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人心得之不易,失之只在朝夕

“主公欲要掃平這些匪患,便是考慮如今這晉陽能夠出動多少兵馬。而那太行山上的賊匪又能出動多少兵馬。孫子所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是我們對那太行山的賊匪都知之甚少的話,不可妄動刀兵。”

徐庶先出聲了。

他也不是那個初來晉陽的拘謹的連話都不多說的年輕人了。他輔佐過徐晃鎮守井陘關,也輔助賈詡處理政務。自然是明白這戰爭不是小事,他不反對呂布動兵,只是在動兵之前,一定是要考慮清楚了。

“文優,你以爲該出多少兵馬?”

徐庶的話,讓呂布頗爲贊同,將目光轉向李儒。

щшш◆ⓣⓣⓚⓐⓝ◆¢ ○ 卻見李儒眯起眼睛,“太行山上的賊匪號有百萬之衆!能夠輕易地抽出十餘萬的青壯出來。若是想要將他們掃滅,我軍至少出動三萬精銳之師!”

“三萬。”

呂布眉頭皺起,“這晉陽如今尚有兵力兩萬。若是需要三萬精銳之師,那也要將兩位鎮守在外的將軍調遣回來。不知道該調哪兩位將軍回來?”

“討虜將軍鎮守上郡高奴,建義將軍鎮守河內,此兩地兵馬不可妄動!我看可以調遣陷陣將軍和破狄將軍兩人回來。”

郭嘉說道。

行討虜將軍張遼一萬兵馬在高奴,若是一動恐怕會讓上郡動盪不安。而行建義將軍徐榮鎮守在這河內,也是不能夠妄動的。這河內可是大郡,這地理位置十分之重要,萬萬不能丟失的。這兩人都不能動,那麼駐守在陽邑和晉陽互爲犄角之勢的陷陣將軍高順還有駐守壺關的破狄將軍徐晃可以調遣回來的。

只是呂布卻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徐晃鎮守壺關,也不和妄動,不如讓楊奉回來吧!這楊奉本是白波軍出身,也是和黑山軍有些淵源的。若是他能夠勸說那些太行山上的賊酋歸降,那麼便可不費多大氣力。”

郭嘉抿了抿嘴,也是不曾反駁。

呂布又看向賈詡,“若是想要掃平這些賊匪,恐怕也需要荀月的時間。文和你便去準備這錢糧的事情吧!還有禦寒之衣物!如今是九月份,若是兩三個月不能掃平這些賊匪的話,只怕便要進入嚴冬了。”

“諾!”

賈詡俯身。

李儒又是諫言,“主公我看這些太行山上的賊匪也要防備嚴冬,還會繼續劫掠的。不如設計讓這些太行山上的賊匪扎入我們的圈套,進而一舉覆沒其主力?”

“哦?”

呂布眼睛一亮,“文優你的意思是我們引誘那些太行賊匪前來劫掠,趁機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是我們又不知這些太行賊匪還會劫掠何地,又如何設計埋伏他們呢?”

李儒看了看呂布,從席上站了起來。繞到了呂布的身後掛着那張輿圖上,將手指了指,“主公且看,這兒便是陽曲!那些太行山上的賊匪劫掠陽曲之後,往入井陘!若是他們還欲要劫掠的話,何地纔是最佳選擇?其一,不可距離晉陽太近!晉陽有精兵駐守,若是他們劫掠晉陽周邊的縣邑的話,以晉陽城中的精騎,完全可以突襲而至!其二,他們不會劫掠那些有重兵駐守的城池!其三,他們所能劫掠的也定然是順着井陘道所能夠抵達的城池!有此三點,便是可以確定他們下次劫掠的範圍。我以爲他們下次劫掠的地方,便是盂縣!”

看着那輿圖上盂縣的位置,呂布眉頭輕皺了起來。李儒說的這些,倒是讓呂布有些驚訝。仔細一想,也不是不無可能!這個黑山的張燕,那可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可是敢和袁紹那個強人硬碰硬的存在,縱然多少也有點兒是讓袁紹給逼迫的,但敢和袁紹硬碰硬,也是有點兒底氣的。

他的底氣,便是這百萬黑山賊寇!還有那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縱然如今這幷州是呂布的地盤,這太遠也是呂布的根基所在。可那張燕依舊敢劫掠陽曲!這是何等的猖狂!他既然能夠劫掠一次,便不敢劫掠第二次嘛?

