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楚國介入

畢會鶥已經沒有心思去引導公子奄去思考,變得聰明一些。畢會鶥已經發現如果他繼續引導公子奄思考,恐怕公子奄還沒有變聰明他已經瘋了。

畢會鶥開門見山道:“主上,我們可以向楚國求助”

“楚國?楚國會願意出兵幫助我們嗎?要知道載郢(楚國首都,現江陵)距離這裡並不近,日後楚國對於我姑蔑國也是鞭長莫及,很難得到多少好處。楚國願意爲此勞師動衆嗎?”公子奄雖然傻,但還沒有傻到什麼也不知道,還知道困難所在。

“不楚國會願意插手姑蔑國的”畢會鶥用肯定的語氣說道,公子奄立刻用半信半疑的目光看着畢會鶥,畢會鶥沉聲解釋道:“雖然楚國的兵馬要來到姑蔑國要翻過好幾座大山和密林,但別忘記。對於楚國而言,吳國纔是他們的大敵”

“這又和吳國有什麼關係?”公子奄不解的說道。

“當然有關係了,楚國是南方的霸主國,他可以失去霸主,但他不能夠失去在南方的統治地位。而無疑吳國則是楚國最大的威脅如果能夠在失去了越國後,楚國再次在吳國背後放上一把小刀,楚國是不介意出兵幫助我姑蔑國的再說,楚國也不用出多少兵馬,數千兵馬就足夠了對於擁兵三十萬的楚國而言,這不過是九牛一毛的兵力罷了”畢會鶥笑道。

公子奄聞言大喜,如果有楚國插手,漢國就算心中千般不願意也不代表屈服。就算是吳國去年不也對楚國感到畏懼,進攻陳國見到楚國的大軍後卻選擇了不放一矢就撤退。

畢會鶥笑着補充道:“另外楚國距離我姑蔑國遠這不正好嗎?我姑蔑國哪怕投靠楚國也不會受到楚國太多的約束”

“嗯嗯”公子奄現在已經一心琢磨着如何讓楚國爲姑蔑國出兵了。

畢會鶥見狀,也不多說,朝公子奄告辭。公子奄自然忙不迭的答應下來,經過一個晚上的思慮。爲了表示誠意公子奄決定派出自己的弟弟公子蘇親自出使楚國。而公子奄自己則是和上大夫畢會鶥一同和漢國來的殘竹虛與委蛇,雙方打起太極拳來不亦樂乎。

不過作爲腦袋發育得不如何完善的公子奄並沒有打算放棄滅了太叔冬末,親自率領二千八百人進攻太叔冬末的封邑臍城。太叔冬末一共只有老弱殘兵五百人,加上漢國派過來的三百士兵。加上太叔冬末的五百老弱殘兵也不過是八百人,而臍城又是一座小城。按照公子奄的想法,攻下臍城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這樣的兵力都不能夠攻下臍城,當真是應該遭雷劈。

但楊子璐敢讓夏虎吼率領三百人來,自然不是送死的了。這次夏虎吼帶來的士兵人人配備蹶張弩,另外還有兩具弩車,弩車射出的長矛可以在一百步內貫穿三名帶甲的士兵。有效射程達到六百步之遠。當然到了這麼遠的距離,完全是靠運氣,準確度只是比投石機強上那麼一點,不過也強不到哪裡去。

不過對付姑蔑國的軍隊就足夠了,剛剛開始攻城,一支弩車射出的長矛就擦在帥旗的旗杆飛過。而帥旗的旗杆邊上則是公子奄,這支長矛只要偏上那麼一二尺,楊子璐就什麼也不用耍什麼計謀了。沒有了公子奄的姑蔑國,大夫們很自然的會推舉太叔冬末爲姑蔑國的國君。

剛剛和死神擦邊的公子奄,當真是嚇得渾身流了一身的冷汗。公子奄已經顧不上其他了,慌忙下令馭手調轉兵車逃跑。雖然是剛剛開戰,但國君都逃跑了,剛剛開始戰意高漲的姑蔑國士兵也一下子愣住了,旋即全軍崩潰,太叔冬末大喜過望,立刻派人追殺。如果不是夏虎吼謹遵楊子璐的命令,並不出城追擊。而太叔冬末手下的人又只有五百老弱殘兵,恐怕公子奄帶來的大軍恐怕不全滅也重創,而不是損失一百人不到。

經過這次和死亡擦過的事情後公子奄也安分了下來,起碼臍城城頭上還架着那兩臺恐怖到能夠在好幾百步外依舊能夠殺人的機械沒有搬走之前,公子奄說什麼也不敢對太叔冬末動武。也許有人奇怪,爲什麼公子奄不派其他人去?自己不是可以無視弩車對他的威脅了

