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滅晉(上)

楚惠王死了,死的並不轟烈,他到底沒有足夠的勇氣以自殺式的衝鋒戰死。又或者說,他並不想自己的屍體殘缺,他希望自己死的更加像一個大王,所以他選擇了自刎。

楚惠王的死導致了本來就士氣低落的楚軍直接崩潰,實際上楚惠王死不死,對於楚軍而已已經意義不大了。楚軍崩潰其實也不遠了,宛城方向的黑煙,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到了。楚軍士兵在戰鬥的時候,無人不是在擔憂自己家人的安全。

因爲佔據了宛城,楚軍士兵爲了家人的安全,沒有選擇,大部分楚軍士兵都選擇了投降。楊子璐也沒有將之坑殺,除了留下二萬人後,其餘的楚軍士兵只是繳了他們的武器。在關閉三天後,楊子璐還發放路費讓他們回家,並且宣佈今年免稅,明年只收取半稅。

戰爭的目的並非是破壞,雖然他往往帶來的都是破壞,但能夠不破壞的情況下,楊子璐還是想盡量保存民間的元氣。

楊子璐此舉也使得長年累月處於戰爭當中的楚國百姓非常高興,不少人都因此開始接納漢國。就算不接納漢國統治的楚國百姓,也選擇了冷眼旁觀,不願意再爲楚國而戰,當然他們也不願意爲漢國而戰。但這已經讓漢國在這裡的統治,得到了基礎的鞏固。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有了這些基礎,對於漢國而言,這已經是非常美好的開端了。

沒有過多長時間,楚惠王自刎的消息也傳到在鄢郢戰鬥的葉公那裡。葉公並沒有自刎,殉死來到追隨楚惠王。而是選擇披麻戴孝,率領楚軍殘部頑強抵抗,葉公此舉也激發了楚軍的悲壯感情。

只是楊子璐也懶得和葉公繼續磨下去,唐繼光派夏尤率領舟師連同韓甲丁肅清楚國殘部。楊子璐的到來,激勵了韓甲丁所部的士氣,再加上有夏尤這支新力軍的投入,用了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就將士氣好不容易提高了一些楚軍殘部擊敗。

葉公到了這個地步還不願意放棄,他擁立楚惠王的幼弟公子坤爲國君。率領四千多殘兵敗卒還有萬餘楚國百姓躲入荊山山脈當中,依託荊山複雜的地形抵抗。直到一年後,韓甲丁纔將葉公和公子坤捉住,用弓弦絞殺了二人,楚國纔算是真正的滅亡。楚國公室也被勒令打散,一戶爲單位,遷移到廣陵郡、東海郡、吳郡等一帶居住。以此來到防止楚國死灰復燃。

而楊子璐在平定楚國後,將楚國原來的土地劃分爲南陽、江夏、南郡三郡,其中南陽以宛城爲治所,江夏以載郢爲治所,南郡則以鄢郢爲治所。南陽由子路擔任郡守,江夏讓夏尤擔任郡守,南郡則讓韓甲丁擔任郡守。

楊子璐處理完這些後,立刻率領大軍北上,這次多了二萬楚國降兵。這些降兵都是精銳士兵,其中不少都是當初楚國的禁衛軍——宮甲。楊子璐唯恐留他們下來,會發生兵變,所以就帶着他們北上攻打晉國。使得楊子璐的漢軍,兵力達到十萬人!

晉國面對漢軍的進攻,舉國大震。因爲漢軍這次的進攻分爲兩個方向,分別是從鄭國方向發起進攻的舌庸大軍,還有從晉國西南方發起進攻的楊子璐統帥的十萬大軍。另外趙無恤雖然被楊子璐軟禁起來,但趙無恤是一個聰明的人,他很快就認清楚現實了。

趙無恤他也沒有乾坐着,他人雖然走不了,但楊子璐並沒有障礙趙無恤派出他的心腹回到趙氏。通過遙控,趙無恤命令趙氏私兵集結,隨時士兵南下。

晉國三卿思來想去,最後確定,領土在晉國西南方的韓氏抵抗楊子璐的大軍,領地在晉國東南方的智氏,負責抵禦舌庸的進攻。而領地比較靠內的魏氏,則是負責抵禦趙氏。

晉國本來就不多的兵力一下子就被分爲三部分,難道三卿的人都不知道,‘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道理嗎?當然不是了。

實在是因爲四卿人心不齊,韓氏本來是最弱小的,現在四卿當中,就韓虎和趙無恤兩人平安。更是隻有韓虎一個人能夠回到晉國,也帶回來了少部分韓氏的士兵。而其他二卿,魏氏和智氏都經過一番內鬥,再加上楊子璐的壓迫,纔不得不妥協,推舉出一個家主來。

