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民戰爭的思想還要延續

時。整個河州的老弱病殘之人自發的組織起一個年隊,扁擔,柴刀,叉子等等物件紛紛舉在頭上。別看體質不行,但也是一萬號人,浩浩蕩蕩。黑壓壓的奔着城門殺來。一時間,土匪懵了。今這是怎麼了?這些人怎麼就反抗了?

五比一的數量讓這些烏合之衆敢到膽寒,面對倍數多餘自己的百姓,不由的往後退了退,大慶早就跑到李泰身邊將那幾人斬殺,見到李泰胳膊和腿上有幾處刀傷,性命沒有大礙之時,禁不住嚇哭了。

“嗚嗚……公子,你可嚇死俺了。俺看着你不動,還以爲你讓刀給劈了呢。”

“潘哥,別說了。先扶我起來吧。兄弟我好像要死了!凝兒沒事吧。”

“公子,別怕,你不會死的,凝兒就是嚇暈了。你看,百姓出來救咱們來了!”

李泰見到百姓手持農具的衝出,心裡感激非常。忙道:“潘哥,告訴他們。將匪人圍起來便可!莫要動手。萬一傷到自己不划算!我跟他們談談!”

大慶連忙點了點頭喊道:“鄉親們,將他們圍起來。別打。大人有話要說!”

百姓此時已經快瘋了,被土匪欺壓的歲月不好過,如今剛來個知縣就要被殺,他可是能帶來糧食的大恩人啊,聽到有人喊話,不覺間便把匪人包圍起來。怒目而視!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轉眼間。兩千人的土匪被萬名百姓包圍,他們彼此拿着武器對峙。只要有一個人動手。馬上就能引起火拼!

就在這個時候,大慶一聲大喝:“大人有令,繳械投降,交槍不殺,頑固到底,死路一條!”

其後,李泰在大慶地攙扶下。來到站圈當中。喝道:“土匪們聽着。你們已經被我河州百姓包圍,限你們立刻放下武器,不然,定殺不饒!放下武器!放下武器!”

大慶高舉狼牙棒帶着百姓喊道:“放下武器,放下武器!”

萬人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每一次喊聲都像打鼓一下重擊在匪人的心頭,面對浩大的攻勢。不少人已經慢慢的放下了武器。站到了一邊。

漸漸的,一個,兩個,三個,幾乎所有的土匪都將武器扔在地上,李泰看在眼裡,身上的疼痛已經讓他搖搖欲墜,靠在大慶地身上言道:“潘哥。先把武器收起來。其後。讓他們把馬匹和衣物全部留下。光着身子回去,河州沒糧,關押不住。”

大慶言道:“公子。這是放虎歸山啊,他們過些時日還會再來地!”

李泰搖了搖頭:“現在最重要地是將糧食分發下去。號召全民抗匪是最有必要的。咱們現在糧食短缺。實在是耗不起。聽我的吧!”

大慶點了點頭,讓人上前將武器全部都搜走。經此一戰,除了大慶無傷以外,關魁手下的兩名衙役戰死。潘家三兄弟傷勢嚴重,要是沒有百姓的幫襯,今日一戰,肯定是要將着幾個人都扔進去了。

此時,李泰已經支持不住,在大慶懷中暈倒,大慶連忙將李泰等人送回縣衙後養傷後。挑選了幾個人跟着分發糧食!

“水……水……”恍惚中,李泰本能的叫着,隨後,一股甘泉流到嘴中,讓他神志清晰了不少。緩緩睜開眼睛,見到窗外漆黑,屋中的桌子上一柄慘燈發着螢弱地光,待近處,一雙眼睛焦急的望着李泰。欲哭無聲!

“燕兒……”

“少爺,好少爺……您醒了,嗚嗚嗚……可嚇死燕兒了,嗚……少爺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的,燕兒也就不活了。嗚……少爺,您以後可別犯傻了,要糧食就給他們吧。礙不着丟了性命啊,河州這地界太亂了,可嚇死燕兒了……少爺……少爺……”

李泰虛弱的笑了笑,提燕兒擦乾眼淚言道:“讓燕兒爲少爺操心了,是少爺的不是了。燕兒,這什麼時辰了?”

燕兒擦了下眼淚言道:“少爺,現在已經子時了,您都昏迷三天了。”

“凝兒呢?”

