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兩個沖天揪…………不對,是扎着一對丸子頭,身着一身紅色漢元素短裙,肩上還披着一件帶絨短披肩,這就是蘇澄今天的形象,一個被華夏風點綴的溫婉少女。
現在還沒輪到她上臺,她只是在後臺看着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和少數幾個馬上都要上場了卻依舊不緊不慢的人。倒不是說他們不尊重舞臺,只是這些人一方面是有了一定的身份,而另一方面,他們舞臺經驗豐富,對時間把控的非常精準。在明知道時間來得及的情況下,自然就顯得從容了。
只是這份從容跟身邊簇擁着他們的忙碌身影對比起來,看上去就難免會讓人覺得不太舒服了。
不過這裡是後臺,除了電影劇組之外,這裡是娛樂圈當中等級最森嚴的地方了。
可能一個新人見到老人沒有主動打招呼,計較一點的老人都要把新人叫到自己的化妝間去訓話,然後要求道歉。
當然,這是在新人沒什麼人氣的情況下。而像蘇澄這種,已經是頗具人氣的歌手,許多老人都比不上的情況,就不會有人爲難她了,除非那人是個腦殘。
不過能在國央臺晚會後臺出現的人,也不可能是腦殘就對了。
在隨便什麼地方耍大牌都行,在國央臺耍大牌。
臺長都敢放話,以後你能再出現在熒幕前一次都算他輸。
正常情況,後臺兩個人不熟悉的藝人見面都會禮貌性的打個招呼,如果兩個人都不趕時間的話,就會停下來客套幾句。
在這裡所有人信奉的都是一句話,多個朋友就少個敵人。娛樂圈說大很大,但真正站在金字塔上層的人始終就那麼些。不是說娛樂圈人少,而是市場的蛋糕就那麼大,生態位有限。有人上去了,就勢必有人會被擠下來。
所以對於一些站在中上層的人來說,彼此之間其實都是低頭不見擡頭見的關係,沒必要隨便就跟人鬧僵。
蘇澄雖然不信奉什麼娛樂圈的守則,但她也知道人要懂禮貌,跟別人無冤無仇的,爲什麼非要對人擺臭臉呢?笑臉相迎又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然後她就莫名其妙的迎來了一個人。
“哈嘍,蘇澄你好,終於見到你本人了,我是你的粉絲!”一個留着短髮,打扮有些非主流的短髮女生突然熱情的小跑過來。
突然被這樣近距離的當面說是自己的粉絲,蘇澄一下子有些緊張,還有一些害羞。不過她好歹也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ꓹ 所以並沒有因此兒慌亂。她迅速的認出了這個自己非常喜歡的歌手——郭美美。
她的代表作是《不怕不怕》。
不同於杰倫那種,需要具備一定的鑑賞能力才能聽懂ꓹ 故事性很強的歌曲。這首不怕不怕就是早期最爲流行的口水歌之一。
歌曲朗朗上口,不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很容易被人記住。
可能杰倫的歌越聽越有感覺ꓹ 要聽很多遍才能學會。而《不怕不怕》這種歌曲則是像快餐一樣,走在街上ꓹ 路過音像店的時候聽到了一小段,馬上就能跟着哼唱起來。
兩種歌曲的風格其實是沒有高低的ꓹ 但因爲特性不同的緣故ꓹ 口水歌往往是能夠短時間內迅速爆紅,而等到下一批口水歌出來以後,前一批就又會被迅速淘汰掉。因爲人們聽的就是一個樂趣,並沒有對哪一首歌有什麼執念,只要能聽的高興聽的嗨,只要差不多的聽誰的都一樣。
而像杰倫,JJꓹ 力宏這類歌手的歌曲,則能存活的比較久一些ꓹ 那些旋律不會一下子被人們記住ꓹ 但反覆聽過以後就會連同某一段記憶被一同刻在腦子裡。等過了很多年以後再聽到相同旋律的時候ꓹ 記憶就會被喚醒ꓹ 讓人由衷的發出一聲感嘆。
如果說經典的歌曲是一杯清茶,要細細品嚐ꓹ 回味無窮的話。口水歌就是夏日裡的一瓶冰鎮可樂ꓹ 猛地灌一口下去ꓹ 清爽無比。
每種曲風都有它自己的優點,只是人們更喜歡拿時間作爲衡量的標準ꓹ 如此一來,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經典歌曲,自然就要比口水歌高端一些了。
站在對面的歌手也是自己喜歡的歌手,蘇澄自然也露出了笑臉,“我也是你的粉絲,很喜歡你唱的不怕不怕。”
“真的嗎?好開心,我可以要一張你的簽名嗎?”說着美美從包包裡拿出了筆和本子。
蘇澄愣了一下,急忙簽好以後,也說道:“也可以給我一張你的簽名嗎?”
