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分一杯羹

王君獻在兩日後離開,巧的是,衛勉之也因此次事件而下江南。

衛勉之,名靖,字勉之,衛府祖上因功被授予侯爵的封號,如今幾代下來,已漸漸沒落。現今的錦鄉侯衛薄,無甚作爲,年輕時還掛着一官半職,年事進高便是連自己府中的事物也不再過問。衛靖自小在母親的影響下長大,與父親並不親近。

這日,李府的二房再一次登門,與上次一樣,二太太張氏帶着兩個女兒上門。在李府住下的這段日子,王青茵除了常往老太太的住處去外,並不刻意去李夫人顧氏的院子,剛開始去請過兩次安,李夫人當着李澤曜的面免了外甥女的晨昏定省,至此王青茵便不再去,與李夫人的碰面便是在老太太的屋子。

今日張氏登門,顧氏作爲當家主母自是接待一番,而後則又一起來到了長壽堂。王青茵與王青妍恰巧早一步回了馨香居。

張氏每一次都覺得自己上門被當做外人有些不滿,好歹自己是李府的二夫人,打斷骨頭連着筋,皇帝還有三分窮親戚呢,不就是出了個王妃,便這樣看不起人來。張氏見老太太還是不待見自己,一旁的顧氏也低眉順眼坐在老太太旁邊不說話,心裡的怨氣又加重了幾分,雖如此,還是強忍着脾氣道:“老太太氣色如今越發好了,這才幾日不見而已,都說若是有小輩陪着會變得年輕,看來這話不假。”說完輕輕擡手推了女兒一把。

李婕芸忙上前道:“祖母,芸兒覺得好些日子沒見您了怪想的,我在祖母這裡住兩日可好?”李老太太對着小輩自是和顏悅色道:“芸兒有心了,來陪我這個糟老婆子可不是那麼好的一件事,我每日裡起的早不說,夜裡還容易驚覺。你有這個孝心便可,想我了就像這樣來看看我或是帶點東西給祖母也是好的,不必收拾行李那麼麻煩。”

老太太前半句的話還可應答,可最後那句話確是讓張氏臉上一燒一燒的,這分明是指着她說空手上門,可每次上門基本上都是被打發走了,張氏不甘心道:“老太太您好歹多疼着自己孫女些,咱們李家的好事自是要落到李家的頭上,怎麼能便宜了外人。”

李老太太頓時冷了臉道:“什麼叫便宜了外人?難道我把自己的孫女推進火坑了?”張氏調小了聲音道:“媳婦求了您多次若是有適合的機會讓芸兒也露露臉多參見些宴會,可您不是一次也沒答應。前兩天倒是帶着府裡的兩位小姐去了。如今芸兒也是說親的年紀了,您就是不幫着相看相看,至少給個機會讓孩子也出門走動走動。”

“當着孩子的面你倒是什麼話也說。你也不看看那是什麼地方,我問你,你是想讓芸兒嫁得良人還是要賣女求榮?”老太太厲聲問道。

張氏嚇了一跳,道:“這怎麼能是賣女求榮呢,哪個當孃的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衣食無憂。俗話說,高嫁低娶,更何況咱們芸兒也有個王妃姑姑不是。”

“既然如此,你大可求了她姑姑去,我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你執意如此我也不攔着。免得你總覺得我偏袒別人。好了,我乏了,今兒個起的有些早。累了。”李老太太說完便在丫鬟的攙扶下進了內室歇息,張氏無奈只好把臉望向李夫人顧氏。

今日的李夫人很好的耐性,她看着張氏一臉討好諂媚的樣子道:“老太太既然累了,弟妹就到我那坐坐吧,剛好府裡新進了一批料子打算給兩個侄女送去的。今日順道帶回去。”現成的誘惑向來管用,張氏喜滋滋的起身跟着李夫人往疏林院走去。

李家姐妹倆被安排到偏廳喝茶。而張氏則是跟着進了正廳。剛到正廳坐下,李夫人便開口道:“其實弟妹的想法也沒什麼,都是當孃的人我理解,兩個侄女又都乖巧懂事,若不找個好的歸宿我這個做伯母的都心疼。”

張氏本就是個見識短的,不管李夫人的話有幾分真假,她高興道:“謝謝大嫂能體諒我,不是我怪老太太,你也知道這麼些年我們是怎麼過來的,如今我也不求別的,只求兩個孩子能嫁的好我就滿足了。”

李夫人道:“老太太的心思咱們都清楚,無非是疼惜外孫女,她不許兩個孫女上門只怕也是顧及外孫女的心情,畢竟是客居之人。要我說,弟妹大可直接找上咱們家姑奶奶透個底,只要王妃一出馬,什麼事解決不了?”

