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楚漢相爭(1)

對於漢國的進攻,葉公並非是沒有想過先發制人的,但無奈的是形勢逼人。雖然漢國和楚國接壤的土地非常的大,但實際上進攻的路線只有兩條,一條就是淮水,一條就是長江。淮水葉公率領過五萬大軍進攻過了,也就是那一次準備滅了白公勝的一戰。但當葉公面對城牆高厚的慎邑,最後葉公不得不在丟下千餘具屍體後含恨而走。

而長江則是因爲越國的存在,越國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之所以獨特就是他和楚國、漢國都有仇,而且還是死仇的那種。但漢國和楚國在面對越國的態度上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不交好,又不交惡的選擇。使得越國得以保持在一個微妙的和平中,就彷彿踩鋼線,踩過了,就是一路平坦,踩不過,就是掉入萬丈深淵當中。

其實之所以有這個微妙的平衡,那是因爲無論是葉公,還是楊子璐,都明白現在勾踐已經到了一個絕境。如果和他開戰,他一定會不顧一切的,就彷彿一條瘋狗般咬人。在越國這個戰場上,少說也要投放四五萬人。

投放四五萬人,無論是漢國還是楚國,並非是沒有能力的。但問題是,假設楚國在越國投放四五萬人,這個時候漢國趁機入侵呢?少了四五萬人,他們能夠抵擋得住嗎?誰都不敢保證,誰都不敢冒險。

正因爲如此,這才導致越國這個平時在漢國和楚國眼中,不值一提的小勢力得到時間的發展和穩定新佔領的土地。而勾踐的小心思就是讓楚漢兩過牽制下去,好等他將吞下肚子的土地都消化得七七八八。但越國又是可悲的,因爲他不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

別人來打他要投放不少兵力,但那是因爲害怕勾踐會來一個全民皆兵,將所有青壯都拉上戰場的緣故。但如果勾踐去攻打漢國或者楚國任意一個國家,只是需要三四千人既可以防備得了越國的搗亂。而且一旦楚漢之間,分出勝負,那麼就是越國倒黴的時候。

且說楊子璐,率領大軍沿着淮水一路西進。葉公其實早就放棄了淮水,皆因淮水距離楚國太遠了。而漢國可以隨時發起進攻,但楚國卻不能夠隨時隨地的重兵駐紮在淮水一帶。不過楚國的反應也很快,他們立刻作出了應對。

…………

“主上,情報已經送了回來”侯元智畢恭畢敬的送上一團紙卷。

楊子璐將紙卷攤開,立刻簡略的記載了楚軍的動向,葉公現在在柏舉這塊楚國永遠沉痛的土地上集結大軍。已經有大概十五萬人,不過其中不少都是臨時徵募的國人。楚國雖然民風彪悍,但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持續力不足,也就是上了戰場士氣雖然很快就會提高了起來,但這個士氣來得快,去得也快。也正因爲如此,葉公雖然兵力比楊子璐多,但並沒有立刻出兵。

但葉公並非是只有一路兵馬,在葉地也有一路。主帥由針尹固擔任,上下兩軍分別又葉公的兒子沈子期和左司馬子寬擔任將軍。

相比起葉公現在所率領的兵馬,這支軍隊似乎反倒是楚國的主力。三萬葉邑縣邑兵,雖然是縣邑兵,但葉邑地處邊戎,這些縣邑兵可是楚國的精銳。一萬宮甲和載郢地方軍混編的士兵,能夠駐守在國都上,這些士兵別的不說,裝備就絕對是楚國一流。

另外還有沿途匯合的縣邑兵,現在針尹固所率領的兵馬,估計已經有六萬人左右。而且都不比葉公現在麾下的兵馬,針尹固麾下的兵馬可是質量要更加高。針尹固麾下的兵馬最少都經過一二年的訓練,並非是那些臨時徵召的國人組成的士兵可以比擬的。

這些國人組成的士兵也許論起武藝來,只是比尋常士兵差上那麼一二籌,但戰爭並非是靠武藝來決定的。戰爭還需要講究紀律,所以這些沒有經過長期訓練的國人只能夠打順風仗。一旦處於下方,最先崩潰的部隊,恐怕十之八九就是這些國人組成的部隊了。

楊子璐過了良久,放下手中的情報,搖搖頭說道:“葉公還是不能夠成爲一方統帥,這一次乃是時勢造英雄,這才讓他掌握楚國的權勢”

帳篷中本來都滿心琢磨楚國的諸將都禁不住呆了一呆,自家主上這話怎麼這個樣子的?好像看不起葉公的?