公子奄這個人雖然有很多缺點,整一個紈絝子弟,不過公子奄他還是有那麼一點的優點。他知道一件事情,什麼都可以鬆口,就是軍隊不能夠鬆口,只能夠自己死死的捉住他的國君之位纔可以最大限度的穩定下來。

特別是他這個國君之位現在並不如何穩固,不少大夫都對太叔冬末頗爲同情。特別還在公子奄各項能力表現得不如太叔冬末的情況下,公子奄也害怕某個大夫振臂高呼,率領軍隊支持太叔冬末,這樣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會不會發生的。所以導致公子奄對於哪怕是自己最爲信任的畢會鶥,公子奄也不敢將軍隊交到他手中。

而此時的楚王宮也在爲姑蔑國的事情議論紛紛,剛剛聽到楚惠王說明了姑蔑國使者的來意後。楚國不少大夫都反對插手姑蔑國的事情,姑蔑國實在太小太小了。甚至連最低價的男爵都沒有,算不算諸侯國。這類國家一類歸位蠻夷小國。救了他不會增加楚國在諸侯國中的一絲威望。反而可能招惹一些諸侯國在私底下諷刺,蠻夷就是蠻夷,只是會幫蠻夷的

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姑蔑國並非是楚國的傳統勢力範圍,楚國出兵姑蔑國需要在荒山野嶺中開闢出一條道路。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需要派出好幾千將士開闢道路。

就在言論一面朝反對出兵幫助姑蔑國的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上卿公子啓忽然開口說道:“臣認爲出兵姑蔑國固然是有弊,但也有利插手姑蔑國,那相當於我楚國開闢出了一條可以繞到吳國背後的道路,雖然這條道路需要經過姑蔑國和越國。但也加強了我楚國對於揚州的控制”

(注:此揚州非揚州市,而是大禹分九州中的揚州。)

說到這裡,公子啓頓了頓,接着說道:“另外臣聽聞,勾踐在吳國爲奴的時間,夫差對他多次羞辱,勾踐難道對夫差真的一點恨意都沒有嗎?有了這次開闢出來的道路,我大楚國以後就有了直接幫助勾踐的通道,可以贈送越國一些物資,讓越國來到牽制吳國,至少可以拖延住吳國爭霸的道路”

令尹(楚國官職,相當於宰相加大將軍,軍政兩手捉。)子西聞言,也點點頭說道:“公子啓所言甚是另外臣也想到一個好處,姑蔑國地處荒涼,哪怕我們開闢出了這條道路,吳國也不會借用他攻打我楚國。我楚國反而還能夠藉此資助姑蔑國、越國,讓他們在背後騷擾吳國,而我們只是需要付出少少錢帛,更不需要我大楚國的子民流血所以這次出兵僅僅是對我楚國有利,而無害”

楚惠王熊章見令尹子西和上卿公子啓也這樣說,他就更加沒有意見了。更別說他現在的王位還是他們二人讓出來的,否則當時掌握楚國大軍,還有楚昭王的命令,他們誰都可以當上楚王。但他們卻讓了給楚惠王,楚惠王相信他們都是忠心耿耿的重臣,對於他們的話雖然的打心眼的信服。

但就在楚惠王下定決心沒有多長時間,在楚國出售草紙的漢國商人就打聽到這個消息。大驚失色,幸好楊子璐在這段平穩的時間內已經建立了一個細作組織——間臺。不過讓楊子璐可惜的是,他還沒有會培養信鴿的人才。所以這條重要的信息要通過信使來到傳遞,不過楚軍因爲要開闢道路,所以他們的推進速度也不快,楊子璐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不算太遲,當然也談不上早。

楊子璐接到這條信息後大爲驚訝,他想不到楚國都摻和到這裡來。而且這是楚國國君即位後第一戰,用屁股想想也知道楚國的國君不會希望第一戰就失敗了,最少不會接受失敗在一個半蠻夷的諸侯國手裡面。要士兵也是吳國、晉國這些同一級的對手手裡面,那就算是敗了,往好的說叫雖敗猶榮,往差的說,這失敗了也情有可原。而敗給漢國,那簡直就是恥辱,不亞於楊子璐往楚惠王臉是狠狠的吐上一口唾液。

所以哪怕楊子璐打敗了入姑蔑國的楚**隊,楚國肯定會再派出一支軍隊。而且楚國絕對是承受得了這個壓力,也許這些兵馬楚國看來不會太多,但對於小小的漢國而言,楚國派出哪怕只有五千人,都是非常大的壓力。而五千人,不過是佔據楚國全國兵力中的百分之二還不到的分量,哪怕全殲了,對於楚國而言也沒有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楊子璐再一次渴望變強,只有變強,什麼楚國、越國、吳國都是渣,只有這樣,他纔可以保護到他想保護的人。而不像現在這樣,被越國欺壓,被吳國迫着出兵助戰,被楚國欺壓得幾乎要恥辱的選擇退縮。