“貿然找上門,能行嗎?只怕到時候老太太知道了我們母女再難登門。”

李夫人勸道:“若是芸兒或者珍兒有了好的前程,老太太能說什麼?到時候只會替孫女高興,怎麼可能把人往外攆。”

張氏被老太太以往的強硬態度震懾住了,總不敢做的太過,如今聽李夫人這麼一說,頓時覺得可行,於是很快便帶着兩個女兒告辭了。

……

就在張氏回去準備拜訪安平王府時,沒有幾日,安平王妃派人來李府傳話,請王青茵姐妹入府。而王青茵自從上一回後便不想再入安平王府,說來也奇怪,重回後的自己對某些事物似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直覺,比如安平王府,表面上風平浪靜,卻是有道陰影壓抑着整個府邸,這讓她有些排斥。有時候在夢裡,她會回到前世,想到自己的死因……從前不覺得,如今,她不得不懷疑,當年的自己是否無意中被安平王府所棄?

如若如此,那王青妍或步步高昇或一步登天都與安平王府脫不了干係。前世的自己到底充當了怎樣的角色呢?

王妃的婢女傳完話後,靜等兩位小姐出府前往,而從馨香居過來的卻只有王青妍一人。老太太見了已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開口道:“茵兒的身體是又有些弱了,春秋兩季最易生病,還是不出門的好,這回便由三小姐前去吧。”

ps:

困了,字數不多,明早繼續補

第54章 議婚第181章 他之情第57章 婚事再議第37章 風聲第177章 故人第83章 又見第135章 及時雨第一百四十章第56章 甄老夫婦第175章 又見桃花第175章 又見桃花第138章 回府第6章 當年第73章 如此“鴻門宴”第122章 被遺忘的才子佳人故事第152章 嫁妝第89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7章 陳家第134章 與王妃話別第168章 嫁娶第24章 身份第一百零八章第10章 初見第23章 小聚第136章 雨後對談第68章 元宵燈會第80章 進府第133章 衛勉之的回憶第92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六十一章第95章 初會第29章 王青茹親事第6章 當年第97章 半日閒第99章 入宮人選第159章 兒女事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19章 兒女心思第89章 若即若離第76章 離開之際第115章 黃雀在後第56章 甄老夫婦第184章 姐妹第196章 起因第89章 若即若離第128章 漫步耳語第79章 世家第28章 陳府二夫人第177章 故人第137章 暫別第14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六章第66章 選擇第185章 嫌隙第184章 姐妹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17章 春日梅宅第128章 漫步耳語第26章 問話第175章 又見桃花第170章 新婚第129章 流言第三十五章第192章 推脫第184章 姐妹第57章 婚事再議第196章 起因第165章 啓程第40章 京中變故第130章 衛府第69章 有情無情第199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168章 嫁娶第173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五十一章第121章 激起的記憶第189章 突兀第2章 王家大少爺第104章 夢醒第164章 家有女第8章 誰是誰的眼第32章 嫡姐到府第168章 嫁娶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91章 教訓第197章 心結第84章 含飴弄孫第77章 離開之際(下)第136章 雨後對談第199章 對峙第119章 兒女心思第139章 回府(下)第51章 大婚第137章 暫別第159章 兒女事
第54章 議婚第181章 他之情第57章 婚事再議第37章 風聲第177章 故人第83章 又見第135章 及時雨第一百四十章第56章 甄老夫婦第175章 又見桃花第175章 又見桃花第138章 回府第6章 當年第73章 如此“鴻門宴”第122章 被遺忘的才子佳人故事第152章 嫁妝第89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7章 陳家第134章 與王妃話別第168章 嫁娶第24章 身份第一百零八章第10章 初見第23章 小聚第136章 雨後對談第68章 元宵燈會第80章 進府第133章 衛勉之的回憶第92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六十一章第95章 初會第29章 王青茹親事第6章 當年第97章 半日閒第99章 入宮人選第159章 兒女事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19章 兒女心思第89章 若即若離第76章 離開之際第115章 黃雀在後第56章 甄老夫婦第184章 姐妹第196章 起因第89章 若即若離第128章 漫步耳語第79章 世家第28章 陳府二夫人第177章 故人第137章 暫別第14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六章第66章 選擇第185章 嫌隙第184章 姐妹第一百六十七章第117章 春日梅宅第128章 漫步耳語第26章 問話第175章 又見桃花第170章 新婚第129章 流言第三十五章第192章 推脫第184章 姐妹第57章 婚事再議第196章 起因第165章 啓程第40章 京中變故第130章 衛府第69章 有情無情第199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168章 嫁娶第173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五十一章第121章 激起的記憶第189章 突兀第2章 王家大少爺第104章 夢醒第164章 家有女第8章 誰是誰的眼第32章 嫡姐到府第168章 嫁娶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91章 教訓第197章 心結第84章 含飴弄孫第77章 離開之際(下)第136章 雨後對談第199章 對峙第119章 兒女心思第139章 回府(下)第51章 大婚第137章 暫別第159章 兒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