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一個難題

趙洞庭在御書房內,手中端着蘇泉蕩的請戰書,嘴裡緩緩將書信上的內容念出來。眉頭漸漸皺起。

連劉公公在旁邊都他身後邊微微皺起眉頭。

牆角落正擦拭着書櫃的張破虜悄悄往這邊瞧了眼。

趙洞庭將書信輕輕放回到案桌上,陷入沉思當中。

前線的大軍會發來請戰書,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趙洞庭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疏忽,自己應該早預料到前線將士會有這種舉動的。

到底還是沒有換位思考。

坐鎮長沙,可以算得上是養尊處優的趙洞庭不在乎繼續和元朝耗下去,但前線的軍中將士卻並不會這麼想。

他們心裡都想着能夠早些將元國覆滅,然後凱旋迴朝。而現在,他們卻是在前線虛度光陰。

發展根據地的事情都是文官們在做,大軍最多隻是助其維護治安。在沒有什麼亂子的情況下,實在是空虛得厲害。

將士們除去訓練就是訓練。心裡當然會有要麼就快些和元軍開戰,要麼不如回軍區訓練的想法。

這看似不是多大的事情,但卻是值得重視的。趙洞庭心裡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決定能夠很大程度的影響到士氣。

但答應蘇泉蕩率軍出征這已經是不可能的。

趙洞庭已經下定決定不冒着魚死網破的兇險和元朝開戰。就算要開打,也得等到合適的時機才行。能一舉定乾坤的時機。

而若不答應蘇泉蕩,前線的將士們又會怎麼想?

之前已經讓他們在前線休戰,尚且可以被理解爲讓大軍休養生息。現在大軍早已經休整好,還能連個理由都不給他們?

就讓將士們這樣懵懵懂懂的在前線等待?

趙洞庭能夠想到那種茫然的感覺。若是這樣,前線的將士怕是過不得多長時間就會焦慮不安。

這對大軍而言是頗爲危險的。

心不定,必生亂。

“將蘇副軍機令和兵部鍾尚書請來吧!”

意識到不能草草回覆此事的趙洞庭回頭對劉公公說道。

“是。”

劉公公忙答應,向着御書房外走去。

過不多時候,蘇劉義和鍾健兩人便聯袂出現在御書房外。他們分別在軍機省和兵部衙門辦公,隔的距離很近。

“臣蘇劉義叩見皇上……”

“臣鍾健叩見皇上。”

兩人進屋都給趙洞庭行禮。劉公公給蘇劉義搬過來椅子。

趙洞庭道:“給鍾尚書也賜座吧!”

在角落的張破虜忙綁着搬把椅子上來。

這讓得鍾健些微詫異。以前他可沒享受過這種待遇,隨即想到,只怕是皇上有什麼頭疼的事情需要商量。

再聯想到被宣來的只是自己和蘇副軍機令,便主動問道:“皇上突然宣臣和蘇副軍機令前來,莫不是前線有什麼變化?”

趙洞庭頗爲讚賞地對鍾健點了點頭。

這整個朝廷能常被他看到的熟面孔應該都能算是聰明人,起碼不笨,但能做到鍾健這樣見微知著的着實罕見。

或許這和鍾健的出身有關係。出身於貧困家庭的他總要比別人更細心些,也更願意去動腦子些。

緊接着趙洞庭說道:“前線蘇元帥傳回來請戰書,請求讓朕允許和他嶽元帥率軍出征中都。”

蘇劉義臉上露出震驚之色。因爲這是連他都不知道。

隨即他連忙道:“皇上,泉蕩魯莽……”

他可是纔剛剛和趙洞庭、鍾健等人定下“休戰”的方針,擔心蘇泉蕩的這封請戰書會惹趙洞庭不高興。

因爲這肯定不符合皇上的心意。

只還沒來得及替蘇泉蕩解釋,就見趙洞庭擺擺手,道:“副軍機令不必如此,朕瞭解蘇元帥。他不是魯莽的人。”

說到這他忽的領悟到蘇劉義的意圖,不禁失笑,又接着道:“此封求戰書不見得就是蘇帥個人的意思,十有八九不是這樣。算算時間,前線的將士們已經在根據地休整頗長的時日了。朕始終沒有新的旨意傳達下去,他們心中茫然乃是必然。請戰,說明將士們都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了,這是好事。”

蘇劉義輕輕鬆口氣。

他看得出來這是皇上心裡邊真實的想法。

然後卻還是察覺出些許不對,疑惑道:“若是全軍將士意思,那爲何不是軍機令親自傳信回來?”

文天祥現在可也在宋城內。論軍銜、軍中地位,此時宋城內大軍肯定都是以文天祥爲主,沒理由是蘇泉蕩上書請戰。

“呵呵。”

趙洞庭聞言又笑,“蘇帥和嶽帥兩人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瞭解。他們上書之前,肯定是已經和軍機令商議過,沒得到應肯而已。”

文天祥性子沉穩。在沒有得到明確的旨意前,肯定堅持按兵不動,這點趙洞庭心知肚明。

而沒能從文天祥那裡撬開牙關的嶽鵬、蘇泉蕩直接上書御書房,這也很正常。以兩人性子,幹得出來這樣的事情並不稀奇。

眼神瞥到鍾健身上,趙洞庭道:“只不過現在打肯定是不能打的,朕宣兩位愛卿來,是想問問兩位愛卿可有什麼方法在保持按兵不動的先行條件下,且安撫住前線將士躁動的軍心。軍中的低層將士們可不知道極境強者殺到皇宮來的事情,便是知道,也未必能夠感同身受。不可能以這樣的理由讓前線大軍就這般繼續休整下去,還得想個更妥當的理由才行。”