不過楊子璐一時間也想不到應對的辦法,便下令侍衛敲響景陽鍾,聽到鐘聲,很快大夫級別的官員都急匆匆的趕到議政殿。因爲事態很嚴重,楊子璐並沒有將信件轉交下去,讓大夫們一個個的輪流看,而是讓御瞭讀出來。

“你們怎麼看?”待御瞭將草紙上的消息都念完了,楊子璐臉色凝重的問道。

大夫們也愣住了,根本沒有來得及消化這個消息,他們考慮過越國的態度,考慮過吳國的態度,甚至就連那些百越族的部落的態度都考慮過。但完全想不到楚國居然會插手這事情

“主上一定要阻止楚國干預姑蔑國的事情一旦楚國的大軍進入姑蔑國,漢國這次的所有投入不僅僅都打了水漂。更是對於漢國的威望而言是一個打擊,哪怕對手是楚國。但所有人都是崇拜和依附強者的”後熊慌忙開口說道。

楊子璐用手撫着額頭,後熊說的話楊子璐何嘗不知道,不過楊子璐正因爲知道才無奈。現在漢國已經出兵姑蔑國,雖然名義上的制止太叔冬末和公子奄雙方開戰。但有識之士都知道漢國此舉其實是幫助太叔冬末,哪怕楊子璐倒向公子奄,說調查結果是太叔冬末無理取鬧,最後只會讓漢國的威望更受打擊。

雖然很多人都是欺軟怕硬的,但人們總是希望出現不怕強權的人。大部分人都會認爲,漢國怕了楚國,而不會認爲楚國太過強大了,漢國的退縮是正常的。現在的漢國簡直就是射了出去的箭矢,根本沒有辦法回頭。

韓甲丁一咬牙,臉色猙獰的說道:“主上,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狠的姑蔑國不是找來楚國嗎?爲什麼我們不能找來吳國?吳王夫差雖然將注意力放在北方,一心想爭霸。但主上別忘記吳國和楚國可是世仇而揚州更是吳國的傳統地盤,夫差哪怕再軟弱,再注意北方,難道他願意自家後院起火嗎?”

句孤聞言,大驚失色道:“主上,如此一來豈不是讓吳國的勢力接觸到我漢國附近?日後漢國只能夠向南方開拓了”

雖然南方在現代是非常富裕的省份,但實際上在春秋時期,乃至南北朝,南方都是非常落後的。到了宋朝,廣東一帶更是宋朝被貶官員流放所在地。完全沒有開發過的地方可不是那麼好開發的,首先應付的是瘴氣、野獸。最後還要大規模的遷移百姓開發此地。這一切都不是弱小的漢國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漢國向北方擴展是必須也是必然的事情,除非楊子璐願意學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用二十年的時間來到徐徐圖之,未必不能夠將浙江南部和福建開發出來,成爲南方大國。到時候楊子璐不過是四十餘歲,老實說這個年紀並不算大,還有十多二十年的時間爭霸天下。

但楊子璐願意嗎?楊子璐現在二十二歲,正直年輕氣盛的年紀。說白一點就的急功近利,並不太願意耐下心來的年紀。

楊子璐霍然站起來說道:“楚國算什麼難道我漢國弱小到連一支勞師遠征的楚軍都對付不了嗎?如果連區區勞師遠征的一支楚國的偏師都對付不了那寡人耗費財力國力訓練出來的兵馬有何用?”

“主上息怒”大夫們大驚失色,人人伏首跪拜道。

“息怒息怒你們就會給寡人說息怒息怒能夠解決楚國的兵馬嗎?”楊子璐咆哮道,從這話可以看得出,楊子璐心中其實對於楚國還是有些畏懼的。畢竟那是從西周初期開始,就是諸侯國中的傳統強國。哪怕吳國幾乎將楚國滅國沒有過去多長時間,但這也不是新生的漢國可以欺負的。

“主上,臣有一言也許可以解主上心中的怒意”這個時候一把聲音驀然響起。

楊子璐低頭看下去,發現說話的人是綾聘,綾聘一向不怎麼樣擅長計謀,不過楊子璐打算聽一下綾聘所言。楊子璐對綾聘點點頭,沉聲說道:“綾大夫說吧”