只是……

呂布微微搖頭,“那些太行賊匪恐怕不會那麼容易上當的!我們若是在這盂縣設伏,那麼便先要轉移這縣裡的子民,又要在四周設伏兵,如此動靜,怎能瞞過這些賊匪?何況這賊匪到底劫掠何處,還不確定,這時間也不知曉,我們又何以設伏?”

“何須移民?”

李儒面色有些陰冷,“這陽曲之例在前,即使這些賊匪劫掠了這盂縣,也不會濫殺無辜,這最多也是劫掠一些財物罷了!只要我們能夠大破這些賊匪,他們劫掠的財物,還是會在我們手中,那時再將這些財物歸還給那些盂縣裡的民衆罷了。只有讓這些賊匪劫掠高興了,纔沒有多少戰意!在他們劫掠之後,我軍在突然襲擊,定能夠讓他們措手不及,必敗矣!”

衆皆沉默!

呂布皺起眉頭,看起來是在思慮着這個計策的可行性。賈詡眯起眼睛,似乎是默許了?就是那郭嘉也是摩挲着酒葫蘆,不知是何想法。

徐庶終究是忍不住了,橫眉冷對,“萬萬不可!豈能爲了這些賊匪,而置民衆的安危於不顧!縱容盜匪劫掠,豈不是他們的幫兇?如此行事,可有仁義之心!”

“若是能夠一舉覆這賊匪的主力,便是縱容他們一次又如何?”

李儒理直氣壯地說道。

“我便不信,不縱容這些賊匪,便不能掃平他們!我們掃平匪患,本便是爲了保境安民!可如此行事,可是保境安民?”

徐庶將目光放在呂布的身上,深深一拜,“主公既然誅殺了董賊,又豈能效仿董賊之舉?我自入幷州以來,所看到的是主公四處征戰,安定各地叛亂,深感主公用心之良苦,頗感主公之仁義,故欲將一身託付之!以主公之仁德,將士之勇猛,何愁不能掃平這些太行賊匪?爲了掃平這些太行賊匪,而失卻人心,實爲不值!我懇請主公三思!人心得來不易,失之只在朝夕!”

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212章 屠了他們第160章 該死的匈奴人!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244章 殺我同袍者,雖遠必誅!第124章 狼騎之名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381章 偏向虎山行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324章 血債血償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168章 程昱爲使第98章 環首刀第95章 三老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333章 扶犁親耕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281章 顏良,休逃!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82章 唯纔是舉!第419章 輝煌戰績第四百三十九章 婁圭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262章 欒提於扶羅,伏拜受詔!第287章 南陽許子遠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224章 流民的解決方法第69章 暗司第一功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惜才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433章 託付家小第四百八十七章 夏侯惇赤膊戰孫策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有進無退,有死無生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5章 蔡邕下獄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69章 暗司第一功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斬殺使節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9章 王允宴請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382章 羌人豪帥第150章 袁術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413章 破陣第148章 戰略宏圖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142章 第一百四十一 主公,事成矣!第397章 祭祖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304章 傷亡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64章 永不背漢!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205章 爾等,誰來受死?第39章 立軍法!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422章 兵進太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372章 屯田制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167章 可以回去看看了第191章 君侯神射
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212章 屠了他們第160章 該死的匈奴人!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244章 殺我同袍者,雖遠必誅!第124章 狼騎之名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381章 偏向虎山行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324章 血債血償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168章 程昱爲使第98章 環首刀第95章 三老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333章 扶犁親耕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281章 顏良,休逃!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82章 唯纔是舉!第419章 輝煌戰績第四百三十九章 婁圭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262章 欒提於扶羅,伏拜受詔!第287章 南陽許子遠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224章 流民的解決方法第69章 暗司第一功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惜才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433章 託付家小第四百八十七章 夏侯惇赤膊戰孫策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有進無退,有死無生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5章 蔡邕下獄第136章 十萬漢人十萬軍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69章 暗司第一功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斬殺使節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9章 王允宴請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382章 羌人豪帥第150章 袁術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413章 破陣第148章 戰略宏圖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142章 第一百四十一 主公,事成矣!第397章 祭祖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304章 傷亡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64章 永不背漢!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205章 爾等,誰來受死?第39章 立軍法!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422章 兵進太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372章 屯田制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167章 可以回去看看了第191章 君侯神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