“唐小姐無甚大礙,驚訝到了,時纔剛走。和月娘姐姐住在一起了。月娘說這樣好照顧一些!您看我,少爺餓了吧。燕兒這就給您拿粥去!”

李泰虛弱的看着燕兒,心中感激之極,小聲說道:“燕兒,少爺告訴你個事!”

“少爺,您說?”

“撫耳過來!”

燕兒剛剛貼到李泰嘴邊,感覺臉上一絲溫熱,聽到李泰笑道:“幾天沒親了,怪想的!:”

燕兒喜極而泣。擦着眼淚笑道:“少爺知道欺負燕兒了。少爺好了。”說完,轉身走出屋子喊道:“少爺醒了,少爺醒了!”

大慶忽的一下衝進屋子,身後跟着關魁與潘家兄弟。望着李泰虛弱地樣子,大慶言道:“公子。您覺着怎麼樣?”

“呵呵,甚好,就是肚中飢餓。潘哥,糧食都發下去了嗎?”

大慶點了點頭:“都發下去了。百姓還給大人送來些白米呢。感激大人護糧之恩!”

李泰搖了搖頭:“感激什麼。咱們應該感激百姓纔是。要是沒有百姓,潘哥或許還能活命。咱們幾個都得去見閻王爺了。關大哥,戰死兄弟地屍首呢?”

關魁言道:“在縣衙停着呢。本想入土,潘將軍不許。說是大人要見見

李泰躺在牀上。眼角淚水滾滾而下:“都是漢子,面戰千人面不改色。爲糧戰死,雖死猶榮,我李泰來此兩日,與他們沒說上幾句話。他們就……唉!明日咱們召集所有百姓。給這兩爲兄弟立碑,從此以後。號召河州所有百姓。拿起武器。全民抗匪!只要我虎烈營的兄弟一到,我定要平掉周圍所有匪寇。給兄弟們報仇!咳……咳……”

關魁雙眼蒙淚:“大人,既然做了河州衙役,就要有這天。關魁不是聖人,往日就我等三人看守河州。土匪進城後也多是保護百姓撤離。那日本想撤退。沒想到大人如此單薄之身也會奮勇向前,我等焉能落後?與大人共同抗敵,我關魁值了。”

看着他們身纏麻布,包紮着傷口。李泰言道:“潘氏兄弟。你們是好樣地。實不相瞞。本官與陛下不合。被貶到河州做了知縣。你們地事蹟本應該給陛下上表請功。奈何……唉!不說了,這份功勞。本官記下了。以後肯定給你們補上,對了,大堂之上你們叫我大人,平時

以兄弟相稱吧。反正歲數都差不多。”

“少爺,粥來了。”燕兒端着碗走到身邊:“少爺,您少說點話。先喝粥吧!”

此時李泰腹中飢餓。連續喝了三碗才停下。不時什麼時候凝兒已經進來,站在哪裡看着李泰,見到李泰望向自己。情不自禁的哭泣道:“泰哥兒,是凝兒連累你了!”

李泰搖了搖頭,伸手讓她過來。握住凝兒的手笑道:“不連累,不連累。只怪泰哥兒身子單薄。要是有潘哥的本事。當真是不在話下!凝兒,嚇到你了吧?”

凝兒搖了搖頭:“泰哥兒不必多慮。凝兒已然好些了。泰哥兒多保重身子纔是。百姓還等着泰哥兒呢。”

燕兒忙道:“潘將軍,唐小姐。少爺剛醒。身子虛弱的很。大夥有話還是明天再說吧。讓少爺好好的歇息一會吧。”

衆人相繼離開。李泰言道:“燕兒。快睡吧!”

“不,我要看着少爺,從今兒開始。除了大堂之上。燕兒要時時的呆在少爺身邊。少爺快睡吧,咱們用地是最好地金瘡藥。明天少爺便能下地了。不是明天還要去縣衙看看兩位壯士嗎?燕兒跟少爺去。”

對着燕兒點了點頭:“有勞燕兒了。”再次沉沉睡去!

清晨,李泰身穿嶄新官府,與大慶等人來到河州縣衙。

大慶言道:“公子,您瞧,百姓都來了!”

見到百姓,李泰對大家點了點頭,對大慶言道:“先進縣衙!”

