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寒蟬

寧向朗回到祁家的時候祁老爺子和楚家老二正等着他們。

兩人的目光帶着審視,於他剛來時已然不同。

寧向朗和傅徵天心思轉得快,對視一眼,都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

寧向朗認認真真地喊人:“老爺子,楚先生。”

楚家老二說:“小洵,你先領你李世兄和傅世兄去園子裡走走。”

傅徵天知道這畢竟是祁家家事,自己不好插手,於是也沒表示要留下。

倒是李玉白敏銳地嗅到了不尋常的地方。

他瞪了眼寧向朗。

家裡的事寧向朗早前連傅徵天都沒說,李玉白這邊自然沒提起過。寧向朗有點頭疼,李玉白這傢伙可不好糊弄,回頭把事情說開當然會沒事,但李玉白肯定會做點兒讓你頭疼的事兒來。

楚洵三人離開後,祁老爺子讓寧向朗坐下,轉身從背後的櫃子裡取出一個木匣,推到寧向朗面前讓寧向朗打開。

寧向朗依言照辦,等看到裡頭的東西后微微訝異。

那是個玉蟬。

玉蟬的模樣非常精緻,樣式很有名堂,應該是“寒將”,準確來說是“寒螿”。

其實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寒蟬悽切”裡頭的寒蟬。天氣轉寒時蟬會停止鳴叫,即使鳴叫聲音也特別悽清,所以說“悽切”。

玉蟬歷來是喪葬玉居多,它的大小正好可以含在逝者口裡,往往被稱爲“玉含”。當然,以前的佩飾和冠飾也有不少是蟬形的,比如“貂蟬冠”就是以貂尾和玉蟬爲裝飾的帽子。

寧向朗是內行人,小心翼翼地拿起玉蟬看了好一會兒,擡起頭說:“這是新東西,最遠不過四五十年,不過這位前輩把‘漢八刀’仿得非常精妙。”

“漢八刀”是指八刀成蟬,刀法利落而平整,線條簡單而有力,兩線交錯時可以看見尖鋒,整個蟬形看上去古樸而典雅。“八刀”雖然不一定限定於只用八刀,但“八”字把這種技法的追求體現得淋漓盡致:用最少的下刀次數雕出最好的成品。

越是簡練乾淨的東西,越是難做得精,也越考驗雕刻者的能力。

比如眼前這個玉蟬由於用刀次數少,所以蟬形並非完全寫實,但擺在那裡就是讓人覺得栩栩如生。這就是明清之前的特點,抓神而不抓形,直到明朝時西洋技法傳入國內後寫實的手法才漸漸冒頭。

雕出這玉蟬的人顯然頗有前人之風。

寧向朗越看越覺得好:“要是有機會,一定得跟這位前輩討教討教。”

祁老爺子聽後閉上眼睛,又緩緩張開,嘆着氣說:“可惜沒有機會了。”他看着寧向朗,“這玉蟬是你祖母生前留下的,也是她的最後一件作品。那時候她被那個姓楚的傷了心,病倒了好幾次。雕這個玉蟬的時候,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大概也有了點預感。寒蟬寒蟬,正好就是她當時的心境。”

寧向朗聽着也有點傷心。

“回來”前他也跟祁老爺子見過好幾回,只不過他那時因爲父親去世而鬱郁不歡,也沒多少心思跟祁家這邊往來,根本沒機會從祁老爺子口裡聽到這些事。

聽到“祖母”的過往,寧向朗大致猜出了當年的事情。楚老爺子能撐起楚家,在瓷器一道上自然也有很好的造詣,而“祖母”又對雕刻特別喜愛,兩人聊起這些事來也算志同道合。

於是“祖母”不顧家裡反對嫁入楚家。

“祖母”肯定沒想到,後來他們之間會出現另一個人,那個人並不是女人,卻硬生生在她的婚姻裡橫插一槓。楚老爺子像是着了魔一樣在衆人的反對之下收養了“戰爭狂人”的兒子,還對這個養子疼愛有加,重視程度遠超於自己的兒子。

一開始“祖母”肯定還抱有希望,後來經歷了種種變故,一腔期盼徹底被澆熄,“寒蟬”就是她當時那種心情的最佳寫照。

寒蟬悽切。

寧向朗說:“老爺子,您不怪我沒有坦白?”

