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

便是在陶謙在郯城宴請衆人,犒賞三軍之時,曹操卻是收到了劉備送來的止戰書信,使得曹操大爲震怒,覺得受到了劉備的輕視。

劉備只不過是一個區區的平原國相!這有什麼資格給他遞書信,斥責他攻打徐州的事情的?便是戰書,也應該是由青州刺史田楷來下的。這劉備越俎代庖的行爲,在曹操眼中,卻是邀名之舉。

劉備這是將他曹操當做了他成名的踏腳石了!

震怒後的曹操更加奮力地攻打郯城了,只是郯城有田楷和劉備兩人在,卻不是那麼輕易可下的了。而且據守在郯城的劉備還不是安分的主,還聯合田楷一起,夜襲了他曹軍大營,拔了數個營寨。

爲了支持劉備,陶謙還調撥了四千丹陽精銳與他,然後劉備便和田楷兩人屯兵在郯城東,與郯城互爲掎角之勢,曹軍一時間竟然攻克不下。

這種相持階段,並沒有持續多久,曹操先是襲擊了田楷在城外的大營,一日之間直襲三回,大敗田楷。損失慘重的田楷只好退回郯城城中,失去了田楷這個夥伴,劉備也在城外沒有堅持多久,便讓曹操灰溜溜地趕進城中,不敢擅出了。

徐州之戰,正式進入了攻防最爲激烈的階段!一方面是曹軍奮力攻城,一方面是陶謙、劉備、田楷這些人誓死堅守城中。

便是郯城看似危在旦夕的時候,曹操忽然收到了荀彧的書信!無奈之下的曹操,只能夠下令退軍,急速回援後方。

曹軍的退去,使得衆人皆是愕然!

不過卻是沒有人敢去追擊,實在是這些日子,他們可是讓曹軍打怕了。

曹軍既然退去,陶謙卻是沒有繼續提出讓徐州的事情了,只是給予了田楷大量的錢帛以及糧食,也算是感激田楷率兵救援的回饋。

得到了錢財和糧食的田楷,也沒有選擇留在徐州,便是匆匆引軍回齊國了。別看陶謙給了錢帛和糧食,可是此次相抗曹操,他損失了不少兵馬,急於回後方補充兵源。

反倒是劉備這個平原國相,沒有和田楷一起回去,卻是在陶謙地誠意邀請下,入駐徐州下邳。陶謙讓劉備留下來的理由也很簡單,這曹軍退得很是奇怪,指不定什麼時候便會捲土重來呢,讓劉備駐守下邳,也是謹防曹軍來個回馬槍。

況且陶謙還給了劉備四千丹陽精銳,這若是劉備回去了,徐州還不知道讓誰來守呢。就這樣,劉備便是駐軍在下邳,這一來防止曹軍的襲擊,二來也是防止袁術的侵犯。

戰場轉向鄄城。

呂布在進軍途中擊敗了夏侯惇後,濮陽的兵將便是在陳宮的勸說下,盡皆反曹了。濮陽失守後,東郡各地也是紛紛反叛。陳宮便是在東郡又扯起了一支兵馬,前去鄄城和呂布、張邈兩人會合。

此時的鄄城形勢十分嚴峻。

東郡太守夏侯惇爲呂布所敗後,殘軍逃回鄄城。可是呂布兵臨鄄城後,卻是聽聞夏侯惇中箭身亡,秘而不發。坐鎮鄄城的荀彧不敢將這消息泄露出去,唯恐鄄城上下震動。

他調夏侯惇急速回軍的本意是爲了鎮壓鄄城中的動亂,誅殺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的,哪裡知道會是這場的場景。

這話又說回來了,夏侯惇陣亡的消息,荀彧秘而不發,那麼呂布和張邈又是怎麼知道的呢?這答案是夏侯惇一部的兩個曲侯歸降了張邈,恰好這兩人那日便是和夏侯惇一起回鄄城的。夏侯惇進鄄城之前,便是嚥了氣,只是沒有讓任何人知曉罷了。

對此,呂布倒是有些半信半疑。

夏侯惇中了箭是不假,這點兒呂布還有很多人都是親眼所見。神射手曹性一箭將夏侯惇從馬背上射了下來,夏侯惇是在左右親衛的擁護下,這才匆匆逃亡的。只是單單憑藉這點兒,卻不足以能夠斷定夏侯惇必死無疑。曹性射出的那一箭,並不是毒箭。

不管呂布到底是信沒信,反正張邈卻是信了。鄄城中還有五、六千的兵馬,單單憑他們這點兒兵馬,強攻顯然是攻不下來的,只能智取。

好在鄄城中還有不少的內應的,張邈當即便是聯繫了城中的王楷和萬潛,從他們的書信中,也是證實了夏侯惇陣亡的訊息。雙方便是約定了時間,一起攻下鄄城。

夜已深,可是呂布的帥帳中,燈火卻是未熄。

“我總感覺這事情有些不對勁。”

呂布皺着眉頭,“可是卻說不上來爲什麼,就感覺……”

“主公以爲何事不對?”