破舊地大堂之上。寒風蕭疏,在大堂的中間,躺着兩具被麻木掩蓋的屍體。不時的寒風吹過,露出一角,李泰慢慢上前,掀開麻布,看着被砍出白骨的屍體,眼淚不覺掉了下來。摸着露出白骨的傷口,李泰哽咽言道:“兩位兄弟,你們是咱們河州的驕傲,雖死猶榮!我李泰來此時日尚短,不曾與你們深交。是我李泰地不是啊!”

大慶上前言道:“公子,你有傷在身,別傷了身子。百姓還在外面等着你呢!”

李泰點了點頭:“潘哥,打點清水。給他們梳洗一番,那根針和細線,待我將他們傷口縫合。穿上新衣服。再擡出去!”

忙活了盡一個時辰,收拾妥當後,李泰與衆人擡着屍體來到縣衙門外,看着臺下等候的百姓,李泰哽咽道:“諸位鄉親,幾日前城門一戰。兩位壯士爲了保護糧食。不惜力戰千人,最終,含恨九泉。

今天,本官擡着他們的屍首,來跟大家見最後一面,請大家記住他們的名字。王昌鴻,宋惠山。請大家記住他們的樣子。他們今天雖然死去。但是他們的精神將長久的留在咱們心中。他們是咱們河州的光榮,是我輩敬仰之英模,他們,是保護咱們河州地烈士。他是爲了咱們大夥才犧牲地。

逝者已逝,但浩氣長存。本官請大夥做個見證,從今日開始。號召河州百姓全民皆兵,同抗匪寇,保衛河州!”

衆人齊聲高喊:“同抗匪寇,保衛河州!”

“同抗匪寇……保衛河州!”

“關魁何在?”

關魁抱拳上前:“屬下在!”

李泰言道:“在城門口修建石碑。名曰抗匪紀念碑,此後,不管是何人,只要是爲了河州,爲了百姓而犧牲者,皆然列在此碑之中。讓河州後人世代敬仰!每逢佳節必然焚香供奉,謹以此碑,激勵我等抗匪之決心。咱們要讓匪寇知道。河州的百姓不怕死。仇恨只會讓咱們更加團結。將兩位烈士擡到城門口處厚葬。以後。不管誰來到河州。都能見到咱們地烈士。這就是咱們河州地英魂!”

“屬下遵命!”

幾人將衙役擡進棺木。以李泰爲首的萬餘名百姓爲他們送行。一路上之。泣聲不斷,紙錢飛揚。吶齊鳴,哀樂震天,李泰身穿麻衣在前面打番開路。大慶揚起紙錢。關魁與一些百姓擡着棺材,萬人的送葬隊伍浩浩蕩蕩的走出城門。

百姓見到一個縣令能爲衙役做出如此出殯的架勢。不覺心中感動,尤其是一些血性男兒,當真是嚮往那種萬人敬仰的感覺了。

何大叔在城門口挖好的大坑邊上喊道:“時辰到。烈士入土爲安!”

看着棺材被輕輕地用繩子順進坑中,李泰捧着一捧土揚到棺材上:“英魂好走。河州地百姓來送你們了”

隨後,百姓們親手捧着一捧土,有條不紊地爲英魂蓋棺。

看着一人多高的墳墓,李泰言道:“鄉親們。大旱不算什麼。只要有人,咱們可以打井,沒有糧食。不算什麼。只要有人。咱們可以重新播種。只要有了人,咱們一切都可以重來。本官人單勢薄。一切還有仗餘大夥齊心協力。諸位鄉親。幾日前城門一戰。鄉親們衆志成城,讓匪寇見識到了咱們河州的英勇,爲了保護糧食。大夥拿起農具,頑強抗敵。雖有死傷,卻不敢讓匪寇再踏進河州半步。諸位都是英勇之人。本官一一記下,待咱們河州城好些。本官定要給大家論功行賞!”

“好……”

“謝謝大人……”

“大人啊,你與衙役幾人都敢上前,咱們爲何不敢。雖說河州百姓身子弱,但是跟着大人這樣的父母官。咱們也有主心骨啊!”

