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下輸了,如果說“遺憾”的話那肯定是有一點的。畢竟我一度以爲:自己離這個名人是那麼的近。但要說我輸得“可惜”的話,我自認爲還是談不上。。。”
這場決勝局的比賽結束後,由於要舉行頒獎儀式,對局雙方並沒有進行詳細的覆盤。當兩人剛出現在對局室的門口,就被記者團團圍住。
絕大多數的競技比賽,賽後不管是頒獎還是接受採訪,當然都是先從亞軍開始。圍棋比賽自然不會例外。李小強禮貌的站在劉大錘的身邊,他也在聆聽劉大錘的“賽後感言”。
“大錘,能不能簡單回顧一下這盤棋,然後說說你的感受。”
“對於今天這場比賽,我賽前做過精心的準備,感覺自己的狀態也調整得不錯。在今天的比賽中,我也基本發揮出來自己的最好水平。即便是這樣,我依然沒有拿下這盤比賽。這就是我感到遺憾的地方。”
“大家在研究室研究這盤棋的時候,大家都一度停止了研究。在大部分的時間內,大家都認爲是你佔據了優勢。輸的這樣一盤棋,難道您僅僅只有一點遺憾,而不感到可惜嗎?”
“不不不,如果是自己下出漏着,那我可能會覺得可惜。實事求是的說,我確實沒有算到小強的那步“斷”。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小強下出的那步制勝招,是超出我目前水平範圍的。呵呵,我這也算是被人家高棋擊敗的吧?因此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據統計,您應該是和小強在正式比賽中相遇次數最多的棋手。大家都認爲,您應該算是最瞭解李小強的棋手了。能和大家說說您對小強的看法嗎?”
“哈哈哈,沒錯,在這1年多的時間以來。我和小強下過很多盤棋,除了在圍棋隊內部的訓練對局。在正式比賽中,我記得我應該和他下過8盤棋了吧?能和他交手這麼多次。這既是我的榮幸,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哦?您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對於我們小強,我想應該不用再多說什麼了吧。要怎樣形容小強好呢?我認爲還是日本藤澤秀行先生的評價最準確,在3年以前,秀行先生就認爲小強將是我們中國圍棋界的瑰寶。。我現在要說的是,他不僅是中國圍棋的瑰寶,如果他照這個勢頭繼續成長下去的話。他將是整個世界圍棋界的瑰寶!因此在他的成長階段,我有幸和他交手這麼多次,這絕對是我的榮幸。”
“這樣重大的比賽輸了棋,大多數人恐怕都會感到難過吧。您爲什麼會覺得是一種幸福呢?
“我是一名職業棋手。像我們這樣的人,都長期生活在勝負世界裡。比賽輸輸贏贏都是常有的事。無論是贏棋的快樂,還是輸棋的難過,對我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的事。但是你不要忘了,職業圍棋除了輸贏外,努力探索圍棋的奧秘,應該也是我們的使命。不滿你說,每次在比賽中遇到小強,我都會特別的興奮。和他交手。總是讓人特別期待的。有機會切身感受他的奇思妙想,有機會領教他神出鬼沒般的手段。只有和他交過手,你總會覺得:“原來圍棋還可以這樣下啊!”你說說,對我這樣一個把圍棋當成工作的人。這算不算是一種幸福呢?”
“呵呵,劉老師您太客氣了,您這麼高的評價我可不敢當。。。”
眼見劉大錘越說越“肉麻”。站在一旁的李小強有點聽不下去了。於是微笑着打斷了劉大錘的吹捧。
“亞軍”接受完採訪後,剩下所有的榮耀自然都是屬於冠軍的。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李小強成爲會場理所當然的焦點。是啊,他現在是“名人”,中國圍棋的“名人”!