楊子璐見諸將不解,笑着解釋道:“你們還記得當初白公之亂的時候,葉公進入載郢,傳來的描敘嗎?一會兒不戴頭盔,一會兒待頭盔,一會兒又不待頭盔。這就說明了葉公只能夠爲將不能夠爲帥,爲帥者需果斷,而不是猶豫不決。而這一次,葉公雖然不是猶豫不決,但他卻是用了他老子的辦法”

楊子璐擺擺手,也不解釋。示意所有人站起來,楊子璐帶着他們來到沙盤上,緩緩將代表着楚國的紅旗查好。對諸將問道:“看出了什麼了嗎?”。

子貢率先笑道:“原來如此”

諸將不由好奇的看着子貢了,楊子璐這一幫手下,不少人都是文盲,自然不知道當初柏舉之戰的詳細情況。

子貢解釋道:“當初吳國入侵楚國,一直打到漢水。葉公的父親沈尹戎,就對當時的楚國令尹子常獻計,因爲應該依託漢水和吳軍周旋,而他則到葉邑調集兵馬,繞路到背後偷襲吳軍的歸路。”

子貢一邊說,一邊在沙盤上比劃。諸將立刻明白了。葉邑就在汝水一條支流邊上,從那裡可以順着到了汝水,而汝水又是流入淮水的,另外汝水往動不遠處就是穎水,穎水又流入淮水的,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想‘凹’字的天險。

楚軍可以依託這一塊土地防守,同時還可以抵達淮水中流的北岸,截斷了漢軍這一段糧道。如果漢軍改走陸路運糧,那成本就立刻直線飆升。

假設一艘小船可以運送十石糧食,只是需要兩名船伕,就可以日夜兼程,而且走的比走陸路要遠,一人一天只是食用一斗的糧食。但如果是用人力則不同,一個人用單挑也就挑起一石糧食,一天也就是走八十里路左右,而且還不能夠日夜兼程,如果用上馬車也快一點,運載量也多一點。

但馬需要的食物比人還多,這就導致一路上糧食也要消耗更多,等運到前線絕對比用船運上來要少得多。也正因爲如此,古代才那麼重視運河。特別是長途作戰,就好比夫差開挖邗溝一般,就是爲了減輕後勤的壓力。

而且並不僅僅如此,楚軍還可以進一步的削弱漢軍,比如派兵深入,鑿船攔截淮水,斷漢軍的水運糧道。派兵騷擾漢軍的後方等等,都是讓人無比頭痛的辦法。

後熊立刻建議道:“如此主上當派遣一將北上,搶先佔領蔡國故土否則恐怕此戰我軍將落入下風了”

(注:蔡國的在蔡昭侯時代就是在汝水和穎水之間,所以這裡的蔡地是指穎水和汝水之間的城邑土地。)

楊子璐微笑着一指原來的楚國的城父道:“這不就是寡人的兵嗎?”。

城父乃陳國故土,往西一百五十餘里就是穎水,如果是步兵急行軍一日可達。如果是騎兵快馬加鞭,半日即可。而在那裡就是舌庸所率領的六國(漢、魯、宋、郯、薛、邾)聯軍駐紮的地方。而且這六國聯軍的兵力,甚至比起楊子璐這一路兵馬還要多上一點。

漢國的一萬人,魯國就派出了一百二十乘兵車,一萬人,宋國因爲有曹國的牽制,只是派出了八十乘兵車,六千人。不過邾國沒有了後顧之憂,再加上現在的相國還是漢國大夫鷗闢疆,派出的兵馬反而是最多的。足足三百乘兵車,二萬四千餘人。郯國和薛國都是小國,所以派出的兵力不算多,都是兵車一百乘,士兵八千人。共計兵車七百乘,士兵六萬六千人。