祁老爺子說:“我知道你和你爸的顧慮,而且你們的顧慮都很有道理。連老大和老二他們都離開了楚家,你們不願意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楚建彬的遭遇擺在眼前,你爸爸當然不願再跟楚家有牽扯。”他看了看寧向朗,“小朗,其實一看到你我就覺得很熟悉,本來我還不明白這種熟悉感從哪裡來的,等你給了提示之後我就想起來了,你跟你祖母很像。”

寧向朗說:“既然是祖母,我跟她長得像也是應當的。”

祁老爺子說:“不,不僅是長得像,還有性格和脾氣。你祖母跟你一樣機敏過人,從小就機靈得不像話,可惜她看錯了人,把心擺到了那個姓楚的身上。”

雖然寧向朗對楚老爺子也沒多少好感,可聽祁老一口一個“姓楚的”,還是默默爲楚老爺子默哀了一下。有這麼個強悍卻看自己不順眼的大舅哥,難怪日子過得那麼艱難。

寧向朗把寒蟬收進匣內,還給了祁老爺子。

祁老爺子說:“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你祖母。如果她生前我沒有把對那個姓楚的的不滿擺得那麼明顯,可能她也不需要兩邊爲難。而且你祖母去世後我居然眼看着你父親流落在外,根本使不上勁。”

寧向朗安靜地聽着。

祁老爺子說:“後來楚建彬被找了回來,卻被養成了那個樣子,我更加有愧於心。所以他提出的事一直都是能幫忙就幫忙,沒想到這麼做反而害了他,讓他的野心膨脹起來。這一件事,我又做得不好。”

寧向朗說:“有些事別人怎麼勸都勸不了的,不能怪您。”

祁老爺子說:“不,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說實話,在查到真相時我心裡欣慰極了,因爲你爸爸非常出色,甚至比你大伯和二伯更出色。即使我現在就去見你祖母,我也可以把這件事告訴她讓她放心。”

寧向朗挺起胸脯說:“我爸爸確實很厲害。”語氣裡滿是爲寧安國驕傲的自豪。

祁老爺子笑了起來:“你小子還真不謙虛。”

寧向朗笑眯眯:“這個嘛,我還真沒謙虛過!認識我的人都知道的。”

“認親”過程比預想中更加平和,雙方很快就接納了彼此的“新身份”。

楚家老二說:“雖然你們不想回楚家,不過不能連我這個二伯跟你大伯都不認吧?我已經把你大伯叫過來了,人齊以後我們就一起去西北。”

寧向朗高興地說:“好!”

在等楚家老大過來的期間,祁老爺子沒準備讓寧向朗閒着。他知道寧向朗是朱老的徒弟,而且把師門那些技藝都傳承了□□分,當下就給寧向朗下了任務:“六月六,曬紅綠,這個習俗你知道吧?”

寧向朗說:“知道,就是把東西統統拿出來曬一曬。”

據說有個皇帝在這一天把龍袍拿出去曬,民間紛紛效仿,於是有的地方就有了“曬衣節”,“紅綠”就是指紅紅綠綠的衣服。另一個說法是叫“曬書節”,大致是因爲某個皇帝在這天聲稱自己被上天賜書,還特意修了個天貺殿,以此廣告天下自己確實是“真命天子”。

總之,這時候送走了江南梅雨,迎來了三伏天氣。這段時間天氣很好,雨天帶來溼氣已經徹底消匿了,連天色都變得分外澄藍。

祁老爺子說:“我這兒藏着的東西很多,主要是書畫之類的,經別人的手還整理清曬我不放心,正好你跟李家那小子都在,一起來幫我過過這個六月六。”

寧向朗爽快地說:“沒問題。”他頓了頓,又摸摸鼻頭,“不過小白那邊就不一定了,他這人心思轉得快,指不定已經瞧出了端倪。等我把真相告訴他,他肯定要氣上幾天。”

祁老爺子耍無賴:“反正我把任務交給你了,你要是使不動他就你自己把活兒幹完。”

寧向朗被祁老爺子的不要臉程度給驚呆了。

他說:“總有人說我不像爸也不像媽,也不知像了誰,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是像了老爺子您哪!”