郭嘉問道。

“夏侯惇之死!夏侯惇確實是中箭了,可我卻真的不能篤定他便死了。還有那夏侯惇的部下,王當、蔣義兩人歸降,也是頗讓人疑惑。”

呂布說着,“不知道我是不是多慮了,若是夏侯惇真的死了,這兩人歸降倒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這兩人多半是詐降!”

郭嘉語氣微重,“這兩人若是誠心歸降,應該會將親眷一併帶上,亦或者是帶上部曲,可是他們卻未曾如此做!況且他們兩人若是真的想要歸降,爲何不在城中爲內應,反而出城歸降?”

“詐降?”

呂布陡然一驚,但隨即又疑惑起來,“可他們如今在我軍中,若是詐降,又圖謀什麼?莫非他還想着取我的首級不成?”

“主公應當慎重!”

李儒回道。

主簿董昭亦是說道,“我也覺得這兩人歸降十分可疑,說不定真的是欲要行刺主公。”

“若是如此,我倒不怕。”

呂布輕笑一聲。

他可不是孫堅和孫策,輕而無備。別的不說,這典韋整日伴隨在他左右,誰能輕易下手?

“依我看,主公的疑慮不是沒有道理。別說主公了,我也隱隱有這種感覺,似乎事情進行得太順利了。”

郭嘉繼續道,“夏侯惇陣亡,其部曲叛變,告知我們鄄城中的一切兵力部署,以及局勢。鄄城內又有不少人爲之內應,約定時間欲要打開城門,迎我大軍……這一切,似乎都感覺太順利了……這兩人歸降的目的,我覺得可能有兩個,一個便是行刺主公,一個便是告知夏侯惇的死訊……”

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116章 龍舌弓第432章 賜名第167章 可以回去看看了第310章 守城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29章 郿塢第280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342章 大肆封賞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蝗災第四百六十章 不循私情,只依國法第309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306章 亂第432章 賜名第157章 常林遇襲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216章 巨弩的威力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290章 白丘之戰(二)第396章 無奸不商第361章 入九原!第375章 須卜鵠第36章 進軍河內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28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66章 破陣樂第215章 弓弩手,發射!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257章 殺!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93章 贈袍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200章 井徑關第323章 鄴城之危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54章 狼騎至第468章 送君一程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18章 陷陣營,進!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第419章 輝煌戰績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238章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第300章 土雞瓦狗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四百八十七章 夏侯惇赤膊戰孫策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384章 制敵第334章 孝悌力田(上)第97章 匠作坊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64章 稽首第158章 匈奴於扶羅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四百四十五章 韓義公第425章 張燕的野心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364章 稽首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436章 盛極必衰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45章 河內聯軍第290章 白丘之戰(二)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417章 沙場立功,便在今朝第312章 許攸之計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266章 矢盡糧絕第99章 三十煉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157章 常林遇襲第298章 兵敗如山倒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413章 破陣
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116章 龍舌弓第432章 賜名第167章 可以回去看看了第310章 守城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29章 郿塢第280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342章 大肆封賞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蝗災第四百六十章 不循私情,只依國法第309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306章 亂第432章 賜名第157章 常林遇襲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216章 巨弩的威力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290章 白丘之戰(二)第396章 無奸不商第361章 入九原!第375章 須卜鵠第36章 進軍河內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28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66章 破陣樂第215章 弓弩手,發射!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257章 殺!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93章 贈袍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200章 井徑關第323章 鄴城之危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54章 狼騎至第468章 送君一程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18章 陷陣營,進!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第419章 輝煌戰績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238章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第300章 土雞瓦狗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四百八十七章 夏侯惇赤膊戰孫策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384章 制敵第334章 孝悌力田(上)第97章 匠作坊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64章 稽首第158章 匈奴於扶羅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四百四十五章 韓義公第425章 張燕的野心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364章 稽首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436章 盛極必衰第120章 誰人可與我斬殺那漢將?(爲第一位堂主糖的加更!)第45章 河內聯軍第290章 白丘之戰(二)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417章 沙場立功,便在今朝第312章 許攸之計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266章 矢盡糧絕第99章 三十煉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157章 常林遇襲第298章 兵敗如山倒第26章 暴怒的劉協第413章 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