一直以來。圍棋就號稱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智力遊戲”。當然,要不要在這句話上面加個“之一”還有待商榷。但圍棋的複雜程度,還是得到世人公認的。
回顧李小強在整個“名人戰”的過程,雖然他在整個晉級中有很多的運氣成分。但畢竟是在一個“五番棋”的較量中擊敗對手,從而獲得這個冠軍的。圍棋中的番棋較量,當然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水平。其他不說,前世李石佛稱霸世界棋壇的時候,在很多“遭遇戰”中,他同樣輸過很多棋。但是在最能體現水平的番棋賽中,他是直到新世紀,才第1次被外國棋手擊敗。
更何況,目前這個年代和後世是不一樣的。在這個時候,就連馬小飛和劉大錘他們都被冠於“年輕棋手”的稱謂。李小強能在13歲的時候就獲得國內重大頭銜。這足以讓人刮目相看,也足以讓人嘖嘖稱奇。一時間,李小強被衆多的媒體記者包圍。
要說李小強也不是第一次成爲媒體焦點了。他在兩屆擂臺賽上的神奇表現,引起的轟動其實更大,更讓人津津樂道。但對待那個比賽,人們更多是被一種樸素的民族情感包圍。大家更關注的,其實是諸如“抗日”,“國際對抗”等等純競技的範疇。
而國內比賽顯然是不同的。大家通過這個番棋賽,有心人就會認真評估李小強的真實水平。大家突然發現,以李小強目前的水平,較之日本六超可能還是功力差點,比國內的“聶馬雙雄”可能也稍有不如。但是和其他棋手相比的話,再也沒人將他當成“下手”看待了。而這一切,李小強13歲就做到了!這當然讓人覺得足夠神奇。這也是李小強被團團包圍的原因。
好在由於比賽結束得比較晚,等頒獎儀式結束後。天色已經很晚。大多數記者還是比較“體貼”李小強還是個“未成年人”,大家沒有過多的糾纏。李小強簡單說過幾句客套話後也就過關了。
“哈哈哈,我看大家還是放過小強吧。他今天下了一天的棋,肯定已經累了。他雖說是一個神童,但畢竟還是個小孩子不是?我看大家都散了吧,散了吧,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反正他過幾天又要參加天元賽了。這段時間他都會呆在申城。大家不用擔心他會跑了。。。今天還是讓他先去休息吧。”
在張志東的幫助下,李小強總算是脫開了身。當然,其他記者是“放過”了李小強,幾家專業的圍棋媒體記者卻沒準備“放過”他。
在國內,圍棋是被劃歸成體育項目。因此跑圍棋這條線的記者,大多也都是“體育記者”。他們報道圍棋的思維,和真正專業的圍棋記者還是略有不同。比賽結束後,張志東就代表“圍棋”雜誌向李小強約稿。請他再來一個“自戰解說”。
剛開始的時候,張志東也沒把這件事太放在心上。畢竟李小強也不是第1次在“圍棋”雜誌上進行“自戰解說”了。雙方的合作也算是熟門熟路。誰知京城的“圍棋天地”雜誌也早有此心,他們也在第1時間向李小強約稿。甚至日本的“棋道”雜誌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他們派山田記者來到申城。其實就有這樣的意思。
都是“圈內人”。李小強當然沒有理由拒絕。但李小強考慮到這盤棋剛剛結束。賽後也沒有認真的覆盤。而且這盤棋在技術上算是比較複雜的,他對裡面一些圍棋技術上的得失,現在也比較模糊,在很多判斷上,目前也並沒有很大把握。考慮到還有日本圍棋雜誌惡約稿,李小強可不想隨便信口開河,把自己的臉丟到國外去。
因此他決定花個幾天時間把這盤棋理一理。再來完成這個“自戰解說”。好在“天元賽”還要過幾天才會開幕。李小強這幾天也沒有什麼事,那乾脆就專心做好這個棋評算了。
按李小強的想法,反正一家也是做。三家也是做。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自己最多就是多準備幾個參考圖而已。但張大記者就不這樣想了。當然,他不是覺得李小強不夠朋友,沒有把“獨家版權”授予他。在這個年代,他還沒有這樣的意識。他現在只是多了一點點壓力而已。
所謂職業棋手的“自戰解說”。當這些內容發表在雜誌上的時候,最終還是依靠圍棋記者來執筆的。這就好比做一道菜,“素材”是由李小強提供的。但這道菜最終的味道到底怎麼樣?還是要看圍棋記者的水平。同樣一盤棋,如果站在不同的視角。就可以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張大記者現在常常吹噓:號稱自己是“最瞭解李小強的圍棋記者”。假設自己報道李小強的一篇棋評,寫出來還沒有其他記者出彩。我們張大記者也丟不起這人不是?
