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

曹操退兵的消息,很快便是傳到了範縣。一直密切注意曹軍動向的呂布,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毅然決定出城追擊。而曹軍退的匆忙,也沒有留什麼後手,後軍很快便讓呂布他們追上,潰敗地極爲迅速。

這場追殺,從丑時至辰時,曹軍慘敗,曹軍將士的屍體鋪排了一路,這一戰,曹軍至少損失了數千餘人。

取得了如此的大勝,呂布和孫策才覺得十分解氣,兩人都是心志高傲之輩,範縣城下一戰,他們沒有勝過曹軍,反而折損了不少兵馬,這讓他們都憋着一口怨氣呢。所以曹軍退軍後,他們纔會選擇出擊。

好在曹操退的匆忙,也沒有佈置什麼伏兵,不然的話,恐怕又是一場敗仗。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曹操也沒有時間去安排什麼伏兵,大軍沒有糧草,滯留片刻,恐怕大軍都會譁營的!他們需要儘量趕至壽張和無鹽,不然的話,這數萬大軍頃刻間便會煙消雲散。

大勝之後的呂布,也沒有繼續選擇出擊曹操,奪取壽張和無鹽。事實上,在曹操退軍的那一刻,兗州的戰局便基本上宣告了結束的。壽張和無鹽也支撐不起曹軍所要消耗的糧草。斷糧的曹軍,失去了最後爭奪兗州的機會。

擊敗曹軍後的呂布,讓孫策繼續守在範縣,而他卻率輕騎直取山陽昌邑的曹仁。卻在半途中知曉了曹仁攻克昌邑不下,也因爲斷糧退兵的消息。昌邑之戰,也是宣告了結束。

相比於範縣之戰,昌邑之戰也不算精彩,無非便是一場守城戰。以昌邑的守卒兵力,還不足以出城和曹仁決戰,李典李進成廉魏越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堅守住昌邑便好了。以李典的能力,以及這昌邑的城池堅固,堅守住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昌邑到底是山陽的治所,這城防工事遠遠超於範縣的。

至此,兗州之戰也算是結束了,即使還有一些地方還有戰火,但是大致都是太平了。鄄城的張邈、萬潛這些人也開始籌劃如何救治旱災的事情。

從昌邑回到鄄城的途中,呂布切實體會到了這個時代天災的力量。本應該是早春三月春耕的季節,道路兩邊卻是看不到耕作的農民。久旱的田地四分五裂,餓殍遍野,成羣的饑民如無頭的蒼蠅飛向各個地方。

大旱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是十分嚴重的,而且恰逢亂世,伴隨旱災的還有人禍,這讓那些在亂世生存的民衆們更加艱難。去歲時,關中大旱,百萬流民流離失所,再加上董卓遷都長安,以及後來董卓爲王允、呂布所誅,李傕、郭汜兩人又起兵災,禍亂關中,直接導致本應該沃野千里的關中殘破,昔日繁榮的關中之地不復存在。

與之相比,兗州的這場旱災以及人禍,卻是遠遠不及了。縱然也有旱災和人禍,可兗州的旱災持續的時間,卻沒有關中那麼長。至於人禍,更是沒有董卓那些人做的過分。兗州之戰,說到底還是兗州的士人們不滿曹操的行爲舉止而掀起的禍亂。他們不會如同董卓那些西涼人,只知道靠劫掠爲生,以武力統治地區,而絲毫不去在意治理的問題。這羣人縱然有私利,可絕不會做出什麼殘暴子民的事情出來。從長遠來看,這些以士人爲代表的團體,更希望一個地區的繁榮和穩定。

這點兒,呂布也體會到了。他們在範縣擊敗曹操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鄄城,鄄城的張邈、萬潛這些兗州士人開始着手賑濟災民的事情了。只是在呂布看來,即使他們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可是經歷了這麼一場動亂之後的兗州,沒有個兩三年,恐怕是恢復不了元氣的。當然,這些也不是他所要考慮的問題。

抵達鄄城後,呂布便是知曉張邈已經將曹操的家眷送去了鄴城。爲此,袁術還派遣使者前來指責,但也沒有什麼作用,人都送走了,背叛了曹操的張邈,還是顧及他的名聲,保全了曹操的家眷。爲此,袁術也是無可奈何。不過比起整個兗州來,這些小小的不愉快,袁術還是能夠容忍的。爲了治理好兗州,袁術決心幫助兗州度過這次危難,非但出兵,還出錢出糧,讓兗州士人們明白,誰纔是真正的“大戶”。坐擁淮南之地的袁術,現在的日子簡直不要太好!