一個內部並不穩定的家族,他們的力量可想而知了,韓氏一躍成爲晉國最強大的家族。但強大歸強大,但要讓昔日最強大的家族智氏信服韓氏,這可不能夠。就好比英國,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已經落後於美國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還是擺出一副老大的模樣。爲啥?還不是他們心裡面接受不了。

而現在晉國的情況也如此,韓氏沒有威望使得智氏、魏氏聽從他們的話,於是晉國力量就分散了。

事實上晉國最好的對策是,在面對漢軍的進攻,選擇防守,集中力量滅了最弱小,而且沒有家主在的趙氏。又或者集中力量,重創漢軍當中實力最弱小的舌庸。無論是那一條計策,也勝過現在的佈置多多,只是國情使得一切都成了定義。

楊子璐率領大軍直逼洛陽而來,洛陽里居住的周天子怕了,索性用了一招金蟬脫殼之計。當然了,在周天子看來這是金蟬脫殼,但在楊子璐看來,卻是叫逃亡。總而言之,周天子帶着財寶和效忠於他的軍隊,逃跑到晉國首都曲沃,尋求晉國的庇護。

楊子璐輕鬆佔領洛陽,自孟津渡河。楊子璐非常清楚智氏和韓氏互相都看不對眼,所以楊子璐渡過黃河後,走的路線卻是順着韓氏和智氏領土邊界而走。智氏本來是晉國第一大家族了,現在卻被韓虎這傢伙用卑鄙手段奪取了這個名頭,智氏怎麼可能服氣?他們想借助楊子璐的力量消耗韓氏的實力,他們再趁機撿便宜。

而韓氏呢?韓氏昔日最爲弱小,自然沒有少受到驕橫跋扈的智瑤欺負了,眼下成爲晉國第一大族了,你智氏要死撐着。韓氏也冷眼旁觀,等着智氏服軟。

等兩族感覺不對勁的時候,楊子璐已經率領五萬大軍從容前進二百餘里,突入魏氏的領土。魏氏想不到楊子璐的兵力居然忽然從後方殺來,他們還以爲有韓氏和智氏在,後方安然無恙。正好應了那句名言,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當魏氏重兵佈置在茲氏(城邑名)一帶的時候,楊子璐就率領五萬大軍攻打魏氏主城安邑。安邑兵力雖然少,但作爲魏氏的居城,修建的還是頗爲穩固的。

只是可惜茲氏距離安邑足足八百多裡的路程,而且遠途還有不少山路和趙氏私兵牽制。

不過楊子璐並沒有離開攻下安邑,反而心生一計,圍困着安邑,並放任安邑的人到外面求援。當見到魏氏從安邑疾奔而來的求援使者後,韓氏和智氏也反應過來了,他們被楊子璐算計了。

韓氏家主韓虎和智氏家主智果接到消息後,又羞又怒。羞的是他們到這個時候還內鬥,怒的是自己不爭氣,被楊子璐狠狠的算計了。

明白過來後,韓虎和智果也不敢繼續鬧起來了,兩人會商過後,智氏派出三萬大軍,韓氏派出五萬大軍,聯合在一起解救安邑。同樣將孤軍深入的楊子璐給解決了,讓他知道晉國的厲害。聯軍以韓虎爲元帥,智氏頭號猛將智寬爲副元帥兼先鋒。

只是事情真的像智果和韓虎想的那麼堅定嗎?楊子璐到現在坐的一切都有深意的……

“前方是什麼地方了?”智果指着前方問道。

“將軍!那裡叫望安谷,意思是過了這裡就可以看到安邑了!請將軍速速前進,救我安邑父老於水火中啊!萬一刻,恐怕安邑就要被攻破了!”說話的人是魏氏派來的使者,同樣他也是這次行軍的嚮導。

“將軍,此谷頗爲險要,請將軍先派人搜索一番吧!”副將聞言,立刻勸說道。

“將軍不可啊!望安谷距離安邑不過十三四里地,倘若搜索起來,很可能驚動漢蠻子的!”魏氏使者此刻恨不得在肋上插上一對翅膀,飛到安邑,那裡願意耽擱時間搜索呢?

“嗯,你的話也有道理,命令大軍出發!”智寬點下頭,大手一揮,下令道。

“將軍,是不是問一問元帥比較好啊?而且這樣我們兵力也更加集中!”副將登時心頭暗暗叫不好,勸阻道。

智寬聞言,開始有那麼一點猶豫,智寬是勇猛不假,但他可不傻。“好吧,你去和元帥說一說吧!”