“就是,大人,您剛開就給咱們帶來糧食。你對百姓好。咱們都明白。”

看着百姓,李泰愈發的感覺到自己的肩上擔子沉重,嘆了口氣言道:“諸位,今天本官在此給大家交個實底,咱們的糧食不多了,最多能維持到春播時期,但是請大夥放心,水源地問題本官已經解決了,最多三天之內,大夥都不用再去山上打水喝,所有的枯井都將會有水。待播種之時,咱們就不用再爲乾旱發愁了!”

啊?大家驚訝的看着李泰良久不語,其中有一人問道:“大人,您說的是真的?”

李泰點了點頭:“是的,但是還要大夥幫忙才行,咱們河州窮啊,大夥彼此都幫襯着一些。日子慢慢的過,咱們肯定會有好日子的。本官不想多言,河州現在非常時期,本官希望所有地吃食都能先給老人和孩子。壯年之人再忍忍,本官定要將帶着

過這個災年,只要水源地問題解決了,咱們就什麼都

“是呀,大人說的對,只要有水,咱們就能種地了。”

“是呀,是呀,只要有水就成了?”

突然,一個人小聲的問道:“大人,咱們打井要用多些銀子?”

李泰一愣,笑道:“不要銀子,本官不會收取大夥一兩銀子。大夥放心吧。”

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都是不可思議地眼神,一個老頭問道:“大人,實不相瞞,大人真要是將枯井打出水來,那可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啊。但是咱們河州不止是一二十口井,那可是兩百多口井啊,所用的人力,所耗費的銀兩那可是海了去了。大人,您給咱們帶糧食,咱們感恩戴德,但您要是不收銀子,咱們……”說完,回頭看了看百姓。

百姓也不言語,就是彼此的小聲嘀咕,弄得李泰摸不到頭腦,燕兒貼在身邊言道:“少爺,他們是怕您給開了井。待糧食下來後,成倍的加租子。”

租子?我也不是地主階級啊,轉而一想,哦,我不是。別人還不是嗎?看着下面地百姓李泰笑道:“鄉親們,大夥不要着急,本官今天給諸位說個明白話。現在已經過完大年了,再過段時日便要播種了。今年一年。本官跟你們保證。不管是打井所用的銀兩。還是別的地方所用的銀兩,一概有縣衙支付!今年一年,縣衙不會收取大夥任何賦稅,待來年,要是大夥過的好了,咱們再找出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彼此商量着辦。我李泰對大夥沒別的要求,年景不好,大家都彼此幫襯着些,別爲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鬧地彼此不愉快。本官看了一下,咱們城中除了有幾個藥鋪和雜貨鋪,並無別地營生,也不知道幾位郎中來沒來。要是來了。本官向你們求求情,要是有了病患。一定要給醫治。要是銀子不夠,大家就擔待一些,咱們河州百姓定然會記得你們地好處。銀子實在少了,就到縣衙來。說名原委,本官給做保,先欠着,要是週轉不開,縣衙幫着你們籌辦!咱們這人少,一切以性命爲第一。只要有了人,只要大夥齊心協力,什麼困難都能克服,爲了不讓咱們的糧食再被匪人搶去。爲了咱們的妻兒老小不再被匪人殘害。本官今日在此烈士靈下達第一道官令!河州百姓團結起來。拿起武器,秉承先烈遺志,全面抗匪,保衛河州!”

“全面抗匪,保衛河州!”

“全面抗匪,保衛河州!”

凝兒看着李泰激動的樣子,想着亂馬之中他將自己壓在身下,至死也不鬆開,不覺美目含淚,看着泰哥兒瘦弱的身子,激憤的舉着雙手帶着大夥喊着口號,一時間,覺着眼前之人可算的上是偉岸雄姿。

深夜,

燕兒與凝兒座在李泰身邊看着李泰寫地小紙條。

燕兒問道:“少爺,您着是寫什麼呢?”

李泰嘿嘿一笑:“這叫標語,明天找些布,在上面寫上斗大的字,懸掛與街頭,城門處,時時鼓舞大夥,你看,這條是‘全民團結。共同抗匪!’這條是‘秉承先烈遺志,保衛河州!’這條是‘萬衆一心,團結抗匪,衆志成城

,建設家園!’嘿嘿,還行吧!”