“當然啊。”美美籤的很痛快。
之後兩個人又記性了一波商業互吹,彼此‘寒暄’了幾句,交換了聯繫方式,才分開去忙各自的事情。
“我馬上就上臺了,先去準備一下,你也加油哦。”美美是這樣說的。
蘇澄也給與了美美鼓勵,等美美的身影從視線當中消失以後,她才鬆了口氣,急忙躲回了自己的化妝間…………
好累!
原來跟自己不熟的人強行聊天這麼累,全程感覺都很尷尬,卻還要裝作高興的樣子。雖然她真的喜歡美美這個歌手,但也就到此爲止了,要說把她當偶像卻也不至於。所以剛剛其實就是兩個彼此知道對方的陌生人,然後還非要硬聊。
蘇澄不知道美美是不是跟自己有一樣的感覺,反正她自己是累的不行。
以後再也不商業互吹了。
話說哥哥教自己的這個名詞還真是貼切,商業互吹這四個字,哥哥是怎麼想出來的呢?
好像哥哥總是能想出一些特別貼切,但是又稀奇古怪的詞語………
說起哥哥,他現在應該已經玩的很嗨了吧?元宵節燈謎會,好想去啊。
…………
…………
冬天的寒冷並不能阻擋人們歡慶元宵的熱情,舉行燈謎會的地方擠滿了人,同時也擠滿了小商小販。
無利不起早,是全世界亙古不變的道理,燈謎會不會有人平白花錢舉辦,這其中肯定是有利可圖的。而這些小商小販就是盈利的項目之一。
“那邊有賣元宵的唉!”
秦洛洛突然看到了一個冒着蒸汽的攤位,興奮的拉着蘇澈跑了過去。
雖然這東西並不稀奇,但是能夠在這麼熱鬧的地方,買一碗元宵跟大家一起吃,光是這種喜慶的感覺就跟自己在家吃不一樣。
而且最重要的是,家裡一煮就要煮好多,大多數都吃不完。而在外面的話,一次只買一個元宵都可以,不怕吃不完。尤其是攤位主要還是賣的炸元宵,這種東西在北方比較難吃到。好多家裡都是不會做的。
平時買的那種速凍的叫湯圓,湯圓跟元宵不是一種東西,只是外觀一樣,實際差別很大。
秦洛洛跑到攤位,就衝着老闆喊:“四個炸元宵!”
她也沒問自己身後的人是要煮的還是要炸的,反正她就點了炸的。因爲她覺得煮的大冷天吃起來比較麻煩,還得端着個碗。炸元宵的話,一根竹籤穿着就可以了。
攤位的老闆是一堆夫妻,丈夫在負責包,妻子則負責下鍋或是炸或是煮,然後在再把做好的元宵打包給客人。
至於收錢的工作,自然也是交給老闆娘來的。
在忙碌的空隙,老闆娘收了秦洛洛的錢,然後把包好的元宵下鍋。伴隨着嘩啦啦的油炸聲,元宵很快就熟透了。
老闆娘把炸好的元宵撈出鍋,然後裝進一個一次性的塑料碗裡,拿了四根籤子,最後放到了秦洛洛的手裡。秦洛洛滿足的接過元宵,自己拿着籤子串起了一個,然後回身遞給了自己身後三個人一人一個。
秦襄兩口子都笑了起來。
蘇澈一遍吃着炸的又酥又軟的元宵,突然看到了不遠處的大屏幕上,播放的內容正是國央臺的元宵晚會。
這就是國央臺的魄力,不管別的電視臺多麼受歡迎,正式場合上官方選擇的都必須得是國央臺。
這個播放着元宵晚會的大屏幕看上去沒什麼用,因爲人們在家裡都能看到元宵晚會。但實際上,人們其實是要面臨一個選擇的。在家裡看晚會,或者再外面逛燈會。而大屏幕的出現,則是讓人們同時滿足了兩個需求。而且更方便的是,當遇到不喜歡的節目時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燈會當中,而等遇到了自己喜歡的節目時,則又可以駐足看一會兒。
總之,這個大屏幕是非常方便的,並非雞肋。
“不怕不怕,我挺喜歡的。”剛剛下肚一顆元宵的秦洛洛,指着不遠處的大屏幕說道。