在袁術的授命下,範縣的孫策以及須昌的橋蕤兩人分別成爲了掃平兗州之亂的最後人選。兩人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迅速去平定各方的戰亂。

兗州之戰的落幕,讓呂布也有點兒悵然若失。晉陽之戰,他擊敗了袁紹,兗州之戰,他擊敗了曹操。這兩大諸侯,居然都敗在了他的手上。縱然這裡面也有運氣和僥倖的地方,但是這也足夠他吹噓了。當然,這也沒有讓呂布很是驕傲自滿,兗州之戰的勝利,不能說是他一人之力,他還是有很多失誤的地方。就如同那範縣,差點兒讓曹操給逆風翻盤了。還有鄄城和範縣,沒有孫策這麼給力的隊友,他也很難攻下。總結來說,運氣好、實力高、隊友強。而且兗州之戰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呂布帶來的兩千幷州鐵騎,戰死了四百七十六人,重殘九十七人,共計傷亡五百七十三人,傷亡比例高達四分之一,還有戰馬,也損傷了八百餘匹,這讓呂布實在是有些心疼,爲了打贏這場兗州之戰,他付出的代價一點兒也不小。

當然,打贏這場戰爭,還是很有必要的。爲了關中之戰,曹操這個威脅實在是太大了。呂布未曾忘記他征伐匈奴時,袁紹和曹操兩人聯合進擊,差點兒顛覆了他的晉陽!那時,呂布實在是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脅。關中之戰,還出現那樣的情景的話,那就實在是太恐怖了。

只是話雖如此,兗州之戰是呂布出自於戰略需要而打贏的一場戰爭,可是他付出了這麼多,最後卻是讓淮南的袁術白撿了一個“大便宜。”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劉備只是“借荊州”,他呂布可是“送兗州”。

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百八十三章 背叛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462章 督軍的郭嘉第117章 暴怒的普富盧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19章 第一毒士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370章 西河左氏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372章 屯田制第29章 郿塢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177章 呂布的小舅子第312章 許攸之計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216章 巨弩的威力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88章 沮授之計第376章 羌人獨畏段熲,豈不懼我邪?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388章 懸其顱,系城頭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363章 兩千石可謂成大器乎?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462章 督軍的郭嘉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348章 如鯁在喉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袁公路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214章 一漢當五胡第385章 羌王誰人立?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166章 他們不給,我們便搶過來第345章 河套屯田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9章 王允宴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進的傲氣第四百七十七章 有進無退,有死無生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第344章 欲歸九原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92章 立威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夏侯第320章 火海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191章 君侯神射第295章 潰敗的袁軍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301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94章 分田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93章 抄家致富第189章 張繡第341章 鎮北將軍第276章 晉陽不失,幷州可保第360章 秦直道第431章 燕之頭顱,可值百萬?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139章 郭嘉與徐庶第315章 喜訊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62章 楊醜軍至!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329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98章 環首刀第426章 陽曲故人,可否一見?第396章 無奸不商第215章 弓弩手,發射!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88章 迫在眉睫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342章 大肆封賞
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四百八十三章 背叛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462章 督軍的郭嘉第117章 暴怒的普富盧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19章 第一毒士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370章 西河左氏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372章 屯田制第29章 郿塢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177章 呂布的小舅子第312章 許攸之計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216章 巨弩的威力第9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88章 沮授之計第376章 羌人獨畏段熲,豈不懼我邪?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388章 懸其顱,系城頭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363章 兩千石可謂成大器乎?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462章 督軍的郭嘉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348章 如鯁在喉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的袁公路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214章 一漢當五胡第385章 羌王誰人立?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166章 他們不給,我們便搶過來第345章 河套屯田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33章 胡軫之死(二)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9章 王允宴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進的傲氣第四百七十七章 有進無退,有死無生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第344章 欲歸九原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92章 立威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夏侯第320章 火海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191章 君侯神射第295章 潰敗的袁軍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301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94章 分田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93章 抄家致富第189章 張繡第341章 鎮北將軍第276章 晉陽不失,幷州可保第360章 秦直道第431章 燕之頭顱,可值百萬?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139章 郭嘉與徐庶第315章 喜訊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62章 楊醜軍至!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329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98章 環首刀第426章 陽曲故人,可否一見?第396章 無奸不商第215章 弓弩手,發射!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88章 迫在眉睫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342章 大肆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