“主上,臣在越國的時候就聽聞,夫差時常詢問左右大臣,寡人的吳國如此強大,幾乎滅了楚國。爲什麼吳國還不是霸主呢?可見夫差的志向並非是南方主上何須害怕夫差見注意力轉移到南方呢?再說,楚國吳國大戰,定然會牽連上越國戰後,無論是吳國還是楚國、越國都會頗爲疲憊這不正是我漢國趁機在一邊崛起的良機嗎?主上可以趁這個時間佔領越國如果吳國對主上有意見,主上更是可以聯合楚國抵禦吳國相信楚國很樂意漢國取代越國,掣肘吳國畢竟他們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掣肘吳國的諸侯國,這個諸侯國是越國還是漢國,對於他們而言都沒有多大的區別”綾聘低頭說道。

“不可”句孤聞言大驚失色,開口勸說道:“主上此計太險一旦處理不妥當恐怕越國沒有疲憊,我漢國就已經陷入戰爭的泥濘中,脫不得身反而給了越國可乘之機”

“是啊主上主上現在不過二十又二,大可以徐徐圖之,何愁漢國沒有崛起之日?再說吳國其實那麼好應付的呢?如果是,恐怕楚國也不會扶持越國來到掣肘吳國啊”老成持重的鷗離也出言勸說。

“不”楊子璐目光堅定的說道:“富貴險中求現在的漢國太過弱小了,按照你們來到說,徐徐圖之難道越國就不是在徐徐圖之嗎?我們能夠圖得過越國嗎?就算圖得過,那也是十多二十年後的事情。滅了越國後,還有吳國,難道到時候我也徐徐圖之嗎?人生不過數十年,難道一生都徐徐圖之嗎?”

句孤和鷗離都被楊子璐說得啞口無言,動動嘴脣似乎想說什麼,但卻有想不到什麼好勸說楊子璐的理由。

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143章 瘟疫第211章 憤怒的勾踐只能選擇忍第32章 猿公第88章 陰謀對陰謀第186章 解鹽荒第172章 美人歸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37章 闞平田的追隨第142章 鬼面軍來投第424章 家事難斷,齊魯亂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47章 缺銅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44章 第二次機會第68章 產裡孟之死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440章 滅齊(上)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117章 且鷗部的打算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78章 僕句部第172章 美人歸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96章 結盟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422章 厲害細說,方脫身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80章 戰(中)第7章 這個時代的只有四種金屬!?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256章 魯國求援第25章 馬步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288章 白公之亂第100章 公民制第218章 間臺登場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21章 路遇勾踐第438章 滅晉(上)第267章 陷武原第204章 遷都第147章 趁你病,要你命(4)第321章 戰後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423章 殺神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13章 興師問罪(下)第312章 楚漢相爭(5)第368章 齊亂(中)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199章 內聖外王第266章 沉舟第75章 大鍊鐵時代第91章 共涇第370章 齊平公第370章 齊平公第316章 楚漢相爭(9)第269章 陷姑蘇(1)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413章 ‘楊子璐’現身大明宮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第119章 吹箭管的效果第150章 越王宮內的議事第63章 天助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40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02章 衆叛親離,陷危局第140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下)第31章 神秘劍客第385章 墨翟第127章 鬼面軍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97章 竹甲、藤甲第283章 夜談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376章 兵聖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193章 三夷族內訌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1章 落難者第344章 選舉爲王第48章 報應來了!第191章 逼降有後部
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143章 瘟疫第211章 憤怒的勾踐只能選擇忍第32章 猿公第88章 陰謀對陰謀第186章 解鹽荒第172章 美人歸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37章 闞平田的追隨第142章 鬼面軍來投第424章 家事難斷,齊魯亂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47章 缺銅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135章 黃雀在後(下)第44章 第二次機會第68章 產裡孟之死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440章 滅齊(上)第12章 興師問罪(上)第117章 且鷗部的打算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78章 僕句部第172章 美人歸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96章 結盟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422章 厲害細說,方脫身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80章 戰(中)第7章 這個時代的只有四種金屬!?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256章 魯國求援第25章 馬步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288章 白公之亂第100章 公民制第218章 間臺登場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21章 路遇勾踐第438章 滅晉(上)第267章 陷武原第204章 遷都第147章 趁你病,要你命(4)第321章 戰後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423章 殺神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13章 興師問罪(下)第312章 楚漢相爭(5)第368章 齊亂(中)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199章 內聖外王第266章 沉舟第75章 大鍊鐵時代第91章 共涇第370章 齊平公第370章 齊平公第316章 楚漢相爭(9)第269章 陷姑蘇(1)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413章 ‘楊子璐’現身大明宮第404章 扭轉乾坤,鄭國亂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第119章 吹箭管的效果第150章 越王宮內的議事第63章 天助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40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02章 衆叛親離,陷危局第140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下)第31章 神秘劍客第385章 墨翟第127章 鬼面軍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97章 竹甲、藤甲第283章 夜談第302章 上國伐交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376章 兵聖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193章 三夷族內訌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1章 落難者第344章 選舉爲王第48章 報應來了!第191章 逼降有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