此刻大屏幕上播放的正式郭美美演唱的《不怕不怕》,經過會場超大音響的播放,把整個燈會的會場熱度點燃到了另外一個高度。原本就很熱鬧很歡快的燈謎會,變得更加喜慶了。
熱鬧,越熱鬧越好。
“小橙子什麼時候上臺啊?”剛說完話,秦洛洛馬上又問道。
蘇澈說:“應該快了,我之前看過節目表,但是忘了,反正距離不怕不怕不遠。”
“那我們在這看一會兒吧?”秦洛洛問道。
蘇澈回頭看了一眼岳父岳母,發現兩個人根本沒空搭理自己和洛洛,人家正有說有笑的,東看西看呢。剛好看到了一處燈謎,老丈人秦襄一副躍躍欲試,要大顯身手的樣子。而丈母孃則是一臉我早就看穿但是我不說破的表情。
上一世的印象中,老兩口的感情一直就很好。
電視劇裡總是演一些豪門恩怨,有錢人家的孩子動不動就缺愛,家庭情感各種缺失,真是一些父母冷漠到了極致。反而電視裡的窮人家裡卻都能在貧困的生活裡找到親情的溫暖…………
蘇澈不想說電視裡演的這些多麼扯淡吧,至少是不真實的。
現實生活中,已經財務自由的家庭往往都沒什麼矛盾,或者矛盾很少,感情也很好。反而是貧困的家庭,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男人多抽了一包煙,女人就要把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再縮減一些。孩子看到小夥伴有了新的衣服新的玩具,自己也想要,結果換來的是媽媽滿面愁容,和自己獲得的不懂事的評語。
這些都是貧困家庭會產生矛盾的地方,但在財務自由的家庭裡卻絕對不可能出現。
能夠一起經歷困難的人,最後必然會修煉出堅固的感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跟別人一起經歷困難,真正能夠走到最後的都是少數。更多人則是在半路就散了,所以共患難才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有錢人也有有錢人自己的痛苦。’這句話不過是有錢人說給窮人聽的。
真實的是,‘有錢人的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
看到了老兩口已經投入到燈謎的遊戲當中去,蘇澈轉過頭來,跟洛洛說道:“走,我們去那邊買個糖葫蘆吃吧。”
秦洛洛點了點頭,然後就拉着蘇澈向着最近的糖葫蘆攤位走了過去。
這裡的糖葫蘆不是那種做好的,紮在一個像掃帚一樣的東西上的。而是一輛倒騎驢,上面擺着一口鍋,鍋裡熬着糖。去了核的大紅山楂被穿在一根竹籤上,等糖熬好了以後淋上去。原本還滾燙的糖漿被冬天的冷風吹過迅速的冷卻凝固,變成了晶瑩剔透的糖衣。
這還只是山楂的糖葫蘆。
在一個小的玻璃櫃裡,還擺放着已經做好得各種各樣其他水果的糖葫蘆。
蘇澈低着頭看了一會兒,往裡面指了指,“我要一個草莓的。”
“那我要橘子的。”秦洛洛說道。
原本有些酸的水果,被糖衣包裹住,入口以後,就變得異常酸甜爽口,冰涼又多汁,比水果味的冰淇淋好吃了不知道多少。
兩個人拿到了糖葫蘆以後就邊走邊吃,等快吃完的時候,大屏幕上的下一個節目也即將開始了。
只見隨着燈光切換,伴舞演員登臺準備,伴奏緩緩響起。
一個身着紅衣的溫婉少女,提着燈籠步伐輕盈的走上舞臺,站在了舞臺中央。
她輕輕開口,悠揚的歌聲便響徹了整個舞臺,也響徹了整個燈會。