對於“自戰解說“的事,李小強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由於馬上就89年了。在李小強的印象中。和自己前世相比,除了圍棋界,周圍的世界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比如現在的政治氣氛,就和前世基本都差不多。李小強常常開玩笑似的想,自己這個“蝴蝶的翅膀”,那絕對是不合格的啊。照這個樣子下去,估計蘇聯照樣會解體,伊拉克照樣會入侵科威特,自然而然,讓美國人出盡風頭的海灣戰爭照樣會發生。
這些真正的“大事件”,是李小強無力左右的。但就在圍棋這個小圈子裡,有些改變還是非常明顯。例如國內一個不怎麼引人關注的小比賽,就引起了李小強的興趣。
在這段時間內,申城圍棋界顯得熱鬧非凡。很多國內的圍棋比賽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在申城舉行。的確,和這個時候的京城相比,申城好像是更適合舉行圍棋比賽。除了剛剛結束的“名人戰”,以及馬上要進行的“天元賽”。還有一個賽事的最後決賽,也在這一兩天內就要進行。
這個比賽就是“青年組全國圍棋個人賽”。由於圍棋是被歸類於體育項目。因此國內很多傳統賽事,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很顯然,這是一個“限制級”的比賽。更由於中國獨特的“國家隊體制”,各個地方的好苗子,都被集中在國家隊的各個梯隊上。。因此這個比賽,也算是給各個地方隊的年輕棋手提供參賽機會。
在正常的歷史中,這個比賽今年的冠軍將是楊似海三段。他也正因爲拿了這個比賽的冠軍,纔有機會參加了第5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李小強特意留意了一下,發現楊三段和前世一樣,他確實是進入了這個比賽的最後決賽。
不過李小強可以肯定,他決賽的對手,肯定就和前世不一樣的。因爲他這次的對手是常韌聖。按照正常的歷史,常韌聖是沒有資格參加這個比賽的。按照常韌聖的年齡,他本來只能參加“少年組”的比賽,連“青年組”都沒有資格。
也正是因爲李小強的出現,給圍棋界帶來了這點小小的改變。經過管理層的“特批”,國少隊那幫棋手,都破格參加了這次青年組的比賽。常韌聖也算是不負衆望。他打進了這個比賽的決賽。將和楊三段爭奪一張擂臺賽的門票。
當然,奪得這個比賽的冠軍,就能入選擂臺賽的陣容。現在就連那些參賽,棋手都還不知道。李小強之所以知道,一是來自前世的信息。第2呢,就是來自他的小道消息。在這個年代,能夠入選擂臺賽的陣容,對一位中國棋手,特別是對一位“地方棋手”,那是絕對是不可想象的。
李小強現在當然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在擂臺賽上那麼好的成績,管理層不可能把他換掉。假設現在敢把李小強換掉的話,估計全國人民都不答應,那纔是真正不可想象的。
也正因爲這樣。有一次李小強在聽“圍棋四老”閒聊的時候,就聽到了這個“內幕消息”。本來聽過也就聽過了,爲此羅教練後來還專門囑咐李小強:別把這個消息告訴常韌聖他們。羅教練的理由很強大,也非常合理:如果告訴他們,這個比賽還是擂臺賽的一個選拔賽的話,恐怕他們壓力過大,在比賽中無法發揮正常的水平。
李小強一想也是,因此沒把這個消息告訴常韌聖他們。也正因爲這個理由,李小強對這個比賽來了興趣。他想看看歷史會不會改變。看看常韌聖有沒有機會提前出現在擂臺賽的賽場。
當然,除了這個小改變外,圍棋界另外一個比賽,是李小強思考得比較多的。那就是首屆“應氏杯“的決賽。毫無疑問,這樣一個比賽,絕對是本年度世界棋壇的重頭戲。只要是懂點圍棋歷史的人,對於這場比賽的重要性,恐怕都不用多說了吧。
“在這個比賽中,我能幫聶老做點什麼呢。。。“
這是李小強目前想得比較多的問題。
在“天元賽“開幕以前,李小強一直在申城呆在。這一天,李小強來到“圍棋”雜誌編輯部。他已經和三家雜誌社的記者約好,今天就是他做“自戰解說”的日子。
李小強走在去編輯部的路上。在他的腦海中,他還在思考剛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