祁老爺子來了興致:“哦?你倒是說說你哪裡像我了?”

寧向朗說:“臉皮的厚度啊!”他搓着手,一臉羞澀,“在見到您之後我的敬佩猶如滔滔江水般綿綿不絕,總是情不自禁地心生仰慕,想要儘可能地向您靠攏——可惜道行還是不夠啊!古人說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指的大概就是這回事吧?我

說到最後寧向朗臉上已經堆滿心痛,彷彿對自己的無能感到非常悲傷。

祁老爺子臉皮直抽搐。

楚家老二在一邊忍笑忍得很辛苦。

早就聽說這小子嘴皮子很了得,趙老、唐老那些人都被他搞得很頭疼,提起來就吹鬍子瞪眼。這兩天寧向朗一直夾着尾巴做人,他還以爲傳言有誤呢,沒想到剛把話攤開來說完,這小子的小尾巴就露出來了,簡直原形畢露!

寧向朗接了任務就跑去找李玉白。

這時候傅徵天顯然已經跟李玉白和楚洵說清楚了,也不知傅徵天是怎麼說的,寧向朗找過去時李玉白和楚洵看向他的眼神都充滿了關愛。

寧向朗:“……”

李玉白不知從哪掏出把摺扇,輕輕一敲寧向朗的腦袋:“看在你爸這麼可憐、爹不親孃不愛好不容易遇到個過得去的親人還不太敢認的份上,我就原諒你這小子了。”

寧向朗大概明白傅徵天是怎麼說的了。

寧向朗說:“……感謝不殺之恩。”

寧向朗把祁老爺子給的任務一說,李玉白就兩眼放光:“好機會!我一定要看個夠本!走,我們現在就去!”這是把剛纔的事都拋諸腦後了。

楚洵見李玉白興致勃勃,也高興起來:“我來領路。”

寧向朗和傅徵天跟在他們後頭,寧向朗小聲問傅徵天是怎麼說的。

傅徵天說:“把你小時候遭遇的事稍微進行一點藝術加工,比如你遭受了嚴重的精神虐待和軀體虐待之類的。”

寧向朗:“……”

寧向朗說:“說謊是不對的。”

傅徵天嚴肅地重申:“這叫藝術加工,不叫說謊。”他瞅了寧向朗一眼,“剛見面時你不是被人弄破了頭嗎?你‘奶奶’還偏心對方,連罵上一句都沒有,這不是精神虐待和軀體虐待又是什麼?要不是這樣,你爸怎麼可能跟寧家脫離關係。”

寧向朗:“……”

這傢伙說得有理有據,連他都快被說服了!

既然“友誼危機”沒有出現,寧向朗也就放寬了心,快步追上李玉白和楚洵,樂滋滋地跟李玉白討論起待會兒可能有什麼“收穫”來。

被拋下的傅徵天:“……”

早知道剛纔就在中間推波助瀾一下,讓他們直接友誼破裂算了!