燕兒與凝兒不斷點頭:“少爺真是聰慧,掛在城門處,別說百姓,就是匪人來了。也要掂量掂量。”燕兒言道:“燕兒覺着,少爺定當把做炮仗的辦法傳於百姓,讓他們平時多加練習,萬一匪人來了,咱們也好對付不是?再說,咱們這離着吐蕃這麼進,萬一哪天吐蕃鐵騎逼到河州。咱們也有對抗之力,少爺覺着呢?幹嘛,少爺幹嘛這麼看着燕兒?”

李泰嘿嘿一笑,發現凝兒正在瞧着自己,不由說道:“凝兒啊,泰哥兒想說件事?”

凝兒一笑:“莫不是找到師爺了

李泰哈哈大笑,連忙點了點頭:“嗯,找到了,燕兒,現在河州百廢待興,燕兒給少爺當師爺好不好。燕兒寫的一手好字,又聰明,又伶俐。凝兒,你覺着呢?”

凝兒笑道:“最好不過了,燕兒這小妮子鬼精的很呢。燕兒,如何呀?”

“別拿燕兒開心,燕兒一個丫頭,哪能做什麼師爺?再說了,哪有女子當師爺的?”

李泰笑道:“這算啥,還有女子當皇帝……的想法呢!”本來想說武則天,一想還沒到那個時候。算了。“嗯,明天咱們就跟大慶他們知會一聲,咱們河州,也是大炎的第一位女師爺,就是咱們燕兒了。”

看見燕兒低頭不語,李泰笑道:“燕兒,你就應下了吧,先說你離少爺近,這樣,不禁白天咱們在一起。到了晚上還能研究研究、嗯、我地意思是研究工作!唉,整個大炎朝,或許只有我有此福分,有了這麼美麗地師爺,哈哈,想來都開心啊,師爺!給本縣弄點水洗澡吧。哈哈~~不行;:~~”

燕兒低頭看着李泰,咬着嘴脣小聲說道:“既然少爺信得過燕兒,那麼燕兒就做這個師爺,燕兒不懂事,還請少爺擔待一些。凝兒姐姐是人合的頂樑柱,也請時時提點燕兒。”看見李泰與凝兒瞧着自己,不覺一溜小跑:“燕兒去倒茶!”

見到燕兒離去,凝兒挑了挑燈芯,屋子裡頓時光亮了幾許,看着李泰在燈下看着自己,不覺笑道:“泰哥兒幹嘛這麼看着人家?”

“嘿嘿,你說泰哥兒我是不是很有福氣?一個美麗的燕兒幫着打理縣城,一個美麗地凝兒幫着管理商會,你說,咱們還差什麼?好日子這不就來了嗎?”

凝兒點了點頭:“燕兒確實精明的緊,凝兒談不上大才,卻也會盡心的幫泰哥兒打理商會。現在河州百廢待興,一切都以泰哥兒馬首是瞻。泰哥兒切莫性急,此次不必商會,一個縣城要是底兒打不好。很難治理呢?”

寫好一條標語放在邊上,李泰一嘆:“唉,一切盡力吧,先把井水炸出來再說!飯要一口一口吃。日子一天一天過,媽的,明天出去轉悠轉悠。好好看看河州有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重生之民以食爲天 【卷三】 第六章 人民戰爭的思想還要延續