那魏氏使者登時心中暗暗叫不好,有些埋怨那副將多管閒事了。“將軍,我也去一趟吧!”

“可以!”智寬不以爲然的應下來。

副將見狀,偷偷瞪了魏氏使者一樣,讓對方別搗亂。但魏氏使者怎麼可能被副將威嚇到呢?反而還了副將兩個白眼,氣得副將幾乎忍不住要動手。

副將冷哼一聲,下令馭手調轉兵車,驅車去韓虎那裡。

魏氏使者也唯恐對方說服了韓虎不進軍,急急忙忙跟上。

ps:本來準備今天加快速度完本的,但有讀者反對。說本書很完美,不應該到了後面,就變得有些殘缺。

木木決定採納意見,不過這樣一來,木木也很難保證更新的穩定了。

爲了賺錢,木木已經準備再開一本新書。

而新書明末小海盜下週也得到一個不錯的推薦,木木得爆發。壓力很大,希望大家可以給木木多一點時間,慢慢寫,同時也保證質量。

第93章 句無城之行(上)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10章 救人第123章 始戰(下)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373章 姜雪第199章 內聖外王第273章 陷姑蘇(5)第109章 製成草紙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13章 興師問罪(下)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414章 孫武寸舌定乾坤第178章 使者(下)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269章 陷姑蘇(1)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243章 正統第32章 猿公第122章 始戰(上)第441章 滅齊(中)第107章 草紙第86章 談判第18章 二次獵熊第181章 鹽第79章 戰(上)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382章 魯班第379章 樹林遭遇戰第214章 公子奄賓天第408章 陳音巧撞,破毒計第417章 入城第278章 漢吳議和第92章 至句無第22章 孫子徒弟?第170章 談判第3章 越國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318章 楚漢相爭(11)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272章 陷姑蘇(4)第459章 聲東擊西(3)第32章 猿公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383章 小宇宙爆發的鄭國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189章 備戰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270章 陷姑蘇(2)第42章 目標!大象!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406章 太宰戴歡,計陰毒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17章 獵熊第215章 證人第151章 越王宮內的爭議(上)第106章 蒸餾器第433章 從內部攻破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83章 糊塗事第93章 句無城之行(上)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395章 杯具鄭聲公第319章 楚漢相爭(12)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52章 解開心結第266章 沉舟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311章 楚漢相爭(4)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224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2)第157章 伐越問策第410章 宋軍大敗,國生變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101章 甘蔗第11章 小狐第14章 篝火宴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304章 夜下蔡國(上)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231章 吳國插手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51章 馴象第163章 庭燎招賢(下)
第93章 句無城之行(上)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403章 攻其不備,主上醒第10章 救人第123章 始戰(下)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373章 姜雪第199章 內聖外王第273章 陷姑蘇(5)第109章 製成草紙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15章 高昂的丁稅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13章 興師問罪(下)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414章 孫武寸舌定乾坤第178章 使者(下)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第405章 羣臣紛爭,息旗鼓第269章 陷姑蘇(1)第46章 篝火宴和獵象第243章 正統第32章 猿公第122章 始戰(上)第441章 滅齊(中)第107章 草紙第86章 談判第18章 二次獵熊第181章 鹽第79章 戰(上)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382章 魯班第379章 樹林遭遇戰第214章 公子奄賓天第408章 陳音巧撞,破毒計第417章 入城第278章 漢吳議和第92章 至句無第22章 孫子徒弟?第170章 談判第3章 越國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318章 楚漢相爭(11)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272章 陷姑蘇(4)第459章 聲東擊西(3)第32章 猿公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383章 小宇宙爆發的鄭國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189章 備戰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270章 陷姑蘇(2)第42章 目標!大象!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406章 太宰戴歡,計陰毒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17章 獵熊第215章 證人第151章 越王宮內的爭議(上)第106章 蒸餾器第433章 從內部攻破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83章 糊塗事第93章 句無城之行(上)第235章 吳軍舟師第134章 黃雀在後(中)第395章 杯具鄭聲公第319章 楚漢相爭(12)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52章 解開心結第266章 沉舟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311章 楚漢相爭(4)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224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2)第157章 伐越問策第410章 宋軍大敗,國生變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101章 甘蔗第11章 小狐第14章 篝火宴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304章 夜下蔡國(上)第275章 霸主夫差(1)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231章 吳國插手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110章 煤炭不能鍊鐵?第51章 馴象第163章 庭燎招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