我……更新了_(:3∠)_

今天認真地把地圖搞出來,突然發現我一直寫錯了地名!祁家這邊應該是華東纔對,前面太多用錯的地方就懶得改了!=。=

爲證明這是一個架空的世界!所以!特意附贈一個春春版特色地圖(喂說了多少次你這不叫地圖

是不是覺得我特別英俊!特別嚴謹!特別有魅力!==(你夠了

第18章 初次合作第1章 夢迴胡家灣第1章 夢迴胡家灣第59章 歡聚第38章 撞破第25章 見面禮第18章 初次合作第4章 人比人得死第26章 以恩抵恩第62章 挖坑第34章 見家長第56章 番外:一面第84章 計劃第44章 鮮明第17章 謝謝第31章 端倪第16章 拐上賊船第80章 意外第85章 成長第6章 擋箭牌第65章 走出過去第62章 挖坑第57章 寒蟬第22章 被·揉頭狂魔第21章 移居第2章 落水少年第21章 移居第54章 達成共識第12章 天下兒女心第48章 以牙還牙第54章 達成共識第55章 兩處沉吟第61章 相互幫忙第62章 挖坑第41章 長記性第67章 勁敵第85章 成長第57章 寒蟬第75章 拉開序幕第14章 欠教訓第71章 壞消息第45章 幹得不錯第35章 秘辛第22章 被·揉頭狂魔第10章 相互試探第61章 相互幫忙第87章 交錯第56章 番外:一面第71章 壞消息第74章 家法第23章 四兩撥千斤第50章 各有心思第20章 身心皆疲第83章 出行第85章 成長第11章 蘇文鳳的決定第74章 家法第72章 喪禮第57章 寒蟬第37章 查崗第9章 將相和不和第67章 勁敵第86章 爺孫第45章 幹得不錯第13章 駢指朱老第68章 馮家第34章 見家長第4章 人比人得死第40章 悸動第24章 頂峰第10章 相互試探第87章 交錯第86章 爺孫第51章 識破第31章 端倪第72章 喪禮第50章 各有心思第65章 走出過去第15章 寧父教子第76章 站隊第36章 脫險第11章 蘇文鳳的決定第12章 天下兒女心第80章 意外第84章 計劃第65章 走出過去第69章 競拍第66章 分析第43章 暗涌第46章 苦肉計第11章 蘇文鳳的決定第7章 花鳥市場第15章 寧父教子第72章 喪禮第70章 結盟第31章 端倪第68章 馮家第63章 懲罰
第18章 初次合作第1章 夢迴胡家灣第1章 夢迴胡家灣第59章 歡聚第38章 撞破第25章 見面禮第18章 初次合作第4章 人比人得死第26章 以恩抵恩第62章 挖坑第34章 見家長第56章 番外:一面第84章 計劃第44章 鮮明第17章 謝謝第31章 端倪第16章 拐上賊船第80章 意外第85章 成長第6章 擋箭牌第65章 走出過去第62章 挖坑第57章 寒蟬第22章 被·揉頭狂魔第21章 移居第2章 落水少年第21章 移居第54章 達成共識第12章 天下兒女心第48章 以牙還牙第54章 達成共識第55章 兩處沉吟第61章 相互幫忙第62章 挖坑第41章 長記性第67章 勁敵第85章 成長第57章 寒蟬第75章 拉開序幕第14章 欠教訓第71章 壞消息第45章 幹得不錯第35章 秘辛第22章 被·揉頭狂魔第10章 相互試探第61章 相互幫忙第87章 交錯第56章 番外:一面第71章 壞消息第74章 家法第23章 四兩撥千斤第50章 各有心思第20章 身心皆疲第83章 出行第85章 成長第11章 蘇文鳳的決定第74章 家法第72章 喪禮第57章 寒蟬第37章 查崗第9章 將相和不和第67章 勁敵第86章 爺孫第45章 幹得不錯第13章 駢指朱老第68章 馮家第34章 見家長第4章 人比人得死第40章 悸動第24章 頂峰第10章 相互試探第87章 交錯第86章 爺孫第51章 識破第31章 端倪第72章 喪禮第50章 各有心思第65章 走出過去第15章 寧父教子第76章 站隊第36章 脫險第11章 蘇文鳳的決定第12章 天下兒女心第80章 意外第84章 計劃第65章 走出過去第69章 競拍第66章 分析第43章 暗涌第46章 苦肉計第11章 蘇文鳳的決定第7章 花鳥市場第15章 寧父教子第72章 喪禮第70章 結盟第31章 端倪第68章 馮家第63章 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