上一更,求粉紅鼓勵,爭取二更。

第92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298章 爭吵第453章 拜祭的問題第155章 喪事第197章 規矩第940章 錦上添花第758章 底氣第763章 隱情第2章 賣還是不賣第257章 種菜第357章 酸第1001章 歡聚第594章 佈施第215章 團年飯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347章 打算第191章 交鋒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925章 桃花劫第238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296章 矛盾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738章 時機第849章 背後言第745章 換屋第719章 瑣事第565章 衝突第11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637章 原來如此第971章 遠近第694章 非禮第737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886章 失蹤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618章 飯還吃不吃第601章 沉渣泛起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65章 拾穀穗第490章 擔心第656章 歸家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77章 夜半尋人第689章 夾板氣第789章 爭吵第158章 叫子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254章 上墳第215章 團年飯第495章 求和第806章 今昔第184章 攻守同盟第698章 秋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519章 冬小麥第924章 重陽(二)第769章 喜悅第622章 牧場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191章 交鋒第10章 包子第1002章 消息第758章 底氣第448章 鬧第388章 勸學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635章 禍源第15章 挖野菜第480章 榆錢餅第473章 夜讀第65章 拾穀穗第361章 惠及第732章 夜半第795章 心願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110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388章 勸學第649章 挑眼第426章 太倉縣衙第318章 翻身第155章 喪事第923章 重陽第275章 地瓜秧第919章 西苑第166章 糾紛第911章 蛇-大-仙第406章 厚禮第664章 不要臉第609章 將軍第485章 四月天第311章 新鋪子開張第850章 養不熟第309章 麻蚶子第47章 婦科聖手第877章 出殯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168章 自作自受
第92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298章 爭吵第453章 拜祭的問題第155章 喪事第197章 規矩第940章 錦上添花第758章 底氣第763章 隱情第2章 賣還是不賣第257章 種菜第357章 酸第1001章 歡聚第594章 佈施第215章 團年飯第380章 苦盡甘來第347章 打算第191章 交鋒第782章 不謀而合第925章 桃花劫第238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296章 矛盾第269章 連蔓兒的反擊第738章 時機第849章 背後言第745章 換屋第719章 瑣事第565章 衝突第11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637章 原來如此第971章 遠近第694章 非禮第737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824章 上元將近第886章 失蹤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618章 飯還吃不吃第601章 沉渣泛起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65章 拾穀穗第490章 擔心第656章 歸家第232章 趙秀娥的春天第77章 夜半尋人第689章 夾板氣第789章 爭吵第158章 叫子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254章 上墳第215章 團年飯第495章 求和第806章 今昔第184章 攻守同盟第698章 秋第87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519章 冬小麥第924章 重陽(二)第769章 喜悅第622章 牧場第144章 家人與外人第191章 交鋒第10章 包子第1002章 消息第758章 底氣第448章 鬧第388章 勸學第444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635章 禍源第15章 挖野菜第480章 榆錢餅第473章 夜讀第65章 拾穀穗第361章 惠及第732章 夜半第795章 心願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110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388章 勸學第649章 挑眼第426章 太倉縣衙第318章 翻身第155章 喪事第923章 重陽第275章 地瓜秧第919章 西苑第166章 糾紛第911章 蛇-大-仙第406章 厚禮第664章 不要臉第609章 將軍第485章 四月天第311章 新鋪子開張第850章 養不熟第309章 麻蚶子第47章 婦科聖手第877章 出殯第432章 秀兒出嫁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168章 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