第83章 小姨子項霜第40章 萬人大開荒第40章 逮誰打誰第202章 李泰當爹第123章 烏達能換馬第44章 那一吻的溫柔第74章 九月初九(八)第132章 增光的靈感第77章 九月初九(十一)第80章 辦事員培訓第57章 大慶亮招第104章 第一批教師(23)第140章 三個老頭打起來了第27章 是錢咱就要(七)第11章 二百人和三萬人(上)第37章 治療霍亂(下)第24章 聽說和尚很有錢?第111章 河州成婚(四)第138 元帥沒死第43章 俺娘來了第51章 雞蛋滿天飛第85章 雪花愛上梅花第188章 收服吐蕃國主第124章 初涉草原第200章 吐蕃政權的問題第28章 平空是誰?第38章 不講衛生!抽他第137章 見鬼了第27章 大德寺第17章 全部就位第11章 二百人和三萬人(上)第157章 研究燒糧第131章 河州聚寶盆第132章 增光的靈感第73章 先下手爲強第46章 李泰的媳婦第69章 九月初九(三)第98章 奉旨回京第58章 佛界盛事(四)第85章 河州的教育問題第9章 全民總動員第50章 南山手札第100章 亮劍精神第185章 出國辦公?第64章 遇刺身未亡第23章 廁所構想第8章 吹着口哨進海州第164章 將計就計第92章 論馬第60章 海州盛宴(十二)第7章 什麼都可以利用第47章 石板上面種水稻第47章 石板上面種水稻第65章 蒲元后人第48章 擊鼓宗人府第23章 廁所構想第150章 突圍(下)第85章 河州的教育問題第16章 唐凝,海州首富的閨女第170章 宮廷譁變(上)第27章 是錢咱就要(七)第56章 佛界盛事(二)第57章 海州盛宴(九)第62章 換個吃法吧第73章 打擊盜版第103章 我要發明味精第150章 突圍(下)第15章 兆洲演說第7章 初識海州第88章 引蛇出洞第28章 公子會騎馬嗎?第6章 人民戰爭的思想還要延續第12章 感冒了第183章 四項基本國策第46章 人合酒樓的招牌菜第52章 海州盛宴(四)第46章 京城地痞第47章 石板上面種水稻第121章 詐死!第82章 進展不小第130章 對戰程天虎第58章 海州盛宴(十)第95章 金殿穿龍袍第31章 真正的一窮二白第39章 牀上娘子軍第33章 李青天第198章 團聚第164章 將計就計第202章 李泰當爹八十一八十二第95章 夕陽西下第71章 南山出關第146章 出兵救父第20章 意外的發明第36章 李泰的第一個老婆第86章 大炎第一位調酒師第103章 我要發明味精第148章 請君入甕第68章 八營會戰第76章 九月初九(十)
第83章 小姨子項霜第40章 萬人大開荒第40章 逮誰打誰第202章 李泰當爹第123章 烏達能換馬第44章 那一吻的溫柔第74章 九月初九(八)第132章 增光的靈感第77章 九月初九(十一)第80章 辦事員培訓第57章 大慶亮招第104章 第一批教師(23)第140章 三個老頭打起來了第27章 是錢咱就要(七)第11章 二百人和三萬人(上)第37章 治療霍亂(下)第24章 聽說和尚很有錢?第111章 河州成婚(四)第138 元帥沒死第43章 俺娘來了第51章 雞蛋滿天飛第85章 雪花愛上梅花第188章 收服吐蕃國主第124章 初涉草原第200章 吐蕃政權的問題第28章 平空是誰?第38章 不講衛生!抽他第137章 見鬼了第27章 大德寺第17章 全部就位第11章 二百人和三萬人(上)第157章 研究燒糧第131章 河州聚寶盆第132章 增光的靈感第73章 先下手爲強第46章 李泰的媳婦第69章 九月初九(三)第98章 奉旨回京第58章 佛界盛事(四)第85章 河州的教育問題第9章 全民總動員第50章 南山手札第100章 亮劍精神第185章 出國辦公?第64章 遇刺身未亡第23章 廁所構想第8章 吹着口哨進海州第164章 將計就計第92章 論馬第60章 海州盛宴(十二)第7章 什麼都可以利用第47章 石板上面種水稻第47章 石板上面種水稻第65章 蒲元后人第48章 擊鼓宗人府第23章 廁所構想第150章 突圍(下)第85章 河州的教育問題第16章 唐凝,海州首富的閨女第170章 宮廷譁變(上)第27章 是錢咱就要(七)第56章 佛界盛事(二)第57章 海州盛宴(九)第62章 換個吃法吧第73章 打擊盜版第103章 我要發明味精第150章 突圍(下)第15章 兆洲演說第7章 初識海州第88章 引蛇出洞第28章 公子會騎馬嗎?第6章 人民戰爭的思想還要延續第12章 感冒了第183章 四項基本國策第46章 人合酒樓的招牌菜第52章 海州盛宴(四)第46章 京城地痞第47章 石板上面種水稻第121章 詐死!第82章 進展不小第130章 對戰程天虎第58章 海州盛宴(十)第95章 金殿穿龍袍第31章 真正的一窮二白第39章 牀上娘子軍第33章 李青天第198章 團聚第164章 將計就計第202章 李泰當爹八十一八十二第95章 夕陽西下第71章 南山出關第146章 出兵救父第20章 意外的發明第36章 李泰的第一個老婆第86章 大炎第一位調酒師第103章 我要發明味精第148章 請君入甕第68章 八營會戰第76章 九月初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