諸將見狀,立刻鬆了一口氣,臉露微笑。

楊子璐立刻派出快馬給舌庸傳達軍令,舌庸得到了命令後,留下二千人駐守城父,薛國和郯國兩國掃蕩陳地還沒有臣服的城邑。

而舌庸則是率領着大概五萬人渡過穎水,舌庸也不搶佔城邑,而是率領大軍越過沿途的城邑,就在汝水北岸防守。舌庸此舉還真是夠快,當他率領大軍來到了汝水東岸,針尹固已經率領楚國大軍來到了汝水西岸,如果舌庸速度慢一點,或者遲疑一點,恐怕蔡地到底屬於誰,那就還得在蔡地打過了。但現在憑藉着汝水這個天險,卻是讓針尹固大有望洋興嘆之感。

針尹固到底並非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而且他也這裡自己這次任務的重要性。所以雖然知道漢軍佔據着地利,但針尹固還是決定進攻,哪怕楚軍付出打傷亡也要進入蔡地。針尹固當即下令大軍兵分三路,從三個河段發起強渡。

PS:這是第一章,第二章的數字要看狀態了,保底二千字,最高可以達到四千字。那啥,你們知道的,有一張月票,結果就不同了滴嘻嘻

第27章 伐吳九術(下)第143章 瘟疫第80章 戰(中)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175章 躺着也中槍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439章 滅晉(下)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67章 出鞘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253章 齊國隱患起第195章 韓甲丁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453章 滅越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286章 熊宜僚第265章 冤殺之伍子胥第291章 騎兵對決騎兵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175章 躺着也中槍第425章 硬骨頭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291章 騎兵對決騎兵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387章 論戰(2)第69章 明悟第438章 滅晉(上)第91章 共涇第452章 妙想巧除火船計第78章 僕句部第72章 宮離子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48章 報應來了!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316章 楚漢相爭(9)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280章 吳國豐收第28章 西施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211章 憤怒的勾踐只能選擇忍第94章 句無城之行(中)第241章 江上弭兵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177章 使者(上)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29章 對決范蠡第121章 戰前動員第125章 慶功第116章 出征第113章 且鷗部的小算盤第70章 奴隸、緩和矛盾第298章 齊國內亂第181章 三夷族第202章 唯有死戰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248章 夏尤論兵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14章 公子奄賓天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18章 二次獵熊第106章 蒸餾器第277章 子貢使夫差第394章 四卿算計,鄭國困守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346章 勾踐突襲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2章 始戰(上)第185章 三夷族的來歷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295章 葉公平亂(下)第173章 姑蔑國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454章 楚國來使第245章 黑孔子第53章 遲來的洞房第442章 滅齊(下)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407章 濁酒算計,水摻和第4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上)第164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1)第173章 姑蔑國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188章 三夷族的聯軍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196章 狠人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
第27章 伐吳九術(下)第143章 瘟疫第80章 戰(中)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175章 躺着也中槍第317章 楚漢相爭(10)第439章 滅晉(下)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67章 出鞘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253章 齊國隱患起第195章 韓甲丁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453章 滅越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286章 熊宜僚第265章 冤殺之伍子胥第291章 騎兵對決騎兵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175章 躺着也中槍第425章 硬骨頭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291章 騎兵對決騎兵第141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續)第387章 論戰(2)第69章 明悟第438章 滅晉(上)第91章 共涇第452章 妙想巧除火船計第78章 僕句部第72章 宮離子第398章 第三份盟書的作用(下)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48章 報應來了!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316章 楚漢相爭(9)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280章 吳國豐收第28章 西施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211章 憤怒的勾踐只能選擇忍第94章 句無城之行(中)第241章 江上弭兵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177章 使者(上)第221章 刺殺與伏擊第38章 闞平田的進言第29章 對決范蠡第121章 戰前動員第125章 慶功第116章 出征第113章 且鷗部的小算盤第70章 奴隸、緩和矛盾第298章 齊國內亂第181章 三夷族第202章 唯有死戰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248章 夏尤論兵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14章 公子奄賓天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192章 不能攻,不能困,那就擾!第18章 二次獵熊第106章 蒸餾器第277章 子貢使夫差第394章 四卿算計,鄭國困守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346章 勾踐突襲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2章 始戰(上)第185章 三夷族的來歷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295章 葉公平亂(下)第173章 姑蔑國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454章 楚國來使第245章 黑孔子第53章 遲來的洞房第442章 滅齊(下)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407章 濁酒算計,水摻和第4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上)第164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1)第173章 姑蔑國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36章 他鄉遇故人第188章 三夷族的聯軍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196章 狠人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