蘇劉義、鍾健兩人聞言都是思索起來。

趙洞庭把話說得很明顯,他們當然都能夠領會趙洞庭的意圖。

而這並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要不然,趙洞庭也不會把他們兩給宣來,自己就能想出辦法來了。

御書房內良久的沉寂。

蘇劉義、鍾健兩人都是微微蹙起眉頭,一言不發。

直過去許長時間,鍾健擡頭,道:“皇上,臣有一策或許可以一試。”

“講。”

趙洞庭道。

鍾健道:“臣以爲,前線將士會有請戰之心,正如皇上所言,乃是他們心中茫然,在此時萬事俱備的情形下,不知道大軍爲何還不和元軍開戰。而要消除他們這種茫然,最佳的辦法不過於分散他們的精力,不讓他們滿腦子都想着滅元的事情。”

812.終於來了1992.爲了顏面701.邕州密信1502.攻乾佑鎮2152.開始撤退1896.都到郾城528.瀧欲退走204.金丹之道306.營外之鬥1539.元軍失利317.廣西決戰(三)2100.痛下殺手468.拿下永福182.做皇帝苦2119.授勳儀式910.理軍紮營1043.攻石城郡(下)2011.百倍奉還1029.阿術自盡289.新式裝備717.夜襲恩城1474.園裡到任598.嚇死老爺1120.平敵王爺975.建寧府戰(下)1705.趙如悟劍(上)259.再行斬首1685.銅花捕頭1130.瀘州軍到1862.暫避風頭504.軍情急報1004.洞庭離軍1521.文起計策1688.展露意境889.橫山血戰(五)1926.霸道門主988.出城決戰(中)1095.西夏局成778.搏殺落幕1262.增補軍械665.能勝不勝1374.韋州之戰(九)517.龍到閩清725.雙宗戰魔頭1906.飛龍出擊240.紙上談兵1305.欲填中樞325.廣西決戰(十一)1489.1609.危機來臨1483.吳阿淼歸1371.韋州之戰(六)2166.皆是定數434.元軍圍山(中)1448.成立明鏡960.北疆形勢(上)575.終到流求1195.分析利弊926.再作突破1175.下應靈縣1816.三軍匯聚1371.韋州之戰(六)796.有意立威1930.石灰神器174.三令齊出1403.元夏之談(下)705.太后垂淚929.監察大獄1739.黑霧異相497.一人當千1156.明珠進宮1269.真金遐想1129.右裡遇險1909.揚長而去1648. 中軍潰散1913.騎鶴老頭654.對峙結束2206.接近營寨1607.文龍到唐州1410.以身做餌973.建寧府戰(上)1514.荒誕要求406.劉子琪死1626. 元軍主力趕到249.也速兒1947.狹路相逢2027. 三等屬國1735.欲傳其功1236.中興府亂2076.邀功請賞2097可汗齊至1758.棘手案件1072.阿淼出宮1162.潼川府戰(下)346.衆志成城310.公主一跪1184.大軍回長987.出城決戰(上)1377.韋州之戰(十二)1921.駝口交鋒(下)
812.終於來了1992.爲了顏面701.邕州密信1502.攻乾佑鎮2152.開始撤退1896.都到郾城528.瀧欲退走204.金丹之道306.營外之鬥1539.元軍失利317.廣西決戰(三)2100.痛下殺手468.拿下永福182.做皇帝苦2119.授勳儀式910.理軍紮營1043.攻石城郡(下)2011.百倍奉還1029.阿術自盡289.新式裝備717.夜襲恩城1474.園裡到任598.嚇死老爺1120.平敵王爺975.建寧府戰(下)1705.趙如悟劍(上)259.再行斬首1685.銅花捕頭1130.瀘州軍到1862.暫避風頭504.軍情急報1004.洞庭離軍1521.文起計策1688.展露意境889.橫山血戰(五)1926.霸道門主988.出城決戰(中)1095.西夏局成778.搏殺落幕1262.增補軍械665.能勝不勝1374.韋州之戰(九)517.龍到閩清725.雙宗戰魔頭1906.飛龍出擊240.紙上談兵1305.欲填中樞325.廣西決戰(十一)1489.1609.危機來臨1483.吳阿淼歸1371.韋州之戰(六)2166.皆是定數434.元軍圍山(中)1448.成立明鏡960.北疆形勢(上)575.終到流求1195.分析利弊926.再作突破1175.下應靈縣1816.三軍匯聚1371.韋州之戰(六)796.有意立威1930.石灰神器174.三令齊出1403.元夏之談(下)705.太后垂淚929.監察大獄1739.黑霧異相497.一人當千1156.明珠進宮1269.真金遐想1129.右裡遇險1909.揚長而去1648. 中軍潰散1913.騎鶴老頭654.對峙結束2206.接近營寨1607.文龍到唐州1410.以身做餌973.建寧府戰(上)1514.荒誕要求406.劉子琪死1626. 元軍主力趕到249.也速兒1947.狹路相逢2027. 三等屬國1735.欲傳其功1236.中興府亂2076.邀功請賞2097可汗齊至1758.棘手案件1072.阿淼出宮1162.潼川府戰(下)346.衆志成城310.公主一跪1184.大軍回長987.出城決戰(上)1377.韋州之戰(十二)1921.駝口交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